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父子之間
公主下毒後悔,駙馬嘎嘎橫推 作者:問遲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晏成的腳步立即遲緩下來,唐藝對他來說過於嚴苛,平日裏也都不苟言笑。他可以在信裏隨意寫寫,但要直接麵對唐藝還是有些發怵。
談客心裏就是一樂,“一物降一物啊,讓你小子狂。”嘴上卻催促道:“走啊,怎麽不走了?節帥正等著你呢,快點吧。”
唐晏成咽了一口唾沫,硬著頭皮邁步向前。
兩人一進大堂,發現唐藝正在沙盤旁邊低頭審視,似乎並沒有發現他們進來。
唐晏成緊走幾步,來到唐藝身後雙膝跪倒,大聲道:“孩兒拜見父親大人!”
唐藝輕輕哼了一聲,慢慢轉過來,低頭看看唐晏成,平靜道:“起來吧。”
說完忽然俯身將他的手臂握住,直接扶了起來。
唐晏成受寵若驚,連忙道:“不敢勞累父親。”
父子兩人已經一年多沒見,沒想到在懷朔相遇。
唐藝看看比自己還要高出半頭的唐晏成,眼裏閃過一絲滿意之色,“你怎麽到懷朔來了?”
唐晏成迴頭看看,隻有談客一人在場,於是低聲道:“孩兒本來是去馳援陝州的,但在那裏卻發現了一些異常情況。”
然後把在西魏軍營打探到的情報詳細說了一遍。
聽唐晏成說完之後,不說談客,就連唐藝如此城府都震驚不已。
連忙追問道:“你的意思是西魏主力,現在已經在北晉京城了?”
唐晏成點點頭,“如果不錯的話,柔然人很可能也會去。”
談客道:“節帥,怪不得這些時日對麵沒有動靜,他們的主力是不是也已經撤走了呢?”
唐藝皺眉沉思,半晌後道:“如果北晉京城被圍,咱們探子的消息才無法傳出。而慕容留得到消息,肯定會迴師勤王,那麽眼前的軍營應該就是空營。”
談客立即起身道:“末將請命,立即出兵!”
唐藝道:“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四更造反,五更出兵,給本帥平了它!”
唐藝根本不怕對麵使詐,即便慕容留的主力仍在,他也敢硬撼一場。
這兩年他厲兵秣馬,頗有成效,正想著試試效果呢。
談客和唐晏成立即拱手,大聲領命。
談客隨後快步出廳,前去安排。
唐藝則把唐晏成留下,與他詳細聊了聊當下京城的情況。
雖然唐藝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大致發展,但對很多細節並不清楚。
唐晏成於是就從二皇子李淳起事開始,一直說到安陽登基,足足說了一個多時辰,才基本說完。
唐藝看兒子的眼神也在慢慢變化,雖然他早已知道唐晏成在這些事情當中發揮了難以替代的作用,但深入了解後才知道有多麽不易。
唐晏成能在波詭雲譎的京城當中縱橫捭闔,最終走到今天這一步,完全不能用運氣兩字來概括。
當時讓唐晏成孤身入京也是迫不得已,隻希望能讓朝廷給靜安軍一個喘息的機會。
沒想到他不但實現了自己所定的目標,還超額完成。
別的不說,起碼在爵位上,父子二人竟然是平級。
唐藝混了多少年才得到一個侯爵,唐晏成又才多大年紀?在做官上,這小子比他爹能混。
說完了之前的種種之後,唐藝又問起唐晏成對今後戰事的看法。
唐晏成一路上早就思考了多次,直接開口道:“以孩兒看來,這次北晉兇多吉少。即便能挺過去,也必定元氣大傷,一時半會再難對大梁形成威脅。”
唐藝道:“北晉如果被滅,那西魏和柔然的力量將會暴增,對我們來說也不是好事。而且他們兩個一旦聯合,我們的日子說不定會更難過。”
唐晏成道:“所以孩兒有兩個建議,一是明日戰事以俘虜為主,盡量少殺。二是快速推進,盡量多去搶奪一些地盤,不能讓西魏把好處都占了。”
唐藝微微點頭,唐晏成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
