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直到日落時分,李振江才歎了口氣。
皇室真亂!這是他此時最真實的想法。
不過,接下來就要緊張起來了,李振海上位的手段太過血腥,而且他原本就沒什麽根基。當時大臣們迫於自保,向他低頭,之後這天下肯定是要大亂了。
按照正常的程序,如果是太子或者李澤天任何一個人繼承皇位,其他幾個王爺雖然會有些動作,但也不會公然挑起戰爭。
然而,這次不同。
弑父弑兄的罪名不是誰都能擔當得起的。
曆史上,另一個時空的皇帝李世民,就因為一個弑兄上位的名聲,在位期間不知道忍受了多少委屈,每走一步都要考慮別人的看法,活得真的累。
就是他這樣的人物也沒敢做出弑父上位,要不然,天下早就大亂了。
李振江其實很佩服李振海的勇氣,有野心和拚勁確實不錯,不過行事太過魯莽。在自己手中掌握的實力不能與權力相匹配的時候,這麽做就是樹立一個靶子,讓天下共伐之。
果真如李振江所預料的那樣,最先舉起旗幟的乃是李澤天。
對於皇位他惦記的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誰想到被這個他平時都沒看上眼的五哥給提前摘了桃子。
但那又如何呢?按照規矩,按照天下共識,太子死了,他李澤天才是唯一具備繼承大統資格的人。
李振海的突然舉措其實為李澤天創造了一個名正言順的借口。
不過,他也不傻,這一年裏成熟了不少,再也不像那時候那麽衝動。他詳細地聽取了當時京城的情況,知道有不明的勢力在背後支持李振海,而且那股勢力出奇的強大。
他第一個想法就是李振江插手了,不過想想又將這個結果否定了。
那麽,這個世界一定是有什麽他不知道的東西一直在背後運作著,他感覺自己把握了一點真相。
為此,他仔細詢問過王家的人,不過,即使是家主王正坤也不是很清楚,隻是隱約間聽他的爺爺說過一些隱士,但是具體是什麽,這麽多年過去了,他也不是很清楚。
但這並不妨礙李澤天的危機感,他思前想後,最終還是決定將手中掌握的內功傳出去。
這也是沒辦法。
內功是他的王牌,理應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好,可是眼前的局勢容不得他再繼續試驗下去了。
很有意思的是,按照龍象般若功上的記載,能修煉內力的人隻有百分之一,可是這個世界的人能修煉內力的人卻占了十分之一左右。
李澤天不清楚這一點,但是李振江知道。
他將原因歸結在世界不同。
“左思明,端木雲。地點和人物信息你們都清楚吧。”李振江漠然問道。
兩人躬身道:“屬下明白。”
“人手已經安排好了,此次任務萬不可有失。記住了,不留一個活口!”
“是!”
這次是針對京城老李秘密金屬冶煉基地采取的行動。
這個地方隻有少數人知道,李振江恰好是其中之一。
正是因為知道的人少,李振海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發現什麽異常,所以趁著這段時間,李振江決定將那處秘密基地血洗。
將所有知情的工匠全部抹殺,而且所有看過金屬冶煉手冊的大臣也在他抹殺的名單裏。
之所以這麽做,他有著自己的考量。
現在天下大亂,誰手中掌握的戰爭資源越多,經濟越強大,誰就能笑到最後。
李振江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如此優秀的東西落在李振海手中,憑空增加他今後一統天下的難度。
而且,利用手中的先進技術,此時正是發戰爭財的好時機。
他不參與這次大戰,隻是在後方靜靜的觀望即可。順便的,發點戰爭財,收斂點戰亂人口,慢慢的發展領地,建設領地豈不快哉?
