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李承乾的想法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 作者:90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起打仗,紛紛有武將站了出來。
程咬金:“陛下,臣願領兵出征,討平逆賊。”
尉遲敬德:“陛下,臣必將李藝人頭拿下。”
李孝恭:“陛下,臣願意。”
。。。。。。
迅速數十位武將站了出來。
這讓李世民信心更足了幾分。
跟著自己征戰十餘載的武將們,李世民當然信任他們。
可就當他要開口之時,魏征忽然站了出來:“陛下,臣有事起奏。”
原本信心十足的李世民看見是魏征,眉頭瞬間皺了起來,表情非常的不滿。
“你說。”
魏征點點頭道:“陛下,李靖幾日前出征帶領了兩萬兵馬,此時長安拱衛的兵馬不足五萬,不知陛下準備出多少兵馬?”
“糧草何來?”
“還有便是李......不對,應該是羅藝,是太上皇賜姓,現在羅藝謀反,是不是應該奪去原有李姓,削去爵位,昭告天下呢?”
聽了一大堆,李世民眉頭皺的更緊了。
是啊,說說簡單。
光李靖帶走的兩萬兵馬,房玄齡他們都是湊了足足好幾天。
這幾年大唐收成並不好,連年天災。
糧草確實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還有就是長安有五萬兵馬,羅藝可是足足有十幾萬的兵馬。
也不知道是怎麽了,李世民忽然開始頭疼了,是針紮的那種疼。
李淵在旁邊也不插嘴。
這也是李承乾所說,插話必須要有理有據,家事太上皇管,國事皇帝管。
現在羅藝謀反屬於國事。
同時李淵也非常想看看李世民是如何處理的。
很多人也是非常意外,太上皇李淵為何剛聽見這消息憤怒,此時卻如此淡定。
魏征看李世民不說話,再次捧著笏板開口道:“陛下,此時從各地征調援軍,恐怕也要半月之餘,到時豳州到長安隻需三百裏,援軍來長安那就是進京勤王了。”
“而且突厥那邊還沒有動靜,一旦羅藝聯合突厥共同夾擊我大唐,局勢危矣。”
嘶!
聽魏征這麽一解釋,眾臣也是一個個倒吸一口冷氣。
羅藝並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突厥。
要是一年前突厥出現在長安城下重演,到那時可未必就有那麽好解決了。
看大家議論紛紛,程咬金立馬站出來:“魏老匹夫,別以為你是太子少保,俺就不敢揍你。”
“突厥蠻子又如何?要是頡利敢在俺麵前,俺能砍他個稀巴爛。”
“就是。”尉遲敬德此時也站出來怒吼道:“先解決了羅藝,迴過頭再來收拾突厥蠻子,到時俺定能打到頡利的王帳,怕甚?”
武將們各個都點頭,唯獨李孝恭沒有說話,而是深深皺眉。
魏征也不敢程咬金和尉遲敬德爭辯,冷哼的翻了個白眼:“匹夫也,有勇無謀。”
“你說甚?”程咬金忽然瞪大了牛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魏征。
“俺看你是找打。”尉遲敬德忽然舉起了沙包般大的拳頭。
嚇得魏征連後退兩步。
惹得程咬金和尉遲敬德對視一眼,哈哈大笑了起來。
李世民看鬧劇結束的差不多,便憤怒道:“房玄齡,長安糧草可否支撐大軍出征?”
“迴陛下。”房玄齡想了想,站出來道:“如五萬大軍的話,恐有不足,隻能從隴右道調糧,五日即可湊齊大軍出征。”
要是李世民說出征突厥的話,房玄齡絕對會說沒有。
但現在是平反謀反,沒有糧食也要湊出糧食。
不然大唐江山恐怕都難保。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轉身對杜如晦問道:“杜如晦,抽調十五萬兵馬,何時能夠增援前線?”
