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太監就是皇帝的一條最忠實的狗,那是指哪打哪。
方傑這些年來從未懷疑過當年的事情是老李做的,他這些年來對老李的忠心日月可鑒,那真的是赴湯蹈火,萬所不辭。
一條狗對於主人的忠誠,用人類的思維難以想象。
那天李振海找到他時,將確鑿的證據交給了他,他差點沒瘋!
他辛辛苦苦找了一輩子的仇人,沒想到竟然是他為之付出一生的主人!
那一刻,他的人生觀,他的價值觀都是崩潰的。
不知道出於怎樣的心情,他答應了李振海的計劃,並且成功的在老李的飯菜中做了手腳。
如今,大仇得報,他突然之間覺得人生變得索然無味。
自己的主人,被自己親手殺死,還有比這更諷刺的嗎?主人不在了,他這條主人的狗活著還有什麽意義呢?
“陛下。”方傑輕喚了一聲。
李振海一臉得意,覺得方傑這一聲陛下分外的中聽。
可是,他得意的太早,方傑的目光自始至終都沒在他身上停留過。他盯著沒了生息的老李,緩步走了過去,像是一條狗一般匍匐在主人的腳下。
身上的生命氣息迅速的衰弱。
“奴才來陪您了。”
他已經服毒自盡了。
李振海得意的笑容一僵,隨後滿臉的猙獰。
這與說好的不一樣,說好的,到時候方傑指認太子對老李下毒手,對太子形成壓力,到時他好順勢而起,收攏權利,將邊疆的李澤天排除在外,自己好登基稱帝,繼承大統的。
說好的啊!怎麽他竟然上演了這麽一出!
李振海真的有些抓狂了。
他站在院子中良久,咬了咬牙,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要幹就幹一票大的。反正也動手了,開弓沒有迴頭箭,為了以後的榮華富貴,拚了。
……
京城中戰爭的命令剛傳達出去,就傳出了老李遇刺身亡,行兇者乃是當朝太子的消息。
當大臣們趕到現場的時候,太子已經被人斬去了腦袋。
李振海身著染血的長袍靜靜的站在庭院中間。
眾人也不是傻子,要是還不知道是李振海的手筆,那腦袋就真的是秀逗了。
李振海與大臣們對峙良久,他露出一個猙獰的笑容,“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眾大臣皺眉,有脾氣火爆的更是跳了出來,大罵李振海弑父弑兄。
然而,都被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箭矢射成了馬蜂窩。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李振海繼續說道,這一次臉上平靜異常。
看著倒在地上已經沒有了聲息的同伴,眾多大臣互相對視了一眼,緩緩的跪拜道:“臣等參見陛下!”
“啊哈哈,哈哈哈!”李振海發出了癲狂的大笑,笑著笑著眼淚都流了出來。
計劃中的北伐戰爭自然是泡湯了,朝中的局勢瞬間變得緊張起來。屬於太子派係的人被李振海大肆的清洗,所有帶頭反抗的大臣都被莫名其妙的刺殺於家中。
京城中人心惶惶,大臣們坐立不安。
按理說,李振海既然取得了大臣們表麵上的認同,那麽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安撫,怎麽會如此大張旗鼓的進行殺戮!
