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敗寇,自古如是,當三王子和二王子十分狼狽的被押到了大王子府上的時候,大王子並沒有直接去看他們兩個,昨夜無眠,這會兒他正在補覺呢。?燃?文小??說??.?r?a?n?w?e?n?a`
不過他補的不是昨晚的覺,而是這許多天的覺,自從一月之前他的父王死於非命之後,他就東奔西走,再也沒有安安心心的睡過一個好覺了。
當聽到自己的兩個弟弟終於被擒的時候,他再也撐不下去了,直接就狂飲幾杯之後徹底的醉夢了。
這對他來說已經算是終點了,現在就可以結案了,不過他不知道的是麻煩遠沒有結束因為那一班子大臣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盡管這一次爭位他贏了,但是他想隨心所欲也是不行的。
等到他醒過來已經是第二天的中午了,他的兩個弟弟在庭院的大日頭底下跪著,已經有些虛脫了,不過並沒有人過來攙扶,而他的府外,整個大宛國王城之內能上殿的大臣此時像是雨後春筍一樣都出來了,站在他的府門處等待著他的接見。
誰都知道不出十日,這位大王子就會成為大宛國的新任國王,而他們都是這位新任國王的臣子,至於他們的位子能不能夠坐的安穩,那就不得而知了,因為大王子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現在大王子正在鬱悶著呢,因為焉莫大將軍來了,他來不是為了別的,是要親自看押兩個王子,實際上是在『逼』迫大王子履行自己之前的諾言,他說過不殺這兩人的。
所以現在大王子很後悔,很後悔當初拉這個大將軍上了船,如果不是這樣,他直接動用計謀將自己的兩個弟弟擒下,然後一刀一個殺了,最後王位是自己的,還能夠有誰敢說自己的不是嗎。
大王子這邊鬱悶,張騫這邊就是憤怒了,因為那兩個王子跪在那裏誰也不罵,就在那裏扯著嗓子罵大漢,罵大漢的使者。
最終張騫通過自己的手段和渠道打聽到了事情的原委,同時對於大王子不告訴自己卻借用自己的名號這件事產生了深深的不悅。
“大王子,我幫你實現奪位勝利,你卻在後麵用我的名號設計我,是誰給你這樣的權利,你知道上一個借用我的身份的人現在是什麽樣子嗎,他現在已經成為一把枯骨了。”
當然這樣說是有些誇張的,但是張騫還是十分憎惡那些盜用自己身份的人,雖然他和這個大王子已經相交甚篤了,可是他也很反感對方不告而取。
“張騫,我也是被『逼』無奈,況且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夠成功,所以不想再讓你看見我的狼狽了!”
大王子的謹慎,張騫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那個時候,他身邊的人一個個都是不太堅定,時刻準備著改換旗幟,所以他急需要一場沒有外援的勝利來激發自己一方人的信心,所以他這樣做在他的角度來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好了,你是我的朋友,我可以既往不咎,但是大漢不容抹黑,這兩人在這裏肆無忌憚的咒罵大漢,實在是太可惡了,大漢有沒有招惹他們!”
