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士元與翟雲霽一直盯著麟園的大門。
看到徐知予親自帶著人進了宅院,就知道潘家這迴是絕對跑不掉了。
兩人隻能焦急地等著宅院那邊的消息傳來,半步也不敢離開此地,生怕潘暉或是姚繆等人從這裏逃跑。
直到徐知予押著潘暉出來,許士元才激動地掐住自己胳膊。
事情比他想得更順利,他沒料到徐知予當場就將潘暉抓個正著。
若非拿到了切實的證據,沒人敢直接將潘家的繼承人直接押住。潘家有西京的那位中書侍郎在,不是哪個官員都敢去碰一頭。
他看潘暉神情恍惚,一副深受打擊的模樣,想必是被坑慘了。
許士元笑得一臉舒暢,抬腳就下了小樓。
翟雲霽看出潘暉已經心如死灰,想知道宅院中都發生了什麽,遂快步跟上了許士元。
兩人剛走到街道,就見吳參軍帶著姚繆、汪齊幾人迎麵而來,引來了街道行人的側目。
吳參軍上前,將麟園與宅院內的事,揀著能說的大致說了一遍。
姚繆見許士元來了,焦急大喊道:“許大公子……我知道汪齊很多的事,我們作交換,你替我向盧刺史求情……”
“閉嘴,你的罪該如何定,盧刺史自會依律處置……給我堵住他的嘴!”吳參軍皺眉,十分不滿姚繆敢在大庭廣眾之下提這個。
衙役快速從懷裏取了一塊髒黑的布,直接塞進了姚繆的嘴裏。
姚繆被熏得兩眼一翻不斷掙紮,雙眼都沁出了眼。
許士元挑眉一笑,拱手道:“案子該如何判,當然是由律令決定,又豈會是他人求情就能改變的。”
吳參軍微笑點頭,拱手道別。
宋靈淑帶著門口的荀晉與賀蘭延走了過來,瞥了一眼遠去的吳參軍,微笑道:“我們先尋個地方坐一會兒,我與你詳細說說何衝的案子……”
許士元笑得眯起了眼,帶著敬意地作了請的手勢。
半刻鍾後,一行人坐在酒樓隔間裏用了晚膳。
吃飽喝足後,小二將殘羹空盤都撤下,重新送上了酒和茶水。
宋靈淑這才將丁老三在汭河縣所說的話,盡數道出。
何衝之死的真相,是由丁老三反複查了兩個月才查出來的。他為了給何衝報仇,又暗中謀劃了幾個月。
姚繆多次進入潘家祖宅,很快就引起了丁老三的注意,他曾多次找人試探姚繆,才把握住了姚繆的性子。
之後找了一個非常恰當的時機,將武館的情況借由他之口,傳到了姚繆的耳朵裏。
姚繆果然動了心思,讓潘家人在建州府衙上下打點,親自去牢裏見了丁勇。丁老三十分清楚,丁勇此人極度貪財,一定會應下姚繆。
果不其然,事情進行得非常順利。
直到那一天,丁老三在鋪中見到了孔敬,看出他並非普通商戶,對孔敬進行了套話,得知孔敬與許家相識,還與官府的人有聯係。
一個更好的辦法浮現在了他的腦中,遂立刻改變了策略,帶著孔敬的錢跑了……
孔敬聽完後,臉色漲紅,一時不知該氣丁老三利用自己,還是氣自己太大意。
但內心對丁老三的看法,已經不如之前那般厭惡。
千方百計為故友複仇,不借以身犯險……換作是他,也不會顧太多的仁義禮德,可能比丁老三做得更狠。
翟雲霽與荀晉、賀蘭延三人皆是一臉感歎,之前已經聽過丁老三不滿丁勇所做所為,大義滅‘親’之舉,為那兩個死去少年的親屬提供證據,將丁勇幾人送進了大牢。
此刻更是覺得丁老三此人義薄雲天,胸中自有一股正氣長存。
許士元眼中滿是讚歎,腦海中丁老三的身影越發聰明睿智,有勇有謀。
“此人有宏才大略,膽識過人之才,等此案過後,我便將他招攬進許家。”
這番評價已經非常之高,眾人都不禁側目看來。
旁人對生意上的事不甚熟悉,在許士元看來,丁老三膽大心細,有智謀的同時還能忍辱負重,比一般的人更適合從商。
宋靈淑微笑拱手道:“先恭喜許大公子得遇良才。”
許士元笑著起身,鄭重地朝幾人拱手致謝,“此案多虧了幾位鼎力相助,許某與許家銘記在心,往後幾位但有所求,許家無所不應!”
這句承諾重如千鈞!
