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從龍之功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 作者:90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鄯州開通互市一事,在朝堂上被李承乾提出來,幾個五姓七望的官員出來略微反對。
以裴寂為首的老臣派和武將集團強力反擊從而同意了。
能看得出來五姓七望之人看李承乾咬牙切齒的,這一次恐怕是真的惹急了他們。
不過他們並不能左右主家的想法,沒有崔仁師的威望在,他們如同一盤散沙,李承乾根本沒將他們放在心上。
無非是朝堂上有一些阻礙。
可隻要得到了李世民的支持,身後還有裴寂這樣的老臣派支持,世家官員完全沒有威脅。
通過了這件事,接下來的日子,李承乾便開始空閑了。
唯一一件事便是大唐會所舉辦的聯誼會。
五日後。
因為需要邀請西域的胡商,所以時間便寬裕了許多,盡量邀請更多的胡商來參加。
李承乾倒是沒去參加,而是讓公孫達全權主持。
宣布了要在鄯州開通互市,聚寶盆商行要將貨物銷往西域,組織商隊,開設專門護送西域商隊的鏢局,瞬間讓這些商賈瘋了。
沒錯,就是開心的瘋了。
不管是大唐的商賈或者西域的胡商,他們都很開心。
大唐的商賈也有跑西域的,可惜很少,去一趟西域幾乎等同於不要命,把腦袋擠在褲腰帶上。
而胡商們則是被馬匪襲擾的每次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才能順利到達大唐。
一百馬車能送五十馬車到大唐,已經有很大的利潤了,不怪他們價格貴,實在是路途遙遠,損失的貨物也多,弄不好就會丟了命。
大唐前往西域的路上,不知道堆了多少屍骨。
有一些馬匪為了震懾來往商賈,讓他們乖乖交錢,馬匪會時不時在必經之路上掛上人頭或者幹屍。
現在由太子殿下設立鏢局,肯定是比普通的鏢局更安全。
“太子殿下。”公孫達結束了聯誼會,馬不停蹄的便來東宮匯報消息了:“今日聯誼會,很多胡商都加入了大唐會所的會員,而且表示要跟聚寶盆商行拿貨。”
“同時也希望,大唐會所能夠幫他們售賣西域的貨物,隻要保證他們安全,貨物的價格願意低五成。”
嗬嗬!
李承乾正吃著最新研究的藥膳,聽見這話冷笑了幾聲。
“坐吧,嚐嚐新研究出來的藥膳。”
“是。”公孫達也沒有客氣,忙了一整天,肚子早就餓了。
主要是了解李承乾,這位太子喜歡幹脆的人,不喜歡被規矩束縛。
所以公孫達才敢直接坐下。
旁邊伺候的王泉也沒有說什麽,連忙讓人拿來碗筷。
公孫達大快朵頤之時,李承乾才開口道:“這些胡商倒是好算計。以往他們來大唐,路上損失加給馬匪的也有五成之多,到大唐賣這些東西才能賣出高價,算是用命搏來的。”
“可如今有孤的鏢局護送,安全多了,才給減少五成,這比他們以往賺的之多不少,最主要不需要用命搏。”
公孫達一聽,也反應過來了。
聽著好像是西域胡商很大方直接少五成價格。
可是李承乾這麽一算,這西域胡商並不虧,而且降低了風險,還有可能賺的更多。
咽下一塊肉,公孫達這才問道:“太子殿下,那我去迴絕他們?”
