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靈淑跟隨著邱興騎馬出了東門,一眼就看到了橫亙在前的涇江。
東郊是大片澤地,長滿了雜草,不遠處就是正在加修的河堤,運送石料的牛車正不斷往返。
“邱主簿是江州人嗎?”宋靈淑趁機向邱興搭話。
邱興微笑,眼睛微微眯起,拱手道:“下官是建州人,景元二十九年上榜的進士,被下放到江州已經有十一年了。”
宋靈淑挑眉,感到十分意外,她看邱興最多不過三十五、六的年齡,二十四歲中進士,也能稱得上是才華出眾,按常理不會一直留在南都水司。
如南都水司主簿這樣的從八品職位,一般是留給新進士外派曆練,多則五年,少則一年就會調走。如邱興這樣的情況,就隻能是得罪了上官。
“我雖不是江州人,江州也算是我的半個故鄉。”邱興眺望著遠方,眼中盡是熱忱。
“我來江州之前,聽說江州常年發生水災……”宋靈淑看著眼前一大片的澤地,迴望江州城東門處,還能看到水漫到城牆上的水痕。
“確實如此,但也並非外麵傳的那般可怖,隻要不是遇上雨量充沛的年月,涇江的水也淹不到江州城,沿岸修築的河堤也足以防洪。”
邱興眼眸微垂,輕歎了口氣:“據說今年的三江上遊,未到雨季雨量就已經比往年要多,今年怕是很難渡過。”
“邱主簿在江州多年,可有想到什麽好的法子治水,徹底解決江州的問題。”在這一點上,她還是想聽聽這裏的人是怎麽說的。
邱興詫異:“徹底解決?這事可不容易,往前百年治理涇江,也不過是外防內疏。江州地勢較低,南邊是太夷山脈,西北邊是丹河水道,東南與東北處修築了兩條河渠引流,這才緩解了一點江州被水淹的狀況。”
“我聽說上一任都水司使有意擴大東南河渠,分流涇江的水量,不知可有此事?”
邱興突然神色嚴肅地轉過來,認真地看了一眼宋靈淑:“不知姑娘是從何得知的?”
宋靈淑自信笑了笑,接著說道:“東南地勢較低,如果要分流涇江的水量,在這邊開挖是最合適的。這個辦法可能早有人開始實施,就是不知這其中出現了何緣故……”
這話意猶未盡,邱興聽出了裏麵的意思,皺眉問:“據說姑娘來江州是另有原因?”
“我就不瞞邱主簿了,是有人讓我來找你的,她姓楊。”
邱興思索了一會,眼神顫動,驚愕地凝目望來:“楊姑娘還好嗎?我隻知她在京城……”
“她很好,現下在西京開了一家胭脂鋪子,她讓我來找你,說邱主簿對江州的情況更為了解,能幫我的忙。”
“姑娘是為楊司使的事而來的?”
宋靈淑頷首:“不止這事,還有三年前戶部侍郎賑災銀丟失案。”
邱興驚詫地看著宋靈淑,又突然想到戶部侍郎宋朝賦,“宋侍郎是姑娘的父親?”
宋靈淑微笑,沒有直接迴應,“我已經從珺如那裏知道了一點江州的事,但我還是不太明白,水神會在其中是何目的?”