許士元已經接替成為許家家主,他的承諾便是許家的承諾,是旁人求也求不來的人情。
幾人都呆愣了片刻,才急忙起身迴禮。
包間內其樂融融,幾人都喝得勾肩搭背,許士元大手一揮,決定以最低價給孔敬四種品類供貨三年,讓其在江州徹底站穩腳跟。
孔敬樂開了花,心中鬱氣一掃而空。
宋靈淑一時高興也多喝了兩杯,見孔敬能得此助力,也為他高興。
總算沒有辜負孔敬幾個月來對她的舍命相助,若沒有孔敬和桐柏山一片赤誠相助,她在江州根本扳不到倒水神會。
如今總算一切圓滿。
酉時,許士元親自將所有人送迴了客棧。
他臉上並未帶著酒氣,腳步平穩地迴到了馬車內,沉聲吩咐道:“去府衙!”
馬車的嗒嗒蹄聲漸漸消失,宋靈淑站在走廊窗下,看著馬車往府衙的方向遠去。
翟雲霽走在後麵,也往外麵看了一眼,好奇問道:“許大公子這麽晚了還去府衙幹嘛?”
宋靈淑微笑道:“姚繆以潘家的消息做交換,他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接下來就要看朝堂上如何決斷潘家與沈家販私鹽至突厥一事……”
就算齊王想力保潘常新,他能做到的最好結果,也是讓潘常新暫時離開朝堂。
徐知予連晚上報迴京,最快也要三日才有消息。
……
次日,孔敬用過早膳就去了許家鋪子,許家大管事帶著孔敬去看貨品,然後直接簽定了契約。
宋靈淑決定等丁老三出來接走小玉後,再迴江州城。
原本預想案子最多兩日便能結束,沒想到他們等了三天,丁老三還沒出來。
許士元來告知,蔡邦已經來了蘇州,以何衝欠下行安縣三溝村村民棉花錢為由,插手調查何衝之死的真相。
盧刺史不管蔡邦如何軟硬兼施,也不肯將汪齊交給他。徐知予那邊就更不可能,蔡邦來了蘇州兩日都未見到潘暉一麵。
一行人也不著急迴江州了,就等著看兩地州府如何決斷此案,朝堂上又如何處置潘家。
她帶著幾人在蘇州城四處遊玩,是來江南之後最輕鬆的幾日。反倒是孔敬忙得不可開交,越來越像一個江南商戶。
自麟園出事後,這兩起案子已經傳得滿城皆知。
出門時,總能聽到有人在議論潘家,有人猜測潘家上麵有人護著,肯定會輕輕放過,丁老三還沒出來,是被官府的人滅口了。
有人為何衝的遭遇鳴不平,厭惡潘家的所作所為,希望朝廷嚴懲潘家。
何衝當時已經將棉花交給了如雲棉行,按常理來講兩方已經達了交易,後續棉花沒有保存妥當造成的毀壞,也該由如雲棉行自己來負責。
但如雲棉行違背商會的條規條例,交付後拖延簽契約,事發後,還以沒簽契約為由,拒絕承認這批貨已經交付。
最終逼得何衝走投無路,決定將如雲棉行的行為上告到商會,引來潘家誘其借貸,再買通匪徒表麵奪財,暗地裏殺人滅口。
若不是丁老三以身入局,暗中引導他們找到兇手,府衙就算查明了棉花案的真相,也不會注意到這批棉花背後還有涉及了幾條人命。
潘家對今年賞雪會的行商權歸屬勢在必得,上麵有朝堂上的潘侍郎在,普通官吏和商戶根本不敢與之抗衡。下麵有建州刺史蔡邦全力擁護,潘家根本不會將區區幾條人拿放在眼裏。
江南商會自時清園聚首後,眾多商戶都還未離開蘇州,因這兩起案子,又迴到時清園商討對潘家的處罰。
潘家嚴重違背了江南商會創立之初定下的規則,影響了整個江南商會的聲譽,眾商戶與州府一致表決,對潘家實行三年的禁令處罰。
按以往來說,商會禁令並不算嚴格,隻要做得別太招眼,其他人就當沒看見。
但潘家此刻已經站在風口浪尖之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潘家,禁令出來後,潘家的鋪子被迫關閉,商會斬斷了潘家一切貨運渠道。
許家作為江南商會行首之一,以身作則擔起責任,替無辜受害的何衝,給行安縣三溝村村民賠償那批棉花的貨款。
眾人無不誇許家仁義,罵潘家恣意妄為,失信無德。