按照公孫達的想法,反應鏢局有了,商隊有了,不拿西域胡商的貨物,他們也能自己帶迴來。
也不一定需要胡商們。
李承乾搖了搖頭:“成立鏢局需要很大的開支,孤想要成立的鏢局可不單單隻為了西域,何況對抗馬匪,裝備也需要加強,暫時還不能拒絕胡商。”
有錢不賺王八蛋。
“但也不能慣著這群胡商,告訴他們,最多三成,多了孤不合作。不要太強硬,給個理由,就說有安全的商道,商隊肯定會增加,貨物太多,買不上價格。”
“何況我們不止在長安售賣,而是賣往全大唐,要是不願意,他們也可以自己跑遍大唐去賣。”
公孫達眼前一亮。
“好,明日我就去找他們談。”
看著公孫達狼吞虎咽的樣子,李承乾想到了鄭玄毅,他放下筷子道:“今日,鄭玄毅去大唐會所了嗎?”
公孫達邊吃邊點頭,活脫脫一個餓死鬼投胎。
如果太子是別人,他也不會如此沒有形象,狠狠吞咽下咀嚼之物,才開口:“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這幾日鄭玄毅我都盯著,跑的最多的就是曲池坊,然後就是五姓七望的府邸。”
“今日的聯誼會他也來了,隻是一個人默默的坐在角落位置,並沒有和任何人交談。”
李承乾微微頷首,看向王泉問道:“鄭玄毅這幾日如何了?收了幾套宅院?”
被提問的王泉愣了愣。
他還真沒有關注過。
還是公孫達開了口,解了王泉的尷尬。
“據我所知,鄭家的宅院已經過戶了,還有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名下的也被鄭玄毅給收了,眼下就剩下太原王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範陽盧氏名下的沒有收過來。”
最後公孫達還摸著下巴分析道:“五日時間,鄭玄毅速度不算慢了,最近他倒是在接觸範陽盧氏,應該問題不大。最難的恐怕是博陵崔氏了,聽說博陵崔氏的崔邑跟鄭玄毅不對付。”
兩家不對付的事情,也不是什麽秘密了。
主要鄭家退出了富通錢莊,加上鄭玄毅出入東宮被人知道了。
沒有不透風的牆。
崔邑認為,鄭家投靠了太子,所以富通錢莊才會如此。
其實按照崔邑的想法,也是說得通。
李承乾這種操作,多數人都會認為是有內應,能夠批複這麽多貸款,最主要宅院登記都會查錯,這麽低級的錯誤,怎麽可能發生。
出錯的還都是逃跑的那些人。
沒有內應,誰也不信。
崔邑知道自己奈何不了太子,可鄭家就不一樣了。
如今長安城崔邑針對鄭玄毅的事情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加上鄭玄毅到處在收曲池坊的宅院,誰不知道那是李承乾弄的新項目。
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那是沒辦法。
富通錢莊虧損厲害,他們不如其餘幾家財大氣粗,有人開一個好價格,宅院便沒必要囤著了,能賣就要賣。
錢在自己口袋才是最真實的。
李承乾算是明白了,鄭玄毅為了表忠心,這是要跟崔邑決裂了。
不過這是好事。
五姓七望之所以被李世民忌憚,那是因為人家七家聯合起來。
要是當中的任何一家,朝廷還不放在眼裏。
“太子殿下,這鄭玄毅好歹也是校尉,放棄官身願意入奴籍,這怎麽看都有些不對啊。”公孫達吃飽喝足後,皺眉問了一句。
自從得到了李承乾的命令,了解一番,公孫達也是大吃一驚。
沒想到還有人自願入奴籍的。
而且還是鄭仁基的嫡長子。
李承乾冷笑一聲:“嗬嗬,鄭玄毅比你們誰都聰明。”
嗯?
突然有些不服氣,公孫達從未認為自己比別人笨。
看著對麵一副不服氣的嘴角,李承乾翻了一個白眼:“你知道為什麽五姓七望能屹立幾百年上千年?”
公孫達一愣,想了想這個問題。
最後試探道:“他們有錢?”
有錢,很籠統了。
這麽說起來也沒有錯。
這麽多壟斷的產業都在五姓七望手中,這不就是有錢嗎?
