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後呆愣半晌過後,迴過神道:“承乾,你的意思是如果雜交就可以讓糧食產量上漲,是這樣嗎?”


    “沒錯。”李承乾點點頭。


    要不然為什麽後世都不缺糧食吃。


    “那你懂這個技術?”長孫皇後想的和李承乾不一樣。


    大唐現在窮啊,為什麽窮,還不就是因為糧食。


    “這個......”


    李承乾尷尬的撓了撓頭,憨笑一聲:“母後,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運氣好的話可能幾年,運氣不好可能要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


    一聽需要上百年,長孫皇後就朝李承乾翻了個白眼。


    上百年之後的事情,你說個啥?


    “不如母後,兒還是跟你說說第一題吧?”李承乾看長孫皇後那個藐視自己的眼神,感覺需要挽救一下自己身為穿越者的知識淵博。


    長孫皇後繼續翻了一個白眼,看都不看紙上的題目,腦仁疼:“不用了,你忙去吧。”


    實在是不想看見李承乾。


    隻要一看見李承乾,就想起來這些題。


    “兒告退。”李承乾朝著長孫皇後和楊妃拱了拱手,就一溜煙跑了。


    早知道就不吹牛了。


    唉,水稻雜交的技術,他還真的暫時解決不了。


    最起碼現在解決不了,未來......嗯,說不準自己登基的時候,大力發展農業,找那些懂農事的人進行專業培訓之後,或許能夠完成。


    看李承乾離去的背影,長孫皇後把桌上的幾張紙收好遞給了紅秀:“紅秀,把這些給陛下,然後把太子今天說過的話重複說給陛下聽。”


    “是。”紅秀領命,接過兩張紙便快走的離開了。


    楊妃見狀,輕拍李恪的背問道:“姐姐,是想讓陛下試試太子所說的雜交?”


    “嗯。”


    長孫皇後看了眼坐在旁邊的李泰,歎息著說道:“嗯,承乾也不知道怎麽了,這兩年變化太大了,連我都快不認識了。”


    “之前給承乾找的老師於誌寧,已經被他弄的不敢來了,總是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最主要的是他還能說出一番道理來。看來還是要給他找一個新的老師,有機會我一定要好好跟陛下說說。”


    “嗯。”楊妃也認同。


    。。。。。。


    崇教殿。


    李世民今日上朝跟眾大臣吹噓了一番貞觀犁,現在正洋洋得意的在和自己幾個心腹大臣水牛。


    “輔機,朕今日拿出的貞觀犁,可是利國利民的神器,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唐百姓都會不缺糧食了。”(ps:輔機是長孫無忌的字。)


    唐朝初期的時候,百姓並不多,主要是很多地都沒有開墾出來。


    特別是嶺南那一塊都沒有劃歸大唐的版圖。


    那邊未開化的野人還有許多,曆朝曆代都沒有解決嶺南的問題,所以李世民也沒有真正去管過那一片。


    加上突厥在北邊虎視眈眈,已經讓大唐殫精竭慮了,實在無法分心去管嶺南那個古人認為貧瘠的地方。


    天高皇帝遠,哪怕李世民再怎麽集中政權,嶺南那邊還是有很多人是不尊聖旨的。


    長孫無忌看著李世民一直在吹噓自己,自然是拱手恭維道:“陛下聖明,在陛下的帶領下,貞觀朝肯定能夠讓百姓豐衣足食。”


    周圍幾個武將都給長孫無忌暗暗的翻了一個白眼。


    一個吹牛不打草稿,一個隻會吹捧。


    但今日的貞觀犁,他們也覺得太神奇了。


    普通的兩個人就能夠拉動的犁,他們是聞所未聞,今日一見也是大開眼界。


    魏征這個時候站出來說道:“陛下,不知貞觀犁是誰想出來的,如此神器,足以封官進爵。”


    “臣還望陛下能夠賢能善用,賞罰分明。”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在座都是李世民心腹之臣,唯獨魏征這個老匹夫不是天策府的人。


    就尉遲敬德這個大嘴巴昨夜迴去的時候就開始嚷嚷著貞觀犁的事情,誰不知道貞觀犁是太子殿下想出來的。


    人家陛下和太子是父子,還需要什麽賞賜。


    李世民也是跟所有人一樣的心思,昨日太高興了,把李承乾給忘了。等想起來的時候,還是長孫皇後提醒的。


    不過想著,李承乾都已經是太子了,還需要什麽賞賜?


