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請不動的孫神醫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 作者:90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沒好氣的瞥了眼長孫無忌。
無奈,自己這個大舅哥好歹也是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功臣。
“好了,輔機朕也沒怪你。”
說著,他又看向了李承乾道:“之前貞觀律修訂一事由輔機主持,既然要增加商律,此事便由玄齡主持吧,太子輔助。”
長孫無忌聞言,本鬆了口氣,可沒想到修訂貞觀律的主持機會沒了。
雖然沒有摘除他參加修訂貞觀律的資格,也沒說摘除他主持的名額。
可讓房玄齡主持這句話很明顯了。
他長孫無忌恐怕是有名無實了。
“臣領命。”房玄齡挑了挑眉,上前便拱了拱手。
這種送上門的功勞,甚至可能會流傳千古的美名,他房玄齡當然不是傻子。
別人或許會怕他長孫無忌,房玄齡可不怕。
李承乾也是無語,自己給自己又找了一門差事。
他默默發誓,下次再也不出頭了。
正當李世民要退朝之時,杜如晦站了出來,咳嗽了兩聲道:“咳咳,陛下,曲池坊一事該如何處置?”
這讓李世民和李承乾都詫異的看向了杜如晦。
不解又提這事幹什麽。
李世民是覺得這事私下李承乾自己去處理就行,這種世家和太子打擂台,他不便插手。
不然又會引發朝廷和世家的對抗。
好不容易消停,他可不想再刺激世家了,選擇了暫避鋒芒。
李承乾也是不解杜如晦到底是站在哪一邊的?
曆史上也沒聽說杜如晦替世家說話啊。
不對,杜如晦不是貞觀二年便……
想起這個,李承乾在看杜如晦的臉色確實不如周圍的人那麽紅潤,倒更顯得蒼白。
唉,房謀杜斷……
要是杜如晦不會替世家說話,李承乾覺得還能讓孫思邈去看看,能留住未來對大唐肯定是有好處的。
正在胡思亂想之際,李世民開口了:“克明,你有什麽想法?”
杜如晦倒也坦誠:“陛下,既然太子殿下已經說了控製物價,那麽宅院的價格是不是也應該控製?”
“長安城一進院正常價大概在百貫左右,二進的宅院也是在三百至五百貫之間,三進院也貴一些,或許要千餘貫。當然這個還是要看宅院大小,最後定價。”
李世民微微頷首。
一旁的李承乾挑了挑眉,沒想到杜如晦要說的是這件事。
果然是房謀杜斷。
如果能夠控製房價,那麽世家又該如何漲價?
想到此,李承乾立馬上前道:“父皇,兒臣認為宅院因地置宜,宅院大小有所不同,一進二進並不能分出價格,最好按照地來計算。”
“一進院大約是一畝到兩畝地,那麽按照地塊大小一畝地正常價為五十貫,如果是兩畝地的一進院,地價加上造價絕對不會超過兩百貫。這其中也要看宅院內一些物品而定。”
“所以兒臣認為,在宅院這一塊,地價加造價最多浮動不得超過五成。”
“嗯,既然如此就這樣辦吧。”李世民點點頭。
“父皇英明。”李承乾一拱手。
“陛下英明。”
滿朝文武也是異口同聲的喊了一句。
就連世家官員也是無奈的被逼的同意了這觀點。
主要沒有損失他們的利益。
要是讓他們賠錢,恐怕這事就不好過了。
李承乾這麽說也是麵子上過得去,至於曲池坊的房子,他自有其他辦法。
下朝後。
李承乾想到了什麽,對王泉說道:“讓人去一趟南崖村請孫神醫來給蔡國公看看。”
沒錯,蔡國公便是杜如晦,此時任吏部尚書。
貞觀三年就會出任尚書右仆射,直到貞觀四年病逝,追贈司空、萊國公。
既然不是世家一邊的,李承乾自然不想如此好的名相早早便離世。
王泉本想應下,可一瞬間犯起了難。
“怎麽了?”看著一副苦瓜臉的王泉,李承乾皺眉問道。
“殿下。”
王泉真是有苦說不出:“這孫神醫恐怕我請不動。”
額……
李承乾也是有些鬱悶。
真搞不懂孫思邈的心思,南崖村誰去看病,都熱情無比。
可每次他去請人,就必須拿點東西出來換。
金銀都不行,必須是關於醫術的。
自己這點淺薄的知識,恐怕遲早被榨幹。
“告訴他,隻要能治好蔡國公,孤就送他一套手術刀。”為了杜如晦,李承乾也是咬了咬牙。
