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樓閣?你們真的很缺乏想象力,不過這是修路,所以一定要腳踏實地,所以你們有想象力恐怕也不能夠用到!”劉嶽搖了搖頭,對這批有些迂腐的老工程師們有些不滿意,他們的經驗之談通常會先入為主,好在鹹陽的年輕工匠體係已經在逐步完善,未來他們會撐起大漢的整個工程世界。
“那,睿侯有什麽高論妙招,不妨說出來,大家一起學習增益!”在劉嶽的麵前,這幫子老人還是很謙虛的,敬重智者,這是大漢的傳統!
“你們在這裏稍待,我來規劃規劃!”劉嶽安排所有的工匠和勞力進行休息,隻帶走了施工隊伍中將近一半的馬匹。
直接在水中鋪設鐵路當然不行,除了會讓火車停止之外,還會造成鋼軌的鏽蝕,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這個水澤中間修建一條梯形堤。
當時,鹹陽工匠在明珠峰上麵開鑿圖書館的時候,從山體中掏出了數量巨大的大小石子,現在剛好運過來用來鋪設梯形路基。
當然火車頭還在進一步的製造過程當中,但是有四節車廂已經完成了組裝,都是鐵皮廂,而且連輪子都已經裝上了,更加巧的是,那些石料就被堆在劉嶽擬建的火車站旁邊,十分的便捷。
迴到那石料場之後,劉嶽第一時間就將四節車廂裝到了鐵軌上麵,並且動員在這裏的民夫開始裝石料,那一個水澤,大概需要跑上幾趟,而且這些石料留在這裏也並沒有太過重要的作用,所以他就準備將大部分的石料都運到那裏。
四節車廂裝滿石料之後,劉嶽就將它們連接在了一起,然後在前麵的那節上麵掛上了馬匹,整整三十匹馬,當然,這要是用來運人,恐怕就有言官又要嗶嗶了,那可算是超級違製!
鞭子一揚,馬匹噴出濃重的響鼻,花了半分多鍾,車廂才開始移動,由於是新軌,所以摩擦力還是不小的,好在那鑄造輪被工匠們打磨的纖毫畢現,車廂一開始移動,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四節車廂的速度越來越快,最終維持在四十公裏的時速上,拉車的馬都是好馬,但是劉嶽是不會讓它們跑到極速的,畢竟這隻是一條平直的鋼軌,要是跑得太快,車廂輪上麵的簡單刹車係統不一定能夠及時的完成刹車。
最終在距離目的地還有上千米的時候,劉嶽脫開了馬匹的拉扣,讓它們先行跑開了,利用著慣『性』讓車廂自行移動。
這是係統計算過的,即便是到時候停的有誤差,也不會讓車廂衝出鐵軌,最後,四節車廂緩緩的停了下來,距離最後一節鐵軌的末端也隻有三米多的距離,可以說這是一次非常精確的停車。
石料運到,工匠和那些壯勞力立刻就開始行動了起來,按照劉嶽的要求卸車、堆攏,然後再將頂部推平,四車的石料,也隻是鋪了將近三十來米的那麽一段,當車廂折返的時候,工匠們立刻就開始忙碌起來了,他們要將這三十幾米再鋪上鐵軌,然後等下一次車來,再繼續向前。
水澤的這段路總共大概有三公裏左右,所以還是需要花費一些時間的,對此,劉嶽並不著急,因為現在完全就是太平盛世,外無擾,內無『亂』,安安靜靜的修路和培養築路的人才,實在是愜意的很呀。
最終水澤的三公裏路完全的修好了,為了檢驗這裏的路基承重能力劉嶽用了五節車廂裝滿石料在這條路上來迴的碾壓,經過了兩天的超重實驗之後,劉嶽這才完全放心。
當然,這一迴的實驗不僅是檢驗了鐵軌的承重能力這麽簡單,同時也檢驗了鐵軌的質量和強度,以及車輪車廂的工藝。
不過,劉嶽這些鐵皮車廂並沒有準備要運用到拉人上來,因為鐵路一通,最主要的旅客肯定是皇城的那些家夥,要是讓他們坐悶罐子,他們還不要重重的參奏他勞民傷財不務正業!
