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低下有幾個原因,種子隻是其一,另外還有農具以及耕牛等諸多因素,當然也包括水利。
高產雜交水稻的研發可以說並不完美。
這隻是林凡根據後世記憶中的樣子胡亂的摸索,也許不從,也許......
這兩年的培育都是在優良的田地裏培育的,可以說簡直就是長在黃金窩裏,高產是必須的,但是在平民的田地裏呢?
不可能做到如此精細的照看。
所以試驗田裏的數據隻是一個理論基礎,至於真正的效果需要在外麵的農田裏檢驗。
林凡覺得他需要便裝出行,與農夫一起去檢測一下種子。
沿著河邊轉了一圈,騎著馬林凡河蜿蜒往西北而去,沿著河的兩岸,一些軍戶或是民戶不久前播種的田地小麥正在出苗reads();。可以看出,河兩邊耕種的田地還是太少,離河邊不遠,便是裸露的大片大片幹燥的土地。
眾人策馬踏過低淺的河水,來到河的對麵,對麵也是同樣這種情況。
他略略一估計,從黑風山到縣城沿河一帶,兩岸可供開墾的荒地達數千畝之多。
其實這些土地土質都算不錯,可惜水利失修,灌溉不便,這些原本算是優良的田地都荒蕪了。大明北地就是如此,幹旱少雨,農事全賴灌溉,有水之處為沃壤,無水之處便為荒漠,對灌溉係統的依賴性極大。
策馬沿河而行,可以看到河岸旁一些原本渠池的痕跡,不過這些河渠多年沒有疏浚,水流不到,己經多是淤淺廢棄了。這使得離河稍遠一些的田地無奈荒廢,畢竟那種可供灌田的磚石深井不是隨隨便便人家便可挖製的。
如果官府衛所將這些河渠重新疏濬修理,完全可以讓這一帶成為良田土地。
不過這隻能想想,各地水利失修嚴重,是眼下整個大明普通存在的情況,朝廷沒有這個財力顧及水利的維修,有限的一些經費又被官員們貪汙私肥,裏縣同樣也沒有這個財力心思,隻能自己想辦法了。
策馬四顧,眼前地勢開闊,這是一片多好的土地啊,“千裏桑幹,唯富而之”,後世的裏縣是有名的商品糧基地,而眼前的土地隻能無奈荒蕪。舉目望去,往東北方向,往南是屬於郊區。
林凡沉思著,看了看一旁引路的衙門捕頭,這是趙虎特意安排的,幾人中算種田好手,當然馬術也是最差,他努力操控馬匹來到王朝的身旁,叫道:“王兄弟,這一片都是好地啊,如果挖些池修些渠,再招些軍民開墾,將來這一片都可以成為良田。”
王朝點頭,其實大漢對於各地軍民開墾荒地向有優惠,開墾土地盡歸軍民不說,三年成熟後,每頃土地止征少許的牛具銀,甚至很多地方應納稅糧還準蠲免十年以上。
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國庫空虛,需要征收大批的稅糧,官紳豪強將自己應納稅糧轉派到平民身上,本來開墾荒地投入就大,才一熟後,往往官府衛所便迫不及待地交來催派,造成墾農入不敷出。若是繼續追逼錢糧,就不得不迫使墾農逃亡,又造成田地荒蕪,這樣惡性循環,各地災荒越來越嚴重,也造成百姓不願意開墾荒地。
其實一個朝代的末期總是不缺乏土地,災荒戰亂過後,有些地方整村整城的荒廢,甚至千裏無人煙,大明各地其實荒蕪的土地不少,但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讓百姓生活耕種也是白撘!
世人常言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實後麵還有一句更重要,不患貧而患不安!戰爭荒亂比貧窮更可怕!
王朝盤算著如何招募軍民前來耕種,如果能讓這些軍民安心下來曆史上後明的盧象升任宣大總督時,大興屯政,積粟二十萬石,崇禎帝諭九邊奉以為式,此外還有諸多成功的例子。
林凡馬坐在馬上,四顧河兩岸的土地,心頭豪情充溢胸腹,自己的明天,就從這裏開始。
……
如果今年可以疏浚修建一些水渠,便要搶著明年春天播種,又需要種子。今年肯定來不及播種冬麥了,隻得明年開春種一些高粱、穀子、豆子等。到了明年夏秋再種小麥。
千頭萬緒,首先需要人口,這也是改革開始最難的。
招募流民,這是要靠運氣的,流民流向不定,有時大股流民湧入某地,有時又百裏看不到一個人reads();。自己暫時也沒那個財力到各地去大規模宣傳。
如今春分已至,人力已經是沒有辦法,或許可以從牲畜身上想辦法。
不過隨後林凡又失望了,裏縣的牛其實並不多,如果需要還需要從別的州縣購買,隻是這以來一去又不得不花掉許多時間。
一陣無語,但是還需要走下去。
林凡和王朝兩人事無巨細隻要一見農田便上前查看,是否種的是新良種,是否已經耕土地?
