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為一百一十三章下節)這自信不是他對自己的信心,而是對自己兒子的信心,自從他見到那個驚慌失措的濟北王之後,他就相信了曾經自己並未經曆而且一直懷疑的那個十數人屠千人的傳聞。
同時,他也覺得自己的兒子一定能夠再一次創下一個輝煌,而且這一次,自己的梁國甲士不日就會趕來協助,所以像這種平白送兒子功勳的事情,他是不嫌多的。
劉啟兩兄弟一拍即合,但是劉嶽這邊就有些不樂意了,他雖然建議兩個大佬盡快行動,但也沒說是一刻也不能緩,更沒有說自己要參與進來,因為特戰隊不是用來大大規模進攻戰和陣地戰的。
還有就是,這一次雖然是打勝了,但是暴『露』出來的問題可是不少,他正準備將士兵們都拉迴去好好迴一迴爐,在趁熱鍛造一番呢。
更重要的是,劉嶽這一次所攜帶的資源本就不多,這一場戰鬥下來消耗的可是不少,若不能從鹹陽那裏獲得足夠的補充,那就隻有通過係統來兌換了,可這畢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功勳值可是好東西,未來要用的地方可是多著呢。
當然這裏麵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現在夏秋之交,天幹物燥,在山裏使用火『藥』製品這樣的東西是非常不安全的,劉嶽自己在黃河沿岸植樹造林,搞綠化,他當然不會自毀長城,這個時候要是造成山林大火,那可就是毀滅等級的。
“怎麽小三子,不樂意了?”劉啟一眼就看透了劉嶽,之前幾次麵對危險的境地,他可都是搶著去的,但是這一次卻遲疑了。
“呃,陛下,父王,我還有一個想法,應該也能對付一下那些個叛逆,拔出毒瘤的方法有很多種,現在毒瘤隱藏深山,我們必須要先『逼』迫其『露』頭!因為我此次去山中偵查,發現山間氣流紊『亂』,不太適合飛行!”
劉嶽的這個理由可不是撒謊,而是真的如此,山間『亂』流對於動力傘的『操』控非常有難度嗎,所以在那裏作戰的話,空襲這個手段就會被很大程度的限製,那樣的話,他們的先期攻擊就會極難推進。
“嗯,這樣呀,你從那裏迴來,最有發言權,你倒是說說到底該怎樣將這個毒瘤拔除!”劉啟現在有一種感覺,這個進攻應該不會太順利,畢竟他甚為器重的小家夥都擺出一副撂挑子的模樣,誰還能夠挑這個大梁。
“搞臭他!搞臭那個淄川王,然後從內部分化他們,他那裏有著一支非常厲害的力量,這力量卻是一把雙刃劍,他能夠使用無非是因為金錢名利,但是恐怕這裏麵還有很多空頭承諾,但陛下就不一樣了,您富有天下,說的話可要比那淄川王有分量多了,不過您還要讓那些江湖遊俠看清楚,看清楚您的力量,還有您的胸懷!”
劉嶽之前拚了命的想要杜絕濟北王城中的信息外泄,但是現在他不這樣想了,準確的說就在兩個老家夥想要將挑子放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他不那麽想了,甚至有點後悔抓了這些俘虜。
試想一下,一個結合的並不牢固的利益團體,如果其中一方有著更大的利益向往,那他們還能團結嗎,這天下終究是皇權的天下,想要獲得最大的利益,那就得向著龍椅上的那個人的方向靠近。
“你這個小家夥,具體說來看看,不要打啞謎!”上兵伐謀,劉啟也期待著一場兵不血刃的勝利,或者至少那些忠於自己的人不要有任何的損傷,能夠讓敵人內耗,何樂而不為呢。
“陛下,江湖遊俠本就是一批自由散漫之人,現在被綁上了劉誌的戰車,自然不會是心無別物隻想效忠劉誌,若在這個時候打擊一下劉誌給他們許下的那些承諾讓他們失望,您猜會怎麽著?”
“那這些家夥一定會心生猜忌,不斷的動搖!”劉璿這個時候搶下話頭,迴了劉嶽一句,劉啟也撫著自己的手掌表示同意。
“這個想法是好,但是如何實施呢?”劉武也想見識一下自己的孩兒到底有著怎樣的計謀,人家在深山中駐紮,恐怕這個劉誌就是存心在力量壯大之前要隔絕這些遊俠的信息來源。
“我知道陛下和父王擔心何事,無外乎就是我們無法施計,但是我們卻並不需要使計,隻需要大兵壓境圍住泰山出山要道即可,圍而不攻,先困住他們!”
