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中年人被兩人攙迴小攤,又招唿老板上了一碗羊肉麵。
老板對著中年人左看右看一陣,好奇問道:“客官可是剛來涼州走商不久?”
中年人麵上繃緊,警惕迴望老板,“你是如何看出來的?”
老板大笑,用自誇的語氣比劃著道:“來往涼州的商戶我都臉熟,剛聽那姑娘說你也是做豆料生意的,這不巧了,我侄兒也是來往中原采購菽豆和各類香料,聽說官府的大通河馬場鬧馬瘟,他又急著去了山南采買……”
中年人鬆了口氣,雙眸一亮拱手道:“吾名柯昌,是西京人士,請問令侄是在東城坊哪道鋪子,改日柯某去拜訪一番。”
“不不……郝家收的稅額多,我侄兒的鋪子是在西城坊大街第六間,鋪子裏各色香料品類繁多,售賣的豆粉價格實惠,品質也不比東城坊的差。”老板十分自豪地說道。
“哦……”柯昌聽到是西城坊的,頓時失去了興趣,敷衍兩句便不再理會小攤老板。
老板卻極為熱情,給柯昌三人額外送了一碟肉幹,柯昌隻好笑納,起身向老板道謝。
攤子老板入屋子後,坐柯昌左邊的青年撇撇嘴道:“西城坊就是個雜貨攤,五花八門的貨品最次,有什麽好得意的。”
柯昌雙眸微眯,夾起肉幹送入口中,慢悠悠道:“西城坊勝在租金便宜,關外附近幾處州縣的人都來此做生意,品質嘛……各有參差,也不總是差的。”
另一個青年嘻笑著道:“嘿,上迴有人在西城坊買了半石糧食,放了幾日就發現糧食長蟲,迴頭去找那店家,人早就跑了!葉家作為坊正,沒好好管理那些店家,還說那人是來鬧事的。”
左邊的青年也笑道:“東城坊有郝家鎮著,品質好是方園百裏都知道的,葉家也就那樣,把西城坊搞得亂七八糟,都快和蘇木坊一樣,混為低劣的雜市……”
“好了,等會兒你們與我一同去伏河縣,迴頭再去靈州。”柯昌止住了兩人的話。
荀晉聽著三人的話忍不住翻了個白眼,說人西城坊品質不行,但剛剛被買家追著要錢的可是他們。
宋靈淑閑得無聊,邊吃邊觀察著這叫柯昌的商戶,聽到幾人的話,才知涼州有三處坊市,頓時起了興趣。
小聲道:“這涼州可真熱鬧,聽著都快趕上蘇州了,沒想到會有這麽多關內的商戶來此。”
“涼州位置特殊,是最靠近關內的州府,來往采買的人有來自西邊的庭州,還有西南的邕東道慶州,自然比別的地方要更多商戶。”荀晉以前來往庭州與西京時,就曾在涼州補給,所以知道來此的都有哪些州縣的人。
宋靈淑思索片刻,好奇道:“庭州也就罷了,怎麽慶州也來此,就近的話,不應該去劍南道嗎?”
“劍南道的益州比涼州要遠,且天險重重,要想買關內的東西,還是來涼州更便捷,況且,商戶至涼州做生意更容易拿到通行令。”荀晉解釋道。
就是因為通行令發放容易,他們一路上從關內到涼州,沿路見到不少商戶在官道往來。
“原來如此……”宋靈淑想到剛剛女子的話,覺得東城坊也不似這三人說的這般好。
沒過多久,柯昌三人已經吃完,結完賬就騎馬上了官道。
宋靈淑吃完後又歇息了一刻鍾,此時已經恢複力氣,也站起身招唿小攤老板來結賬。
小攤老板一如剛剛熱情,收下錢就起興問道:“姑娘可是去涼州做生意,可需要我給姑娘介紹介紹。”
“不必了,我們來涼州另有要事。”宋靈淑微笑拒絕,隨後,很快想起小攤老板之前提起過馬瘟,決定打聽幾句。
“我剛聽你說官府的馬場鬧馬瘟,你可知是何原因?”