日上三竿。
此時各人己是饑腸轆轆,王朝高聲吩咐一旁的兩個婦人:“楊家嫂子,齊家嫂子,你們快去煮一些粥出來,給新來的兄弟們充充饑!”
接著他又補充了一句:“粥要煮得稠一些。”
兩個婦人高聲應了一聲,轉身迴墩去煮粥了。
“王兄弟和這些人很熟?”林反問。
王朝哈哈一笑,道:“熟!怎麽不熟?整個裏不說別的,有天幾何,有人家口我王朝都是知曉一些,我原本就是稅官隻是後來不慎犯錯才做了捕頭,這人人和我打了半輩子交到怎麽不熟?
“哦?看不出來啊,說說,犯了社麽錯。值得趙縣令把你給撤了?”林凡又問道。
趙虎從腰帶裏解下一個皮囊,裏麵裝的是水,他喝了一口遞到林凡手中才道:“要不是趙大人,我早就見閻王爺了哈哈!”
“當初某可是私自少收了一層的糧稅,要不是趙縣令從家裏弄來了銀子不上缺耗!嗬嗬!”他用手朝著脖子做了個動作:“這顆大好頭顱估計早就落地了!”
林凡也是暗暗驚奇。
想不到這王朝居然還做過這樣的事情。
雖然站在國法的角度他確實是死有餘辜,但這樣也是救了不知道多少人的性命。
王朝打量那些農人,其實這裏好多人都是軍戶。
這十戶軍戶中,連家小在內,共有口四十多人的樣子,男女各占一半,放眼望去,無不是衣衫襤褸,人虛體弱,可能隻有七、八個會顯得壯實些的年輕人。而一些縮在父母旁的孩童,更是頭發蓬亂,麵黃肌瘦,身上衣裳破如麻袋,隻是用畏懼的目光打量著人高馬大的王朝幾人,又好奇地看向眼前高大的林凡。
前幾日己是過了霜降,天氣越發寒冷,這些軍戶身上的皮襖氈帽到處是破洞,寒風吹來,很多人都是發抖起來。一些男丁還好,他們身旁的婦人小孩更是不堪。
看著眼前這些人,王朝歎了口氣,這些哪是人,分明是一群大明丐幫啊!
等待中,劉氏與陶氏終於吃力地各端一大口鍋出來,鍋內騰騰的冒著熱氣,遠遠的一股米粥的香味飄了過來。
軍戶們一陣騷動,個個都是使勁地伸脖子往那邊看,特別是那些孩童,更是使勁地唵著口水。
劉氏與陶氏二人親熱地招唿起來:“喝粥啦,大夥都將碗筷拿過來喝粥啦reads();。”
軍戶們紛紛從自己行李中找出碗筷,有王鬥等人在前,他們不敢擁擠爭搶,按著家口,一個個拿著碗上來排隊領粥,排在後麵的隻是不斷的探頭探腦,非常焦急的等待。
劉氏與陶氏不斷招唿著那些軍戶,特別是陶氏,神情間更是親熱,有客人來了,想必是位好人,至少她們這麽認為。
她一邊用勺子為各人舀粥,一邊大聲道:“大夥喝著粥,可不要忘了王大人的恩德啊。”
眾軍戶隻是沒口子的答應,一邊各找地方狼吞虎咽地吃起來。碗中的粥香甜濃稠,都是純正的米粥,決對沒有添加野菜樹皮之類的,過久了糠菜度日的日子,喝著這麽好的米粥,很多人都是流下淚來。
……
林凡和王朝兩人也是一起喝粥,幾人毫不顧忌形象地在墩外席地而坐,林凡喝了六碗粥後,拍拍肚子站起來,王朝也是隨後停了碗,再看那些軍戶,他們各人喝了一些粥後,精神氣都好多了。
林凡讓王朝招唿軍戶們過來示意有話說。
王朝立馬大囔道:“吃飽了都安靜點大將軍訓話了。”
林凡走到那些人麵前,看著這些人,他也感覺到壓力,以後他們的衣食生存就要靠自己來維係,自己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嗎?注視了這些軍戶良久,林凡開口朗聲道:“大夥知道我是誰嗎?我就是黑風山的大將軍,你們種的糧食都是我黑風山的新種子,隻要種下去秋天就一定會有好收成。”
底下半響沒有言語,很多人都是麻木地聽著,正要冷場的時候,底下一個年輕人低低的在後麵說了一聲:“大人說讓小的們種的這新糧食到底如何?”