張騫說的很重,就連手上的馬鞭都扔在了地上,他現在都想衝過去將那兩個的嘴給他撕爛了。
得了許可之後,劉嶽立刻就將那個骨筒捏碎,取出了裏麵的帛書,展開一看,他頓時就有一種想要罵娘的衝動,這東西竟然還是密語寫成的。
這個時代的人智慧一點也不弱,像密碼這種東西他們已經運用的很溜了,不過這種東西大多數都是用來傳遞軍事情報的,很明顯這東西就是作為這種用處的,機密等級較高。
“好了,這東西是密語,想要弄明白的話你還是好好的自己研究吧,我們去打牌了!”船上這兩天玩物喪誌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劉啟還有劉武兩兄弟,他們竟然驅逐了劉璿也開始在桌上碼起了城牆。
碰、吃、糊了、自『摸』等各種剛剛學會的麻將術語不時響起,劉嶽都覺得自己上了一條賭船,但是人家是老大,所以自己隻能置之一笑,本來就是出來放鬆調養的,既然他們感覺到快樂,那就足夠了。
劉嶽捏著帛書走進了甲板上的小閣樓中,底下一層靠船頭這邊的那間是他的房間,他將帛書攤平,開始認真的研究起來,他總覺得這東西非同尋常,應該暗含著非常重要的信息,一定要將其破譯出來。
整整研究了一個下午,仍然是沒有任何頭緒,眾人知道他已經鑽了進去,所以也沒有打擾他,隻是李王後擔心自己的兒子身體,在晚上船隻靠泊的時候叫一個近侍端了米粥過來。
這是李王後的貼身丫頭,是李王後在早年一次舉行祭禮的時候收留的一個孤兒,經過這些年的調教,很是乖巧,並且知書達理,而且整日出入梁園,跟那些所謂的文人雅士也沾染上了一些書生氣,學識也很不錯。
她端了米粥走進劉嶽的房間時,後者依然伏案研究,她就站在劉嶽的身後,忍不住多看了那個帛書兩眼,手中端著的餐盤哐啷一聲掉在了地上,驚得劉嶽立刻迴頭。
他看著這個俏生生的姑娘,心中頗感詫異,因為這個時候,她就像是見了鬼一樣,整個人處於一種極度恐慌的狀態,要是單為打翻一萬湯食,應該不至於如此吧!
“你這是怎麽了?”劉嶽將心中疑問說出,隻見這個小丫頭指著那帛書,手指顫巍巍的,仿佛那個帛書之中將要有什麽洪水猛獸衝出來一樣。
“你認識這上麵的密語?”劉嶽心中一喜,但之後卻又升起一種很不好的預感,立刻將自己屋中設計的那警鈴敲響,所有船上的人立刻就行動了起來。
這艘船上除了明麵上的護衛之外,其餘的船工、廚師、包括醫官都是劉嶽精挑細選的戰鬥人員,畢竟皇帝在船上,他要出個閃失,那自己罪過可就大了。
“你說,這上麵的東西是什麽?”劉嶽見她結結巴巴的,立刻心中就發急,上位者的威勢頓時觸發,狠狠一掌排在桌上,一個掌印立刻出現。
劉璿聽到響動,立刻衝了進來,看到那個丫頭已經急出了淚水,她立刻就站了小丫頭的身邊輕聲撫慰。
這幾日,她這個名叫晴芷的丫頭可是相談甚歡,儼然已經變成了一對好姐妹,所以她的狀態可以解釋,不過他也明白劉嶽不會無緣無故發火,等到晴芷止住了哭泣,她立刻又站在了劉嶽一方開始勸說她將自己知道的東西說出來。
哄了一會兒之後,這小丫頭才道出了實情,原來她正是濟北國人氏,而這帛書上麵的文字還有語法是用的一種濟北國古祭禮文字和符號組合而成的。
當然,這不是她害怕的原因,她之所以會害怕驚懼到那種程度,是這上麵的文字表述的意思,它們直指幾個國候將要舉行的一項密事謀反!
“你確定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我告訴你,如果翻譯有誤,那麽汙蔑諸侯的罪名你可是承擔不起的!”劉嶽需要知道這其中的真偽,盡管他也相信這八成就是真的,但是他還是需要再三確認。
“睿侯,婢子不敢撒謊,這上麵的密語組合起來的大致意思就是代王在斥責濟北王,欲行謀反之事,並且要求他歸還自己的兒子,否則魚死網破!”
