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崔掌櫃,李承乾看了眼天氣。


    嗯,依舊那麽熱。


    王泉送走崔掌櫃迴來,看著李承乾低聲問道:“殿下,雖然五日時間不久,可要是五姓七望他們主家出手,上千萬貫還是能夠解決的。”


    五日時間,足以讓五姓七望的主家將銀錢運來長安了。


    謀劃許久,要是最後依舊被五姓七望度過難關,王泉覺得很可惜。


    李承乾擦了擦手上冷飲沾染的水珠,不屑道:“是嗎?除非五姓七望這些家主都是腦子進水,解決了這一千萬貫的缺口以為就能夠賺錢了嗎?”


    “哼哼。”


    最後兩聲冷哼,表現出了李承乾強大的自信。


    先不說錢莊的模式,就按照招攬儲戶和放貸兩個項目能夠保證錢莊盈利,很難。


    畢竟大唐商業完全不如後世發達,商賈隻是一小部分人。


    想要改變這種狀況,最少也需要十數年甚至數十年。


    他弄錢莊,說句難聽的是為了集資,因為後續用錢的地方太多了。


    想要錢莊賺錢,最起碼現在肯定不行。


    至於五姓七望,除非真有穿越的人,不然很難有人能夠運作這麽龐大的資金。


    要是能運作,這些五姓七望的人,會將銅錢鬥深埋於地底嗎?


    完全不現實。


    王泉愣了,不知道李承乾哪來的這麽大自信心。


    不過盲目崇拜的心,讓他沒有多問什麽,本來就是提醒。


    覺得太子殿下不放在心上,那麽說明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李承乾摸了摸肚子,感慨道:“嗯,是時候用膳了,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王泉,吩咐膳房那邊,就說孤今日想吃肘子了。如此好的一莊生意,不費吹灰之力要是能夠脫下,自然是值得慶祝。”


    “吃完肘子,孤可以美美的睡一個午覺,任何人來都別打擾孤。”


    “喏。”王泉不解太子殿下最後一句話是什麽意思,不過還是去吩咐膳房了。


    如今大安宮和立正殿的夥食都是由東宮這邊準備,所以太極宮調配了不少禦廚過來。


    曾經趾高氣昂,給皇帝做膳食的禦廚們來到了東宮,隻能成為了一個切配菜的。


    可憐巴巴,為了學好東宮的手藝,他們也是厚著臉皮,各種塞銀錢,送東西,就是希望能夠學一手,未來能夠去給陛下做膳食。


    …….


    崔掌櫃從東宮出來之後,並沒有迴富通錢莊。


    現在去富通錢莊也是看著人擠人的百姓將銀錢取走,他隻能現在旁邊這麽眼睜睜的看著。


    先去通知了清河崔氏在長安城的主事崔以玄一聲。


    一聽隻有五日期限,崔以玄連忙著急讓五姓七望其他幾人過來。


    “諸位,太子殿下今日找崔掌櫃,下了最後通牒,五日之後,我們暫時不能解決問題,就會將富通錢莊收入朝廷。”


    砰!


    聽聞此言的鄭仁基一拍案幾,怒不可遏道:“太子簡直是太過分了。”


    “就是,憑什麽?”崔仁師的兒子崔邑亦是氣憤不已。


    剛接管這一脈的崔邑本就想做一番事業。


    沒想到這才幾個月,富通錢莊投資如此大的生意就要交於朝廷。


    這讓族內的長輩如何看?


    旁邊的崔敦禮身為崔邑的二叔,拉了拉對方,示意安靜。


    看著自己的二叔,崔邑很無奈氣憤的坐迴了原位。


    沒辦法,自己上位,完全是二叔崔敦禮大力支持。不然就崔仁師還活著,他想上位,其餘幾房恐怕都不會答應。


    王珪也是老謀深算的問道:“如今事已至此,還是想想如何解決問題的好,發那些火氣,並不能改變什麽。”


    這話倒是說到了眾人的心坎裏。


    頓了頓,王珪繼續問道:“賬目相信大家都看了,一千二百萬貫,各家能夠拿出多少?渡過目前的難關再說。”


    “原本想著外麵的債多少都能收一部分迴來,不料被太子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陛下的心思想必大家很清楚,私下鬥可以,但涉及百姓,他的刀可還沒有鈍,玄武門的血都未幹,確實是我們冒失了。”


    其餘世家的主事臉色紛紛白了幾分。


    一個兄弟都敢殺的皇帝,而且一殺還殺了兩個,能不讓人膽寒嗎?