林凡讚了一聲,道:“這位兄弟問得好,以後我們都在這河邊開墾荒地,事後每人都會分下田地,還有耕牛種籽等物,我保證過,你們隻管放手去做,將來開墾出來的田地,決對不會有人徵擾,大夥隻管安心屯種便是,如果一畝地種不出四石以上的糧食將軍府就把短缺的都給補上。”
聽到林凡的話,底下各人一陣騷動,顯然作為遠近聞名的黑風山還是有說服力的,而且到時不但有田地,還有耕牛種籽等物分發,對他們也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
又有一人問道:“不知小的們將來要納糧多少,耕牛種籽等物將來小的們要償還嗎?”
林凡大聲道:“明人不說暗話,眼下大夥一起開墾土地,興修水利,這些財帛都是我出,而且考慮到大家的口糧不多,以後每日的工食也是由我來付給。將來等米麥成熟,第一年,我給大家免征稅糧。第二年,每畝屯田征糧一鬥,以充付先前支借的牛具等銀。第三年,每畝屯田征糧兩鬥,此後永為成例,不再另生加派。我林凡說話算話,各位可有異議?”
聽了林凡爽直的話,眾人都是相互而視,個個心動,大將軍話說得直,第二年起就要征糧,反給他們真實可信的感覺,他的話比那些吹得天花亂墜的上官們有說服力多了。如果真如他所說,第三年後便不再加派,那每畝征糧兩鬥各人是完全承受得起的,這隻是軍戶們的納糧份額,雖比明麵上的民戶租重,但在眼下這種年景,這種負擔己經算是很輕了。
話後,雖有一些人還是疑慮不安,不過大部分人心中都是湧起希望,如大將軍所說,希望將來能過上太平安定的日子吧。
高產雜交水稻的研發可以說並不完美。
這隻是林凡根據後世記憶中的樣子胡亂的摸索,也許不從,也許......
這兩年的培育都是在優良的田地裏培育的,可以說簡直就是長在黃金窩裏,高產是必須的,但是在平民的田地裏呢?
不可能做到如此精細的照看。
所以試驗田裏的數據隻是一個理論基礎,至於真正的效果需要在外麵的農田裏檢驗。
林凡覺得他需要便裝出行,與農夫一起去檢測一下種子。
沿著河邊轉了一圈,騎著馬林凡河蜿蜒往西北而去,沿著河的兩岸,一些軍戶或是民戶不久前播種的田地小麥正在出苗reads();。可以看出,河兩邊耕種的田地還是太少,離河邊不遠,便是裸露的大片大片幹燥的土地。
眾人策馬踏過低淺的河水,來到河的對麵,對麵也是同樣這種情況。
他略略一估計,從黑風山到縣城沿河一帶,兩岸可供開墾的荒地達數千畝之多。
其實這些土地土質都算不錯,可惜水利失修,灌溉不便,這些原本算是優良的田地都荒蕪了。大明北地就是如此,幹旱少雨,農事全賴灌溉,有水之處為沃壤,無水之處便為荒漠,對灌溉係統的依賴性極大。
策馬沿河而行,可以看到河岸旁一些原本渠池的痕跡,不過這些河渠多年沒有疏浚,水流不到,己經多是淤淺廢棄了。這使得離河稍遠一些的田地無奈荒廢,畢竟那種可供灌田的磚石深井不是隨隨便便人家便可挖製的。
如果官府衛所將這些河渠重新疏濬修理,完全可以讓這一帶成為良田土地。
不過這隻能想想,各地水利失修嚴重,是眼下整個大明普通存在的情況,朝廷沒有這個財力顧及水利的維修,有限的一些經費又被官員們貪汙私肥,裏縣同樣也沒有這個財力心思,隻能自己想辦法了。
策馬四顧,眼前地勢開闊,這是一片多好的土地啊,“千裏桑幹,唯富而之”,後世的裏縣是有名的商品糧基地,而眼前的土地隻能無奈荒蕪。舉目望去,往東北方向,往南是屬於郊區。
林凡沉思著,看了看一旁引路的衙門捕頭,這是趙虎特意安排的,幾人中算種田好手,當然馬術也是最差,他努力操控馬匹來到王朝的身旁,叫道:“王兄弟,這一片都是好地啊,如果挖些池修些渠,再招些軍民開墾,將來這一片都可以成為良田。”
王朝點頭,其實大漢對於各地軍民開墾荒地向有優惠,開墾土地盡歸軍民不說,三年成熟後,每頃土地止征少許的牛具銀,甚至很多地方應納稅糧還準蠲免十年以上。
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國庫空虛,需要征收大批的稅糧,官紳豪強將自己應納稅糧轉派到平民身上,本來開墾荒地投入就大,才一熟後,往往官府衛所便迫不及待地交來催派,造成墾農入不敷出。若是繼續追逼錢糧,就不得不迫使墾農逃亡,又造成田地荒蕪,這樣惡性循環,各地災荒越來越嚴重,也造成百姓不願意開墾荒地。
其實一個朝代的末期總是不缺乏土地,災荒戰亂過後,有些地方整村整城的荒廢,甚至千裏無人煙,大明各地其實荒蕪的土地不少,但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讓百姓生活耕種也是白撘!