車頭沒有設計好,那麽車廂一定要設計好,否則將來,就這車的醜陋就能讓那些家夥挑出一些『毛』病出來。
鐵路繼續延伸,工匠們輪番上陣,所有人對這一次珍貴的實習機會都非常的重視,幾乎是來來迴迴的巡視著每一處接縫,每一個鉚釘,有人恨不得就能貼在鋼軌上麵。
“三十四公裏的路段,對於你們來說是很短的,將來我們大漢的鐵路要有數萬甚至數十萬上百萬的裏程數,但願你們也能保持著這樣謹慎和執著!”看著他們的身影,劉嶽倍感欣慰。
站在工地上,劉嶽開始思考自己下一階段的事情了,他現在幾乎將所有的事情都開了一個頭,但是成效如何卻一直都沒有怎麽關心過,比如去年就已經提得很響亮的紙券代幣運動,直到現在他都沒有去考察過到底在整個大漢境內有多少的人已經接受了這種東西。
還有印刷局的建立,按理來說輿論已經開始有了雛形導向機構,但是他也一直都沒有將其有效的利用起來,現在,他的手裏掌握著眾多的優勢資源,但是卻都是呈現出放養的狀態,那麽下一個階段,就必須要將這些資源全部都整合起來,然後讓他們發揮有效的作用。
將所有的事情思考了一番,劉嶽就準備迴去了,這剩下的一整條道路,那就是那些工匠們的事情了,很顯然,送佛送到西這件事情他是沒有辦法再繼續做了。
事實上,場上的工匠對於劉嶽現在放手的這件事情還是很開心的,因為他們也希望自己有一定的自主『性』,想要這個自主『性』,那就必須要先讓劉嶽離開這裏,所以這下可算是如了他們的意了。
劉嶽走了之後,工匠們甚至歡唿起來,當然,如果他們的行為讓劉嶽知道了,這恐怕會為他們自己招致一場無妄之災,最大的可能就是劉嶽會將他們拉到藍軍營中好好的培訓一番。
迴到鹹陽之後,劉嶽立刻就修書一封,向鹹陽商行的四個管理層發出了召喚令,希望他們迅速返迴鹹陽,向自己匯報紙券的推廣情況
在等待四人的過程中,劉嶽去了一趟印刷局,這一趟卻是讓他倍感驚訝,因為在印刷局的整個車間之中,竟然沒有一台機器是閑置著的,而它們正在印製的東西也是劉嶽吃驚的根源所在,因為那正是一張張的紙券,代金紙券。
按照這樣的印刷速度,最起碼在大漢要有將近一大半的地方是在流通著這種東西的,,但是劉嶽卻並沒有接收到這樣的情報,甚至他上一次去長沙國,見到的也不過隻是在貴族之間少量流通的紙幣而已。
“你們這麽加班加點的幹,是要往哪裏去送這種東西,要是將它們閑置在這裏豈不是資源浪費!”劉嶽走了進去,看著那些能夠代替真金白銀的紙券,心裏有著說不出的滋味,有些期待,又有些忐忑。
“侯爺,商行已經將這種東西推廣的範圍提高了很多,幾乎是有商行分布的地方,就有這種紙幣流通!”印製局的副統領站了出來,說了一句讓劉嶽感到更加震驚,但是卻非常欣喜的話。
“你說的是真的?”劉嶽不敢置信的再次問了一遍,但是獲得的答案仍然是肯定的,他立刻就衝進了那已經印刷出來的紙券中間,一張張的『摸』了過去,仿佛就是在『摸』著奇珍異寶一樣。
可不是?當大漢的所有金錢都被兌換成這種東西之後,那它還真就是具有很大價值的財寶了。
認真的詢問過副統領,劉嶽最終確定了大漢的紙券推廣在一年多的時間之後,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可觀的規模,而且已經形成了滾雪球的模式,這種紙券以後隻會越來越普及。
“是時候將幣製改革以國家法令的形式提上日程了!”劉嶽心中一動,立刻就開始寫奏折,準備將自己的一些建議還有必須要實行的條令都寫在上麵,然後請劉啟照準。
法令規定了將所有大漢境內由鹹陽印製局印製,經由不同渠道發行的紙幣列為漢幣,大漢從此實行漢幣和輔幣相互輔助的幣製。
所謂輔幣,就是由圓形方孔的銅錢和圓形無孔的銀幣構成的小麵額貨幣,分別是以銅錢文為單位和銀幣元為單位。