水神會當年為何會幹涉楊敬之深挖東南河渠之事,難道這其中又與礦脈有關?這是她一直沒想明白的事。
邱興聽到這話,抓住韁繩的手一抖,四下看了一眼周圍,神色慌張道:“我不知姑娘來江州到底還有何目的,但水神會最好不要再深入去查。”
除了遠處的修堤的雜伇,隻有走在另一條道上乘肩輿的三人,他們的談話沒人能聽到,隻有風聲唿嘯而過。
宋靈淑遠眺堤岸,聲音中帶著一絲張揚:“我知道水神會背後的人輕易撼動不了,但這兩個案子我是一定要查的,如果水神會與此有關,我不介意碰一碰這座大山。”
確認四周沒人後,邱興也放鬆下來,歎息了一聲,漸漸打開了話匣子:“楊姑娘讓你來找我,想必已經勸過了,那我也就不必再多言。”
“我是到江州的第二年,楊司使才被調來南都水司,他比其他人都更想要解救江州的水患,我與楊司使發現,東南邊河渠總比東北邊的疏水更快,這其中就與背後的太夷山脈有關。”
“太夷山脈?那邊地勢較高,要如何引流?”宋靈淑感到十分詫異。
邱興笑了笑,接著道:“沒錯,一眼看去,太夷山脈確實地勢較高,但裏麵有很多的溶洞,東南邊的水滲入到地下溶洞,經由地下河流到了允江大峽穀。
宋靈淑震驚地看了一眼邱興,喃喃道:“難怪啊,難怪……”
難怪水神會的人會摻和進來,如果涉及到太夷山的礦脈,那他們是絕對不同意深挖東南渠到太夷山脈附近。
“那三年前……楊司使……”
“楊司使曾幾次上奏都毫無音訊,三年前,都水監使範其來江州督修河堤,楊司使便帶著範監使到東南河渠處和太夷山脈處查看。”
邱興臉色沉了下來,歎了口氣:“範監使當麵應允了楊司使,之後又以深挖河渠為理由,扣下了朝廷下撥的修堤銀子,楊司使太想要擴大東南水渠,便由著範監使決定。”
“後來,賬目被人調換,範監使矢口否認自己應允東南河渠一事,說楊司使哄騙他,偽造了假賬本,私下偷換了修堤的材料,以致於堤岸被衝垮,整個江州……”
宋靈淑的臉色也沉了下來,原來是這樣,不怪楊珺如想殺了範其。範其來江州怕是早有預謀,楊敬之的折子已經被人截下了。
範其有意設局,江州刺史何茂與範其勾結,刑部侍郎沈在思主審此案,何茂妾室黃全芬是沈在思妻子的表妹,以這幾人的關係屬於同一黨派。
當年的楊敬之,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水神會右令……正是州府的人……”邱興蹙眉,沒有直接說出那個名字。
宋靈淑冷笑了一聲,她當然猜到是誰了,刺史胡仲來江州不過三年,不可能是他。除他之外,整個江州就隻有那個別駕賈平權勢最大。
邱興又道:“宋姑娘如果想翻案,恐怕水神會會對姑娘不利……”
“我明白。”
要想翻案子,最大阻力就是水神會,而水神會關係著張家和太夷山礦脈。
她可以聯係桐柏山的人,深入探查水神會,隻要能揪住他們的致命點,她手上的刀就能精準要了他們的命。
……
兩人騎馬到了上遊河堤修築點,一個窄衣短袍的男人正忙碌地指揮著差伇們,見大石吊起不穩差點砸了下來,氣得滿臉的胡須都揚起,大喝了一聲“小心!”