龍象第五層圓滿於昨日達成,也是在昨日,那些先生們徹底的拜服於科學的旗幟下。
李澤天在邊疆調集了十萬大軍打算征討京城,其他的三路王爺也坐不住了。
三人聯合起來,組成了一隻十五萬的聯軍,以討伐弑父弑兄的罪人為借口,開始向京城進發。
齊王、魏王、蜀王還有秦王,這是大楚目前僅有的四個王爺。
其中,魏王李世成與太子李世安乃是一個母親所生。如今他大哥被人害死,母親也被人逼進了絕路,要論仇恨,其實他才是最仇恨李振海的人。
從地理位置上看,京城地區處於大楚的中間偏東北的地方。
李澤天擁兵於西北方,李振江盤踞東北,而三王則占據了南方三個方向,將京城圍在了中間。
如今,除了沒有表態的李振江,其餘的四股勢力已經明確了對李振海的敵意,對他得來的皇位根本不認同。
李振海自然暴跳如雷。
他背後的人不把他當人看,僅僅是將他當做一個使喚的工具。這已經讓他夠鬱悶的了,結果五個兄弟,四個反對他,一個看熱鬧。
對待他身後的人,也許李振海沒法報複,可是這幾個人他卻不怕。
既然已經撕破了臉皮,那麽也就不講究什麽潛規則了。
四個兄弟人在外,可是他們的生母都在京城。
除去已經被他逼死的陳皇後,還有劉貴妃、周貴妃和王貴妃。
從大軍向京城湧來的那一刻起,李振海直接將三人的母親推了出來,於城牆上進行了斬首祭旗。同時,他下令血洗所有與他們四人有關的勢力。
他也想過對李振江動手,不過在動手之前,被察覺到不對勁的左思明夜入皇宮給威脅了一番。
李振海差點沒把心肝嚇出來。
神出鬼沒一直都是他身後人的專利,誰想到竟然有人能避開他身後人的耳目,潛入到了他的寢宮!
他很自然的理解為,有另一股勢力控製了李振江。
按照這個思路,幽州大捷也開始變得不難理解。既然有那些人插手了,取得勝利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李振海理所應當的認為這是兩個勢力之間的博弈,他和李振江都是人家的棋子。
也許,可以借助另一個勢力對抗背後的人。
這個想法剛從他腦中冒出來就像是野草一般,瘋狂的蔓延。
(本章完)
皇室真亂!這是他此時最真實的想法。
不過,接下來就要緊張起來了,李振海上位的手段太過血腥,而且他原本就沒什麽根基。當時大臣們迫於自保,向他低頭,之後這天下肯定是要大亂了。
按照正常的程序,如果是太子或者李澤天任何一個人繼承皇位,其他幾個王爺雖然會有些動作,但也不會公然挑起戰爭。
然而,這次不同。
弑父弑兄的罪名不是誰都能擔當得起的。
曆史上,另一個時空的皇帝李世民,就因為一個弑兄上位的名聲,在位期間不知道忍受了多少委屈,每走一步都要考慮別人的看法,活得真的累。
就是他這樣的人物也沒敢做出弑父上位,要不然,天下早就大亂了。
李振江其實很佩服李振海的勇氣,有野心和拚勁確實不錯,不過行事太過魯莽。在自己手中掌握的實力不能與權力相匹配的時候,這麽做就是樹立一個靶子,讓天下共伐之。
果真如李振江所預料的那樣,最先舉起旗幟的乃是李澤天。
對於皇位他惦記的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誰想到被這個他平時都沒看上眼的五哥給提前摘了桃子。
但那又如何呢?按照規矩,按照天下共識,太子死了,他李澤天才是唯一具備繼承大統資格的人。
李振海的突然舉措其實為李澤天創造了一個名正言順的借口。
不過,他也不傻,這一年裏成熟了不少,再也不像那時候那麽衝動。他詳細地聽取了當時京城的情況,知道有不明的勢力在背後支持李振海,而且那股勢力出奇的強大。
他第一個想法就是李振江插手了,不過想想又將這個結果否定了。
那麽,這個世界一定是有什麽他不知道的東西一直在背後運作著,他感覺自己把握了一點真相。
為此,他仔細詢問過王家的人,不過,即使是家主王正坤也不是很清楚,隻是隱約間聽他的爺爺說過一些隱士,但是具體是什麽,這麽多年過去了,他也不是很清楚。
但這並不妨礙李澤天的危機感,他思前想後,最終還是決定將手中掌握的內功傳出去。
這也是沒辦法。
內功是他的王牌,理應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好,可是眼前的局勢容不得他再繼續試驗下去了。
很有意思的是,按照龍象般若功上的記載,能修煉內力的人隻有百分之一,可是這個世界的人能修煉內力的人卻占了十分之一左右。
李澤天不清楚這一點,但是李振江知道。
他將原因歸結在世界不同。
“左思明,端木雲。地點和人物信息你們都清楚吧。”李振江漠然問道。
兩人躬身道:“屬下明白。”
“人手已經安排好了,此次任務萬不可有失。記住了,不留一個活口!”
