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虛就如此在安西都護府等候了兩日,才等到了王玄策所言的那位活佛卻來到都護府。
………………
李若虛跟著王玄策派來來通知自己的護衛,到了都護府的後院,一眼便見到有兩個僧人與王玄策共坐一桌,三人正在飲茶。
王玄策見到李若虛來到,便放下手中茶杯,起身指著李若虛對兩位僧人開口道:“這位便是李若虛李少俠,從長安而來,求取舍利。
接下來舍利相關事,就由三位自行商議,都護府還有事務要本都護處理,就先告辭了。”說完動身便要離開。
李若虛一陣無語,開口道:“大都護好歹也替我介紹一下兩位大師呀。”說著目光也是微微打量院子裏的兩個僧人。
一位黑衣僧袍,約莫四十歲的中年人模樣,手持念珠,蓄著胡須,僧衣雖然是奇怪的黑色,但很明顯是中原禪宗的樣式,應當是王玄策給自己請來的幫手。
另外一個僧人卻是唇紅齒白的年輕人,麵如冠玉卻微微與中原不同,錦緞綢袍的僧袍也是迥異於中原,想必是密宗的那位活佛了。
在李若虛的感應中,兩人皆是氣息如淵如海,高深莫測,難以揣度。
一句話,都是大佬,王玄策、裴旻,一個層次得大佬。
玄策聞言擺了擺手,轉頭看向兩個僧人。
兩位僧人見狀微微一笑。
“貧僧法號道衍,見過這位小友。”黑衣僧人手持念珠,單掌豎於胸前,唱喏一聲佛號。
“小僧鳩摩涅,見過施主。”年輕僧人也是以熟練的漢言開口道,雙手合什,朝李若虛微微點頭。
“李若虛,見過兩位大師。”李若虛也是連連點頭,忙不迭說道。
“既然都認識了,那就慢慢談。”王玄策拍了拍李若虛的肩膀,便轉身離開了。
“施主請坐。”鳩摩涅溫和一笑,朝李若虛伸手做‘請’的姿勢。
“既然見麵了,大家便直接了當一些,論一論釋迦佛祖舍利的歸屬。”一身黑衣的道衍見李若虛坐下後,直接就開口道。
鳩摩涅聞言微微一愣,而後卻是微微一笑:“就依大師所言,且不知這位李施主何以請舍利去唐國。”
“玄奘聖人命在下……”
“不是玄奘聖人,是施主你。”李若虛話未說完,鳩摩涅便打斷道:“玄奘聖人若是自己想要舍利,親自走一趟,無人阻得。
聖人遣施主萬裏而來,必有應在施主身上之因由。”
“我…………”李若虛一時無言。
“舍利幹係到大唐之內佛門的安定,能夠製止一場佛道之間的衝突,必是要取迴去的。
佛祖舍利正該用以濟度天下。”黑衣的的道衍僧人瞥了眼李若虛,出言道。
鳩摩涅依舊是麵露微笑,搖了搖頭:“即便舍利有此之效,可苦的也不隻是大唐黎民,我佛慈悲,實是蒼生皆苦。”
“將舍利帶迴唐境,是為興佛門,化解爭端,也是因此貧僧方來此處,為心中慈悲,解眾生厄。
卻不知活佛慈悲在各處?”道衍目光微凝,朝鳩摩涅道。
鳩摩涅微微收斂笑容,歎了口氣搖了搖頭道:“慈悲,慈悲。
解眾生厄,卻是如此。
隻是,中原需要這顆佛祖舍利化解災禍,可西域黎民更加需要。
九州人傑地靈,聖賢輩出,能夠厘清天地,人道獨尊。
可此處不同,西域各國,國小力弱,自古以來向是受四方國家欺壓,黎民蒼生苦痛不止。
蒼莽沙漠之中更常有兇獸出沒,動輒摧城滅地。
小僧不才,欲解西域眾生之苦,意借佛祖舍利化佛國萬裏,鎮壓兇邪,聚西域蒼生之力,供奉我佛,庇佑蒼生!”
道衍聞言卻是微微一震,似笑非笑的盯著鳩摩涅開口道:“和尚好高的心誌,你想以此成道?
隻是有沒有想過,四方諸國會不會允許西域出現一個龐大的統一勢力。
而且若要統一西域,必然是要諸國征戰不休,直到決出最後的勝者才能罷休。
這中間要死多少人?這些爭鬥中死去的人又如何算?”