世人常言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實後麵還有一句更重要,不患貧而患不安!戰爭荒亂比貧窮更可怕!
王朝盤算著如何招募軍民前來耕種,如果能讓這些軍民安心下來曆史上後明的盧象升任宣大總督時,大興屯政,積粟二十萬石,崇禎帝諭九邊奉以為式,此外還有諸多成功的例子。
林凡馬坐在馬上,四顧河兩岸的土地,心頭豪情充溢胸腹,自己的明天,就從這裏開始。
……
如果今年可以疏浚修建一些水渠,便要搶著明年春天播種,又需要種子。今年肯定來不及播種冬麥了,隻得明年開春種一些高粱、穀子、豆子等。到了明年夏秋再種小麥。
千頭萬緒,首先需要人口,這也是改革開始最難的。
招募流民,這是要靠運氣的,流民流向不定,有時大股流民湧入某地,有時又百裏看不到一個人reads();。自己暫時也沒那個財力到各地去大規模宣傳。
如今春分已至,人力已經是沒有辦法,或許可以從牲畜身上想辦法。
不過隨後林凡又失望了,裏縣的牛其實並不多,如果需要還需要從別的州縣購買,隻是這以來一去又不得不花掉許多時間。
一陣無語,但是還需要走下去。
林凡和王朝兩人事無巨細隻要一見農田便上前查看,是否種的是新良種,是否已經耕土地?
日上三竿。
此時各人己是饑腸轆轆,王朝高聲吩咐一旁的兩個婦人:“楊家嫂子,齊家嫂子,你們快去煮一些粥出來,給新來的兄弟們充充饑!”
接著他又補充了一句:“粥要煮得稠一些。”
兩個婦人高聲應了一聲,轉身迴墩去煮粥了。
“王兄弟和這些人很熟?”林反問。
王朝哈哈一笑,道:“熟!怎麽不熟?整個裏不說別的,有天幾何,有人家口我王朝都是知曉一些,我原本就是稅官隻是後來不慎犯錯才做了捕頭,這人人和我打了半輩子交到怎麽不熟?
“哦?看不出來啊,說說,犯了社麽錯。值得趙縣令把你給撤了?”林凡又問道。
趙虎從腰帶裏解下一個皮囊,裏麵裝的是水,他喝了一口遞到林凡手中才道:“要不是趙大人,我早就見閻王爺了哈哈!”
“當初某可是私自少收了一層的糧稅,要不是趙縣令從家裏弄來了銀子不上缺耗!嗬嗬!”他用手朝著脖子做了個動作:“這顆大好頭顱估計早就落地了!”
林凡也是暗暗驚奇。
想不到這王朝居然還做過這樣的事情。
雖然站在國法的角度他確實是死有餘辜,但這樣也是救了不知道多少人的性命。
王朝打量那些農人,其實這裏好多人都是軍戶。
這十戶軍戶中,連家小在內,共有口四十多人的樣子,男女各占一半,放眼望去,無不是衣衫襤褸,人虛體弱,可能隻有七、八個會顯得壯實些的年輕人。而一些縮在父母旁的孩童,更是頭發蓬亂,麵黃肌瘦,身上衣裳破如麻袋,隻是用畏懼的目光打量著人高馬大的王朝幾人,又好奇地看向眼前高大的林凡。
前幾日己是過了霜降,天氣越發寒冷,這些軍戶身上的皮襖氈帽到處是破洞,寒風吹來,很多人都是發抖起來。一些男丁還好,他們身旁的婦人小孩更是不堪。
看著眼前這些人,王朝歎了口氣,這些哪是人,分明是一群大明丐幫啊!