之前便和孫思邈說過做手術。
想必這手術刀他肯定感興趣,隻是在大唐弄這麽一套工具可不簡單。
還需要傷一番腦筋。
“喏。”
上了馬車,李承乾感覺到天氣的炎熱,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躲迴東宮乘涼。
剛迴東宮,便看見有兩人等在了宮門口。
“殿下,是馬周和劉豐。”王泉駕著馬車,對車廂內的李承乾喊了一聲。
李承乾挑來車簾,凝眉:“放他們進去。”
“喏。”
在王泉示意下,守衛便放馬周和劉豐進入東宮。
二人就這麽跟在馬車後麵。
直到李承乾下了馬車,第一時間往昨日的涼亭走去。
在這裏早便準備好了冷飲,還有侍女已經開始搖動風扇。
一屁股坐在搖椅上,拿過冷飲喝了一大口,李承乾這才覺得舒爽無比。
他還不忘朝王泉招了招手示意。
很快便有內侍捧著兩杯冷飲給馬周和劉豐。
兩人雖然好奇手搖風扇,但也沒開口問。
直到內侍捧著冷飲過來,在李承乾的示意下,喝了一口。
冰涼的感覺讓二人身心愉悅起來,驅散了在宮門口等待許久的暑氣。
李承乾看兩個人的樣子,笑了笑:“今日來找孤,有何事?”
“迴殿下。”馬周沒有劉豐那麽拘謹,率先開口:“一大早劉掌櫃便找到某,讓某尋一支工程隊,說是曲池坊那邊要動工?”
“嗯。”
李承乾喝著冷飲,享受著微風吹過,頷首點頭。
昨天他是這麽交代劉豐的,沒錯。
不料馬周瞬間露出了為難的表情:“殿下,目前手上實在人手不夠啊。賭城那邊已經全麵開工,人手還急缺,這一下子曲池坊如此之大的工程,恐怕……”
後麵的話沒說,李承乾也明白了。
賭城畢竟是一個城,缺少人手很正常。
“說吧,缺多少人?”李承乾也不含糊,直接問道。
馬周一愣,隨後開口:“曲池坊這邊如果要動工,最起碼需要數千人。”
“沒問題。”
李承乾爽快的答應了。
這讓馬周和劉豐都是一愣。
就這麽答應了?
這麽痛快?
緊接著馬周便臉都黑了,李承乾說道:“前幾日邊疆與突厥人一戰,俘虜了三千餘突厥人,孤已經啟奏父皇,將三千餘突厥人押來長安做苦力,隻是需要些時日。”
“曲池坊工程不能停,從賭城那邊先調三千人過來,到時俘虜一道,便給你補上。”
對此馬周已經不知道怎麽說了。
人,有了。
隻是需要點時間。
歎息一聲:“行吧。”
看了眼外麵熱的能蒸蛋的天氣,李承乾蹙了蹙眉:“王泉,讓人準備午膳,請馬周和劉豐用過午膳再走。”
兩人正要感謝,被李承乾給攔住了。
王泉很快下去吩咐了,半天的朝會,恐怕太子殿下已經餓的不行了。
三人享受著手搖風扇的微風,喝著冷飲好不愜意。
突然李承乾想到了一件事:“如此炎熱,恐怕南崖村那些學生也沒有心思學習了。”
馬周和劉豐聽見這話,也沒敢應答。
“嗯,該放假了。”李承乾自言自語一番,對不遠處的內侍招了招手:“筆墨伺候。”
在東宮的內侍,李承乾還是比較優待的。
他自己享受不能停,內侍們肯定也不能在太陽底下曬著。
沒人的時候,他都是讓內侍和侍女躲到陰涼的地方。剛開始他們不樂意,李承乾隻能無奈的讓他們選一處陰涼又看得見自己的地方。
當然這是沒人的時候,以免有人說他們不懂規矩。
甚至手搖風扇的侍女也是半個時辰一換。
這樣他自己享受了,內侍和侍女也不至於遭罪。
無奈,自己這個大舅哥好歹也是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功臣。
“好了,輔機朕也沒怪你。”
說著,他又看向了李承乾道:“之前貞觀律修訂一事由輔機主持,既然要增加商律,此事便由玄齡主持吧,太子輔助。”
長孫無忌聞言,本鬆了口氣,可沒想到修訂貞觀律的主持機會沒了。
雖然沒有摘除他參加修訂貞觀律的資格,也沒說摘除他主持的名額。
可讓房玄齡主持這句話很明顯了。
他長孫無忌恐怕是有名無實了。
“臣領命。”房玄齡挑了挑眉,上前便拱了拱手。
這種送上門的功勞,甚至可能會流傳千古的美名,他房玄齡當然不是傻子。
別人或許會怕他長孫無忌,房玄齡可不怕。
李承乾也是無語,自己給自己又找了一門差事。
他默默發誓,下次再也不出頭了。
正當李世民要退朝之時,杜如晦站了出來,咳嗽了兩聲道:“咳咳,陛下,曲池坊一事該如何處置?”