按照羅藝手上的兵馬計算,十五萬兵馬足夠了。
被提問的杜如晦一怔,隻是片刻便拱手道:“陛下,如從邊境調兵速度是最快的,隻需要十日即可。可要是集結府兵的話,最少也要十五日時間。”
“萬萬不可。”魏征此時站了出來:“邊境調兵速度雖快,可也容易讓突厥乘虛而入,倒是難以抵擋的。”
李世民也明白魏征的意思。
可現在羅藝都要打到長安了,肯定要用最快的速度解決。
招募府兵時間太久,邊境調兵速度最快,可又怕突厥。
那麽隻要解決突厥出兵的問題,邊境的大軍調迴來先將羅藝打敗,再迴去鎮守邊疆也無不可。
想明白,李世民立即下令道:“唐儉,朕派你前往突厥與頡利和談,拖住突厥出兵。”
“杜如晦,速速從邊境調兵十萬增援,另外長孫無忌招募府兵十萬,前後夾擊羅藝大軍。”
“房玄齡朕限你三日內籌到糧食,十日內運往前線。”
一口氣下達了三個命令。
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唐儉紛紛上前領命。
隻有魏征一臉歎息神色。
旁邊的李淵,也有些傻眼。
實在是沒想到李世民這麽快就做出了決定,而且是最穩妥的辦法。
邊境調兵肯定要驚動突厥,派使臣去和頡利談和,全力消滅叛軍,這已經是眼下最優的選擇了。
不得不說,李淵此時有些自愧不如。
看著李世民越來越優秀,李淵心底是既開心又氣憤。
東宮。
正在東宮跟工匠們研究各種家具的李承乾,忽然聽到王泉那邊傳過來的消息,有些震驚。
掐指算了算時間。
羅藝確實是正月起兵,假借帶兵進京之名騙過了很多城池守衛,最終 占據城池。
可東窗事發隻是時間問題。
李承乾摸了摸已經坐好的躺椅,美滋滋的躺上上去,前後的搖啊搖。
看的工匠們和王泉都羨慕不已。
新奇的玩意兒,人人都想試試,何況這是太子殿下想出來的。
看樣子好像很舒服。
搖了一會兒,李承乾忽然說道:“那商量好如何出兵了嗎?”
王泉想了想,還沒開口,旁邊就傳來了一道蒼老的聲音。
“禮部尚書唐儉出使突厥以防突厥出兵,兵部尚書杜如晦從邊境調兵十萬和長孫無忌招募府兵十萬,前後夾擊羅藝,最後房玄齡從隴右道三日調糧。”
聽見這聲音,李承乾心底一個咯噔。
坐起身發現是太上皇李淵,身後還跟著表情落寞的裴寂。
李承乾稚嫩的小臉上就跟川劇變臉一般,起身諂媚的笑道:“皇爺爺,您怎麽來了?”
“裴司空,您也來了?”
“嗬嗬。”李淵冷笑了一聲,表情帶著一絲不懷好意。
裴寂都傻眼了,怎麽也想不通一個九歲的孩子,怎麽就變臉變得這麽快。
太上皇麵前裝乖寶寶?
在外人麵前就是一副帝王威儀。
這長孫皇後到底生出了個什麽妖孽?
要是不熟悉的人,恐怕都要被這張稚嫩的小臉騙過去了。
李淵忽然看見李承乾身後的搖椅,眼前一亮:“這是何物?”
二話不說把將要開口解釋的李承乾推開了,李淵自己一屁股坐了上去。
很快搖椅前後晃動了起來,嚇得李淵胡亂抓了一把:“唉,唉,唉。”
裴寂連忙上前,生怕傷了太上皇。
周圍的工匠和王泉也是嚇了一跳,驚出一身冷汗。
還是李承乾歎息著一腳踩在了搖椅的踏板上,這才穩定住了李淵。
“皇爺爺,您不能著急,這東西要慢慢搖才行。”
“好好好。”李淵笑著點點頭,跟一個小孩似的。
前後搖來搖去,感覺非常的舒服。
搖了一會兒,忽然李淵睜開眼,邊搖邊問道:“承乾,你剛才詢問出兵,是有何想法嗎?”
