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


    李承乾坐在了首位,看著下首的三人,眼簾低垂。


    “突厥異動,從邊疆傳迴來的消息,恐怕突厥今年日子不好過,想著要劫掠大唐一番。”


    這消息讓三人都驚訝了一下,猛的抬起頭對視上李承乾嚴肅的小臉。


    特別是鄭玄毅,本是校尉軍職,隻要打仗就能夠掙軍功,可……


    這件事恐怕隻能想一想了。


    就是不知道李承乾說這話是何意。


    不等三人琢磨透,李承乾便自己解釋了:“今日甘露殿三省六部主要官員都去了,孤也去了……”


    聽見這話,三人目光萎縮。


    能夠讓三省六部都參與,恐怕陛下這是要有大動作了吧?


    都不是傻子,哪怕公孫達這個學子從未接觸過朝堂也知道,一眾大佬在一起絕非是喝茶聊天。


    李承乾停頓下來,看了三人表情後,才繼續道:“父皇決定出征突厥,以報渭水之恥。”


    多餘的話他沒說,畢竟李靖那邊的帥令聖旨還沒下發。


    雖然板上釘釘,可這種事情也是有轉機的。哪怕聖旨發了,還有收迴的呢。


    唿!


    聞言,三人唿吸都粗重起來。


    三年前的渭水之恥,公孫達或許沒經曆過,可馬周和鄭玄毅知道。


    那是鄭玄毅不過是什長,也參與其中。


    更加別說馬周是常何的幕僚了。


    三年前突厥兵臨長安城,要不是陛下和大臣們的機智果決,將長安城半數多的財寶給了出去,恐怕長安城就會被突厥人劫掠,甚至百姓不知要死多少。


    這對於大唐來說是恥辱,對文成武將來說是恥辱,對長安城百姓而言更是恥辱。


    消息要傳出去,恐怕整個長安城都會沸騰。


    李承乾也是記憶猶新,那個時候皇子們和大臣們都已經做好了跑路的準備,特別是他李承乾。


    如果那一仗輸了,就沒有李世民這位千古一帝,沒有長孫皇後這個千古賢後。


    大唐可能會和宋朝一樣,遷都遷都再遷都。


    還好,沒有如果。


    兩三萬人,硬生生的把頡利這個草原漢子給忽悠瘸了。


    李承乾雙手緊握,他有些興奮和痛快,報仇之感能不痛快嗎?


    緊接著他爆出了一個驚天駭浪的消息。


    “孤已經決定了,替父出征,父皇和母後也同意了。孤會作為監軍隨軍出征,今日叫你們來,也是吩咐一些事情。”


    三人目瞪口呆。


    沒等開口勸諫,李承乾又開口了:“第一,長安城儲備糧絕對不能少,為了防止有人做手腳,孤會讓人分多處存放。”


    “第二,大軍所需的糧食,在長安城有一百萬石,馬周這件事有你來調節,這次朝廷不會蒸發徭役,一應後勤由順豐鏢局負責,到時你跟他們對接即可。“


    “是。”馬周上前一拱手。


    很明顯,李承乾也決心要出征,再勸也沒有意義,不如把事情做好,讓太子殿下無後顧之憂。


    “孤不在長安城,馬周你就是孤的眼睛,危機時刻可以視情況而定。”


    “是。”馬周倍感壓力。


    沒有掌權的欣喜,而是害怕自己做不好。


    李承乾則是沒有這方麵的擔憂,未來大唐的宰相,能力毋庸置疑。


    接著,他望向公孫達。


    後者挺了挺腰。


    “公孫達,孤命你即日下江南,給前線再調一百萬石糧食,另長安城的供糧不能斷。如若遇到困難,可直接去信給林邑的魏師,讓它不惜一切代價要保證大唐糧食安穩。”


    “是。”公孫達亦是倍感壓力。


    很明顯太子殿下不放心長安城,生怕有人會在他出征之時搞事情。


    越是未知,越是有壓力。


    李承乾點點頭,對公孫達能力也有了認可道:“相信鄭玄毅已經將事情告知於你,江南事了,你要第一時間趕赴鄯州,做好鄯州那邊的事,這關係到大唐未來幾十年的繁榮。”


    “是。”


    最後,李承乾把目光放在了鄭玄毅身上。


    後者也是挺直了腰杆,沒有言語。


    前兩人都有重要的任務,他恐怕任務也不小,說不準是隨軍上陣殺敵,保護太子周全。


    鄭玄毅如此想著,李承乾開口了:“鄭玄毅,你的任務不變,安排好鄯州事宜,或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很快會相見。”


    聞言一陣錯愕。


    任務不變?


    鄭玄毅愣住了,他怎麽就任務不變?


    都要打突厥了,難道太子殿下不需要一個護衛什麽的嗎?


    也是,太子殿下出征,有東宮六率,有猛虎營,那還需要他。


    鄭玄毅可沒有狂妄到和那些百戰之將去比。


    “是。”他隻能乖乖的領命。


    也知道自己剛跟著李承乾,信任度完全不能跟馬周和公孫達比。


    李承乾想了想沒什麽事了,起身走到三人麵前,嚴肅慎重的說道:“此戰,事關大唐顏麵,百姓期望。若勝,大唐再無草原威脅,邊疆百姓能夠安穩數十年。”


    深吸一口氣,他眼神突然變得淩厲起來。


    “若敗,孤也不會獨自逃迴。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突厥終不還。”


    一首經典名詩破口而出。


    三人看向李承乾十歲的身體,突然覺得太子殿下的影子竟然是如此偉岸。


    特別是公孫達,當初就是被李承乾的詩所吸引。


    沒想到今日太子的一腔熱血,竟然如此感人。


    好一句不破突厥終不還。


    一時間這半句詩詞在公孫達三人離開東宮的時候已經傳遍了長安。


    自然也是傳到了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的耳裏。


    甚至是大安宮。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突厥終不還。好,好一個不破突厥終不還,吾李氏子孫,好樣的。”


    正喝著酒的李淵拍案叫好。


    來通知的內侍也是感動的眼眶紅紅,包括伺候李淵的王德,就差流下了淚水。


    三年前的一幕幕,湧現在眼前。


    皇宮一箱箱財寶搬走,瞬間空了一半。


    大唐窮嗎?


    不窮,繼承了富庶的隋朝,怎麽可能窮。


    為什麽李世民接手如此窮?


    也不想想突厥搬走了多少財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90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90後並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