轉身看見二人後,又喜笑顏開:“喲!邱主簿怎麽來了。”
“都水監使要來督查堤岸修築,司使與別駕隨同,馬上就要到了。”邱興掃一眼涇江岸邊,又指了指旁邊的躺椅:“快收起來吧。”
“馬上收!”滿臉胡子的男人點頭,立刻匆忙轉身去收躺椅。
宋靈淑跨過堆滿石料的平地,往前麵堤岸走去。她站堤岸的上方,看著下方的涇江,江水正洶湧地往奔去。上遊雨水增多,將大量的泥沙被衝入了涇江,江水呈現著淺淺的土色。
臨近雨季,江水湍急,連船隻都無法橫渡過江,從這邊望向對岸,近乎有一裏多寬,足以見涇江承載的水量有多大了。
堤岸修築如階梯一般,現在水量已經沒至一半的堤岸高度,再想往上修,勢必要先加寬底層,再依次再往上修築,這其中要花費的人力物力又要累加,難怪年年要修築耗費很多銀子。
東郊是大片澤地,長滿了雜草,不遠處就是正在加修的河堤,運送石料的牛車正不斷往返。
“邱主簿是江州人嗎?”宋靈淑趁機向邱興搭話。
邱興微笑,眼睛微微眯起,拱手道:“下官是建州人,景元二十九年上榜的進士,被下放到江州已經有十一年了。”
宋靈淑挑眉,感到十分意外,她看邱興最多不過三十五、六的年齡,二十四歲中進士,也能稱得上是才華出眾,按常理不會一直留在南都水司。
如南都水司主簿這樣的從八品職位,一般是留給新進士外派曆練,多則五年,少則一年就會調走。如邱興這樣的情況,就隻能是得罪了上官。
“我雖不是江州人,江州也算是我的半個故鄉。”邱興眺望著遠方,眼中盡是熱忱。
“我來江州之前,聽說江州常年發生水災……”宋靈淑看著眼前一大片的澤地,迴望江州城東門處,還能看到水漫到城牆上的水痕。
“確實如此,但也並非外麵傳的那般可怖,隻要不是遇上雨量充沛的年月,涇江的水也淹不到江州城,沿岸修築的河堤也足以防洪。”
邱興眼眸微垂,輕歎了口氣:“據說今年的三江上遊,未到雨季雨量就已經比往年要多,今年怕是很難渡過。”
“邱主簿在江州多年,可有想到什麽好的法子治水,徹底解決江州的問題。”在這一點上,她還是想聽聽這裏的人是怎麽說的。
邱興詫異:“徹底解決?這事可不容易,往前百年治理涇江,也不過是外防內疏。江州地勢較低,南邊是太夷山脈,西北邊是丹河水道,東南與東北處修築了兩條河渠引流,這才緩解了一點江州被水淹的狀況。”
“我聽說上一任都水司使有意擴大東南河渠,分流涇江的水量,不知可有此事?”
邱興突然神色嚴肅地轉過來,認真地看了一眼宋靈淑:“不知姑娘是從何得知的?”
宋靈淑自信笑了笑,接著說道:“東南地勢較低,如果要分流涇江的水量,在這邊開挖是最合適的。這個辦法可能早有人開始實施,就是不知這其中出現了何緣故……”
這話意猶未盡,邱興聽出了裏麵的意思,皺眉問:“據說姑娘來江州是另有原因?”
“我就不瞞邱主簿了,是有人讓我來找你的,她姓楊。”
邱興思索了一會,眼神顫動,驚愕地凝目望來:“楊姑娘還好嗎?我隻知她在京城……”
“她很好,現下在西京開了一家胭脂鋪子,她讓我來找你,說邱主簿對江州的情況更為了解,能幫我的忙。”
“姑娘是為楊司使的事而來的?”
宋靈淑頷首:“不止這事,還有三年前戶部侍郎賑災銀丟失案。”
邱興驚詫地看著宋靈淑,又突然想到戶部侍郎宋朝賦,“宋侍郎是姑娘的父親?”
宋靈淑微笑,沒有直接迴應,“我已經從珺如那裏知道了一點江州的事,但我還是不太明白,水神會在其中是何目的?”