李淵雖然腦瓜子沒有李世民能打仗,但是看人這一塊他絕對是一等一的。
不然也不可能建立偌大的大唐帝國。
自己麵前這個孫子,可謂是人中龍鳳,有時候出的點子連他們這些老家夥都佩服不已,跟不上腦子。
李承乾迴憶了一下剛才李淵的話,摸了摸下巴思考了起來。
正好此時,王泉把工匠驅趕走了。
商議這種事,肯定不能有外人在場。
片刻,李承乾便開口道:“或許辦法不錯,可也有漏洞。”
“哦?什麽漏洞?”李淵好奇的看了眼李承乾。
沒想到大家都說好的計策在李承乾這裏卻說是有漏洞。
就連裴寂也是興趣十足的盯著李承乾。
李承乾並沒有在意兩個人的眼神,在原地走了兩步才繼續道:“首先就是突厥要是不同意呢?”
“第二個就是前後調兵二十萬,大軍損失人數等於大唐人口的損失,經過連年征戰,大唐已經損失了不少人口,這個時候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為什麽不能想出一個犧牲較少的辦法呢?”
太上皇李淵和裴寂越聽越有意思,眼神明亮了起來。
隻是對於李承乾提出的問題,他們也是疑惑,難道還有更好的辦法?
總不能他們自己打自己吧?
三人絲毫不知,在不遠處有三道身影正躲在樹後聽著李承乾的話,眉頭也是跟著皺了起來。
李承乾忽然一個轉身,盯著李淵道:“皇爺爺,羅藝接下來肯定會昭告天下,說為隱太子......也就是大伯報仇,所以才會謀反,以此來取得大伯以前那些舊屬的支持,來推翻大唐。”
聞言的李淵和裴寂眼珠子都瞪得老大,不敢想象李承乾是怎麽想到羅藝的想法。
聽著似乎有些道理。
就連躲在樹後的三人,也是吃驚不小。
因為他們都知道羅藝是李建成的人,屬於羅藝歸附大唐是因為李建成的功勞。
說起來,羅藝還真的有可能會拿李建成說事,來討伐李世民。
程咬金:“陛下,臣願領兵出征,討平逆賊。”
尉遲敬德:“陛下,臣必將李藝人頭拿下。”
李孝恭:“陛下,臣願意。”
。。。。。。
迅速數十位武將站了出來。
這讓李世民信心更足了幾分。
跟著自己征戰十餘載的武將們,李世民當然信任他們。
可就當他要開口之時,魏征忽然站了出來:“陛下,臣有事起奏。”
原本信心十足的李世民看見是魏征,眉頭瞬間皺了起來,表情非常的不滿。
“你說。”
魏征點點頭道:“陛下,李靖幾日前出征帶領了兩萬兵馬,此時長安拱衛的兵馬不足五萬,不知陛下準備出多少兵馬?”
“糧草何來?”
“還有便是李......不對,應該是羅藝,是太上皇賜姓,現在羅藝謀反,是不是應該奪去原有李姓,削去爵位,昭告天下呢?”
聽了一大堆,李世民眉頭皺的更緊了。
是啊,說說簡單。
光李靖帶走的兩萬兵馬,房玄齡他們都是湊了足足好幾天。
這幾年大唐收成並不好,連年天災。
糧草確實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還有就是長安有五萬兵馬,羅藝可是足足有十幾萬的兵馬。
也不知道是怎麽了,李世民忽然開始頭疼了,是針紮的那種疼。
李淵在旁邊也不插嘴。
這也是李承乾所說,插話必須要有理有據,家事太上皇管,國事皇帝管。
現在羅藝謀反屬於國事。
同時李淵也非常想看看李世民是如何處理的。
很多人也是非常意外,太上皇李淵為何剛聽見這消息憤怒,此時卻如此淡定。
魏征看李世民不說話,再次捧著笏板開口道:“陛下,此時從各地征調援軍,恐怕也要半月之餘,到時豳州到長安隻需三百裏,援軍來長安那就是進京勤王了。”
“而且突厥那邊還沒有動靜,一旦羅藝聯合突厥共同夾擊我大唐,局勢危矣。”
嘶!
