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體的黑衣裏麵穿的不是普通的中衣,是一件繡著一種鳥型圖案的灰色衣服,和她所看到的,第一具屍體的衣服刺繡一樣!
宋靈淑快速查看了第三、第四、第五具屍體,都是灰色或是清得發白的外衣,上麵的鳥型圖案都是一致。
這些黑衣人裏麵都穿著有一樣刺繡的衣服,這鳥型圖案與木牌上的圖案又完全不一樣。
這兩個者之間有何關聯?
“這些匪徒到底是何來曆?”袁魯來了側廳,見宋靈淑將這幾具屍體身上的黑衣扒了下來,衣服圖案一致,驚了一跳。
“尚且不知……”宋靈淑迴應了一聲,轉身向廳內走去。
她可以先去試探一下林昌福父子倆,這倆人說不定知道這個鳥型圖案的來曆。
這時,驛館外響起了馬蹄聲,是那個去找大夫的禁軍迴來了。
一個穿著青衣的中年男人,背著藥箱,一臉慌張地跟在禁軍後麵進入了驛館。
“快,沈侍郎在房間裏。”宋靈淑催促了一句。
禁軍匆匆行了一禮,帶著大夫上了二樓。
希望沈侍郎能撐住,她還需要將黑衣人的身份查明。
林昌福剛剛被袁魯逼問了一番,父子倆此刻都懼怕地縮在角落裏。
“你們昨夜子時在何處?”宋靈淑搬了一張凳子,坐在父子倆的前麵,語氣十分隨意地問著。
林昌福身子害怕地縮了縮,眼珠子卻轉悠了一圈,悄悄打量著宋靈淑的神色。
“昨夜子時未到,我見姑娘還沒吃完,就先迴了房間,讓江兒留在廚房,等姑娘上樓後收拾桌椅。”
宋靈淑將林昌福的反應看在眼裏,但並不點破。昨夜她上樓前確實沒看到林昌福的身影,也看到了廚房的燈還亮著。
“我看到廚房旁邊掛著未編完的草簍,林伯還有這手藝?”
這話問得有些突然,令林昌福僵了一會兒,看宋靈淑正盯著他微微顫抖的手,垂了垂眼眸思索了片刻,裝作愕然道:“這是我家婆娘編的,小老兒的手不靈活,幹不了這伶俐的活。”
林昌福好似知道下一句會問他什麽,立刻又道:“我家婆娘昨日迴了隋州的家中,今日趕巧不在驛館。”
“之前,你好像說隻有你們父子倆在驛館吧。”宋靈淑悠悠開口,眼睛卻一直盯緊著林昌福。
“這……這不是……今日隻有我們爺倆在,所才沒有提到我家婆娘,不知姑娘還有何疑問。”林昌福神情緊張地揪了揪手,想轉移話題。
宋靈淑臉色瞬間變得陰沉,緊緊地盯著林昌福:“剛來時,我聽你說這驛館隻有你們父子二人時,便懷疑你在說謊。這驛館四處都收拾得十分幹淨,廚房的側門處放置了三件雨披,卻獨少了一把傘,分明就是有三人常住驛館,其中一人在下雨前拿著雨傘離開了驛館。”
“說,是不是你們暗中勾結那群黑衣人,企圖殺害朝廷命官,奪取官銀!”
林昌福聽了這話,目光驚恐地抬起頭,然後立即趴在地上磕頭:“冤啊,小老兒可不敢勾結匪徒,我這一家老小都在隋州,哪敢幹下這等殺頭的事。”
“姑娘,我們絕對不敢幹這種殺頭的事啊。”林江也慌張地下跪。
袁魯已經聽到了這邊的地靜,過來時剛好聽到了宋靈淑的質問。
臉色劇變,憤怒地上前踹了林昌福一腳:“好啊你們!原來你們一開始就說謊了,還說你們沒有勾結匪徒?”