窮人對富人的認知是有錢。
內行人對富人的認知是壟斷。
高層人對富人的認知是羔羊。
公孫達這種認知也沒錯,可李承乾緩緩地搖了搖頭:“不對。”
“不是嗎?”
“我給你造紙工坊,你能變有錢嗎?”李承乾反問了一句。
公孫達毫不猶豫的點頭,可下一秒他連忙搖頭道:“不對,有了造紙工坊,可手中無權,也守不住。”
從李承乾身上就能夠看出來。
五姓七望如此打壓太子,看似為了那些那些技術,實則為了權力。
太子權力與他們相當,隻能打壓太子,讓太子屈服。
李承乾欣慰的頷首。
沒看錯公孫達,腦瓜子轉的挺快,怪不得林邑那邊的事弄辦的如此漂亮。
想到此,恐怕林邑的糧食貿易市場要開始運轉了,林邑第一批糧食在收割了吧?
迴過神,李承乾這才問道:“五姓七望有權,可王朝更替,五姓七望為什麽每朝每代都有權呢?”
這問題,讓公孫達皺起了眉。
對啊。
五姓七望最長的存在了六七百年之久。
曆經漢、晉、南、北、隋六七百年,五姓七望卻屹立不倒。
“還望太子殿下解惑,我愚笨,實在想不到為何。”公孫達無奈,隻能向著李承乾詢問。
李承乾撇撇嘴。
終究是沒有入朝堂,加上公孫達看的書恐怕都是那些詩經之類的書籍。
曆史恐怕也不會去分析五姓七望為何曆朝曆代都能有權,隻能是最高權力的那批人,知道五姓七望的高明之處。
想了想,他才開口解惑:“其實很簡單,天下不管如何亂,背後都有五姓七望的影子。”
“並不是說他們推翻了一個朝代,而是這個朝代壓不住他們盤剝百姓,所以會有人站出來推翻政權。而當五姓七望看見政權不穩固的時候,便會有族人派出去輔助造反之人,缺糧給糧,缺錢給錢。”
“當然他們下注不是賭大小,而是多方下注。每個勢力都有他們的人,你可想而知為何他們能屹立不倒。”
“新皇登基,他們也是有著從龍之功,在經營幾十年,這些五姓七望又會向前朝一樣剝削百姓,直到再次天下大亂。”
嘶!
公孫達聽的牙疼。
仔細一想,好像是這麽一迴事,遠的不說,就說當今陛下。
身邊也有不少的五姓七望支持者。
而隱太子那邊也是有的。
這是他們這些學子平時讀書的時候,總是能聽到一些。
原來如此。
“殿下,那他們不是處於不敗之地了嘛?”不管幾百年,幾千年,他們兩邊下注,三邊下注都能得到好處。
享受著剝削百姓的財富,幾十年,百年。
怪不得,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
李承乾聽見這話有些好笑:“孤不會接受他們的支持,他們安安分分還好,不安分,孤絕對會鏟除他們。如今隻是開始,他們背後的主家還沒有正式發力,再有幾年,哪怕五年時間,這天下便不會再有世家的存在。”
“真……真的?”公孫達討厭世家,那也是科舉一事上。
那些世家之人明明學識不行,然而能考上科舉。
日日享樂,不為百姓幹實事,卻能夠一路升遷。
如今聽了李承乾的解釋,他才知道原來世家是這樣的世家,不是光科舉清名就能鏟除世家。
也不是朝代更迭,能夠讓世家銷聲匿跡。
公孫達忽然眼神一亮,看向李承乾,拱手道:“太子殿下,我定當全力輔佐殿下,鏟除世家。”
唯一的希望恐怕就是太子了。
隻要太子不接受世家幫助,未來登基了,世家也就沒有功勞可言。
用不了多少年,世家影響肯定會降低。
到時便能鏟除世家,這是最穩妥,也是傷亡最小的辦法。用時間去衝淡世家的影響力,何況太子還掌握了如此之多的新東西。
李承乾挑了挑眉,也隻是笑笑。
以裴寂為首的老臣派和武將集團強力反擊從而同意了。