鳩摩涅輕笑搖頭:“小僧之圖,乃是希望說服西域諸國結成共進退之聯盟,攜手築一淨土。
非是通過戰爭統一,自然不會徒然造成殺戮。”
道衍扯了扯嘴角:“說服?怎麽說服?是你一個個上門去找他們談?他們能夠輕易同意?”
鳩摩涅臉色不變的點了點頭:“西域諸國本就多信仰我佛。
小僧自問佛法頗有造詣,相信憑借佛法精深之妙,定能讓諸國國主念生慈悲,體恤蒼生。
欣然結成聯盟。”
李若虛聽著他們兩個的意思,似乎是鳩摩涅要一一上門去說服那些國主,不過說是講述佛法,李若虛怎麽覺得這或許也有武力威懾的意思。
“大師誌向遠大,隻是如此大事就直接告述我們?”李若虛望向鳩摩涅疑惑道。
這事可不隻牽扯到西域自身的這些國家,包括吐蕃、突厥安西都護府甚至吐穀渾和迴紇都會牽扯其中。
“你準備尋求大唐的幫助和支持?”道衍卻是立刻反應過來,目光微凝,望向鳩摩涅。
想要在西域動這麽大的手腳,絕不可能繞過安西都護府,既然鳩摩涅直接大大方方的在安西都護府內兩個唐人麵前說出來了,說明是打算向安西都護府攤牌了。
“你覺得大唐、安西都護府會同意?”道衍皺起眉頭。
“自漢朝通絲綢之路起,中原九州實際上從來沒有走過想將西域納入統治。
隻要大唐承認並支持諸佛國聯盟,諸國聯盟同樣尊奉大唐,尊奉都護府,抵禦外敵。”鳩摩涅微微笑著答道。
“這些話,大師更應該對王玄策大都護說,而不是對我們說吧。
其實我就想要釋迦舍利而已。”李若虛微微苦笑,直接出言道。
鳩摩涅麵色微微為難,目光卻是清亮無比:“此佛祖舍利事關西域諸國蒼生,事關小僧佛果,實不能交給施主。”
李若虛聞言臉色卻是微微難看,這是直接拒絕的態度吧。
………………
李若虛跟著王玄策派來來通知自己的護衛,到了都護府的後院,一眼便見到有兩個僧人與王玄策共坐一桌,三人正在飲茶。
王玄策見到李若虛來到,便放下手中茶杯,起身指著李若虛對兩位僧人開口道:“這位便是李若虛李少俠,從長安而來,求取舍利。
接下來舍利相關事,就由三位自行商議,都護府還有事務要本都護處理,就先告辭了。”說完動身便要離開。
李若虛一陣無語,開口道:“大都護好歹也替我介紹一下兩位大師呀。”說著目光也是微微打量院子裏的兩個僧人。
一位黑衣僧袍,約莫四十歲的中年人模樣,手持念珠,蓄著胡須,僧衣雖然是奇怪的黑色,但很明顯是中原禪宗的樣式,應當是王玄策給自己請來的幫手。
另外一個僧人卻是唇紅齒白的年輕人,麵如冠玉卻微微與中原不同,錦緞綢袍的僧袍也是迥異於中原,想必是密宗的那位活佛了。
在李若虛的感應中,兩人皆是氣息如淵如海,高深莫測,難以揣度。
一句話,都是大佬,王玄策、裴旻,一個層次得大佬。
玄策聞言擺了擺手,轉頭看向兩個僧人。
兩位僧人見狀微微一笑。
“貧僧法號道衍,見過這位小友。”黑衣僧人手持念珠,單掌豎於胸前,唱喏一聲佛號。
“小僧鳩摩涅,見過施主。”年輕僧人也是以熟練的漢言開口道,雙手合什,朝李若虛微微點頭。
“李若虛,見過兩位大師。”李若虛也是連連點頭,忙不迭說道。
“既然都認識了,那就慢慢談。”王玄策拍了拍李若虛的肩膀,便轉身離開了。
“施主請坐。”鳩摩涅溫和一笑,朝李若虛伸手做‘請’的姿勢。
“既然見麵了,大家便直接了當一些,論一論釋迦佛祖舍利的歸屬。”一身黑衣的道衍見李若虛坐下後,直接就開口道。
鳩摩涅聞言微微一愣,而後卻是微微一笑:“就依大師所言,且不知這位李施主何以請舍利去唐國。”