皇帝的法令通過官方的渠道進入到了大漢的整個大漢的大小機構之中,相信用不了多久,這種被附了價值的漢幣就會徹底的變成大漢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東西。
當然,劉嶽並沒有一根筋的指望皇帝的法令會在短時間內完全的被整個大漢知悉,所以他就動用了他的另一個資源。
按照之前的統計,劉嶽將整個印刷局的一半人馬和機器完全的停了下來,因為再照著他們的這種速度繼續印刷下去,那將來漢幣還沒有展現它的威力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個個象征著帝國失信的證明了。
調整了漢幣的印刷速度之後,劉嶽就交代剩下的那一部分工匠們開始按照他的要求印刷出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在後世,那就是被稱為報紙的東西。
當然報紙的內容是劉嶽自己編撰的,是一個連載小說的一部分,當然還有其他重要的公示信息。
初步擬定這種報紙隻在長安和鹹陽兩地試著發行,看看效果明顯之後再進一步的進行推廣。
劉嶽弄報紙這件事情並不是心血來『潮』一時好玩才決定弄的,他早就有過規劃,現在終於將之順利呃實施,
當然有報紙隻是其中的一部分計劃,在劉嶽工地沉思之後,決定整合自己手上的資源開始,劉嶽就將這件事情做了一個大概的計劃,這個計劃就是要求自己的人馬之中出現一批善於撰筆作文,並且善於把握時政熱點的人才。
當然這種人才是需要甄選的,好在劉嶽的鹹陽是人才聚集之地,要不然這件事情還真的就會變成一個空想。
是的,劉嶽要在這個世界建立新聞體係,當然這個時候由於受條件的限製,新聞體係可能簡陋了一些,不過這隻是一個雛形,雛形新生的時候,對於劉嶽來說那是所有的東西最具可塑『性』的時候,他要將新聞工作者的基本精神灌輸給這第一代新聞工作者。
首先當然是實事求是,然後才是吸引眼球,最後是完整並且具有吸引力的表達一個正確的意思。
在劉嶽把這些東西都形成條例範本,並且開始在鹹陽城中搜羅書評人作為連載小說的撰稿人和其餘的一些人才之時,鹹陽商行的四位總管從各自負責的區域陸續到達了鹹陽。
這對他們來說,算是故地重遊了,故地重遊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的聲怯,也沒有任何的惆悵,有的隻是滿腔的抱負和驕傲。
這一次受召迴來,他們很是自豪,甚至有些自滿,因為他們在劉嶽提供的基礎設施的情況下已經做到了並且遠遠的超過了當時給予劉嶽的成諾,而且他們還演變成另外的一種半官方存在。
“你們四個看起來誌得意滿呀,不過這是應該的,你們用自己的才華做到了大丈夫的承諾,但是我想說的是,你們還可以做得更好!”看著站在自己麵前的四人,僅過了一年的商場磨礪,他們已經多出了很多的圓滑和世故,少了最初離開時的稚嫩。
得到了劉嶽的訓示,四人各自變得安靜下來,然後由著劉嶽開始對他們進行成績考察,當他們說出了商行控製地域占到了整個大漢郡縣的十之六七,並且新幣製已經在這些地域之中完全展開推廣的時候,劉嶽笑了,笑得十分的開心。
接下來,就該另一種東西登場了,那就是銀行,這種金融機構的出現,勢必會引起新一輪的大勢變化,這樣的話,這個銀行的歸屬問題就成了最重要的問題。
他不願意完全將這種機構交給帝國官方來經營,因為這容易形成壟斷,壟斷對自己國家之內的經濟體係並不是好現象,所以這件事情還要從長計議。
.. 全新改版,更新更2快更穩3定,精彩!( = )
“那,睿侯有什麽高論妙招,不妨說出來,大家一起學習增益!”在劉嶽的麵前,這幫子老人還是很謙虛的,敬重智者,這是大漢的傳統!