聽魏征這麽一解釋,眾臣也是一個個倒吸一口冷氣。
羅藝並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突厥。
要是一年前突厥出現在長安城下重演,到那時可未必就有那麽好解決了。
看大家議論紛紛,程咬金立馬站出來:“魏老匹夫,別以為你是太子少保,俺就不敢揍你。”
“突厥蠻子又如何?要是頡利敢在俺麵前,俺能砍他個稀巴爛。”
“就是。”尉遲敬德此時也站出來怒吼道:“先解決了羅藝,迴過頭再來收拾突厥蠻子,到時俺定能打到頡利的王帳,怕甚?”
武將們各個都點頭,唯獨李孝恭沒有說話,而是深深皺眉。
魏征也不敢程咬金和尉遲敬德爭辯,冷哼的翻了個白眼:“匹夫也,有勇無謀。”
“你說甚?”程咬金忽然瞪大了牛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魏征。
“俺看你是找打。”尉遲敬德忽然舉起了沙包般大的拳頭。
嚇得魏征連後退兩步。
惹得程咬金和尉遲敬德對視一眼,哈哈大笑了起來。
李世民看鬧劇結束的差不多,便憤怒道:“房玄齡,長安糧草可否支撐大軍出征?”
“迴陛下。”房玄齡想了想,站出來道:“如五萬大軍的話,恐有不足,隻能從隴右道調糧,五日即可湊齊大軍出征。”
要是李世民說出征突厥的話,房玄齡絕對會說沒有。
但現在是平反謀反,沒有糧食也要湊出糧食。
不然大唐江山恐怕都難保。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轉身對杜如晦問道:“杜如晦,抽調十五萬兵馬,何時能夠增援前線?”
按照羅藝手上的兵馬計算,十五萬兵馬足夠了。
被提問的杜如晦一怔,隻是片刻便拱手道:“陛下,如從邊境調兵速度是最快的,隻需要十日即可。可要是集結府兵的話,最少也要十五日時間。”
“萬萬不可。”魏征此時站了出來:“邊境調兵速度雖快,可也容易讓突厥乘虛而入,倒是難以抵擋的。”
李世民也明白魏征的意思。
可現在羅藝都要打到長安了,肯定要用最快的速度解決。
招募府兵時間太久,邊境調兵速度最快,可又怕突厥。
那麽隻要解決突厥出兵的問題,邊境的大軍調迴來先將羅藝打敗,再迴去鎮守邊疆也無不可。
想明白,李世民立即下令道:“唐儉,朕派你前往突厥與頡利和談,拖住突厥出兵。”
“杜如晦,速速從邊境調兵十萬增援,另外長孫無忌招募府兵十萬,前後夾擊羅藝大軍。”
“房玄齡朕限你三日內籌到糧食,十日內運往前線。”
一口氣下達了三個命令。
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唐儉紛紛上前領命。
隻有魏征一臉歎息神色。
旁邊的李淵,也有些傻眼。
實在是沒想到李世民這麽快就做出了決定,而且是最穩妥的辦法。
邊境調兵肯定要驚動突厥,派使臣去和頡利談和,全力消滅叛軍,這已經是眼下最優的選擇了。
不得不說,李淵此時有些自愧不如。
看著李世民越來越優秀,李淵心底是既開心又氣憤。
東宮。
正在東宮跟工匠們研究各種家具的李承乾,忽然聽到王泉那邊傳過來的消息,有些震驚。
掐指算了算時間。
羅藝確實是正月起兵,假借帶兵進京之名騙過了很多城池守衛,最終 占據城池。
可東窗事發隻是時間問題。
李承乾摸了摸已經坐好的躺椅,美滋滋的躺上上去,前後的搖啊搖。
看的工匠們和王泉都羨慕不已。
新奇的玩意兒,人人都想試試,何況這是太子殿下想出來的。
看樣子好像很舒服。
搖了一會兒,李承乾忽然說道:“那商量好如何出兵了嗎?”