“玄奘聖人命在下……”
“不是玄奘聖人,是施主你。”李若虛話未說完,鳩摩涅便打斷道:“玄奘聖人若是自己想要舍利,親自走一趟,無人阻得。
聖人遣施主萬裏而來,必有應在施主身上之因由。”
“我…………”李若虛一時無言。
“舍利幹係到大唐之內佛門的安定,能夠製止一場佛道之間的衝突,必是要取迴去的。
佛祖舍利正該用以濟度天下。”黑衣的的道衍僧人瞥了眼李若虛,出言道。
鳩摩涅依舊是麵露微笑,搖了搖頭:“即便舍利有此之效,可苦的也不隻是大唐黎民,我佛慈悲,實是蒼生皆苦。”
“將舍利帶迴唐境,是為興佛門,化解爭端,也是因此貧僧方來此處,為心中慈悲,解眾生厄。
卻不知活佛慈悲在各處?”道衍目光微凝,朝鳩摩涅道。
鳩摩涅微微收斂笑容,歎了口氣搖了搖頭道:“慈悲,慈悲。
解眾生厄,卻是如此。
隻是,中原需要這顆佛祖舍利化解災禍,可西域黎民更加需要。
九州人傑地靈,聖賢輩出,能夠厘清天地,人道獨尊。
可此處不同,西域各國,國小力弱,自古以來向是受四方國家欺壓,黎民蒼生苦痛不止。
蒼莽沙漠之中更常有兇獸出沒,動輒摧城滅地。
小僧不才,欲解西域眾生之苦,意借佛祖舍利化佛國萬裏,鎮壓兇邪,聚西域蒼生之力,供奉我佛,庇佑蒼生!”
道衍聞言卻是微微一震,似笑非笑的盯著鳩摩涅開口道:“和尚好高的心誌,你想以此成道?
隻是有沒有想過,四方諸國會不會允許西域出現一個龐大的統一勢力。
而且若要統一西域,必然是要諸國征戰不休,直到決出最後的勝者才能罷休。
這中間要死多少人?這些爭鬥中死去的人又如何算?”
鳩摩涅輕笑搖頭:“小僧之圖,乃是希望說服西域諸國結成共進退之聯盟,攜手築一淨土。
非是通過戰爭統一,自然不會徒然造成殺戮。”
道衍扯了扯嘴角:“說服?怎麽說服?是你一個個上門去找他們談?他們能夠輕易同意?”
鳩摩涅臉色不變的點了點頭:“西域諸國本就多信仰我佛。
小僧自問佛法頗有造詣,相信憑借佛法精深之妙,定能讓諸國國主念生慈悲,體恤蒼生。
欣然結成聯盟。”
李若虛聽著他們兩個的意思,似乎是鳩摩涅要一一上門去說服那些國主,不過說是講述佛法,李若虛怎麽覺得這或許也有武力威懾的意思。
“大師誌向遠大,隻是如此大事就直接告述我們?”李若虛望向鳩摩涅疑惑道。
這事可不隻牽扯到西域自身的這些國家,包括吐蕃、突厥安西都護府甚至吐穀渾和迴紇都會牽扯其中。
“你準備尋求大唐的幫助和支持?”道衍卻是立刻反應過來,目光微凝,望向鳩摩涅。
想要在西域動這麽大的手腳,絕不可能繞過安西都護府,既然鳩摩涅直接大大方方的在安西都護府內兩個唐人麵前說出來了,說明是打算向安西都護府攤牌了。
“你覺得大唐、安西都護府會同意?”道衍皺起眉頭。
“自漢朝通絲綢之路起,中原九州實際上從來沒有走過想將西域納入統治。
隻要大唐承認並支持諸佛國聯盟,諸國聯盟同樣尊奉大唐,尊奉都護府,抵禦外敵。”鳩摩涅微微笑著答道。
“這些話,大師更應該對王玄策大都護說,而不是對我們說吧。
其實我就想要釋迦舍利而已。”李若虛微微苦笑,直接出言道。
鳩摩涅麵色微微為難,目光卻是清亮無比:“此佛祖舍利事關西域諸國蒼生,事關小僧佛果,實不能交給施主。”
李若虛聞言臉色卻是微微難看,這是直接拒絕的態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