“圍而不攻,困住他們,這自然是一個不需犧牲的好辦法,但是卻也弱了大漢的威名呀!”劉啟知道這小家夥還有話題,但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那就是不能在氣勢上輸了。
“別急呀陛下,圍住之後,陛下在檄傳漢境所有諸侯,例數劉誌陰謀罪行,並且告諸於民,陛下想想我們截到的那個鴿子,這時候你還害怕訊息傳不進泰山嗎?而這一步,相信無論在官還是在民,淄川王劉誌的名聲必定是已經臭了。”
“然後呢?”這三個字出自三人之口,語氣不同,飽含著急切、期待還有一絲絲的怒氣,是的,劉嶽講著自己的計謀,像是羊拉屎一樣,一粒一粒的往外擠,已經讓劉啟他們有些不耐煩了。
“接下來就該是搞徹底分化,策動他們內『亂』的時候了呀!”劉嶽有些懷疑這三個人沒有帶腦子,接下來幹嘛,還要問自己嗎。
“小三子,我告訴你,這個計謀如此的惡毒,既然是你想出來的,就必須給我一個合理合情的結尾,要不然你就等著領兵出征去經曆一番苦戰吧,我可是聽南越王講過山地叢林作戰,他足足兩萬精兵,圍剿一個山野部落,卻硬生生被人家耗掉一半人馬,仍未建功!”
劉啟把劉嶽講計謀這件事情當故事來聽了,聽到高、『潮』了,這家夥不往下講了,這不是急死人麽。
“陛下聽說過二桃殺三士的故事嗎?”劉嶽眼睛發亮,這個故事可謂計謀殺人的典範,用有限的誘『惑』挑動一些貪利、貪名之人自相殘殺,也算是老祖宗留下的一個智慧,這個智慧是一種權術,所以帝王必習,劉啟當然知道。
“用何做桃呢?”劉啟直接切中問題的關鍵,必須要有足夠的利益,而且還得讓這些人看到。
“特赦令,陛下可以頒布特赦令,然後由雁翎帶至山中分批撒下,然後在他們半信半疑之間再利用外圍宣傳,如此之後,大事可成!”
.. 全新改版,更新更2快更穩3定,精彩!( = )
同時,他也覺得自己的兒子一定能夠再一次創下一個輝煌,而且這一次,自己的梁國甲士不日就會趕來協助,所以像這種平白送兒子功勳的事情,他是不嫌多的。
劉啟兩兄弟一拍即合,但是劉嶽這邊就有些不樂意了,他雖然建議兩個大佬盡快行動,但也沒說是一刻也不能緩,更沒有說自己要參與進來,因為特戰隊不是用來大大規模進攻戰和陣地戰的。
還有就是,這一次雖然是打勝了,但是暴『露』出來的問題可是不少,他正準備將士兵們都拉迴去好好迴一迴爐,在趁熱鍛造一番呢。
更重要的是,劉嶽這一次所攜帶的資源本就不多,這一場戰鬥下來消耗的可是不少,若不能從鹹陽那裏獲得足夠的補充,那就隻有通過係統來兌換了,可這畢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功勳值可是好東西,未來要用的地方可是多著呢。
當然這裏麵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現在夏秋之交,天幹物燥,在山裏使用火『藥』製品這樣的東西是非常不安全的,劉嶽自己在黃河沿岸植樹造林,搞綠化,他當然不會自毀長城,這個時候要是造成山林大火,那可就是毀滅等級的。
“怎麽小三子,不樂意了?”劉啟一眼就看透了劉嶽,之前幾次麵對危險的境地,他可都是搶著去的,但是這一次卻遲疑了。
“呃,陛下,父王,我還有一個想法,應該也能對付一下那些個叛逆,拔出毒瘤的方法有很多種,現在毒瘤隱藏深山,我們必須要先『逼』迫其『露』頭!因為我此次去山中偵查,發現山間氣流紊『亂』,不太適合飛行!”