劉嶽聽了晴芷的說法之後,緊繃的身體就放鬆了下來,立刻讓她將上麵的東西詳細翻譯成正式文字,他要去見劉啟。
按照劉嶽的計劃,在緊急狀態下,劉啟、皇後,還有他自己的父王母後都會被保護起來送入底艙的特製皮筏中,現在他們就在底艙裏被嚴密的保護了起來。
將這個東西交個劉啟之後,他倒是沒有立刻發怒,相反還笑盈盈的說了一句:“三兒呀,這是好事情呀。”這倒是令劉嶽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隨後劉啟告訴自己的這個侄兒,他在濟北國也是有著密探的,但是他們並沒有傳迴相關謀反的情報,這也就是說要麽這帛書是假的,要麽就是濟北王想要造反這件事情還是一個想法,並沒有付諸實現。
劉啟的心思很明顯是偏向於後者的,因為他不相信這種已經擺在麵前的東西會是無中生有,所以他現在已經在想著怎麽將這個東西的影響力擴大,然後借著這種影響力再收迴一份封地。
這就是處高位的人的思維,所以他告訴劉嶽這是好事,但是劉嶽此時想的卻不是這個,很明顯濟北國的封地不大,而且東臨劉啟的庶子劉寄的膠東國,西接自己父王的梁國,他有什麽膽量或者是有什麽底敢做出這樣的計劃來呢。
所以,這其中一定隱藏著什麽漢廷不掌握的情報,而且這些情報很重要,並且一個國候,為什麽會禁錮另一個國候的兒子,又是怎樣做到這件事情的,這也是一件值得深究的事情。
不過劉嶽並不擔心搞不明白這些事情,因為前不久,鹹陽商行已經在博陽開了一個分號,雖說是一個商號,但那也是劉嶽的觸手,他準備派遣一個動力傘去那裏先期偵查一番,看看濟北國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將自己的這些想法告訴了劉啟,立即就受到了他不絕口的讚許,很明顯憑借一個帛書,並不能夠定一個國候的罪,而且這種反常的局勢也確實值得調查。
劉嶽寫好了信件,交給一個動力傘的飛行員,他就馬上借著夜風起飛了,此處離博陽不遠,相信黎明時分他應該已經在那個城中了,不過偵查需要很長時間,劉嶽告訴過他,獲得結果之後就直接去往膠東國。
妥善的處理好這件事情之後,劉嶽就解除了緊急狀態,原本他隻是認為可能會有人會來襲擊刺殺,但是現在看來事情沒有那麽緊急,隻是他隻帶了三架動力傘,現在一架受了傷,一架被外派,隻剩下了一架,接下來的警戒任務可是有一點艱巨了。
好在到了這黃河下遊,河麵變寬,險灘激流已經很少了,他倒是可以讓明珠號全力前進了,再者劉寄將那巨船建造處選在渤海灣靠近黃河出海口的附近,隻要出了黃河河道,再走不遠就能到達此次的最終目的地地了。
明珠號接下來的行程仍然充滿了歡聲笑語,不過劉嶽總是看到劉啟的眉頭沒有來由的皺起,很顯然,秘書事件給他帶來的陰影還是很大的,要不是他此次出行,碰巧截獲了這個情報,他還不知道一個小小的濟北國國侯,竟包藏著如此的禍心!
船行多日之後終於走出了黃河,再行半日麵前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了,一直到了這個時候,劉啟才總算是一改之前的沉悶,看來人說多看海能夠胸懷遼闊,還真的不是騙人的。
順著早就準備好的海圖走了兩三日,劉嶽總算是看到了那個已經頗具規模的大型船塢了,而且那裏已經並排停放著七艘大船,有兩艘已經處於基本完工的狀態!看起來隻需要等著動力和橡膠氣囊一到,就可以下水海試了。
對於這樣的生產效率,劉嶽直想說一聲佩服,但是直到看到哪裏有著足足八千多的工匠之時,他就把這種佩服給削減了一點,很明顯,這裏雖然生產工藝還有生產理念都很先進,但是用人數來減少工期這件事情,還是不能夠被他接受。