    也就作罷了。


    沒想到魏征竟然這麽不開眼的提出來,弄的李世民現在騎虎難下,尷尬不已。


    說出來吧,太子官職肯定是賞賜不了的,那就是金銀玉器。


    可問題,李世民也囊中羞澀的,去年頡利帶領著二十萬兵馬都打到長安城下了,可謂是把家底都賠空了。


    加上武德九年地方上的天災,國庫加上李世民自己的內帑全掏出來了。(ps:內帑:皇帝自己的小金庫。)


    “咳咳,想必此人大家都聽說了,正是太子。”


    想了一下,李世民才開口問道:“魏仆射,關於賞賜你有何想法,可以說出來大家聽了聽。”


    說實話,李世民實在是害怕魏征。


    從武德九年登基開始,魏征就噴他李世民沒停過。


    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就被魏征噴了一年,實在是有心理陰影了。


    要是這個時候不說實話,恐怕李世民又要被噴了。


    所有人也是看向了魏征,想知道他底要說什麽。


    魏征不負眾望,拱手道:“陛下,常言道有功者賞,此等利國利民之神器,陛下為何隻替自己攬功勞,而隻字不提賞賜太子殿下之事。如若陛下如此行事,豈不是寒了天下有功之人的心?”


    “那大唐還有誰願意獻出此等神器?”


    “這......”李世民臉都綠了。


    這不就是在說他李世民貪功嗎?


    而且還是自己兒子的功勞。


    李世民嘴硬的說道:“朕隻是暫時沒有想到賞賜太子何物,這不是邀眾卿過來商討這件事嗎?”


    “再說了太子什麽都不缺,朕實在是不知道賞賜什麽為好。”


    說完這番話,李世民內心鬆了口氣。


    總算是找了個理由搪塞過去了。


    不料魏征眉頭一皺,對李世民再次拱手道:“陛下為父,太子為子,陛下難道不知太子喜何物?還需要詢問大臣?難道陛下是想拿國庫來賞賜太子?”


    “陛下,連年征戰,去年頡利突襲長安城下賠金銀無數,國庫空虛啊。”


    李世民頭皮都發麻了。


    魏噴子的外號真取錯,這嘴嘚吧嘚吧的,把朕耳朵都說疼了。


    賞吧,你說國庫空虛,不賞說朕貪功。


    咋滴,朕兒子立功,就要朕小金庫出錢是吧?


    李世民實在受不了了,把目光在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身上看了一圈。


    武將他是沒指望了,隻希望房謀杜斷和陰險狡詐的長孫無忌能夠給自己解圍。


    接收到李世民的視線,長孫無忌本來要站出來,不料被房玄齡搶了先:“陛下,太子乃是大唐太子,能夠造福百姓是太子的職責,拿國庫賞賜確實有失偏頗,可不賞也不行。”


    “臣建議,不如賞賜太子師即可,太子如此優秀,老師是功不可沒。”


    “臣附議。”杜如晦此時也站出來附和。


    不愧是房謀杜斷。


    魏征說李世民貪功,賞賜太子是家事。


    那麽房玄齡就以家事來說,直接賞賜太子師,也算是賞賜太子了。


    畢竟沒有老師,哪有學生。


    到時候肯定太子師能夠更加用心的去教導太子。


    李世民聽了這個建議,滿意的點點頭:“玄齡所言極是,既然是這樣,那就......”


    沒等他宣布,張阿難就拿著兩張紙匆匆跑到了李世民身邊,耳語了幾句。


    “當真?”聽完張阿難說的,李世民瞪大了眼。


    迫不及待把兩張紙攤開,上麵正是李承乾寫的六道題。


    看見這六道題,李世民眼前就是有些暈乎,實在是......跟長孫皇後和楊妃當時一模一樣的想法。


    神tm的女生握手,神tm的淘水?