劉嶽的這個理由可不是撒謊,而是真的如此,山間『亂』流對於動力傘的『操』控非常有難度嗎,所以在那裏作戰的話,空襲這個手段就會被很大程度的限製,那樣的話,他們的先期攻擊就會極難推進。
“嗯,這樣呀,你從那裏迴來,最有發言權,你倒是說說到底該怎樣將這個毒瘤拔除!”劉啟現在有一種感覺,這個進攻應該不會太順利,畢竟他甚為器重的小家夥都擺出一副撂挑子的模樣,誰還能夠挑這個大梁。
“搞臭他!搞臭那個淄川王,然後從內部分化他們,他那裏有著一支非常厲害的力量,這力量卻是一把雙刃劍,他能夠使用無非是因為金錢名利,但是恐怕這裏麵還有很多空頭承諾,但陛下就不一樣了,您富有天下,說的話可要比那淄川王有分量多了,不過您還要讓那些江湖遊俠看清楚,看清楚您的力量,還有您的胸懷!”
劉嶽之前拚了命的想要杜絕濟北王城中的信息外泄,但是現在他不這樣想了,準確的說就在兩個老家夥想要將挑子放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他不那麽想了,甚至有點後悔抓了這些俘虜。
試想一下,一個結合的並不牢固的利益團體,如果其中一方有著更大的利益向往,那他們還能團結嗎,這天下終究是皇權的天下,想要獲得最大的利益,那就得向著龍椅上的那個人的方向靠近。
“你這個小家夥,具體說來看看,不要打啞謎!”上兵伐謀,劉啟也期待著一場兵不血刃的勝利,或者至少那些忠於自己的人不要有任何的損傷,能夠讓敵人內耗,何樂而不為呢。
“陛下,江湖遊俠本就是一批自由散漫之人,現在被綁上了劉誌的戰車,自然不會是心無別物隻想效忠劉誌,若在這個時候打擊一下劉誌給他們許下的那些承諾讓他們失望,您猜會怎麽著?”
“那這些家夥一定會心生猜忌,不斷的動搖!”劉璿這個時候搶下話頭,迴了劉嶽一句,劉啟也撫著自己的手掌表示同意。
“這個想法是好,但是如何實施呢?”劉武也想見識一下自己的孩兒到底有著怎樣的計謀,人家在深山中駐紮,恐怕這個劉誌就是存心在力量壯大之前要隔絕這些遊俠的信息來源。
“我知道陛下和父王擔心何事,無外乎就是我們無法施計,但是我們卻並不需要使計,隻需要大兵壓境圍住泰山出山要道即可,圍而不攻,先困住他們!”
“圍而不攻,困住他們,這自然是一個不需犧牲的好辦法,但是卻也弱了大漢的威名呀!”劉啟知道這小家夥還有話題,但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那就是不能在氣勢上輸了。
“別急呀陛下,圍住之後,陛下在檄傳漢境所有諸侯,例數劉誌陰謀罪行,並且告諸於民,陛下想想我們截到的那個鴿子,這時候你還害怕訊息傳不進泰山嗎?而這一步,相信無論在官還是在民,淄川王劉誌的名聲必定是已經臭了。”
“然後呢?”這三個字出自三人之口,語氣不同,飽含著急切、期待還有一絲絲的怒氣,是的,劉嶽講著自己的計謀,像是羊拉屎一樣,一粒一粒的往外擠,已經讓劉啟他們有些不耐煩了。
“接下來就該是搞徹底分化,策動他們內『亂』的時候了呀!”劉嶽有些懷疑這三個人沒有帶腦子,接下來幹嘛,還要問自己嗎。
“小三子,我告訴你,這個計謀如此的惡毒,既然是你想出來的,就必須給我一個合理合情的結尾,要不然你就等著領兵出征去經曆一番苦戰吧,我可是聽南越王講過山地叢林作戰,他足足兩萬精兵,圍剿一個山野部落,卻硬生生被人家耗掉一半人馬,仍未建功!”
劉啟把劉嶽講計謀這件事情當故事來聽了,聽到高、『潮』了,這家夥不往下講了,這不是急死人麽。
“陛下聽說過二桃殺三士的故事嗎?”劉嶽眼睛發亮,這個故事可謂計謀殺人的典範,用有限的誘『惑』挑動一些貪利、貪名之人自相殘殺,也算是老祖宗留下的一個智慧,這個智慧是一種權術,所以帝王必習,劉啟當然知道。
“用何做桃呢?”劉啟直接切中問題的關鍵,必須要有足夠的利益,而且還得讓這些人看到。
“特赦令,陛下可以頒布特赦令,然後由雁翎帶至山中分批撒下,然後在他們半信半疑之間再利用外圍宣傳,如此之後,大事可成!”
.. 全新改版,更新更2快更穩3定,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