楊汕絕對不允許,有這麽一夥目的不明的家夥在青州晃蕩,並且威脅到青州的和平。


    要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許這個名叫蕭獵的遼人手下隻有寥寥二十多個嘍囉,但是其他的遼狗呢?那蕭劍當時手下有遼騎數百餘,哪怕一個人隻能勾攏到三五十強人,加起來也是數千人的規模。而且這些人分散在青州各處又有遼人撐腰,到時候真做出什麽,又有誰能阻止?


    所有為今之計,就是在他們還沒有真正壯大的時候,將他消滅在萌芽中。


    但是讓楊汕頭疼的是,那個名叫蕭獵的家夥不是一般的死硬。哪怕說朱武命人砸碎了他的五根手指,也依然沒有讓他交代出,到底其他人都藏匿在什麽地方。而且他到底有多少同夥,也不清楚。


    這廝的硬骨頭,讓楊汕驚訝。而更多的,卻是對接下來該怎麽行動的嚴重憂慮。


    也許在許多人看來,區區二十幾個聚眾為王的家夥,還是那種一擊即潰的角色,根本不值一提。


    但是楊汕卻相信,蕭劍絕對不會做這樣的無用功。


    從上一次的交手就能看出來,蕭劍不是普通角色!這種人藏匿青州,他一定有所圖謀,而且所圖甚大。


    但是,楊汕卻不知道他究竟藏在什麽地方。


    撬不開蕭獵的嘴,眼下再多的懷疑都不會有任何意義。特別是事關遼人,楊汕甚至敢打賭說絕對沒有幾個人願意因為一點懷疑而去招惹這種麻煩。甚至楊汕的主動告誡,也極有可能被那些地方官抵製訓斥。而大宋的武備,那就更加不用說了。這北邊賊寇叢生的原因,就是因為朝廷軍備虛弱無法製止;否則,哪裏會有官員真的昏庸到對周邊的威脅視而不見?所以不是不見,實為不能罷了。


    當然,這些都是大宋的頑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


    而且必須提一嘴的是,楊汕不會忘記蕭劍那廝的和狡猾。所以在楊汕得知這件事的第一瞬間,他的腦海裏就浮現出‘裏外勾結’這四個字。如果蕭劍已經跟青州的某些人勾結了起來,哪是否更糟糕?


    楊汕並不害怕敵人強大,他最擔心的是內憂,而非外患!


    遼人很強,將來的女真人,蒙古人更加不用多說。但是要對付他們,楊汕卻並非一點信心也無。


    如果給楊汕一個專心致誌的練兵環境,楊汕敢保證一年培養出能和遼人一戰,兩年就能逆轉局麵,反過來壓製遼人的隊伍。但是這種事情可能麽?哪怕說將來趙桓繼位給予楊汕足夠的信任,楊汕也無法改變大宋文武相爭的內耗局麵。就仿佛現在,楊汕更多的時間還是在各種算計,各種利益付出中消耗。他從來都不曾有一個能夠完美放心的大後方,否則也不會寧可犯忌,也要握緊梁山。


    作為青州兵馬司都監,楊汕無論權利還是可施展手段的空間,都是堪憂的。甚至上一幕的戰場餘波還未消散,新的挑戰就再次到來;沒有支援,隻有一次次背棄,讓楊汕隻能夠疲於奔命。


    然而這些,楊汕卻不能跟任何外人去說!


    到目前為止,楊汕的隊伍還處於修生養息的狀態。甚至說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他都不可能再繼續承受高烈度的挑戰。否則等到下一次遼人打草穀的時候,楊汕未必能恢複到一個滿意的狀態。


    在這種前提下,如果蕭劍真的謀劃極深,如果再算上慕容彥達和曹俊以及更多人的拖後腿,楊汕一個人能做的確實不多。他甚至都很難說將這些散步青州的遼狗全部找出來,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種情況下楊汕知道,他必須主動尋找盟友了。


    原先還不想跟楊邦乂牽扯太多,以免被牽扯進士大夫的傾軋以及大宋文武爭鬥當中。但是現在為了不讓青州真的爆發出無法製止的破壞,楊汕眼下就必須要得到楊邦乂的幫助!他別無選擇。


    當然楊汕也可以選擇對這一切視而不見。


    就當什麽也不知道的,那自然輕鬆。到時候青州真的發生動亂,楊汕反倒可以借這個機會來立下一些平叛功勞。到時候除了百姓吃苦,許多地方會經曆戰火、劫掠以及一片灰燼以外,別的都沒問題。


    這樣一來,多輕鬆啊!不去想那麽多,活著怎麽能不自在?


    可是……楊汕能這麽做嗎?


    不能!


    為什麽?


    因為這些狗東西吃人!


    從他們吃人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不能被稱之為人了。這樣的怪物,必須殺光,盡早殺的一幹二淨!