小攤老板歎氣,“應該是哪裏來的庫蠓蟲感染了馬群……隻是這迴很嚴重,以往沒有聽說隔著馬群都會染上……”
“這不……我侄兒去了山南,準備多進些艾蒿帶迴涼州,以防蠓蟲蚊子再飛到別的馬場。”
荀晉適時又問道:“如今已至深秋,天氣已經轉涼了,為何還會鬧蠓蟲。”
小攤老板收拾桌子的動作停了下來,陷入了沉思,片刻後也納悶,“我也尋思了半天,或許是馬圈沒打掃幹淨,夏季的庫蠓蟲、伊蚊這些還留在馬圈裏,這才感染上了馬瘟病。”
宋靈淑聽後一挑眉,小攤老板這麽說也不對呀,如果蚊蟲是早在馬圈中的,那也應該早就傳染開了,怎麽等入了秋才爆發馬瘟。
小攤老板幸哉樂禍地笑笑,“這迴病死的馬多,肯定是管理馬圈的人太鬆懈了,沒有做好防蟲之事……總之,朝廷肯定會派人下來追究。”
“誒,姑娘如果要買馬,來得可不是個好時候,涼州其他小馬場都閉著門,就怕被傳染上。改明年開春,等馬瘟這事過去了再來吧!”
老板說了兩句,端走杯碗轉身返迴屋內。
宋靈淑見也問不出什麽線索,與荀晉牽馬出了小攤。
荀晉臉色有些凝重,遠眺了一眼官道盡頭,“姑娘,這差事不簡單,我總覺得這次的馬瘟病透著一絲不尋常。”
“要是尋常,能死這麽多馬嗎,這事必然有背後推手。”宋靈淑雙眸微深,抖動韁繩,馬兒步伐加快。
“先去見見司牧監的人,看看他們是怎麽說的。”
……
半個時辰後,宋靈淑與荀晉就到了涼州的城門口。
城門口是由大石砌成,兩邊城牆威嚴高聳,兩側一直延伸至遠處的祁連山麗口,每隔一段距離都修建了哨塔,用來警示北方的突厥來襲。
整個涼州地處祁連山脈南麵,整條山脈阻擋了部分北風,氣候較之溫暖溫潤,整片平坦的草原生長極為茂盛,最適合養馬牧羊。
大虞共四個馬場,其中三個就在涼州,大通河馬場與隴牧馬場沿著整條大通河而設立,黃南馬場在更一點的黃南縣。
司牧監在涼州城也設有衙署,隻是大部分時候都是駐守在大通河馬場與隴牧馬場之間的寧縣。
宋靈淑入城後隻覺分外新奇,應接不暇地看向城中的街鋪。
涼州城百姓多為當地牧馬族,衣飾打扮與中原大為不同,相貌衣著更為豔麗,與中原的莊重相比,更顯風情。
如她之前在小攤見到的姑娘,當地會說官話的也並不在少數,可見此地商貿十分興旺。
二人沒有多做停留,途經城門口後就直奔寧縣。
酉時,天邊的雲朵都染上了金黃,也為整片草原映上了一片金光,小小的縣城就坐落在一片稀疏的樹林後麵。
兩人騎馬進了城門口,轉了半天也沒找到哪個是司牧監的臨時衙署,直到看到衙役騎馬出城,詢問一番後,才找到了地方。
司牧監門口差役見一男一女騎馬而來,麵帶著疑惑上前詢問。
宋靈淑拿出敕牒交給差役,差役看完驚愕異常,連忙說要先入內稟報。
片刻後,一個眼熟的身影從衙內急匆匆而來,臉上滿是笑意,雙眸閃起亮光。
“宋督察這麽快就到了,刑部司郎中陸元方見過宋督察!”陸元方極為熱情,比司牧監監正跑得都快。
宋靈淑愣了一瞬,認出了這位陸元方是何人,當時她隨三表兄第一次去刑部,就是由刑部司郎中帶著她去查江州的卷宗。
“陸郎中,好久不見。”宋靈淑微笑拱手。
“哈哈……沒想到半年不到,宋姑娘就成了涼州督察,真是令陸某望塵莫及。”陸元方大方揖禮,伸手請宋靈淑入衙署。
緊隨陸元方後麵的司牧監監正和司牧丞也上前見禮,臉上的笑意都有些尷尬。
站在最後麵的是一位年約五十,身著簡衣輕甲的男子,見了宋靈淑麵露嘲諷地哼一聲,並未上前見禮,轉身又入了衙署。
宋靈淑還未出聲,身旁的陸元方便臉色一拉,“那位是黃隨使,這一路上也沒少對我冷嘲熱諷,若不是辦差,誰願意與他說話,宋督察不必放在心上。”
“無妨,都是辦差而已……”宋靈淑看著那道遠去的背影,絲毫不受影響地微笑迴應。
老板對著中年人左看右看一陣,好奇問道:“客官可是剛來涼州走商不久?”