    也多虧了王珪的提醒。


    不然他們都忘記了,龍椅上那位,別看天天被魏征懟,可關乎江山社稷,殺人可從不手軟。


    鄭仁基也是訕訕的坐了下來,心底也是害怕了幾分。


    看了眼旁邊的長子鄭玄毅。


    接收到了視線,鄭玄毅出聲道:“諸位世伯,錢莊一事並非我們想的如此簡單,拉來儲戶,還需要考慮將錢借出去,我們才能盈利。”


    “這段時間大家也能看出來,錢莊其實並不是賺錢的好生意,這次太子殿下一出手就讓我們損失如此慘重,甚至有一百二十萬貫不知所蹤。難道你們就沒想過,這是誰的手筆?”


    說起這個,在座的更是咬牙切齒。


    還能是誰的手筆?


    不是龍椅上那位,就是東宮的那位。


    可要說十歲孩子有如此心機,他們更相信是龍椅上那位。


    畢竟派人去調查,最後不止抵押的宅院記在了大唐錢莊名下,就連過戶的痕跡都沒有。


    還有借錢的那些人,一路的過所文書根本沒有痕跡。


    他們都懷疑這群人是不是躲在呢南崖村,畢竟那裏他們還沒有資格進去搜。


    要說太子聰慧能想出此法,倒不如說是龍椅上那位授意太子如此行事,尾巴都清理的一絲痕跡不留。


    可他們又不能說什麽。


    翻臉?


    傳迴主家,家主和那些長輩們還不將他們罵的狗血噴頭,連個孩子都不如。


    看眾人臉色性情不定,鄭玄毅這才繼續道:“其實我的意思是,這爛攤子不如直接給朝廷,損失的錢也就當做一個教訓。真要是去補這個窟窿,你們能保證錢莊短時間能賺迴一千萬貫嗎?”


    眾人再次臉色變了變。


    是啊,能賺迴來嗎?


    就算按照他們的方法能賺迴來,長安城亦或者整個大唐絕對會烏煙瘴氣。


    到時候再弄出什麽反王,仇視他們五姓七望又該如何?


    本來名聲就不好聽,弄出來一個反王仇視五姓七望,這不等於自掘墳墓嗎?


    王珪倒是聽出了意思,皺著眉道:“你的意思是直接放棄?那我們先前投入的都虧了嗎?”


    說多不多,可那也是對於主家而言不算多。


    對於他們這種分支來說,已經是半數身家了。


    崔邑第一個站出來不同意:“不行,我們總共拿出來一百五十萬貫,這麽多的錢,就這麽送給朝廷了?”


    “我覺得,各自聯係主家,這錢算是借的,我們慢慢賺迴來,再還也不遲。如果就這麽送給朝廷,主家那邊怎麽看?我們還有臉嗎?”


    這話說到了大部分人的心裏。


    麵對崔邑,鄭玄毅還是晚輩,畢竟鄭仁基和崔仁師足足差了一個大輩份。


    所以鄭玄毅說話也是比較客氣:“我們鄭家已經決定了,如果諸位不同意,那我們鄭家退出。”


    退出?


    崔邑雙眼死死看向了鄭玄毅:“你做得了主嗎?”