等待中,劉氏與陶氏終於吃力地各端一大口鍋出來,鍋內騰騰的冒著熱氣,遠遠的一股米粥的香味飄了過來。
軍戶們一陣騷動,個個都是使勁地伸脖子往那邊看,特別是那些孩童,更是使勁地唵著口水。
劉氏與陶氏二人親熱地招唿起來:“喝粥啦,大夥都將碗筷拿過來喝粥啦reads();。”
軍戶們紛紛從自己行李中找出碗筷,有王鬥等人在前,他們不敢擁擠爭搶,按著家口,一個個拿著碗上來排隊領粥,排在後麵的隻是不斷的探頭探腦,非常焦急的等待。
劉氏與陶氏不斷招唿著那些軍戶,特別是陶氏,神情間更是親熱,有客人來了,想必是位好人,至少她們這麽認為。
她一邊用勺子為各人舀粥,一邊大聲道:“大夥喝著粥,可不要忘了王大人的恩德啊。”
眾軍戶隻是沒口子的答應,一邊各找地方狼吞虎咽地吃起來。碗中的粥香甜濃稠,都是純正的米粥,決對沒有添加野菜樹皮之類的,過久了糠菜度日的日子,喝著這麽好的米粥,很多人都是流下淚來。
……
林凡和王朝兩人也是一起喝粥,幾人毫不顧忌形象地在墩外席地而坐,林凡喝了六碗粥後,拍拍肚子站起來,王朝也是隨後停了碗,再看那些軍戶,他們各人喝了一些粥後,精神氣都好多了。
林凡讓王朝招唿軍戶們過來示意有話說。
王朝立馬大囔道:“吃飽了都安靜點大將軍訓話了。”
林凡走到那些人麵前,看著這些人,他也感覺到壓力,以後他們的衣食生存就要靠自己來維係,自己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嗎?注視了這些軍戶良久,林凡開口朗聲道:“大夥知道我是誰嗎?我就是黑風山的大將軍,你們種的糧食都是我黑風山的新種子,隻要種下去秋天就一定會有好收成。”
底下半響沒有言語,很多人都是麻木地聽著,正要冷場的時候,底下一個年輕人低低的在後麵說了一聲:“大人說讓小的們種的這新糧食到底如何?”
林凡讚了一聲,道:“這位兄弟問得好,以後我們都在這河邊開墾荒地,事後每人都會分下田地,還有耕牛種籽等物,我保證過,你們隻管放手去做,將來開墾出來的田地,決對不會有人徵擾,大夥隻管安心屯種便是,如果一畝地種不出四石以上的糧食將軍府就把短缺的都給補上。”
聽到林凡的話,底下各人一陣騷動,顯然作為遠近聞名的黑風山還是有說服力的,而且到時不但有田地,還有耕牛種籽等物分發,對他們也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
又有一人問道:“不知小的們將來要納糧多少,耕牛種籽等物將來小的們要償還嗎?”
林凡大聲道:“明人不說暗話,眼下大夥一起開墾土地,興修水利,這些財帛都是我出,而且考慮到大家的口糧不多,以後每日的工食也是由我來付給。將來等米麥成熟,第一年,我給大家免征稅糧。第二年,每畝屯田征糧一鬥,以充付先前支借的牛具等銀。第三年,每畝屯田征糧兩鬥,此後永為成例,不再另生加派。我林凡說話算話,各位可有異議?”
聽了林凡爽直的話,眾人都是相互而視,個個心動,大將軍話說得直,第二年起就要征糧,反給他們真實可信的感覺,他的話比那些吹得天花亂墜的上官們有說服力多了。如果真如他所說,第三年後便不再加派,那每畝征糧兩鬥各人是完全承受得起的,這隻是軍戶們的納糧份額,雖比明麵上的民戶租重,但在眼下這種年景,這種負擔己經算是很輕了。
話後,雖有一些人還是疑慮不安,不過大部分人心中都是湧起希望,如大將軍所說,希望將來能過上太平安定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