王泉想了想,還沒開口,旁邊就傳來了一道蒼老的聲音。
“禮部尚書唐儉出使突厥以防突厥出兵,兵部尚書杜如晦從邊境調兵十萬和長孫無忌招募府兵十萬,前後夾擊羅藝,最後房玄齡從隴右道三日調糧。”
聽見這聲音,李承乾心底一個咯噔。
坐起身發現是太上皇李淵,身後還跟著表情落寞的裴寂。
李承乾稚嫩的小臉上就跟川劇變臉一般,起身諂媚的笑道:“皇爺爺,您怎麽來了?”
“裴司空,您也來了?”
“嗬嗬。”李淵冷笑了一聲,表情帶著一絲不懷好意。
裴寂都傻眼了,怎麽也想不通一個九歲的孩子,怎麽就變臉變得這麽快。
太上皇麵前裝乖寶寶?
在外人麵前就是一副帝王威儀。
這長孫皇後到底生出了個什麽妖孽?
要是不熟悉的人,恐怕都要被這張稚嫩的小臉騙過去了。
李淵忽然看見李承乾身後的搖椅,眼前一亮:“這是何物?”
二話不說把將要開口解釋的李承乾推開了,李淵自己一屁股坐了上去。
很快搖椅前後晃動了起來,嚇得李淵胡亂抓了一把:“唉,唉,唉。”
裴寂連忙上前,生怕傷了太上皇。
周圍的工匠和王泉也是嚇了一跳,驚出一身冷汗。
還是李承乾歎息著一腳踩在了搖椅的踏板上,這才穩定住了李淵。
“皇爺爺,您不能著急,這東西要慢慢搖才行。”
“好好好。”李淵笑著點點頭,跟一個小孩似的。
前後搖來搖去,感覺非常的舒服。
搖了一會兒,忽然李淵睜開眼,邊搖邊問道:“承乾,你剛才詢問出兵,是有何想法嗎?”
李淵雖然腦瓜子沒有李世民能打仗,但是看人這一塊他絕對是一等一的。
不然也不可能建立偌大的大唐帝國。
自己麵前這個孫子,可謂是人中龍鳳,有時候出的點子連他們這些老家夥都佩服不已,跟不上腦子。
李承乾迴憶了一下剛才李淵的話,摸了摸下巴思考了起來。
正好此時,王泉把工匠驅趕走了。
商議這種事,肯定不能有外人在場。
片刻,李承乾便開口道:“或許辦法不錯,可也有漏洞。”
“哦?什麽漏洞?”李淵好奇的看了眼李承乾。
沒想到大家都說好的計策在李承乾這裏卻說是有漏洞。
就連裴寂也是興趣十足的盯著李承乾。
李承乾並沒有在意兩個人的眼神,在原地走了兩步才繼續道:“首先就是突厥要是不同意呢?”
“第二個就是前後調兵二十萬,大軍損失人數等於大唐人口的損失,經過連年征戰,大唐已經損失了不少人口,這個時候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為什麽不能想出一個犧牲較少的辦法呢?”
太上皇李淵和裴寂越聽越有意思,眼神明亮了起來。
隻是對於李承乾提出的問題,他們也是疑惑,難道還有更好的辦法?
總不能他們自己打自己吧?
三人絲毫不知,在不遠處有三道身影正躲在樹後聽著李承乾的話,眉頭也是跟著皺了起來。
李承乾忽然一個轉身,盯著李淵道:“皇爺爺,羅藝接下來肯定會昭告天下,說為隱太子......也就是大伯報仇,所以才會謀反,以此來取得大伯以前那些舊屬的支持,來推翻大唐。”
聞言的李淵和裴寂眼珠子都瞪得老大,不敢想象李承乾是怎麽想到羅藝的想法。
聽著似乎有些道理。
就連躲在樹後的三人,也是吃驚不小。
因為他們都知道羅藝是李建成的人,屬於羅藝歸附大唐是因為李建成的功勞。
說起來,羅藝還真的有可能會拿李建成說事,來討伐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