“你們在這裏稍待,我來規劃規劃!”劉嶽安排所有的工匠和勞力進行休息,隻帶走了施工隊伍中將近一半的馬匹。
直接在水中鋪設鐵路當然不行,除了會讓火車停止之外,還會造成鋼軌的鏽蝕,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這個水澤中間修建一條梯形堤。
當時,鹹陽工匠在明珠峰上麵開鑿圖書館的時候,從山體中掏出了數量巨大的大小石子,現在剛好運過來用來鋪設梯形路基。
當然火車頭還在進一步的製造過程當中,但是有四節車廂已經完成了組裝,都是鐵皮廂,而且連輪子都已經裝上了,更加巧的是,那些石料就被堆在劉嶽擬建的火車站旁邊,十分的便捷。
迴到那石料場之後,劉嶽第一時間就將四節車廂裝到了鐵軌上麵,並且動員在這裏的民夫開始裝石料,那一個水澤,大概需要跑上幾趟,而且這些石料留在這裏也並沒有太過重要的作用,所以他就準備將大部分的石料都運到那裏。
四節車廂裝滿石料之後,劉嶽就將它們連接在了一起,然後在前麵的那節上麵掛上了馬匹,整整三十匹馬,當然,這要是用來運人,恐怕就有言官又要嗶嗶了,那可算是超級違製!
鞭子一揚,馬匹噴出濃重的響鼻,花了半分多鍾,車廂才開始移動,由於是新軌,所以摩擦力還是不小的,好在那鑄造輪被工匠們打磨的纖毫畢現,車廂一開始移動,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四節車廂的速度越來越快,最終維持在四十公裏的時速上,拉車的馬都是好馬,但是劉嶽是不會讓它們跑到極速的,畢竟這隻是一條平直的鋼軌,要是跑得太快,車廂輪上麵的簡單刹車係統不一定能夠及時的完成刹車。
最終在距離目的地還有上千米的時候,劉嶽脫開了馬匹的拉扣,讓它們先行跑開了,利用著慣『性』讓車廂自行移動。
這是係統計算過的,即便是到時候停的有誤差,也不會讓車廂衝出鐵軌,最後,四節車廂緩緩的停了下來,距離最後一節鐵軌的末端也隻有三米多的距離,可以說這是一次非常精確的停車。
石料運到,工匠和那些壯勞力立刻就開始行動了起來,按照劉嶽的要求卸車、堆攏,然後再將頂部推平,四車的石料,也隻是鋪了將近三十來米的那麽一段,當車廂折返的時候,工匠們立刻就開始忙碌起來了,他們要將這三十幾米再鋪上鐵軌,然後等下一次車來,再繼續向前。
水澤的這段路總共大概有三公裏左右,所以還是需要花費一些時間的,對此,劉嶽並不著急,因為現在完全就是太平盛世,外無擾,內無『亂』,安安靜靜的修路和培養築路的人才,實在是愜意的很呀。
最終水澤的三公裏路完全的修好了,為了檢驗這裏的路基承重能力劉嶽用了五節車廂裝滿石料在這條路上來迴的碾壓,經過了兩天的超重實驗之後,劉嶽這才完全放心。
當然,這一迴的實驗不僅是檢驗了鐵軌的承重能力這麽簡單,同時也檢驗了鐵軌的質量和強度,以及車輪車廂的工藝。
不過,劉嶽這些鐵皮車廂並沒有準備要運用到拉人上來,因為鐵路一通,最主要的旅客肯定是皇城的那些家夥,要是讓他們坐悶罐子,他們還不要重重的參奏他勞民傷財不務正業!