    所有人又將目光看向了鄭仁基。


    不管如何,現在掌家的還是鄭仁基。


    鄭仁基老臉也不好看,可這是來之前他們父子便商量好的。


    經過這麽多次,鄭仁基也覺得鄭玄毅說得對,所以抿了抿唇道:“沒錯,鄭家退出。不管這事結果如何,我們鄭家都不會繼續參與。”


    “你……”崔邑不敢相信。


    他和鄭仁基年歲差不多大,說句難聽的,還有姻親關係,說話不能太衝。


    可太生氣了,他氣笑了:“行,既然鄭家要退出,那就別怪我們了。富通錢莊,鄭家出了二十萬貫,我們是不會退的,還希望你別後悔。”


    “自然。”鄭仁基也想通了。


    太子已經不是剛開始的時候了,如果當初針對太子的聚寶盆商行,單單一個商行,他們擰成一股繩,還是能夠對付。


    可如今,太子身後有聚寶盆商行、大唐會所、及時彩、大唐錢莊,再加上南崖村這個神秘的地方,已經成氣候了。


    憑借他們分支的力量,已經不可能撼動。


    不如早些退出,保存實力。


    “好好好,那就請吧。”崔邑簡直氣瘋了,直接開始逐客了。


    鄭仁基也沒有停留,帶著鄭玄毅就離開了。


    其餘人麵麵相覷。


    也有人開始生起了退意。


    私宅外,鄭仁基父子看了眼身後的宅院,小廝正好關上了門。


    兩人紛紛搖了搖頭。


    “阿爺……”鄭玄毅怕鄭仁基有什麽不甘,畢竟是二十萬貫,連忙出聲想要勸慰。


    不料被鄭仁基擺手打斷了。


    “毅兒,你說的對,太子如今不是我們能對付的,今日忍痛割肉,算是防止更大的損失。”鄭仁基也是歎息無比。


    原本還不同意,可剛才崔邑的話,讓他心驚不已。


    借主家的錢。


    大唐建立,來長安的時候,主家給他們的便不少,如今身家也是翻了不知道多少番。


    到頭來還要問主家要錢。


    別的分支會如何想?


    鄭玄毅沉默了。


    待父子倆人上了馬車,他才開口:“阿爺,我想去找太子。按照這個情形,富通錢莊隻會是第一步,鄭家想要在長安繼續生存下去,或許隻能與太子交好。”


    鄭仁基一愣。


    和太子交好嗎?


    他們也不是沒想過,也試探過,可結果是,認為太子年幼,還不懂這些事。


    可如今看來……太子似乎跟龍椅上那位一樣,不喜五姓七望。


    鄭玄毅當然知道自己父親的打算,良久才開口:“阿爺,我願意放棄鄭家長子的身份,去東宮。這樣我們算是兩邊下注,未來太子……我們鄭家也不虧。”


    這話震驚了鄭仁基。


    不敢想象自己兒子要放棄鄭家長子的身份。


    嫡長子在大唐是什麽,代表著繼承。


    想也不想,鄭仁基便否定了這個想法:“不行,這事絕對不行。”


    好不容易有這麽優秀的兒子,再推出去算怎麽迴事?


    鄭玄毅卻苦口婆心的說道:“阿爺,太子殿下也說了,就十年。十年之後,太子那邊不行,我依然可以迴來。”


    “對於鄭家而言,這買賣不虧。”


    這下鄭仁基沉默了。


    一邊不同意崔邑的想法,因為主家那邊的原因。


    誰不想光宗耀祖,祭祖上頭香?


    一旦如崔邑想法去做,別說祭祖頭香了,恐怕祖墳都沒臉。


    可鄭玄毅是他兒子中最優秀的,如今已經是校尉了,未來肯定有很好的前景。


    從中疏通疏通,未必不能夠在軍中嶄露頭角,到時軍功可以轉的話,也可以有一個不錯的官職。


    可放棄這些,入奴籍,代表著之前的努力全白費了。


    但如今太子勢大,能夠對抗的隻能是五姓七望所有主家聯合起來。


    但……他們鄭家的一個長安分支,又該何去何從?


    主家出手和朝廷對抗,如此大的爭鬥,他們這一支確定能留下來嗎?


    父子倆人在那馬車中商量了許久。


    最後是鄭仁基妥協,在鄭府下了馬車,鄭玄毅則是吩咐車夫,直接去了東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90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90後並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