宋靈淑不禁想,如果棉花案發生在建州,麵對蔡邦與潘家,許家根本無力澄清,丁老三也不可能將潘家拉入此局。
所幸正好碰到鹽鐵使徐知予,滿朝官吏隻有少數幾人才會不把潘常新放在眼裏。
看到徐知予親自帶著人進了宅院,就知道潘家這迴是絕對跑不掉了。
兩人隻能焦急地等著宅院那邊的消息傳來,半步也不敢離開此地,生怕潘暉或是姚繆等人從這裏逃跑。
直到徐知予押著潘暉出來,許士元才激動地掐住自己胳膊。
事情比他想得更順利,他沒料到徐知予當場就將潘暉抓個正著。
若非拿到了切實的證據,沒人敢直接將潘家的繼承人直接押住。潘家有西京的那位中書侍郎在,不是哪個官員都敢去碰一頭。
他看潘暉神情恍惚,一副深受打擊的模樣,想必是被坑慘了。
許士元笑得一臉舒暢,抬腳就下了小樓。
翟雲霽看出潘暉已經心如死灰,想知道宅院中都發生了什麽,遂快步跟上了許士元。
兩人剛走到街道,就見吳參軍帶著姚繆、汪齊幾人迎麵而來,引來了街道行人的側目。
吳參軍上前,將麟園與宅院內的事,揀著能說的大致說了一遍。
姚繆見許士元來了,焦急大喊道:“許大公子……我知道汪齊很多的事,我們作交換,你替我向盧刺史求情……”
“閉嘴,你的罪該如何定,盧刺史自會依律處置……給我堵住他的嘴!”吳參軍皺眉,十分不滿姚繆敢在大庭廣眾之下提這個。
衙役快速從懷裏取了一塊髒黑的布,直接塞進了姚繆的嘴裏。
姚繆被熏得兩眼一翻不斷掙紮,雙眼都沁出了眼。
許士元挑眉一笑,拱手道:“案子該如何判,當然是由律令決定,又豈會是他人求情就能改變的。”
吳參軍微笑點頭,拱手道別。
宋靈淑帶著門口的荀晉與賀蘭延走了過來,瞥了一眼遠去的吳參軍,微笑道:“我們先尋個地方坐一會兒,我與你詳細說說何衝的案子……”
許士元笑得眯起了眼,帶著敬意地作了請的手勢。
半刻鍾後,一行人坐在酒樓隔間裏用了晚膳。
吃飽喝足後,小二將殘羹空盤都撤下,重新送上了酒和茶水。
宋靈淑這才將丁老三在汭河縣所說的話,盡數道出。
何衝之死的真相,是由丁老三反複查了兩個月才查出來的。他為了給何衝報仇,又暗中謀劃了幾個月。
姚繆多次進入潘家祖宅,很快就引起了丁老三的注意,他曾多次找人試探姚繆,才把握住了姚繆的性子。
之後找了一個非常恰當的時機,將武館的情況借由他之口,傳到了姚繆的耳朵裏。
姚繆果然動了心思,讓潘家人在建州府衙上下打點,親自去牢裏見了丁勇。丁老三十分清楚,丁勇此人極度貪財,一定會應下姚繆。
果不其然,事情進行得非常順利。
直到那一天,丁老三在鋪中見到了孔敬,看出他並非普通商戶,對孔敬進行了套話,得知孔敬與許家相識,還與官府的人有聯係。
一個更好的辦法浮現在了他的腦中,遂立刻改變了策略,帶著孔敬的錢跑了……
孔敬聽完後,臉色漲紅,一時不知該氣丁老三利用自己,還是氣自己太大意。
但內心對丁老三的看法,已經不如之前那般厭惡。
千方百計為故友複仇,不借以身犯險……換作是他,也不會顧太多的仁義禮德,可能比丁老三做得更狠。
翟雲霽與荀晉、賀蘭延三人皆是一臉感歎,之前已經聽過丁老三不滿丁勇所做所為,大義滅‘親’之舉,為那兩個死去少年的親屬提供證據,將丁勇幾人送進了大牢。
此刻更是覺得丁老三此人義薄雲天,胸中自有一股正氣長存。
許士元眼中滿是讚歎,腦海中丁老三的身影越發聰明睿智,有勇有謀。
“此人有宏才大略,膽識過人之才,等此案過後,我便將他招攬進許家。”
這番評價已經非常之高,眾人都不禁側目看來。
旁人對生意上的事不甚熟悉,在許士元看來,丁老三膽大心細,有智謀的同時還能忍辱負重,比一般的人更適合從商。
宋靈淑微笑拱手道:“先恭喜許大公子得遇良才。”
許士元笑著起身,鄭重地朝幾人拱手致謝,“此案多虧了幾位鼎力相助,許某與許家銘記在心,往後幾位但有所求,許家無所不應!”
這句承諾重如千鈞!