造船,雖然隻是古代的木船,但是這也屬於一種很先進的產業,人多是代表著力量巨大,但是人多,更代表著會出更多的錯誤,每一個小錯誤都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災難。
劉嶽雖然憤憤,但是這又有什麽辦法呢,現階段,他手上最能夠提高生產效率的機械就是蒸汽機了,可是這種東西很難大規模普及,而電力、內燃機等等那些東西遠不是現在隨便就能搞出來的。
站在船頭歎了口氣,最後還是默默地接受了這個事實,這一刻,他有一種無力感,他雖恨不得從此刻起,漢朝家家戶戶燈火輝煌,還能用上電視機、電話、甚至是網絡,但那些東西他還真就沒有辦法現在就給搞出來。
不過他補的不是昨晚的覺,而是這許多天的覺,自從一月之前他的父王死於非命之後,他就東奔西走,再也沒有安安心心的睡過一個好覺了。
當聽到自己的兩個弟弟終於被擒的時候,他再也撐不下去了,直接就狂飲幾杯之後徹底的醉夢了。
這對他來說已經算是終點了,現在就可以結案了,不過他不知道的是麻煩遠沒有結束因為那一班子大臣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盡管這一次爭位他贏了,但是他想隨心所欲也是不行的。
等到他醒過來已經是第二天的中午了,他的兩個弟弟在庭院的大日頭底下跪著,已經有些虛脫了,不過並沒有人過來攙扶,而他的府外,整個大宛國王城之內能上殿的大臣此時像是雨後春筍一樣都出來了,站在他的府門處等待著他的接見。
誰都知道不出十日,這位大王子就會成為大宛國的新任國王,而他們都是這位新任國王的臣子,至於他們的位子能不能夠坐的安穩,那就不得而知了,因為大王子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現在大王子正在鬱悶著呢,因為焉莫大將軍來了,他來不是為了別的,是要親自看押兩個王子,實際上是在『逼』迫大王子履行自己之前的諾言,他說過不殺這兩人的。
所以現在大王子很後悔,很後悔當初拉這個大將軍上了船,如果不是這樣,他直接動用計謀將自己的兩個弟弟擒下,然後一刀一個殺了,最後王位是自己的,還能夠有誰敢說自己的不是嗎。
大王子這邊鬱悶,張騫這邊就是憤怒了,因為那兩個王子跪在那裏誰也不罵,就在那裏扯著嗓子罵大漢,罵大漢的使者。
最終張騫通過自己的手段和渠道打聽到了事情的原委,同時對於大王子不告訴自己卻借用自己的名號這件事產生了深深的不悅。
“大王子,我幫你實現奪位勝利,你卻在後麵用我的名號設計我,是誰給你這樣的權利,你知道上一個借用我的身份的人現在是什麽樣子嗎,他現在已經成為一把枯骨了。”
當然這樣說是有些誇張的,但是張騫還是十分憎惡那些盜用自己身份的人,雖然他和這個大王子已經相交甚篤了,可是他也很反感對方不告而取。
“張騫,我也是被『逼』無奈,況且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夠成功,所以不想再讓你看見我的狼狽了!”
大王子的謹慎,張騫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那個時候,他身邊的人一個個都是不太堅定,時刻準備著改換旗幟,所以他急需要一場沒有外援的勝利來激發自己一方人的信心,所以他這樣做在他的角度來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好了,你是我的朋友,我可以既往不咎,但是大漢不容抹黑,這兩人在這裏肆無忌憚的咒罵大漢,實在是太可惡了,大漢有沒有招惹他們!”