林昌福“啊”的一聲反身倒在地上,大喊道:“隋州的桐柏山一帶住著一群匪徒,經常下山劫掠過往的商戶,說不定是他們盯上了官銀……”
“我們到隋州不過半日,臨近州府時碰到大雨,這才決定來驛館避雨投宿,他們從何處得知準確消息,又怎會那麽快就來襲,是不是你們通風報信?”袁魯氣憤地還想上前踹林昌福一腳,林江立刻擋在身前。
林江大聲喊道:“他們在官道上有眼線,有眼線……整個隋州城的百姓都知道,桐柏山上住了一夥匪徒……”
“若有匪徒,怎麽不見隋州刺史上報朝廷,分明是你在狡辯。”
“袁監使,這是真的啊,小老兒還記得……山上的匪徒衣服上的圖案的。”
“那我且問你,這桐柏山上的匪徒,衣服的圖案是不是類似一種鳥?”宋靈淑挑眉,雙眸犀利地看著父子倆。
“對對對……”
“這群匪徒下山劫掠時,都會穿上這種衣服嗎?”
“這個……小老兒並不知,隻聽隋州城的百姓都是這麽傳的……”
麵對宋靈淑的再次提問,林昌福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桐柏山上的劫匪有多少人?”
“這……小老兒不知……”
後麵連問了幾個關於桐柏山的事,林昌福都說不知,看來,桐柏山的事要詢問隋州府衙的人。
令她十分不解的地方是,如果真的是桐柏山上的匪徒,隋州百姓都已經知道了他們,完全沒有必要偽裝自己。他們為何多此一舉要穿上黑衣,蒙上臉。
哪怕他們不暴露身份,殺了朝廷命官劫走官銀,隋州官府的人也會立刻懷疑他們。
穿上黑衣偽裝的用意又是什麽?
宋靈淑想到自己袖中的木牌。
難道這些匪徒穿上黑衣,是想將此事推給水神會?
桐柏山上的匪徒與水神會有仇,殺人劫銀,故意留下一塊木牌,是為嫁禍給另一方?
從幾具屍體手上的繭子來看,確實也符合常年用刀的匪徒特征。
這就能解釋,他們為何會穿上黑衣偽裝自己的身份。
隋州的桐柏山一直延綿至江州的地界,接連上了太夷山脈,這兩處的人起矛盾是有可能的。
據她聽到這對父子倆的談話來看,他們與來襲的黑衣人認識,並將他們一行人的情況全部告知了對方,明確了知道黑衣人來襲的時辰。
“夜晚戌時,我聽到了你們父子二人在商議提前離開驛館,字字分明,你要作何解釋?”
林昌福怔了片刻,像沒有料到宋靈淑會知道,眼中的兇狠一閃而過,匍匐在地答道:“姑娘應該聽錯了,官道上時有匪徒來劫掠,驛館到子時都會閉門,斷不可能出門。”
“哦?我亥時下樓,見你提著燈籠迴來從外歸來,你說你去後院看喂養的雞,我並未聽到驛館內有雞鳴聲。”
“你在撒謊!”
宋靈淑說得斬釘截鐵,令袁魯恍然大悟,怒視著林昌福。
林昌福身體顫抖一下,神情恐慌又道:“雞已經賣掉了,小老兒記性不好,忘記了……”
“你還敢狡辯?”袁魯氣極,上前又踹了林昌福一腳。
林江上前扶住林昌福,忙求饒:“我爹年紀大了,記性不好,驛館裏養的雞在前幾日已經帶到城裏賣掉,袁監使不信可以去後院查看。”
“袁監使,我先去後院查看一番。”宋靈淑作揖,不管袁魯有沒有應,徑直往後院而去。
父子倆的話幾次隱瞞,要想知道他們說的哪句是真,哪句是假,還需要將驛館內探查一番。
此時,下了一夜的雨早已經停了,天正蒙蒙亮,不需要燈籠也能視物,驛館四周響起了清越的鳥鳴聲。
一路沿著西麵繞到了背麵,背麵是高牆,並無任何人闖入的痕跡。
東麵有一個圈養家禽的圍籠,另一個圍欄內圈養了四隻羊。圍籠內空空如也,隻留下幾根羽毛,倒是符合林昌福的說法。
靠圍牆處堆放了木材,旁邊是一口井,因為下了一夜的雨,雨水早已經衝刷掉了泥濘的腳印,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
這裏如果沒有外出的通道,就很難證明林昌福昨夜外出是離開了驛館,他到底是從哪裏離開的。
宋靈淑再次掃一眼左側的院子,正準備返迴驛館內,看見一隻大蛤蟆鑽進了柴垛下方的洞中。
站在外麵能看見洞中的光亮,這個洞是通向外麵的!