車頭沒有設計好,那麽車廂一定要設計好,否則將來,就這車的醜陋就能讓那些家夥挑出一些『毛』病出來。
鐵路繼續延伸,工匠們輪番上陣,所有人對這一次珍貴的實習機會都非常的重視,幾乎是來來迴迴的巡視著每一處接縫,每一個鉚釘,有人恨不得就能貼在鋼軌上麵。
“三十四公裏的路段,對於你們來說是很短的,將來我們大漢的鐵路要有數萬甚至數十萬上百萬的裏程數,但願你們也能保持著這樣謹慎和執著!”看著他們的身影,劉嶽倍感欣慰。
站在工地上,劉嶽開始思考自己下一階段的事情了,他現在幾乎將所有的事情都開了一個頭,但是成效如何卻一直都沒有怎麽關心過,比如去年就已經提得很響亮的紙券代幣運動,直到現在他都沒有去考察過到底在整個大漢境內有多少的人已經接受了這種東西。
還有印刷局的建立,按理來說輿論已經開始有了雛形導向機構,但是他也一直都沒有將其有效的利用起來,現在,他的手裏掌握著眾多的優勢資源,但是卻都是呈現出放養的狀態,那麽下一個階段,就必須要將這些資源全部都整合起來,然後讓他們發揮有效的作用。
將所有的事情思考了一番,劉嶽就準備迴去了,這剩下的一整條道路,那就是那些工匠們的事情了,很顯然,送佛送到西這件事情他是沒有辦法再繼續做了。
事實上,場上的工匠對於劉嶽現在放手的這件事情還是很開心的,因為他們也希望自己有一定的自主『性』,想要這個自主『性』,那就必須要先讓劉嶽離開這裏,所以這下可算是如了他們的意了。
劉嶽走了之後,工匠們甚至歡唿起來,當然,如果他們的行為讓劉嶽知道了,這恐怕會為他們自己招致一場無妄之災,最大的可能就是劉嶽會將他們拉到藍軍營中好好的培訓一番。
迴到鹹陽之後,劉嶽立刻就修書一封,向鹹陽商行的四個管理層發出了召喚令,希望他們迅速返迴鹹陽,向自己匯報紙券的推廣情況
在等待四人的過程中,劉嶽去了一趟印刷局,這一趟卻是讓他倍感驚訝,因為在印刷局的整個車間之中,竟然沒有一台機器是閑置著的,而它們正在印製的東西也是劉嶽吃驚的根源所在,因為那正是一張張的紙券,代金紙券。
按照這樣的印刷速度,最起碼在大漢要有將近一大半的地方是在流通著這種東西的,,但是劉嶽卻並沒有接收到這樣的情報,甚至他上一次去長沙國,見到的也不過隻是在貴族之間少量流通的紙幣而已。
“你們這麽加班加點的幹,是要往哪裏去送這種東西,要是將它們閑置在這裏豈不是資源浪費!”劉嶽走了進去,看著那些能夠代替真金白銀的紙券,心裏有著說不出的滋味,有些期待,又有些忐忑。
“侯爺,商行已經將這種東西推廣的範圍提高了很多,幾乎是有商行分布的地方,就有這種紙幣流通!”印製局的副統領站了出來,說了一句讓劉嶽感到更加震驚,但是卻非常欣喜的話。
“你說的是真的?”劉嶽不敢置信的再次問了一遍,但是獲得的答案仍然是肯定的,他立刻就衝進了那已經印刷出來的紙券中間,一張張的『摸』了過去,仿佛就是在『摸』著奇珍異寶一樣。
可不是?當大漢的所有金錢都被兌換成這種東西之後,那它還真就是具有很大價值的財寶了。
認真的詢問過副統領,劉嶽最終確定了大漢的紙券推廣在一年多的時間之後,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可觀的規模,而且已經形成了滾雪球的模式,這種紙券以後隻會越來越普及。
“是時候將幣製改革以國家法令的形式提上日程了!”劉嶽心中一動,立刻就開始寫奏折,準備將自己的一些建議還有必須要實行的條令都寫在上麵,然後請劉啟照準。
法令規定了將所有大漢境內由鹹陽印製局印製,經由不同渠道發行的紙幣列為漢幣,大漢從此實行漢幣和輔幣相互輔助的幣製。
所謂輔幣,就是由圓形方孔的銅錢和圓形無孔的銀幣構成的小麵額貨幣,分別是以銅錢文為單位和銀幣元為單位。