中年人麵上繃緊,警惕迴望老板,“你是如何看出來的?”
老板大笑,用自誇的語氣比劃著道:“來往涼州的商戶我都臉熟,剛聽那姑娘說你也是做豆料生意的,這不巧了,我侄兒也是來往中原采購菽豆和各類香料,聽說官府的大通河馬場鬧馬瘟,他又急著去了山南采買……”
中年人鬆了口氣,雙眸一亮拱手道:“吾名柯昌,是西京人士,請問令侄是在東城坊哪道鋪子,改日柯某去拜訪一番。”
“不不……郝家收的稅額多,我侄兒的鋪子是在西城坊大街第六間,鋪子裏各色香料品類繁多,售賣的豆粉價格實惠,品質也不比東城坊的差。”老板十分自豪地說道。
“哦……”柯昌聽到是西城坊的,頓時失去了興趣,敷衍兩句便不再理會小攤老板。
老板卻極為熱情,給柯昌三人額外送了一碟肉幹,柯昌隻好笑納,起身向老板道謝。
攤子老板入屋子後,坐柯昌左邊的青年撇撇嘴道:“西城坊就是個雜貨攤,五花八門的貨品最次,有什麽好得意的。”
柯昌雙眸微眯,夾起肉幹送入口中,慢悠悠道:“西城坊勝在租金便宜,關外附近幾處州縣的人都來此做生意,品質嘛……各有參差,也不總是差的。”
另一個青年嘻笑著道:“嘿,上迴有人在西城坊買了半石糧食,放了幾日就發現糧食長蟲,迴頭去找那店家,人早就跑了!葉家作為坊正,沒好好管理那些店家,還說那人是來鬧事的。”
左邊的青年也笑道:“東城坊有郝家鎮著,品質好是方園百裏都知道的,葉家也就那樣,把西城坊搞得亂七八糟,都快和蘇木坊一樣,混為低劣的雜市……”
“好了,等會兒你們與我一同去伏河縣,迴頭再去靈州。”柯昌止住了兩人的話。
荀晉聽著三人的話忍不住翻了個白眼,說人西城坊品質不行,但剛剛被買家追著要錢的可是他們。
宋靈淑閑得無聊,邊吃邊觀察著這叫柯昌的商戶,聽到幾人的話,才知涼州有三處坊市,頓時起了興趣。
小聲道:“這涼州可真熱鬧,聽著都快趕上蘇州了,沒想到會有這麽多關內的商戶來此。”
“涼州位置特殊,是最靠近關內的州府,來往采買的人有來自西邊的庭州,還有西南的邕東道慶州,自然比別的地方要更多商戶。”荀晉以前來往庭州與西京時,就曾在涼州補給,所以知道來此的都有哪些州縣的人。
宋靈淑思索片刻,好奇道:“庭州也就罷了,怎麽慶州也來此,就近的話,不應該去劍南道嗎?”
“劍南道的益州比涼州要遠,且天險重重,要想買關內的東西,還是來涼州更便捷,況且,商戶至涼州做生意更容易拿到通行令。”荀晉解釋道。
就是因為通行令發放容易,他們一路上從關內到涼州,沿路見到不少商戶在官道往來。
“原來如此……”宋靈淑想到剛剛女子的話,覺得東城坊也不似這三人說的這般好。
沒過多久,柯昌三人已經吃完,結完賬就騎馬上了官道。
宋靈淑吃完後又歇息了一刻鍾,此時已經恢複力氣,也站起身招唿小攤老板來結賬。
小攤老板一如剛剛熱情,收下錢就起興問道:“姑娘可是去涼州做生意,可需要我給姑娘介紹介紹。”
“不必了,我們來涼州另有要事。”宋靈淑微笑拒絕,隨後,很快想起小攤老板之前提起過馬瘟,決定打聽幾句。
“我剛聽你說官府的馬場鬧馬瘟,你可知是何原因?”