張騫說的很重,就連手上的馬鞭都扔在了地上,他現在都想衝過去將那兩個的嘴給他撕爛了。
得了許可之後,劉嶽立刻就將那個骨筒捏碎,取出了裏麵的帛書,展開一看,他頓時就有一種想要罵娘的衝動,這東西竟然還是密語寫成的。
這個時代的人智慧一點也不弱,像密碼這種東西他們已經運用的很溜了,不過這種東西大多數都是用來傳遞軍事情報的,很明顯這東西就是作為這種用處的,機密等級較高。
“好了,這東西是密語,想要弄明白的話你還是好好的自己研究吧,我們去打牌了!”船上這兩天玩物喪誌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劉啟還有劉武兩兄弟,他們竟然驅逐了劉璿也開始在桌上碼起了城牆。
碰、吃、糊了、自『摸』等各種剛剛學會的麻將術語不時響起,劉嶽都覺得自己上了一條賭船,但是人家是老大,所以自己隻能置之一笑,本來就是出來放鬆調養的,既然他們感覺到快樂,那就足夠了。
劉嶽捏著帛書走進了甲板上的小閣樓中,底下一層靠船頭這邊的那間是他的房間,他將帛書攤平,開始認真的研究起來,他總覺得這東西非同尋常,應該暗含著非常重要的信息,一定要將其破譯出來。
整整研究了一個下午,仍然是沒有任何頭緒,眾人知道他已經鑽了進去,所以也沒有打擾他,隻是李王後擔心自己的兒子身體,在晚上船隻靠泊的時候叫一個近侍端了米粥過來。
這是李王後的貼身丫頭,是李王後在早年一次舉行祭禮的時候收留的一個孤兒,經過這些年的調教,很是乖巧,並且知書達理,而且整日出入梁園,跟那些所謂的文人雅士也沾染上了一些書生氣,學識也很不錯。
她端了米粥走進劉嶽的房間時,後者依然伏案研究,她就站在劉嶽的身後,忍不住多看了那個帛書兩眼,手中端著的餐盤哐啷一聲掉在了地上,驚得劉嶽立刻迴頭。
他看著這個俏生生的姑娘,心中頗感詫異,因為這個時候,她就像是見了鬼一樣,整個人處於一種極度恐慌的狀態,要是單為打翻一萬湯食,應該不至於如此吧!
“你這是怎麽了?”劉嶽將心中疑問說出,隻見這個小丫頭指著那帛書,手指顫巍巍的,仿佛那個帛書之中將要有什麽洪水猛獸衝出來一樣。
“你認識這上麵的密語?”劉嶽心中一喜,但之後卻又升起一種很不好的預感,立刻將自己屋中設計的那警鈴敲響,所有船上的人立刻就行動了起來。
這艘船上除了明麵上的護衛之外,其餘的船工、廚師、包括醫官都是劉嶽精挑細選的戰鬥人員,畢竟皇帝在船上,他要出個閃失,那自己罪過可就大了。
“你說,這上麵的東西是什麽?”劉嶽見她結結巴巴的,立刻心中就發急,上位者的威勢頓時觸發,狠狠一掌排在桌上,一個掌印立刻出現。
劉璿聽到響動,立刻衝了進來,看到那個丫頭已經急出了淚水,她立刻就站了小丫頭的身邊輕聲撫慰。
這幾日,她這個名叫晴芷的丫頭可是相談甚歡,儼然已經變成了一對好姐妹,所以她的狀態可以解釋,不過他也明白劉嶽不會無緣無故發火,等到晴芷止住了哭泣,她立刻又站在了劉嶽一方開始勸說她將自己知道的東西說出來。
哄了一會兒之後,這小丫頭才道出了實情,原來她正是濟北國人氏,而這帛書上麵的文字還有語法是用的一種濟北國古祭禮文字和符號組合而成的。
當然,這不是她害怕的原因,她之所以會害怕驚懼到那種程度,是這上麵的文字表述的意思,它們直指幾個國候將要舉行的一項密事謀反!
“你確定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我告訴你,如果翻譯有誤,那麽汙蔑諸侯的罪名你可是承擔不起的!”劉嶽需要知道這其中的真偽,盡管他也相信這八成就是真的,但是他還是需要再三確認。
“睿侯,婢子不敢撒謊,這上麵的密語組合起來的大致意思就是代王在斥責濟北王,欲行謀反之事,並且要求他歸還自己的兒子,否則魚死網破!”