這讓李世民和李承乾都詫異的看向了杜如晦。
不解又提這事幹什麽。
李世民是覺得這事私下李承乾自己去處理就行,這種世家和太子打擂台,他不便插手。
不然又會引發朝廷和世家的對抗。
好不容易消停,他可不想再刺激世家了,選擇了暫避鋒芒。
李承乾也是不解杜如晦到底是站在哪一邊的?
曆史上也沒聽說杜如晦替世家說話啊。
不對,杜如晦不是貞觀二年便……
想起這個,李承乾在看杜如晦的臉色確實不如周圍的人那麽紅潤,倒更顯得蒼白。
唉,房謀杜斷……
要是杜如晦不會替世家說話,李承乾覺得還能讓孫思邈去看看,能留住未來對大唐肯定是有好處的。
正在胡思亂想之際,李世民開口了:“克明,你有什麽想法?”
杜如晦倒也坦誠:“陛下,既然太子殿下已經說了控製物價,那麽宅院的價格是不是也應該控製?”
“長安城一進院正常價大概在百貫左右,二進的宅院也是在三百至五百貫之間,三進院也貴一些,或許要千餘貫。當然這個還是要看宅院大小,最後定價。”
李世民微微頷首。
一旁的李承乾挑了挑眉,沒想到杜如晦要說的是這件事。
果然是房謀杜斷。
如果能夠控製房價,那麽世家又該如何漲價?
想到此,李承乾立馬上前道:“父皇,兒臣認為宅院因地置宜,宅院大小有所不同,一進二進並不能分出價格,最好按照地來計算。”
“一進院大約是一畝到兩畝地,那麽按照地塊大小一畝地正常價為五十貫,如果是兩畝地的一進院,地價加上造價絕對不會超過兩百貫。這其中也要看宅院內一些物品而定。”
“所以兒臣認為,在宅院這一塊,地價加造價最多浮動不得超過五成。”
“嗯,既然如此就這樣辦吧。”李世民點點頭。
“父皇英明。”李承乾一拱手。
“陛下英明。”
滿朝文武也是異口同聲的喊了一句。
就連世家官員也是無奈的被逼的同意了這觀點。
主要沒有損失他們的利益。
要是讓他們賠錢,恐怕這事就不好過了。
李承乾這麽說也是麵子上過得去,至於曲池坊的房子,他自有其他辦法。
下朝後。
李承乾想到了什麽,對王泉說道:“讓人去一趟南崖村請孫神醫來給蔡國公看看。”
沒錯,蔡國公便是杜如晦,此時任吏部尚書。
貞觀三年就會出任尚書右仆射,直到貞觀四年病逝,追贈司空、萊國公。
既然不是世家一邊的,李承乾自然不想如此好的名相早早便離世。
王泉本想應下,可一瞬間犯起了難。
“怎麽了?”看著一副苦瓜臉的王泉,李承乾皺眉問道。
“殿下。”
王泉真是有苦說不出:“這孫神醫恐怕我請不動。”
額……
李承乾也是有些鬱悶。
真搞不懂孫思邈的心思,南崖村誰去看病,都熱情無比。
可每次他去請人,就必須拿點東西出來換。
金銀都不行,必須是關於醫術的。
自己這點淺薄的知識,恐怕遲早被榨幹。
“告訴他,隻要能治好蔡國公,孤就送他一套手術刀。”為了杜如晦,李承乾也是咬了咬牙。
之前便和孫思邈說過做手術。
想必這手術刀他肯定感興趣,隻是在大唐弄這麽一套工具可不簡單。
還需要傷一番腦筋。
“喏。”
上了馬車,李承乾感覺到天氣的炎熱,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躲迴東宮乘涼。