“是!”
這次是針對京城老李秘密金屬冶煉基地采取的行動。
這個地方隻有少數人知道,李振江恰好是其中之一。
正是因為知道的人少,李振海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發現什麽異常,所以趁著這段時間,李振江決定將那處秘密基地血洗。
將所有知情的工匠全部抹殺,而且所有看過金屬冶煉手冊的大臣也在他抹殺的名單裏。
之所以這麽做,他有著自己的考量。
現在天下大亂,誰手中掌握的戰爭資源越多,經濟越強大,誰就能笑到最後。
李振江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如此優秀的東西落在李振海手中,憑空增加他今後一統天下的難度。
而且,利用手中的先進技術,此時正是發戰爭財的好時機。
他不參與這次大戰,隻是在後方靜靜的觀望即可。順便的,發點戰爭財,收斂點戰亂人口,慢慢的發展領地,建設領地豈不快哉?
龍象第五層圓滿於昨日達成,也是在昨日,那些先生們徹底的拜服於科學的旗幟下。
李澤天在邊疆調集了十萬大軍打算征討京城,其他的三路王爺也坐不住了。
三人聯合起來,組成了一隻十五萬的聯軍,以討伐弑父弑兄的罪人為借口,開始向京城進發。
齊王、魏王、蜀王還有秦王,這是大楚目前僅有的四個王爺。
其中,魏王李世成與太子李世安乃是一個母親所生。如今他大哥被人害死,母親也被人逼進了絕路,要論仇恨,其實他才是最仇恨李振海的人。
從地理位置上看,京城地區處於大楚的中間偏東北的地方。
李澤天擁兵於西北方,李振江盤踞東北,而三王則占據了南方三個方向,將京城圍在了中間。
如今,除了沒有表態的李振江,其餘的四股勢力已經明確了對李振海的敵意,對他得來的皇位根本不認同。
李振海自然暴跳如雷。
他背後的人不把他當人看,僅僅是將他當做一個使喚的工具。這已經讓他夠鬱悶的了,結果五個兄弟,四個反對他,一個看熱鬧。
對待他身後的人,也許李振海沒法報複,可是這幾個人他卻不怕。
既然已經撕破了臉皮,那麽也就不講究什麽潛規則了。
四個兄弟人在外,可是他們的生母都在京城。
除去已經被他逼死的陳皇後,還有劉貴妃、周貴妃和王貴妃。
從大軍向京城湧來的那一刻起,李振海直接將三人的母親推了出來,於城牆上進行了斬首祭旗。同時,他下令血洗所有與他們四人有關的勢力。
他也想過對李振江動手,不過在動手之前,被察覺到不對勁的左思明夜入皇宮給威脅了一番。
李振海差點沒把心肝嚇出來。
神出鬼沒一直都是他身後人的專利,誰想到竟然有人能避開他身後人的耳目,潛入到了他的寢宮!
他很自然的理解為,有另一股勢力控製了李振江。
按照這個思路,幽州大捷也開始變得不難理解。既然有那些人插手了,取得勝利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李振海理所應當的認為這是兩個勢力之間的博弈,他和李振江都是人家的棋子。
也許,可以借助另一個勢力對抗背後的人。
這個想法剛從他腦中冒出來就像是野草一般,瘋狂的蔓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