等她翻開眼前這堆幹枯的樹枝,一道半人高的小門出現在了眼前,那隻蛤蟆正是通過了門下的洞鑽到外麵。
宋靈淑快速查看了第三、第四、第五具屍體,都是灰色或是清得發白的外衣,上麵的鳥型圖案都是一致。
這些黑衣人裏麵都穿著有一樣刺繡的衣服,這鳥型圖案與木牌上的圖案又完全不一樣。
這兩個者之間有何關聯?
“這些匪徒到底是何來曆?”袁魯來了側廳,見宋靈淑將這幾具屍體身上的黑衣扒了下來,衣服圖案一致,驚了一跳。
“尚且不知……”宋靈淑迴應了一聲,轉身向廳內走去。
她可以先去試探一下林昌福父子倆,這倆人說不定知道這個鳥型圖案的來曆。
這時,驛館外響起了馬蹄聲,是那個去找大夫的禁軍迴來了。
一個穿著青衣的中年男人,背著藥箱,一臉慌張地跟在禁軍後麵進入了驛館。
“快,沈侍郎在房間裏。”宋靈淑催促了一句。
禁軍匆匆行了一禮,帶著大夫上了二樓。
希望沈侍郎能撐住,她還需要將黑衣人的身份查明。
林昌福剛剛被袁魯逼問了一番,父子倆此刻都懼怕地縮在角落裏。
“你們昨夜子時在何處?”宋靈淑搬了一張凳子,坐在父子倆的前麵,語氣十分隨意地問著。
林昌福身子害怕地縮了縮,眼珠子卻轉悠了一圈,悄悄打量著宋靈淑的神色。
“昨夜子時未到,我見姑娘還沒吃完,就先迴了房間,讓江兒留在廚房,等姑娘上樓後收拾桌椅。”
宋靈淑將林昌福的反應看在眼裏,但並不點破。昨夜她上樓前確實沒看到林昌福的身影,也看到了廚房的燈還亮著。
“我看到廚房旁邊掛著未編完的草簍,林伯還有這手藝?”
這話問得有些突然,令林昌福僵了一會兒,看宋靈淑正盯著他微微顫抖的手,垂了垂眼眸思索了片刻,裝作愕然道:“這是我家婆娘編的,小老兒的手不靈活,幹不了這伶俐的活。”
林昌福好似知道下一句會問他什麽,立刻又道:“我家婆娘昨日迴了隋州的家中,今日趕巧不在驛館。”
“之前,你好像說隻有你們父子倆在驛館吧。”宋靈淑悠悠開口,眼睛卻一直盯緊著林昌福。
“這……這不是……今日隻有我們爺倆在,所才沒有提到我家婆娘,不知姑娘還有何疑問。”林昌福神情緊張地揪了揪手,想轉移話題。
宋靈淑臉色瞬間變得陰沉,緊緊地盯著林昌福:“剛來時,我聽你說這驛館隻有你們父子二人時,便懷疑你在說謊。這驛館四處都收拾得十分幹淨,廚房的側門處放置了三件雨披,卻獨少了一把傘,分明就是有三人常住驛館,其中一人在下雨前拿著雨傘離開了驛館。”
“說,是不是你們暗中勾結那群黑衣人,企圖殺害朝廷命官,奪取官銀!”
林昌福聽了這話,目光驚恐地抬起頭,然後立即趴在地上磕頭:“冤啊,小老兒可不敢勾結匪徒,我這一家老小都在隋州,哪敢幹下這等殺頭的事。”
“姑娘,我們絕對不敢幹這種殺頭的事啊。”林江也慌張地下跪。
袁魯已經聽到了這邊的地靜,過來時剛好聽到了宋靈淑的質問。
臉色劇變,憤怒地上前踹了林昌福一腳:“好啊你們!原來你們一開始就說謊了,還說你們沒有勾結匪徒?”
林昌福“啊”的一聲反身倒在地上,大喊道:“隋州的桐柏山一帶住著一群匪徒,經常下山劫掠過往的商戶,說不定是他們盯上了官銀……”
“我們到隋州不過半日,臨近州府時碰到大雨,這才決定來驛館避雨投宿,他們從何處得知準確消息,又怎會那麽快就來襲,是不是你們通風報信?”袁魯氣憤地還想上前踹林昌福一腳,林江立刻擋在身前。
林江大聲喊道:“他們在官道上有眼線,有眼線……整個隋州城的百姓都知道,桐柏山上住了一夥匪徒……”
“若有匪徒,怎麽不見隋州刺史上報朝廷,分明是你在狡辯。”
“袁監使,這是真的啊,小老兒還記得……山上的匪徒衣服上的圖案的。”
“那我且問你,這桐柏山上的匪徒,衣服的圖案是不是類似一種鳥?”宋靈淑挑眉,雙眸犀利地看著父子倆。
“對對對……”
“這群匪徒下山劫掠時,都會穿上這種衣服嗎?”