水神會當年為何會幹涉楊敬之深挖東南河渠之事,難道這其中又與礦脈有關?這是她一直沒想明白的事。
邱興聽到這話,抓住韁繩的手一抖,四下看了一眼周圍,神色慌張道:“我不知姑娘來江州到底還有何目的,但水神會最好不要再深入去查。”
除了遠處的修堤的雜伇,隻有走在另一條道上乘肩輿的三人,他們的談話沒人能聽到,隻有風聲唿嘯而過。
宋靈淑遠眺堤岸,聲音中帶著一絲張揚:“我知道水神會背後的人輕易撼動不了,但這兩個案子我是一定要查的,如果水神會與此有關,我不介意碰一碰這座大山。”
確認四周沒人後,邱興也放鬆下來,歎息了一聲,漸漸打開了話匣子:“楊姑娘讓你來找我,想必已經勸過了,那我也就不必再多言。”
“我是到江州的第二年,楊司使才被調來南都水司,他比其他人都更想要解救江州的水患,我與楊司使發現,東南邊河渠總比東北邊的疏水更快,這其中就與背後的太夷山脈有關。”
“太夷山脈?那邊地勢較高,要如何引流?”宋靈淑感到十分詫異。
邱興笑了笑,接著道:“沒錯,一眼看去,太夷山脈確實地勢較高,但裏麵有很多的溶洞,東南邊的水滲入到地下溶洞,經由地下河流到了允江大峽穀。
宋靈淑震驚地看了一眼邱興,喃喃道:“難怪啊,難怪……”
難怪水神會的人會摻和進來,如果涉及到太夷山的礦脈,那他們是絕對不同意深挖東南渠到太夷山脈附近。
“那三年前……楊司使……”
“楊司使曾幾次上奏都毫無音訊,三年前,都水監使範其來江州督修河堤,楊司使便帶著範監使到東南河渠處和太夷山脈處查看。”
邱興臉色沉了下來,歎了口氣:“範監使當麵應允了楊司使,之後又以深挖河渠為理由,扣下了朝廷下撥的修堤銀子,楊司使太想要擴大東南水渠,便由著範監使決定。”
“後來,賬目被人調換,範監使矢口否認自己應允東南河渠一事,說楊司使哄騙他,偽造了假賬本,私下偷換了修堤的材料,以致於堤岸被衝垮,整個江州……”
宋靈淑的臉色也沉了下來,原來是這樣,不怪楊珺如想殺了範其。範其來江州怕是早有預謀,楊敬之的折子已經被人截下了。
範其有意設局,江州刺史何茂與範其勾結,刑部侍郎沈在思主審此案,何茂妾室黃全芬是沈在思妻子的表妹,以這幾人的關係屬於同一黨派。
當年的楊敬之,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水神會右令……正是州府的人……”邱興蹙眉,沒有直接說出那個名字。
宋靈淑冷笑了一聲,她當然猜到是誰了,刺史胡仲來江州不過三年,不可能是他。除他之外,整個江州就隻有那個別駕賈平權勢最大。
邱興又道:“宋姑娘如果想翻案,恐怕水神會會對姑娘不利……”
“我明白。”
要想翻案子,最大阻力就是水神會,而水神會關係著張家和太夷山礦脈。
她可以聯係桐柏山的人,深入探查水神會,隻要能揪住他們的致命點,她手上的刀就能精準要了他們的命。
……
兩人騎馬到了上遊河堤修築點,一個窄衣短袍的男人正忙碌地指揮著差伇們,見大石吊起不穩差點砸了下來,氣得滿臉的胡須都揚起,大喝了一聲“小心!”
轉身看見二人後,又喜笑顏開:“喲!邱主簿怎麽來了。”
“都水監使要來督查堤岸修築,司使與別駕隨同,馬上就要到了。”邱興掃一眼涇江岸邊,又指了指旁邊的躺椅:“快收起來吧。”
“馬上收!”滿臉胡子的男人點頭,立刻匆忙轉身去收躺椅。
宋靈淑跨過堆滿石料的平地,往前麵堤岸走去。她站堤岸的上方,看著下方的涇江,江水正洶湧地往奔去。上遊雨水增多,將大量的泥沙被衝入了涇江,江水呈現著淺淺的土色。
臨近雨季,江水湍急,連船隻都無法橫渡過江,從這邊望向對岸,近乎有一裏多寬,足以見涇江承載的水量有多大了。
堤岸修築如階梯一般,現在水量已經沒至一半的堤岸高度,再想往上修,勢必要先加寬底層,再依次再往上修築,這其中要花費的人力物力又要累加,難怪年年要修築耗費很多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