他們想不明白,有門路的紛紛找機會逃離京城這個是非地,決定迴到自己的地盤,看看扶持哪一個皇子對抗殘暴異常的李振海。
王家更是連夜開了一個會議,確定了兩條方針。
第一條就是全力支持李澤天,畢竟李澤天名義上可是正統,而且身在邊疆,掌握著軍權。
第二條,他們給自己留了條後路,如果李澤天不行,他們就轉而支持李振江。能將血牛部落打廢,李振江的實力還是有的,也是最有希望推翻李振海的王爺,隻不過,他們的關係並不怎麽親近。
此時,皇宮中,李振海正獨自一人坐在皇位上,身上換成了一件龍袍。
“記得你承諾的事情。”一道縹緲的聲音在大殿中響起,看不到人影,隻能聽到聲音從四麵八方而來。
李振海目光陰沉的盯著殿外,“我知道,會著手調查的。隻不過,現在大臣們不聽話,我擔心京城的禁衛軍有他們安插的人手。”
“你放心,今夜我們會解決的。明天就將你的心腹安排到空出的位置就成。另外,主上的事情你要盡快,要不然,後果你知道。我們既然能扶你上位,就能把你從皇位上拉下來換一個人來做皇帝。”又是那道縹緲的聲音。
李振海雙手緊握,他本以為自己擁有了不得了的力量,接觸到了不得了的世界真相,誰想到,當他走到台前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隻不過是人家的一個傀儡罷了。
“你們,都該死啊!”他在心中發出了無聲的怒吼。
太子死了,陳皇後自然也沒有幸免,不過卻給了她一個殉情的名義,多少還算體麵。
當李振江得到京城傳來的消息時,心情複雜莫名。
老李是他這具身體的生父,老李的身亡,難免的會讓這具身體感覺到不舒服。
他站在新澆築的城牆上眺望著京城,想到了剛穿越來的種種。
說句心裏話,老李對他還是不錯的。
那時候在京城,他還沒有掌權,那時做出了頂撞老李,給皇家丟臉的事情,老李最大的處罰也不過是禁足罷了。
足以見得老李如果不是一個皇帝,如果不爭權奪利,應該是一個好父親。
後來,他來了幽州,實力的增強,以及手中掌握的東西,都是一種巨大的威脅。出於帝王的本性,老李自然會做出最有利於他的舉動。
“京城傳來的消息中沒有淑妃,額,本王母後的消息嗎?”
“您的母後並未出事,僅僅是被禁足了。”西華目光複雜的看著李振江。
李振江點了點頭,“知道了。”
世事的變化從來都是這麽的戲劇性。
他不知道李振海在哪裏弄來這麽一股強大的力量,不過這些並不關他的事,天下亂了,其實對他很有利。
不論是蠻族,還是大楚的周邊國家,都很樂意看見大楚現在的亂象。在大楚的內戰沒有分出個結果前,一般他們都不會輕舉妄動,要不然大楚擰成一股繩,也不是他們能消受得了的。
李振江知道自己的發展機會來了。
(本章完)
方傑這些年來從未懷疑過當年的事情是老李做的,他這些年來對老李的忠心日月可鑒,那真的是赴湯蹈火,萬所不辭。
一條狗對於主人的忠誠,用人類的思維難以想象。
那天李振海找到他時,將確鑿的證據交給了他,他差點沒瘋!
他辛辛苦苦找了一輩子的仇人,沒想到竟然是他為之付出一生的主人!
那一刻,他的人生觀,他的價值觀都是崩潰的。
不知道出於怎樣的心情,他答應了李振海的計劃,並且成功的在老李的飯菜中做了手腳。
如今,大仇得報,他突然之間覺得人生變得索然無味。
自己的主人,被自己親手殺死,還有比這更諷刺的嗎?主人不在了,他這條主人的狗活著還有什麽意義呢?
“陛下。”方傑輕喚了一聲。
李振海一臉得意,覺得方傑這一聲陛下分外的中聽。
可是,他得意的太早,方傑的目光自始至終都沒在他身上停留過。他盯著沒了生息的老李,緩步走了過去,像是一條狗一般匍匐在主人的腳下。
身上的生命氣息迅速的衰弱。
“奴才來陪您了。”
他已經服毒自盡了。
李振海得意的笑容一僵,隨後滿臉的猙獰。
這與說好的不一樣,說好的,到時候方傑指認太子對老李下毒手,對太子形成壓力,到時他好順勢而起,收攏權利,將邊疆的李澤天排除在外,自己好登基稱帝,繼承大統的。
說好的啊!怎麽他竟然上演了這麽一出!