皇帝的法令通過官方的渠道進入到了大漢的整個大漢的大小機構之中,相信用不了多久,這種被附了價值的漢幣就會徹底的變成大漢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東西。
當然,劉嶽並沒有一根筋的指望皇帝的法令會在短時間內完全的被整個大漢知悉,所以他就動用了他的另一個資源。
按照之前的統計,劉嶽將整個印刷局的一半人馬和機器完全的停了下來,因為再照著他們的這種速度繼續印刷下去,那將來漢幣還沒有展現它的威力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個個象征著帝國失信的證明了。
調整了漢幣的印刷速度之後,劉嶽就交代剩下的那一部分工匠們開始按照他的要求印刷出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在後世,那就是被稱為報紙的東西。
當然報紙的內容是劉嶽自己編撰的,是一個連載小說的一部分,當然還有其他重要的公示信息。
初步擬定這種報紙隻在長安和鹹陽兩地試著發行,看看效果明顯之後再進一步的進行推廣。
劉嶽弄報紙這件事情並不是心血來『潮』一時好玩才決定弄的,他早就有過規劃,現在終於將之順利呃實施,
當然有報紙隻是其中的一部分計劃,在劉嶽工地沉思之後,決定整合自己手上的資源開始,劉嶽就將這件事情做了一個大概的計劃,這個計劃就是要求自己的人馬之中出現一批善於撰筆作文,並且善於把握時政熱點的人才。
當然這種人才是需要甄選的,好在劉嶽的鹹陽是人才聚集之地,要不然這件事情還真的就會變成一個空想。
是的,劉嶽要在這個世界建立新聞體係,當然這個時候由於受條件的限製,新聞體係可能簡陋了一些,不過這隻是一個雛形,雛形新生的時候,對於劉嶽來說那是所有的東西最具可塑『性』的時候,他要將新聞工作者的基本精神灌輸給這第一代新聞工作者。
首先當然是實事求是,然後才是吸引眼球,最後是完整並且具有吸引力的表達一個正確的意思。
在劉嶽把這些東西都形成條例範本,並且開始在鹹陽城中搜羅書評人作為連載小說的撰稿人和其餘的一些人才之時,鹹陽商行的四位總管從各自負責的區域陸續到達了鹹陽。
這對他們來說,算是故地重遊了,故地重遊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的聲怯,也沒有任何的惆悵,有的隻是滿腔的抱負和驕傲。
這一次受召迴來,他們很是自豪,甚至有些自滿,因為他們在劉嶽提供的基礎設施的情況下已經做到了並且遠遠的超過了當時給予劉嶽的成諾,而且他們還演變成另外的一種半官方存在。
“你們四個看起來誌得意滿呀,不過這是應該的,你們用自己的才華做到了大丈夫的承諾,但是我想說的是,你們還可以做得更好!”看著站在自己麵前的四人,僅過了一年的商場磨礪,他們已經多出了很多的圓滑和世故,少了最初離開時的稚嫩。
得到了劉嶽的訓示,四人各自變得安靜下來,然後由著劉嶽開始對他們進行成績考察,當他們說出了商行控製地域占到了整個大漢郡縣的十之六七,並且新幣製已經在這些地域之中完全展開推廣的時候,劉嶽笑了,笑得十分的開心。
接下來,就該另一種東西登場了,那就是銀行,這種金融機構的出現,勢必會引起新一輪的大勢變化,這樣的話,這個銀行的歸屬問題就成了最重要的問題。
他不願意完全將這種機構交給帝國官方來經營,因為這容易形成壟斷,壟斷對自己國家之內的經濟體係並不是好現象,所以這件事情還要從長計議。
.. 全新改版,更新更2快更穩3定,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