小攤老板歎氣,“應該是哪裏來的庫蠓蟲感染了馬群……隻是這迴很嚴重,以往沒有聽說隔著馬群都會染上……”
“這不……我侄兒去了山南,準備多進些艾蒿帶迴涼州,以防蠓蟲蚊子再飛到別的馬場。”
荀晉適時又問道:“如今已至深秋,天氣已經轉涼了,為何還會鬧蠓蟲。”
小攤老板收拾桌子的動作停了下來,陷入了沉思,片刻後也納悶,“我也尋思了半天,或許是馬圈沒打掃幹淨,夏季的庫蠓蟲、伊蚊這些還留在馬圈裏,這才感染上了馬瘟病。”
宋靈淑聽後一挑眉,小攤老板這麽說也不對呀,如果蚊蟲是早在馬圈中的,那也應該早就傳染開了,怎麽等入了秋才爆發馬瘟。
小攤老板幸哉樂禍地笑笑,“這迴病死的馬多,肯定是管理馬圈的人太鬆懈了,沒有做好防蟲之事……總之,朝廷肯定會派人下來追究。”
“誒,姑娘如果要買馬,來得可不是個好時候,涼州其他小馬場都閉著門,就怕被傳染上。改明年開春,等馬瘟這事過去了再來吧!”
老板說了兩句,端走杯碗轉身返迴屋內。
宋靈淑見也問不出什麽線索,與荀晉牽馬出了小攤。
荀晉臉色有些凝重,遠眺了一眼官道盡頭,“姑娘,這差事不簡單,我總覺得這次的馬瘟病透著一絲不尋常。”
“要是尋常,能死這麽多馬嗎,這事必然有背後推手。”宋靈淑雙眸微深,抖動韁繩,馬兒步伐加快。
“先去見見司牧監的人,看看他們是怎麽說的。”
……
半個時辰後,宋靈淑與荀晉就到了涼州的城門口。
城門口是由大石砌成,兩邊城牆威嚴高聳,兩側一直延伸至遠處的祁連山麗口,每隔一段距離都修建了哨塔,用來警示北方的突厥來襲。
整個涼州地處祁連山脈南麵,整條山脈阻擋了部分北風,氣候較之溫暖溫潤,整片平坦的草原生長極為茂盛,最適合養馬牧羊。
大虞共四個馬場,其中三個就在涼州,大通河馬場與隴牧馬場沿著整條大通河而設立,黃南馬場在更一點的黃南縣。
司牧監在涼州城也設有衙署,隻是大部分時候都是駐守在大通河馬場與隴牧馬場之間的寧縣。
宋靈淑入城後隻覺分外新奇,應接不暇地看向城中的街鋪。
涼州城百姓多為當地牧馬族,衣飾打扮與中原大為不同,相貌衣著更為豔麗,與中原的莊重相比,更顯風情。
如她之前在小攤見到的姑娘,當地會說官話的也並不在少數,可見此地商貿十分興旺。
二人沒有多做停留,途經城門口後就直奔寧縣。
酉時,天邊的雲朵都染上了金黃,也為整片草原映上了一片金光,小小的縣城就坐落在一片稀疏的樹林後麵。
兩人騎馬進了城門口,轉了半天也沒找到哪個是司牧監的臨時衙署,直到看到衙役騎馬出城,詢問一番後,才找到了地方。
司牧監門口差役見一男一女騎馬而來,麵帶著疑惑上前詢問。
宋靈淑拿出敕牒交給差役,差役看完驚愕異常,連忙說要先入內稟報。
片刻後,一個眼熟的身影從衙內急匆匆而來,臉上滿是笑意,雙眸閃起亮光。
“宋督察這麽快就到了,刑部司郎中陸元方見過宋督察!”陸元方極為熱情,比司牧監監正跑得都快。
宋靈淑愣了一瞬,認出了這位陸元方是何人,當時她隨三表兄第一次去刑部,就是由刑部司郎中帶著她去查江州的卷宗。
“陸郎中,好久不見。”宋靈淑微笑拱手。
“哈哈……沒想到半年不到,宋姑娘就成了涼州督察,真是令陸某望塵莫及。”陸元方大方揖禮,伸手請宋靈淑入衙署。
緊隨陸元方後麵的司牧監監正和司牧丞也上前見禮,臉上的笑意都有些尷尬。
站在最後麵的是一位年約五十,身著簡衣輕甲的男子,見了宋靈淑麵露嘲諷地哼一聲,並未上前見禮,轉身又入了衙署。
宋靈淑還未出聲,身旁的陸元方便臉色一拉,“那位是黃隨使,這一路上也沒少對我冷嘲熱諷,若不是辦差,誰願意與他說話,宋督察不必放在心上。”
“無妨,都是辦差而已……”宋靈淑看著那道遠去的背影,絲毫不受影響地微笑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