能看得出來五姓七望之人看李承乾咬牙切齒的,這一次恐怕是真的惹急了他們。
不過他們並不能左右主家的想法,沒有崔仁師的威望在,他們如同一盤散沙,李承乾根本沒將他們放在心上。
無非是朝堂上有一些阻礙。
可隻要得到了李世民的支持,身後還有裴寂這樣的老臣派支持,世家官員完全沒有威脅。
通過了這件事,接下來的日子,李承乾便開始空閑了。
唯一一件事便是大唐會所舉辦的聯誼會。
五日後。
因為需要邀請西域的胡商,所以時間便寬裕了許多,盡量邀請更多的胡商來參加。
李承乾倒是沒去參加,而是讓公孫達全權主持。
宣布了要在鄯州開通互市,聚寶盆商行要將貨物銷往西域,組織商隊,開設專門護送西域商隊的鏢局,瞬間讓這些商賈瘋了。
沒錯,就是開心的瘋了。
不管是大唐的商賈或者西域的胡商,他們都很開心。
大唐的商賈也有跑西域的,可惜很少,去一趟西域幾乎等同於不要命,把腦袋擠在褲腰帶上。
而胡商們則是被馬匪襲擾的每次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才能順利到達大唐。
一百馬車能送五十馬車到大唐,已經有很大的利潤了,不怪他們價格貴,實在是路途遙遠,損失的貨物也多,弄不好就會丟了命。
大唐前往西域的路上,不知道堆了多少屍骨。
有一些馬匪為了震懾來往商賈,讓他們乖乖交錢,馬匪會時不時在必經之路上掛上人頭或者幹屍。
現在由太子殿下設立鏢局,肯定是比普通的鏢局更安全。
“太子殿下。”公孫達結束了聯誼會,馬不停蹄的便來東宮匯報消息了:“今日聯誼會,很多胡商都加入了大唐會所的會員,而且表示要跟聚寶盆商行拿貨。”
“同時也希望,大唐會所能夠幫他們售賣西域的貨物,隻要保證他們安全,貨物的價格願意低五成。”
嗬嗬!
李承乾正吃著最新研究的藥膳,聽見這話冷笑了幾聲。
“坐吧,嚐嚐新研究出來的藥膳。”
“是。”公孫達也沒有客氣,忙了一整天,肚子早就餓了。
主要是了解李承乾,這位太子喜歡幹脆的人,不喜歡被規矩束縛。
所以公孫達才敢直接坐下。
旁邊伺候的王泉也沒有說什麽,連忙讓人拿來碗筷。
公孫達大快朵頤之時,李承乾才開口道:“這些胡商倒是好算計。以往他們來大唐,路上損失加給馬匪的也有五成之多,到大唐賣這些東西才能賣出高價,算是用命搏來的。”
“可如今有孤的鏢局護送,安全多了,才給減少五成,這比他們以往賺的之多不少,最主要不需要用命搏。”
公孫達一聽,也反應過來了。
聽著好像是西域胡商很大方直接少五成價格。
可是李承乾這麽一算,這西域胡商並不虧,而且降低了風險,還有可能賺的更多。
咽下一塊肉,公孫達這才問道:“太子殿下,那我去迴絕他們?”
按照公孫達的想法,反應鏢局有了,商隊有了,不拿西域胡商的貨物,他們也能自己帶迴來。
也不一定需要胡商們。
李承乾搖了搖頭:“成立鏢局需要很大的開支,孤想要成立的鏢局可不單單隻為了西域,何況對抗馬匪,裝備也需要加強,暫時還不能拒絕胡商。”
有錢不賺王八蛋。
“但也不能慣著這群胡商,告訴他們,最多三成,多了孤不合作。不要太強硬,給個理由,就說有安全的商道,商隊肯定會增加,貨物太多,買不上價格。”
“何況我們不止在長安售賣,而是賣往全大唐,要是不願意,他們也可以自己跑遍大唐去賣。”
公孫達眼前一亮。
“好,明日我就去找他們談。”
看著公孫達狼吞虎咽的樣子,李承乾想到了鄭玄毅,他放下筷子道:“今日,鄭玄毅去大唐會所了嗎?”