李振海真的有些抓狂了。
他站在院子中良久,咬了咬牙,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要幹就幹一票大的。反正也動手了,開弓沒有迴頭箭,為了以後的榮華富貴,拚了。
……
京城中戰爭的命令剛傳達出去,就傳出了老李遇刺身亡,行兇者乃是當朝太子的消息。
當大臣們趕到現場的時候,太子已經被人斬去了腦袋。
李振海身著染血的長袍靜靜的站在庭院中間。
眾人也不是傻子,要是還不知道是李振海的手筆,那腦袋就真的是秀逗了。
李振海與大臣們對峙良久,他露出一個猙獰的笑容,“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眾大臣皺眉,有脾氣火爆的更是跳了出來,大罵李振海弑父弑兄。
然而,都被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箭矢射成了馬蜂窩。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李振海繼續說道,這一次臉上平靜異常。
看著倒在地上已經沒有了聲息的同伴,眾多大臣互相對視了一眼,緩緩的跪拜道:“臣等參見陛下!”
“啊哈哈,哈哈哈!”李振海發出了癲狂的大笑,笑著笑著眼淚都流了出來。
計劃中的北伐戰爭自然是泡湯了,朝中的局勢瞬間變得緊張起來。屬於太子派係的人被李振海大肆的清洗,所有帶頭反抗的大臣都被莫名其妙的刺殺於家中。
京城中人心惶惶,大臣們坐立不安。
按理說,李振海既然取得了大臣們表麵上的認同,那麽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安撫,怎麽會如此大張旗鼓的進行殺戮!
他們想不明白,有門路的紛紛找機會逃離京城這個是非地,決定迴到自己的地盤,看看扶持哪一個皇子對抗殘暴異常的李振海。
王家更是連夜開了一個會議,確定了兩條方針。
第一條就是全力支持李澤天,畢竟李澤天名義上可是正統,而且身在邊疆,掌握著軍權。
第二條,他們給自己留了條後路,如果李澤天不行,他們就轉而支持李振江。能將血牛部落打廢,李振江的實力還是有的,也是最有希望推翻李振海的王爺,隻不過,他們的關係並不怎麽親近。
此時,皇宮中,李振海正獨自一人坐在皇位上,身上換成了一件龍袍。
“記得你承諾的事情。”一道縹緲的聲音在大殿中響起,看不到人影,隻能聽到聲音從四麵八方而來。
李振海目光陰沉的盯著殿外,“我知道,會著手調查的。隻不過,現在大臣們不聽話,我擔心京城的禁衛軍有他們安插的人手。”
“你放心,今夜我們會解決的。明天就將你的心腹安排到空出的位置就成。另外,主上的事情你要盡快,要不然,後果你知道。我們既然能扶你上位,就能把你從皇位上拉下來換一個人來做皇帝。”又是那道縹緲的聲音。
李振海雙手緊握,他本以為自己擁有了不得了的力量,接觸到了不得了的世界真相,誰想到,當他走到台前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隻不過是人家的一個傀儡罷了。
“你們,都該死啊!”他在心中發出了無聲的怒吼。
太子死了,陳皇後自然也沒有幸免,不過卻給了她一個殉情的名義,多少還算體麵。
當李振江得到京城傳來的消息時,心情複雜莫名。
老李是他這具身體的生父,老李的身亡,難免的會讓這具身體感覺到不舒服。
他站在新澆築的城牆上眺望著京城,想到了剛穿越來的種種。
說句心裏話,老李對他還是不錯的。
那時候在京城,他還沒有掌權,那時做出了頂撞老李,給皇家丟臉的事情,老李最大的處罰也不過是禁足罷了。
足以見得老李如果不是一個皇帝,如果不爭權奪利,應該是一個好父親。
後來,他來了幽州,實力的增強,以及手中掌握的東西,都是一種巨大的威脅。出於帝王的本性,老李自然會做出最有利於他的舉動。
“京城傳來的消息中沒有淑妃,額,本王母後的消息嗎?”
“您的母後並未出事,僅僅是被禁足了。”西華目光複雜的看著李振江。
李振江點了點頭,“知道了。”
世事的變化從來都是這麽的戲劇性。
他不知道李振海在哪裏弄來這麽一股強大的力量,不過這些並不關他的事,天下亂了,其實對他很有利。
不論是蠻族,還是大楚的周邊國家,都很樂意看見大楚現在的亂象。在大楚的內戰沒有分出個結果前,一般他們都不會輕舉妄動,要不然大楚擰成一股繩,也不是他們能消受得了的。
李振江知道自己的發展機會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