劉嶽聽了晴芷的說法之後,緊繃的身體就放鬆了下來,立刻讓她將上麵的東西詳細翻譯成正式文字,他要去見劉啟。
按照劉嶽的計劃,在緊急狀態下,劉啟、皇後,還有他自己的父王母後都會被保護起來送入底艙的特製皮筏中,現在他們就在底艙裏被嚴密的保護了起來。
將這個東西交個劉啟之後,他倒是沒有立刻發怒,相反還笑盈盈的說了一句:“三兒呀,這是好事情呀。”這倒是令劉嶽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隨後劉啟告訴自己的這個侄兒,他在濟北國也是有著密探的,但是他們並沒有傳迴相關謀反的情報,這也就是說要麽這帛書是假的,要麽就是濟北王想要造反這件事情還是一個想法,並沒有付諸實現。
劉啟的心思很明顯是偏向於後者的,因為他不相信這種已經擺在麵前的東西會是無中生有,所以他現在已經在想著怎麽將這個東西的影響力擴大,然後借著這種影響力再收迴一份封地。
這就是處高位的人的思維,所以他告訴劉嶽這是好事,但是劉嶽此時想的卻不是這個,很明顯濟北國的封地不大,而且東臨劉啟的庶子劉寄的膠東國,西接自己父王的梁國,他有什麽膽量或者是有什麽底敢做出這樣的計劃來呢。
所以,這其中一定隱藏著什麽漢廷不掌握的情報,而且這些情報很重要,並且一個國候,為什麽會禁錮另一個國候的兒子,又是怎樣做到這件事情的,這也是一件值得深究的事情。
不過劉嶽並不擔心搞不明白這些事情,因為前不久,鹹陽商行已經在博陽開了一個分號,雖說是一個商號,但那也是劉嶽的觸手,他準備派遣一個動力傘去那裏先期偵查一番,看看濟北國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將自己的這些想法告訴了劉啟,立即就受到了他不絕口的讚許,很明顯憑借一個帛書,並不能夠定一個國候的罪,而且這種反常的局勢也確實值得調查。
劉嶽寫好了信件,交給一個動力傘的飛行員,他就馬上借著夜風起飛了,此處離博陽不遠,相信黎明時分他應該已經在那個城中了,不過偵查需要很長時間,劉嶽告訴過他,獲得結果之後就直接去往膠東國。
妥善的處理好這件事情之後,劉嶽就解除了緊急狀態,原本他隻是認為可能會有人會來襲擊刺殺,但是現在看來事情沒有那麽緊急,隻是他隻帶了三架動力傘,現在一架受了傷,一架被外派,隻剩下了一架,接下來的警戒任務可是有一點艱巨了。
好在到了這黃河下遊,河麵變寬,險灘激流已經很少了,他倒是可以讓明珠號全力前進了,再者劉寄將那巨船建造處選在渤海灣靠近黃河出海口的附近,隻要出了黃河河道,再走不遠就能到達此次的最終目的地地了。
明珠號接下來的行程仍然充滿了歡聲笑語,不過劉嶽總是看到劉啟的眉頭沒有來由的皺起,很顯然,秘書事件給他帶來的陰影還是很大的,要不是他此次出行,碰巧截獲了這個情報,他還不知道一個小小的濟北國國侯,竟包藏著如此的禍心!
船行多日之後終於走出了黃河,再行半日麵前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了,一直到了這個時候,劉啟才總算是一改之前的沉悶,看來人說多看海能夠胸懷遼闊,還真的不是騙人的。
順著早就準備好的海圖走了兩三日,劉嶽總算是看到了那個已經頗具規模的大型船塢了,而且那裏已經並排停放著七艘大船,有兩艘已經處於基本完工的狀態!看起來隻需要等著動力和橡膠氣囊一到,就可以下水海試了。
對於這樣的生產效率,劉嶽直想說一聲佩服,但是直到看到哪裏有著足足八千多的工匠之時,他就把這種佩服給削減了一點,很明顯,這裏雖然生產工藝還有生產理念都很先進,但是用人數來減少工期這件事情,還是不能夠被他接受。
造船,雖然隻是古代的木船,但是這也屬於一種很先進的產業,人多是代表著力量巨大,但是人多,更代表著會出更多的錯誤,每一個小錯誤都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災難。
劉嶽雖然憤憤,但是這又有什麽辦法呢,現階段,他手上最能夠提高生產效率的機械就是蒸汽機了,可是這種東西很難大規模普及,而電力、內燃機等等那些東西遠不是現在隨便就能搞出來的。
站在船頭歎了口氣,最後還是默默地接受了這個事實,這一刻,他有一種無力感,他雖恨不得從此刻起,漢朝家家戶戶燈火輝煌,還能用上電視機、電話、甚至是網絡,但那些東西他還真就沒有辦法現在就給搞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