剛迴東宮,便看見有兩人等在了宮門口。
“殿下,是馬周和劉豐。”王泉駕著馬車,對車廂內的李承乾喊了一聲。
李承乾挑來車簾,凝眉:“放他們進去。”
“喏。”
在王泉示意下,守衛便放馬周和劉豐進入東宮。
二人就這麽跟在馬車後麵。
直到李承乾下了馬車,第一時間往昨日的涼亭走去。
在這裏早便準備好了冷飲,還有侍女已經開始搖動風扇。
一屁股坐在搖椅上,拿過冷飲喝了一大口,李承乾這才覺得舒爽無比。
他還不忘朝王泉招了招手示意。
很快便有內侍捧著兩杯冷飲給馬周和劉豐。
兩人雖然好奇手搖風扇,但也沒開口問。
直到內侍捧著冷飲過來,在李承乾的示意下,喝了一口。
冰涼的感覺讓二人身心愉悅起來,驅散了在宮門口等待許久的暑氣。
李承乾看兩個人的樣子,笑了笑:“今日來找孤,有何事?”
“迴殿下。”馬周沒有劉豐那麽拘謹,率先開口:“一大早劉掌櫃便找到某,讓某尋一支工程隊,說是曲池坊那邊要動工?”
“嗯。”
李承乾喝著冷飲,享受著微風吹過,頷首點頭。
昨天他是這麽交代劉豐的,沒錯。
不料馬周瞬間露出了為難的表情:“殿下,目前手上實在人手不夠啊。賭城那邊已經全麵開工,人手還急缺,這一下子曲池坊如此之大的工程,恐怕……”
後麵的話沒說,李承乾也明白了。
賭城畢竟是一個城,缺少人手很正常。
“說吧,缺多少人?”李承乾也不含糊,直接問道。
馬周一愣,隨後開口:“曲池坊這邊如果要動工,最起碼需要數千人。”
“沒問題。”
李承乾爽快的答應了。
這讓馬周和劉豐都是一愣。
就這麽答應了?
這麽痛快?
緊接著馬周便臉都黑了,李承乾說道:“前幾日邊疆與突厥人一戰,俘虜了三千餘突厥人,孤已經啟奏父皇,將三千餘突厥人押來長安做苦力,隻是需要些時日。”
“曲池坊工程不能停,從賭城那邊先調三千人過來,到時俘虜一道,便給你補上。”
對此馬周已經不知道怎麽說了。
人,有了。
隻是需要點時間。
歎息一聲:“行吧。”
看了眼外麵熱的能蒸蛋的天氣,李承乾蹙了蹙眉:“王泉,讓人準備午膳,請馬周和劉豐用過午膳再走。”
兩人正要感謝,被李承乾給攔住了。
王泉很快下去吩咐了,半天的朝會,恐怕太子殿下已經餓的不行了。
三人享受著手搖風扇的微風,喝著冷飲好不愜意。
突然李承乾想到了一件事:“如此炎熱,恐怕南崖村那些學生也沒有心思學習了。”
馬周和劉豐聽見這話,也沒敢應答。
“嗯,該放假了。”李承乾自言自語一番,對不遠處的內侍招了招手:“筆墨伺候。”
在東宮的內侍,李承乾還是比較優待的。
他自己享受不能停,內侍們肯定也不能在太陽底下曬著。
沒人的時候,他都是讓內侍和侍女躲到陰涼的地方。剛開始他們不樂意,李承乾隻能無奈的讓他們選一處陰涼又看得見自己的地方。
當然這是沒人的時候,以免有人說他們不懂規矩。
甚至手搖風扇的侍女也是半個時辰一換。
這樣他自己享受了,內侍和侍女也不至於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