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雖然記恨這一點,但大唐江山打下來也是不容易的。


    不管身為曾經的皇帝,亦或者現在的太上皇,唯一不能容忍的便是眼看著大唐江山覆滅。


    “不行,這絕對不行。”李淵一拍搖椅,前後晃了兩下。


    李承乾自然知道李淵的想法,身為皇家,天下太平跟你談父子情深,一旦威脅到江山社稷,別說父子,隔輩孫都能夠砍頭斬腰。


    不過羅藝確實是這麽做的。


    從涇州一路假詔領兵入京,直到豳州才露出了最終目的,然後就開始控訴李世民,稱自己是勤王之師,要替隱太子報仇,解救太上皇。


    不得不說,羅藝真是一個天才。


    李承乾也是非常佩服,雖然後麵長孫無忌出征,還未交戰羅藝因生性殘暴導致內部混亂,可惜戰敗逃往突厥,到寧州邊境時最終被左右斬殺首級,掛於市集示眾。


    就此羅藝的一生也算是落下了帷幕。


    羅藝的謀反,跟李世民的態度也是有很大的關係。要不是羅藝聽見風聲李世民要削藩,準備整治朝野的話,那麽他也不至於謀反。


    貞觀年間謀反的藩王可不少,也就是李世民這位七世紀最強碳基生物能夠一一解決,最終成為了亞洲洲長,東半球話事人。


    “太子殿下,既然您能猜測羅藝的想法,又該如何做才能夠減少傷亡呢?”裴寂看太上皇李淵一臉憤慨,也是問出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聽見這個問題的時候,不止是李淵直勾勾的看著李承乾,就連在樹影之後的三人也是側耳傾聽起來。


    王泉注意到了樹影後麵的人,擠眉弄眼的提醒李承乾。


    奈何李承乾一吹牛逼就停不下來,自顧自說著根本沒在意王泉的各種拋媚眼。


    “皇爺爺。”


    李承乾對著李淵壞壞一笑道:“您知道我不是高調的人,我給您出主意,不如到時候就說這主意就是您出的可好?”


    聞言的李淵,詫異看了眼李承乾。


    腦中迴想,好像李承乾確實不貪功,這也是李淵最看重李承乾的地方。


    不貪功冒進,哪怕功勞不是自己的,未來李承乾是皇帝,根本不需要什麽功勞。


    做成了知情人知道是李承乾做的,做不成那也是有人背鍋,這才是一個統治者該有的做派。


    “沒問題。”李淵自然是當仁不讓的同意。


    同時也想知道李承乾到底能夠想出什麽辦法,能比李世民的安排還要好。


    李承乾見李淵同意了,馬上喜笑顏開道:“其實很簡單,羅藝生性殘暴,雖有大軍十數萬,可下麵的將軍想必是被裹挾著謀反,完全不是跟羅藝一條心。”


    “要是能夠使出離間計,讓羅藝屬下內亂,加上朝廷大軍從旁輔助,並不需要死傷很多人,危機自然解除。”


    一聽這個建議,李淵立馬眼前一亮。


    對啊。


    對於羅藝,李淵太了解不過了。


    李承乾所說的都屬實,謀反最怕的就是將帥一心。羅藝生性兇殘,並沒有多少真正的支持者,還搞出來什麽十八騎,皆是義子,就是為了籠絡人心。


    隻要能夠拉攏羅藝那些下屬,棋局自然不攻自破。


    李承乾看李淵瞪直了眼,暗自得意的繼續道:“皇爺爺,大唐經曆數十年戰亂才走到了今日,大唐將士雖英勇無敵,可將士連年征戰身心俱疲,不管是朝廷管轄的大軍,還是那些藩王管轄的大軍沒有任何一個想要打仗的。”


    “武將並非不懂人情世故,講明緣由,真心為大唐百姓著想的自然會歸附朝廷,那些死要跟羅藝謀反的,斬之即可,留著也是害人害己。”


    “妙啊。”李淵激動地一拍手站起。


    看李承乾的時候,眼中全是讚賞。


    麒麟子,麒麟子啊。


    年僅九歲,竟然就知道了這般道理。


    滿朝文武都沒有想出來辦法,沒想到被禁足的太子才短短了解了過程,便能想出如此妙招。


    不是天才,不是麒麟子是什麽。


    裴寂也是細細琢磨了一番李承乾的辦法,臉上緩緩也展露了笑容。


    這個笑容是他當初答應替李承乾辦事的笑容,隻有明主才能夠跟隨,現在的李承乾展現出來的才能已經讓他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自然是相信李承乾之前所說,保裴家三代富貴的話。


    有如此明主,裴家還能輝煌三代,做什麽都值得了。


    趁此機會裴寂也是在太上皇麵前送上了一記馬屁:“太上皇,太子殿下真是蓋世英姿,不止能夠古籍中查閱到造紙之術和活字印刷等格物之術,甚至還找到了一年兩熟的占城稻,到時不但能解決大唐百姓溫飽,更是為大唐威武之師積攢軍糧,相信未來解決突厥之患隻是時間問題啊。”


    “加之科舉改製,想必今歲肯定能夠給朝廷大量招攬寒門之才,真是可喜可賀啊。”


    “如今太子殿下又輕鬆的想出了解決謀逆叛亂之策,簡直是大唐之福,百姓之福啊。”


    “哈哈哈。”