“這個……小老兒並不知,隻聽隋州城的百姓都是這麽傳的……”
麵對宋靈淑的再次提問,林昌福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桐柏山上的劫匪有多少人?”
“這……小老兒不知……”
後麵連問了幾個關於桐柏山的事,林昌福都說不知,看來,桐柏山的事要詢問隋州府衙的人。
令她十分不解的地方是,如果真的是桐柏山上的匪徒,隋州百姓都已經知道了他們,完全沒有必要偽裝自己。他們為何多此一舉要穿上黑衣,蒙上臉。
哪怕他們不暴露身份,殺了朝廷命官劫走官銀,隋州官府的人也會立刻懷疑他們。
穿上黑衣偽裝的用意又是什麽?
宋靈淑想到自己袖中的木牌。
難道這些匪徒穿上黑衣,是想將此事推給水神會?
桐柏山上的匪徒與水神會有仇,殺人劫銀,故意留下一塊木牌,是為嫁禍給另一方?
從幾具屍體手上的繭子來看,確實也符合常年用刀的匪徒特征。
這就能解釋,他們為何會穿上黑衣偽裝自己的身份。
隋州的桐柏山一直延綿至江州的地界,接連上了太夷山脈,這兩處的人起矛盾是有可能的。
據她聽到這對父子倆的談話來看,他們與來襲的黑衣人認識,並將他們一行人的情況全部告知了對方,明確了知道黑衣人來襲的時辰。
“夜晚戌時,我聽到了你們父子二人在商議提前離開驛館,字字分明,你要作何解釋?”
林昌福怔了片刻,像沒有料到宋靈淑會知道,眼中的兇狠一閃而過,匍匐在地答道:“姑娘應該聽錯了,官道上時有匪徒來劫掠,驛館到子時都會閉門,斷不可能出門。”
“哦?我亥時下樓,見你提著燈籠迴來從外歸來,你說你去後院看喂養的雞,我並未聽到驛館內有雞鳴聲。”
“你在撒謊!”
宋靈淑說得斬釘截鐵,令袁魯恍然大悟,怒視著林昌福。
林昌福身體顫抖一下,神情恐慌又道:“雞已經賣掉了,小老兒記性不好,忘記了……”
“你還敢狡辯?”袁魯氣極,上前又踹了林昌福一腳。
林江上前扶住林昌福,忙求饒:“我爹年紀大了,記性不好,驛館裏養的雞在前幾日已經帶到城裏賣掉,袁監使不信可以去後院查看。”
“袁監使,我先去後院查看一番。”宋靈淑作揖,不管袁魯有沒有應,徑直往後院而去。
父子倆的話幾次隱瞞,要想知道他們說的哪句是真,哪句是假,還需要將驛館內探查一番。
此時,下了一夜的雨早已經停了,天正蒙蒙亮,不需要燈籠也能視物,驛館四周響起了清越的鳥鳴聲。
一路沿著西麵繞到了背麵,背麵是高牆,並無任何人闖入的痕跡。
東麵有一個圈養家禽的圍籠,另一個圍欄內圈養了四隻羊。圍籠內空空如也,隻留下幾根羽毛,倒是符合林昌福的說法。
靠圍牆處堆放了木材,旁邊是一口井,因為下了一夜的雨,雨水早已經衝刷掉了泥濘的腳印,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
這裏如果沒有外出的通道,就很難證明林昌福昨夜外出是離開了驛館,他到底是從哪裏離開的。
宋靈淑再次掃一眼左側的院子,正準備返迴驛館內,看見一隻大蛤蟆鑽進了柴垛下方的洞中。
站在外麵能看見洞中的光亮,這個洞是通向外麵的!
等她翻開眼前這堆幹枯的樹枝,一道半人高的小門出現在了眼前,那隻蛤蟆正是通過了門下的洞鑽到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