但還是說道:“詳細說說。”
唐晏成於是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搶占地盤好理解,但占了之後不能隻是搶一把就走,那樣的話意義不大。
最好是能將這些地方徹底劃入大梁的國界,讓晉人變成梁人,將國境線大大北移,這樣才能真正的增強大梁國力。
在這樣的目標下,就不能過度的殺伐。那些晉軍也都是晉國的百姓,一旦殺伐過重,引起晉人反抗,就得不償失。
相反最好能實行懷柔政策,讓晉人能感受到大梁的誠意,從而心甘情願的投入大梁的懷抱。
與此同時還要大肆宣傳西魏和柔然的惡行,重點強調西魏的背叛才導致晉國百姓的苦難,讓百姓與大梁盡快站到一起。
唐晏成口口聲聲都是大梁,但父子兩人都清楚,他口中的大梁其實就是靜安軍。
至此,唐藝對這個兒子已經不是單純的滿意,而是超乎預料的看重。
看著唐晏成已經變得堅毅的臉龐,不禁想到了那個溫柔賢淑的女子,心裏就是一痛。
翌日五更。
懷朔關北門洞開,靜安鐵騎轟隆隆的衝了出來。
談客和洪力兩人分在兩側,唐晏成居中,三人帶頭策馬奔向對麵的晉軍大營。
漆黑的鐵甲如同烏雲壓頂,奔騰的馬蹄就像九天神雷,大地震動,遠在數裏外的晉軍軍營似乎都跟著顫動起來。
晉軍的領軍將軍是慕容留的多年老部下韓啟,三十五六歲的年紀,戰陣經驗豐富。
這幾日事情的發展完全超出了韓啟的預料,本來是盟友的西魏竟突然越過邊界,攻入了晉國腹地。而北晉答應借道的柔然人也忽然調頭,與西魏聯合圍攻京城。
他不知道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事,但還是嚴格遵照慕容留臨走前的命令執行。
自從慕容留得到京城被圍的消息後,立即帶著六萬精銳當夜北上。
要知道此次大戰,慕容留將國內的大部精銳都帶了出來。現在京城空虛,如果他不能及時返迴,那北晉就真的危險了。
臨走前吩咐韓啟,盡量拖延時間,否則慕容留必然陷入南北夾攻的死地。
韓啟自然知道他留下來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在盡力維持,沒想到今日還是看到了梁軍出城。
這一刻,韓啟抬頭望天,心裏悲哀道:“難道天要亡我大晉?”
談客心裏就是一樂,“一物降一物啊,讓你小子狂。”嘴上卻催促道:“走啊,怎麽不走了?節帥正等著你呢,快點吧。”
唐晏成咽了一口唾沫,硬著頭皮邁步向前。
兩人一進大堂,發現唐藝正在沙盤旁邊低頭審視,似乎並沒有發現他們進來。
唐晏成緊走幾步,來到唐藝身後雙膝跪倒,大聲道:“孩兒拜見父親大人!”
唐藝輕輕哼了一聲,慢慢轉過來,低頭看看唐晏成,平靜道:“起來吧。”
說完忽然俯身將他的手臂握住,直接扶了起來。
唐晏成受寵若驚,連忙道:“不敢勞累父親。”
父子兩人已經一年多沒見,沒想到在懷朔相遇。
唐藝看看比自己還要高出半頭的唐晏成,眼裏閃過一絲滿意之色,“你怎麽到懷朔來了?”
唐晏成迴頭看看,隻有談客一人在場,於是低聲道:“孩兒本來是去馳援陝州的,但在那裏卻發現了一些異常情況。”
然後把在西魏軍營打探到的情報詳細說了一遍。
聽唐晏成說完之後,不說談客,就連唐藝如此城府都震驚不已。
連忙追問道:“你的意思是西魏主力,現在已經在北晉京城了?”
唐晏成點點頭,“如果不錯的話,柔然人很可能也會去。”
談客道:“節帥,怪不得這些時日對麵沒有動靜,他們的主力是不是也已經撤走了呢?”
唐藝皺眉沉思,半晌後道:“如果北晉京城被圍,咱們探子的消息才無法傳出。而慕容留得到消息,肯定會迴師勤王,那麽眼前的軍營應該就是空營。”
談客立即起身道:“末將請命,立即出兵!”
唐藝道:“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四更造反,五更出兵,給本帥平了它!”