    一番話說的李淵舒服極了,仰天大笑起來。


    躲在樹影之後的三人微微蹙眉,不過領頭之人身穿黃色龍袍,皺眉的同時嘴角也是微微上翹。


    不止是表情複雜,內心也是複雜無比。


    他對著身後兩人小幅度的揮了揮手,便在沒有驚動李淵、李承乾、裴寂三人的情況下離開了。


    太極宮,甘露殿。


    李世民一迴來就把長孫無忌和房玄齡、杜如晦......等原天策府眾人全都召進宮商議此事。


    當把李承乾的辦法說出來之後,所有大臣紛紛低頭思索,隨後露出驚訝。


    “妙哉,陛下此法不止能夠減少將士的傷亡,還能夠最快速度解決羅藝大軍,從內部分化簡直是妙不可言啊。”杜如晦第一個站出來讚賞的說道。


    房謀杜斷。


    房玄齡屬於出謀劃策,杜如晦則是判斷計謀是否可行。


    此計一出,杜如晦就非常的讚同,堪稱最優之選。


    緊接著房玄齡也是站出來說道:“陛下,此法確實很好,不僅能夠減少傷亡,最主要還能夠招攬羅藝下屬為朝廷效力,最大程度的減少大唐的國力。”


    “嗯。”


    李世民看自己的房謀杜斷都如此說了,也是非常的開心。


    也不知道懷著什麽心思,李世民竟然跟李淵想到一塊兒去了,想去找李承乾聊聊。


    當時借口都找好了,便是考考李承乾最近的學業。


    來了太極宮之後,一直都沒有時間去管李承乾,至於魏征和李靖教授的學業,如何他也沒有問過。


    可一到東宮便發現了太上皇李淵和裴寂早早的就到了,正好在討論羅藝的事情,他便和張阿難、長孫無忌躲在了樹影地下偷聽。


    雖然身為皇帝這麽做很不妥,但沒辦法,李世民太好奇李承乾的迴答了。哪怕是被魏征知道了被彈劾,他今日必須都要聽聽太子會如何解決此等問題。


    萬萬沒想到竟然得到了如此妙計。


    既然李承乾自己要低調,那麽這條妙計就是他李世民的了,知情人肯定也不能夠說什麽。


    自己兒子的東西,老子拿了也屬於合情合理的啊。


    一群人就在甘露殿商議了改進的地方,特別是策反羅藝那幾個部下為重中之重。


    不知道是不是羅藝殘暴的性格天下聞名,房玄齡幾人最終選定了趙慈皓和楊岌。


    曆史上,便是趙慈皓和楊岌密謀要除掉羅藝,然後向朝廷領功。可惜事情泄露,趙慈皓被抓。


    楊岌則是在城外,感覺事情不對勁才開始下令攻城。


    也就這樣,羅藝戰敗,最終奔逃突厥的時候,在寧州被左右斬下頭顱獻給朝廷。


    安排完一切,李世民美滋滋的到了長孫皇後的立政殿用晚膳。


    還開心的把今日之事統統都與長孫皇後分享。


    看著李世民這麽開心,長孫皇後也是微微露出了笑容道:“承乾能為二郎分擔就好。”


    “是啊。”李世民也是感慨一聲。


    想到自己登基稱帝的時候,李承乾就性格大變,他還為此擔憂過。


    乃至動過李承乾是否適合太子這個位置的念頭。


    可每每閃過這個念頭,他依舊是搖搖頭,本來自己就被說成得位不正,要是自己立太子都不立長,以後還不亂套了嗎?


    沒想到近兩個月,李承乾給自己的驚喜是一浪高過一浪,瞬間解決了好幾個大難題。


    這些難題要是交給文武百官去解決,恐怕十年八載的都解決不了,甚至永遠解決不了。


    就在李世民嘴角壓不住的開心之時,一直伺候長孫皇後的女官紅秀端了一碗湯藥過來。


    李世民見狀皺眉問道:“這是何物?觀音婢身體又不好了嗎?快去吧太醫喊過來,朕要問問,這些太醫到底是怎麽迴事,怎麽連觀音婢的身體都調理不好。”


    “陛下。”長孫皇後看李世民這麽緊張自己,發自內心的開心,但還是出聲阻攔住了。


    直勾勾的看著李世民,一臉笑意,也不說話。


    李世民懵了,有些不解長孫皇後都到了喝藥的地步了,為什麽還這副表情。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紅秀似乎狗糧吃夠了,直接行了一個禮說道:“皇後殿下有喜了。”


    “什麽?”


    李世民音調都抬高了數倍。


    反應過來的他連忙起身走到了長孫皇後身邊,小心翼翼的攙扶著:“什麽時候的事情,太醫怎麽都沒有來稟報?”


    “陛下近日操勞,是臣妾讓太醫別說的。”長孫皇後溫柔的依靠在了李世民的懷裏,就像是正常夫妻般,希望被自己的丈夫嗬護著。


    “那也不行。”


    李世民丹鳳眼立馬嚴厲了起來,對紅秀教訓了一聲:“以後觀音婢要有何事第一時間告訴朕。”


    “是。”紅秀知道李世民不是真的生氣,便微笑著行了一個禮應道。


    “哈哈哈。”


    李世民瞬間開心了:“賞,張阿難去給立政殿的內侍和侍女統統賞,他們照顧觀音婢有功,必須賞。”


    本來開心的李世民,忽然被長孫皇後阻攔住了:“陛下,內帑空虛,賞賜之事還是臣妾自己來吧,陛下操勞朝政想必很累了,此等小事不許操心。”


    “好好好,觀音婢說什麽就是什麽,哈哈。”李世民就像是耙耳朵一般,連連點頭答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90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90後並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