    為此,楊汕願意付出利益和代價!也願意放棄這養寇自重的機會。


    隻是對於楊汕意圖和楊邦乂合作的想法,朱武以及伍端都不太讚同。


    在朱武看來,要幹掉這些個遼國奸細的決定,肯定是沒錯的。但是如果因為這個,就放棄自身主動,選擇把主動權交給對方,那接下來事情的發展方向就會被牽著鼻子走。到時候哪怕分明是對雙方都有利的事情,也會因此反過來欠人家人情。嘿嘿……這文人的人情賬,可不好還呐!


    伍端搖搖頭不談讚同朱武的話,他的想法沒有朱武這麽偏激。


    但是毫無疑問的,伍端也不支持楊汕去跟楊邦乂合作。不是因為楊邦乂的文官身份,而是因為楊邦乂的楊家家主身份。他原本就是楊家、也就是楊汕的家族之主,擁有命令楊汕的權利。雙方離遠還算了,湊到一起之後,楊汕根本不可能從楊邦乂手中搶奪話語權。也就是說,楊汕隻有聽命令的份兒。可是如此一來,無論功勞還是操作方向,也就都和楊汕再沒有半點關係。


    所以哪怕這件事很嚴重,幾個人也不想把好處分潤給這種無法掌控的對象。


    伍端提議說再一次向梁中書求助,但是這一次楊汕卻拒絕了。有道說事不過三,已經兩次找梁中書幫忙並且兩次給他帶去損失,楊汕哪裏還有臉說第三次再去麻煩那位?哪怕楊汕清楚雙方的關係隻是交易,但是在外人眼裏楊汕可欠著梁中書天大的人情。若是因此被人生事,也是麻煩。


    而且說實話,求助梁中書還不如去求楊邦乂呐!


    好歹楊邦乂是正直忠義的人,雙方也有血親關係。而梁中書貪腐有名的,哪有楊邦乂這麽值得信任。


    伍端有些遺憾。


    在他看來,投靠梁中書根本就是一件旁人求之不得的好事。往後如果有梁中書的庇護,升官發財豈不是輕而易舉?哪怕說楊汕為人倔強一心為公隻想保家衛國,他也需要這樣一個堅挺的後台啊!


    朱武瞥一眼伍端,對於他這種趨炎附勢的態度嗤之以鼻。


    好好的人不做,居然要去給貪官當狗?開什麽玩笑!咱們楊大人如果是這種小人,又怎麽能得到這麽多江湖好漢的擁護?大丈夫死則死矣,不為五鬥米;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開心顏?


    見伍端皺眉看過了,朱武提議道:“大人,說實話這種尋人的事情,即使找到朝廷之人的頭上,其實也不會有太大作用。畢竟這些人都藏匿在一個個賊窩裏,豈是尋常衙役兵丁能夠發現的?在我看來,咱們還不如求助一下江湖上的勢力和耳目。哪個寨子有所異動,哪個賊窩最近動作異常,這些事情一問便能清楚。到時候再請江湖朋友幫忙跟蹤一下,那些遼人哪裏還能跑?”


    朱武說的智珠在握,卻是相信沒有人能夠逃過江湖兄弟的眼睛。咱們五湖四海皆兄弟,區區幾個遼狗能躲去哪裏?


    但是這番話在伍端耳裏,就不是那麽對味了。


    不屑的冷笑一聲,伍端反駁道:“咱們堂堂朝廷官兵,居然去求助賊寇?這事兒傳出去,外人牙也要笑掉!而且萬一要是被人誤會說咱們的大人勾結賊寇意圖不軌,到時候幾張嘴巴能說清楚?嘿嘿……堂堂朝廷兵馬遇到賊寇不但不捉,反而和平共處?你以為這消息傳出去,大人會如何?”


    這話一出,朱武有些語塞了。


    隻是看不得伍端囂張的模樣,他冷哼道:“即便如此,也比給貪官汙吏做狗要來的強一些吧?”


    “你說什麽?”伍端一拍桌子站起來。


    “夠了!”


    眼見兩人就要動起真怒,楊汕一聲厲喝出口。


    見伍端和朱武趕緊轉過身來行禮致歉,楊汕快速吐出一口氣道:“不要爭執!也不要因為一點小事而傷了和氣。有什麽事情不能坐下來慢慢討論?同伴之間何必要吵成這樣?既然你們兩個的想法都有不足,那現在就給我趕緊去想一個更好的辦法出來!在過年之前,這件事必須解決!”


    “喏!”


    伍端和朱武一齊稱是,而後對視一眼,心中都有些挫敗感。


    這哪裏是什麽傷和氣的問題?伍端和朱武如此不甘示弱,不過是為了爭奪主導權罷了。如今不知不覺楊汕手下勢力變得龐大,可同時卻也變得複雜起來。那些武夫也就罷了,不管怎麽說都是上不得台麵的身份。可是如今就連智囊隊伍,也已經能夠分成正統文人和野生文人兩種了。


    身為傳統走科舉路線的士大夫,伍端怎麽可能會看得上朱武這種舉人都不是的‘幸進之輩’?


    在不壞正事的情況下,給他找些麻煩不過順手而為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有將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俠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俠雨並收藏大宋有將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