公孫達邊吃邊點頭,活脫脫一個餓死鬼投胎。
如果太子是別人,他也不會如此沒有形象,狠狠吞咽下咀嚼之物,才開口:“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這幾日鄭玄毅我都盯著,跑的最多的就是曲池坊,然後就是五姓七望的府邸。”
“今日的聯誼會他也來了,隻是一個人默默的坐在角落位置,並沒有和任何人交談。”
李承乾微微頷首,看向王泉問道:“鄭玄毅這幾日如何了?收了幾套宅院?”
被提問的王泉愣了愣。
他還真沒有關注過。
還是公孫達開了口,解了王泉的尷尬。
“據我所知,鄭家的宅院已經過戶了,還有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名下的也被鄭玄毅給收了,眼下就剩下太原王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範陽盧氏名下的沒有收過來。”
最後公孫達還摸著下巴分析道:“五日時間,鄭玄毅速度不算慢了,最近他倒是在接觸範陽盧氏,應該問題不大。最難的恐怕是博陵崔氏了,聽說博陵崔氏的崔邑跟鄭玄毅不對付。”
兩家不對付的事情,也不是什麽秘密了。
主要鄭家退出了富通錢莊,加上鄭玄毅出入東宮被人知道了。
沒有不透風的牆。
崔邑認為,鄭家投靠了太子,所以富通錢莊才會如此。
其實按照崔邑的想法,也是說得通。
李承乾這種操作,多數人都會認為是有內應,能夠批複這麽多貸款,最主要宅院登記都會查錯,這麽低級的錯誤,怎麽可能發生。
出錯的還都是逃跑的那些人。
沒有內應,誰也不信。
崔邑知道自己奈何不了太子,可鄭家就不一樣了。
如今長安城崔邑針對鄭玄毅的事情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加上鄭玄毅到處在收曲池坊的宅院,誰不知道那是李承乾弄的新項目。
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那是沒辦法。
富通錢莊虧損厲害,他們不如其餘幾家財大氣粗,有人開一個好價格,宅院便沒必要囤著了,能賣就要賣。
錢在自己口袋才是最真實的。
李承乾算是明白了,鄭玄毅為了表忠心,這是要跟崔邑決裂了。
不過這是好事。
五姓七望之所以被李世民忌憚,那是因為人家七家聯合起來。
要是當中的任何一家,朝廷還不放在眼裏。
“太子殿下,這鄭玄毅好歹也是校尉,放棄官身願意入奴籍,這怎麽看都有些不對啊。”公孫達吃飽喝足後,皺眉問了一句。
自從得到了李承乾的命令,了解一番,公孫達也是大吃一驚。
沒想到還有人自願入奴籍的。
而且還是鄭仁基的嫡長子。
李承乾冷笑一聲:“嗬嗬,鄭玄毅比你們誰都聰明。”
嗯?
突然有些不服氣,公孫達從未認為自己比別人笨。
看著對麵一副不服氣的嘴角,李承乾翻了一個白眼:“你知道為什麽五姓七望能屹立幾百年上千年?”
公孫達一愣,想了想這個問題。
最後試探道:“他們有錢?”
有錢,很籠統了。
這麽說起來也沒有錯。
這麽多壟斷的產業都在五姓七望手中,這不就是有錢嗎?
窮人對富人的認知是有錢。
內行人對富人的認知是壟斷。
高層人對富人的認知是羔羊。
公孫達這種認知也沒錯,可李承乾緩緩地搖了搖頭:“不對。”
“不是嗎?”