許士元已經接替成為許家家主,他的承諾便是許家的承諾,是旁人求也求不來的人情。
幾人都呆愣了片刻,才急忙起身迴禮。
包間內其樂融融,幾人都喝得勾肩搭背,許士元大手一揮,決定以最低價給孔敬四種品類供貨三年,讓其在江州徹底站穩腳跟。
孔敬樂開了花,心中鬱氣一掃而空。
宋靈淑一時高興也多喝了兩杯,見孔敬能得此助力,也為他高興。
總算沒有辜負孔敬幾個月來對她的舍命相助,若沒有孔敬和桐柏山一片赤誠相助,她在江州根本扳不到倒水神會。
如今總算一切圓滿。
酉時,許士元親自將所有人送迴了客棧。
他臉上並未帶著酒氣,腳步平穩地迴到了馬車內,沉聲吩咐道:“去府衙!”
馬車的嗒嗒蹄聲漸漸消失,宋靈淑站在走廊窗下,看著馬車往府衙的方向遠去。
翟雲霽走在後麵,也往外麵看了一眼,好奇問道:“許大公子這麽晚了還去府衙幹嘛?”
宋靈淑微笑道:“姚繆以潘家的消息做交換,他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接下來就要看朝堂上如何決斷潘家與沈家販私鹽至突厥一事……”
就算齊王想力保潘常新,他能做到的最好結果,也是讓潘常新暫時離開朝堂。
徐知予連晚上報迴京,最快也要三日才有消息。
……
次日,孔敬用過早膳就去了許家鋪子,許家大管事帶著孔敬去看貨品,然後直接簽定了契約。
宋靈淑決定等丁老三出來接走小玉後,再迴江州城。
原本預想案子最多兩日便能結束,沒想到他們等了三天,丁老三還沒出來。
許士元來告知,蔡邦已經來了蘇州,以何衝欠下行安縣三溝村村民棉花錢為由,插手調查何衝之死的真相。
盧刺史不管蔡邦如何軟硬兼施,也不肯將汪齊交給他。徐知予那邊就更不可能,蔡邦來了蘇州兩日都未見到潘暉一麵。
一行人也不著急迴江州了,就等著看兩地州府如何決斷此案,朝堂上又如何處置潘家。
她帶著幾人在蘇州城四處遊玩,是來江南之後最輕鬆的幾日。反倒是孔敬忙得不可開交,越來越像一個江南商戶。
自麟園出事後,這兩起案子已經傳得滿城皆知。
出門時,總能聽到有人在議論潘家,有人猜測潘家上麵有人護著,肯定會輕輕放過,丁老三還沒出來,是被官府的人滅口了。
有人為何衝的遭遇鳴不平,厭惡潘家的所作所為,希望朝廷嚴懲潘家。
何衝當時已經將棉花交給了如雲棉行,按常理來講兩方已經達了交易,後續棉花沒有保存妥當造成的毀壞,也該由如雲棉行自己來負責。
但如雲棉行違背商會的條規條例,交付後拖延簽契約,事發後,還以沒簽契約為由,拒絕承認這批貨已經交付。
最終逼得何衝走投無路,決定將如雲棉行的行為上告到商會,引來潘家誘其借貸,再買通匪徒表麵奪財,暗地裏殺人滅口。
若不是丁老三以身入局,暗中引導他們找到兇手,府衙就算查明了棉花案的真相,也不會注意到這批棉花背後還有涉及了幾條人命。
潘家對今年賞雪會的行商權歸屬勢在必得,上麵有朝堂上的潘侍郎在,普通官吏和商戶根本不敢與之抗衡。下麵有建州刺史蔡邦全力擁護,潘家根本不會將區區幾條人拿放在眼裏。
江南商會自時清園聚首後,眾多商戶都還未離開蘇州,因這兩起案子,又迴到時清園商討對潘家的處罰。
潘家嚴重違背了江南商會創立之初定下的規則,影響了整個江南商會的聲譽,眾商戶與州府一致表決,對潘家實行三年的禁令處罰。
按以往來說,商會禁令並不算嚴格,隻要做得別太招眼,其他人就當沒看見。
但潘家此刻已經站在風口浪尖之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潘家,禁令出來後,潘家的鋪子被迫關閉,商會斬斷了潘家一切貨運渠道。
許家作為江南商會行首之一,以身作則擔起責任,替無辜受害的何衝,給行安縣三溝村村民賠償那批棉花的貨款。
眾人無不誇許家仁義,罵潘家恣意妄為,失信無德。
宋靈淑不禁想,如果棉花案發生在建州,麵對蔡邦與潘家,許家根本無力澄清,丁老三也不可能將潘家拉入此局。
所幸正好碰到鹽鐵使徐知予,滿朝官吏隻有少數幾人才會不把潘常新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