唐藝根本不怕對麵使詐,即便慕容留的主力仍在,他也敢硬撼一場。
這兩年他厲兵秣馬,頗有成效,正想著試試效果呢。
談客和唐晏成立即拱手,大聲領命。
談客隨後快步出廳,前去安排。
唐藝則把唐晏成留下,與他詳細聊了聊當下京城的情況。
雖然唐藝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大致發展,但對很多細節並不清楚。
唐晏成於是就從二皇子李淳起事開始,一直說到安陽登基,足足說了一個多時辰,才基本說完。
唐藝看兒子的眼神也在慢慢變化,雖然他早已知道唐晏成在這些事情當中發揮了難以替代的作用,但深入了解後才知道有多麽不易。
唐晏成能在波詭雲譎的京城當中縱橫捭闔,最終走到今天這一步,完全不能用運氣兩字來概括。
當時讓唐晏成孤身入京也是迫不得已,隻希望能讓朝廷給靜安軍一個喘息的機會。
沒想到他不但實現了自己所定的目標,還超額完成。
別的不說,起碼在爵位上,父子二人竟然是平級。
唐藝混了多少年才得到一個侯爵,唐晏成又才多大年紀?在做官上,這小子比他爹能混。
說完了之前的種種之後,唐藝又問起唐晏成對今後戰事的看法。
唐晏成一路上早就思考了多次,直接開口道:“以孩兒看來,這次北晉兇多吉少。即便能挺過去,也必定元氣大傷,一時半會再難對大梁形成威脅。”
唐藝道:“北晉如果被滅,那西魏和柔然的力量將會暴增,對我們來說也不是好事。而且他們兩個一旦聯合,我們的日子說不定會更難過。”
唐晏成道:“所以孩兒有兩個建議,一是明日戰事以俘虜為主,盡量少殺。二是快速推進,盡量多去搶奪一些地盤,不能讓西魏把好處都占了。”
唐藝微微點頭,唐晏成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
但還是說道:“詳細說說。”
唐晏成於是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搶占地盤好理解,但占了之後不能隻是搶一把就走,那樣的話意義不大。
最好是能將這些地方徹底劃入大梁的國界,讓晉人變成梁人,將國境線大大北移,這樣才能真正的增強大梁國力。
在這樣的目標下,就不能過度的殺伐。那些晉軍也都是晉國的百姓,一旦殺伐過重,引起晉人反抗,就得不償失。
相反最好能實行懷柔政策,讓晉人能感受到大梁的誠意,從而心甘情願的投入大梁的懷抱。
與此同時還要大肆宣傳西魏和柔然的惡行,重點強調西魏的背叛才導致晉國百姓的苦難,讓百姓與大梁盡快站到一起。
唐晏成口口聲聲都是大梁,但父子兩人都清楚,他口中的大梁其實就是靜安軍。
至此,唐藝對這個兒子已經不是單純的滿意,而是超乎預料的看重。
看著唐晏成已經變得堅毅的臉龐,不禁想到了那個溫柔賢淑的女子,心裏就是一痛。
翌日五更。
懷朔關北門洞開,靜安鐵騎轟隆隆的衝了出來。
談客和洪力兩人分在兩側,唐晏成居中,三人帶頭策馬奔向對麵的晉軍大營。
漆黑的鐵甲如同烏雲壓頂,奔騰的馬蹄就像九天神雷,大地震動,遠在數裏外的晉軍軍營似乎都跟著顫動起來。
晉軍的領軍將軍是慕容留的多年老部下韓啟,三十五六歲的年紀,戰陣經驗豐富。
這幾日事情的發展完全超出了韓啟的預料,本來是盟友的西魏竟突然越過邊界,攻入了晉國腹地。而北晉答應借道的柔然人也忽然調頭,與西魏聯合圍攻京城。
他不知道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事,但還是嚴格遵照慕容留臨走前的命令執行。
自從慕容留得到京城被圍的消息後,立即帶著六萬精銳當夜北上。
要知道此次大戰,慕容留將國內的大部精銳都帶了出來。現在京城空虛,如果他不能及時返迴,那北晉就真的危險了。
臨走前吩咐韓啟,盡量拖延時間,否則慕容留必然陷入南北夾攻的死地。
韓啟自然知道他留下來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在盡力維持,沒想到今日還是看到了梁軍出城。
這一刻,韓啟抬頭望天,心裏悲哀道:“難道天要亡我大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