“我給你造紙工坊,你能變有錢嗎?”李承乾反問了一句。
公孫達毫不猶豫的點頭,可下一秒他連忙搖頭道:“不對,有了造紙工坊,可手中無權,也守不住。”
從李承乾身上就能夠看出來。
五姓七望如此打壓太子,看似為了那些那些技術,實則為了權力。
太子權力與他們相當,隻能打壓太子,讓太子屈服。
李承乾欣慰的頷首。
沒看錯公孫達,腦瓜子轉的挺快,怪不得林邑那邊的事弄辦的如此漂亮。
想到此,恐怕林邑的糧食貿易市場要開始運轉了,林邑第一批糧食在收割了吧?
迴過神,李承乾這才問道:“五姓七望有權,可王朝更替,五姓七望為什麽每朝每代都有權呢?”
這問題,讓公孫達皺起了眉。
對啊。
五姓七望最長的存在了六七百年之久。
曆經漢、晉、南、北、隋六七百年,五姓七望卻屹立不倒。
“還望太子殿下解惑,我愚笨,實在想不到為何。”公孫達無奈,隻能向著李承乾詢問。
李承乾撇撇嘴。
終究是沒有入朝堂,加上公孫達看的書恐怕都是那些詩經之類的書籍。
曆史恐怕也不會去分析五姓七望為何曆朝曆代都能有權,隻能是最高權力的那批人,知道五姓七望的高明之處。
想了想,他才開口解惑:“其實很簡單,天下不管如何亂,背後都有五姓七望的影子。”
“並不是說他們推翻了一個朝代,而是這個朝代壓不住他們盤剝百姓,所以會有人站出來推翻政權。而當五姓七望看見政權不穩固的時候,便會有族人派出去輔助造反之人,缺糧給糧,缺錢給錢。”
“當然他們下注不是賭大小,而是多方下注。每個勢力都有他們的人,你可想而知為何他們能屹立不倒。”
“新皇登基,他們也是有著從龍之功,在經營幾十年,這些五姓七望又會向前朝一樣剝削百姓,直到再次天下大亂。”
嘶!
公孫達聽的牙疼。
仔細一想,好像是這麽一迴事,遠的不說,就說當今陛下。
身邊也有不少的五姓七望支持者。
而隱太子那邊也是有的。
這是他們這些學子平時讀書的時候,總是能聽到一些。
原來如此。
“殿下,那他們不是處於不敗之地了嘛?”不管幾百年,幾千年,他們兩邊下注,三邊下注都能得到好處。
享受著剝削百姓的財富,幾十年,百年。
怪不得,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
李承乾聽見這話有些好笑:“孤不會接受他們的支持,他們安安分分還好,不安分,孤絕對會鏟除他們。如今隻是開始,他們背後的主家還沒有正式發力,再有幾年,哪怕五年時間,這天下便不會再有世家的存在。”
“真……真的?”公孫達討厭世家,那也是科舉一事上。
那些世家之人明明學識不行,然而能考上科舉。
日日享樂,不為百姓幹實事,卻能夠一路升遷。
如今聽了李承乾的解釋,他才知道原來世家是這樣的世家,不是光科舉清名就能鏟除世家。
也不是朝代更迭,能夠讓世家銷聲匿跡。
公孫達忽然眼神一亮,看向李承乾,拱手道:“太子殿下,我定當全力輔佐殿下,鏟除世家。”
唯一的希望恐怕就是太子了。
隻要太子不接受世家幫助,未來登基了,世家也就沒有功勞可言。
用不了多少年,世家影響肯定會降低。
到時便能鏟除世家,這是最穩妥,也是傷亡最小的辦法。用時間去衝淡世家的影響力,何況太子還掌握了如此之多的新東西。
李承乾挑了挑眉,也隻是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