    張阿難還不忘說了長孫皇後傳的話。


    “陛下,當時皇後殿下詢問太子,為何以淘水命題,太子殿下迴答:以後老師以雞兔命題,我也會問老師為什麽要用雞兔命題。”


    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征聽了之後嘴角抽抽,這太子殿下真是這麽說的嗎?


    “哈哈哈。”


    程咬金和尉遲敬德則是在旁邊拍著大腿哈哈大笑。


    注意到李世民殺人的目光投射過來,他們倆才捂住了嘴,可肩膀卻抖動個不停。


    此時此刻,李世民已經不知道說什麽了。


    隻能把兩張紙放在了眾人麵前,說道:“這六道題是太子所提,眾卿可有人能解?”


    當下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三人瞥了一眼,就開始眼看腳尖起來。


    沒辦法,太子出題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之前出的題已經把天下學子都難住了,就連虞世南、孔穎達、許敬宗等國子監博士都解不開。


    他們出謀劃策還行,解題......歎口氣:還是算了。


    倒是魏征上前看了一眼,如實的對李世民拱手道:“迴陛下,臣解不出來。”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不善的看了眼魏征。


    你解不出來就解不出來,還搞得這麽鄭重。


    反正就是各種看魏征不順眼。


    “其中有一道題,太子殿下說可解天下百姓吃不飽飯的問題......”


    沒等李世民說完,魏征幾人眼前一亮。


    “當真?”


    幾個文臣武將聽說能夠解開千古難題,那就是讓天下百姓吃飽飯,立馬就撲到了李世民麵前去看題目了。


    唯獨魏征站在原地,眼觀鼻鼻觀心。


    沒辦法,剛才他看了六道題,一道他都解不開,更加別說解開這個千古難題了。


    房玄齡看完題,皺著眉對李世民拱手道:“陛下,何不讓傳太子殿下直接過來問話。如果能夠解決天下百姓吃飽的問題,大唐絕對可以千古傳世啊。”


    “是啊,陛下,臣懇請傳太子殿下來問話。”杜如晦跟著拱手附和。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在座除了魏征,大家都說了附議。


    李世民看隻有魏征直勾勾的站在那裏,微微蹙眉:“魏仆射,難道你不想讓太子來解答此題?”


    “不想。”魏征誠實的迴答道。


    “為何?”


    李世民和其餘人都奇怪的看向了魏征,不太理解為什麽。


    特別是程咬金直接站了出來:“魏老匹夫,難道你不想讓天下百姓吃飽飯嗎?你是想跟天下百姓作對嗎?”


    “並不想。”


    魏征風輕雲淡的搖了搖頭,然後對李世民拱手道:“陛下,如太子能夠解開此題,相信不需要陛下傳喚,也會公之於眾。何況太子隻是九歲孩童,此等國家大事,曆朝曆代那麽多的賢臣明君都未能解決,太子又怎能解決?”


    這麽一說,程咬金、尉遲敬德幾個武將都不說話了。


    感覺說的很有道理。


    長孫無忌不樂意了,那可是自己外甥,什麽時候輪到你魏征來評價了。


    “魏仆射,此話差矣。”


    所有人都看向了長孫無忌。


    看來老陰貨要為自己外甥說話了。


    “哦?長孫尚書何意?”魏征挑了挑眉。


    長孫無忌捋了一把胡須,笑道:“太子就算是九歲的孩童,但也想出了貞觀犁此等神器,魏仆射怎麽又能把太子看做普通孩童呢?”


    這下直接把魏征噎住了。


    所有人也是憋笑,整個朝堂上,也隻有長孫無忌時不時能夠壓製住魏征了。


    沒辦法,一個被陛下稱為:田舍奴。


    另一個陛下曾經說過是:老陰貨。


    兩人較量也是五五之分。


    李世民本來不好看的臉色,看長孫無忌更深一籌,便哈哈大笑:“此事魏仆射所言不虛,太子所言確實如此,他說運氣好可能幾年完成,運氣不好可能十幾年,乃至上百年才能完成此舉。所以我們還是看好當下,如何解決突厥為首要問題。”


    “關於昨日太上皇之事,諸位恐怕也知曉,太子諫言以牛羊食鹽贖迴被擄的數千百姓,不知眾卿如何看此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90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90後並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