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政事堂的交鋒
公主下毒後悔,駙馬嘎嘎橫推 作者:問遲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忠從來沒有見過唐晏成對他如此疾言厲色,心裏噗通直跳。
事出反常必有妖。
唐晏成給他連使眼色,周忠就明白過來,這是要故意製造矛盾,借機拉開兩人的距離。
周忠立即說道:“侯爺錯怪咱家了,咱家一直都是守禮辦事的。”
這時小黑子連忙過來拉架,唐晏成冷哼一聲,“你最好小心辦差!”
這一幕被周邊許多內侍和官員看到,不少人以為唐晏成傷心先帝大行,所以苛責周忠。也有人認為唐晏成自恃功高,看不起太監。
更多人還是在旁看笑話,唐晏成本來就年少得誌。現在公主又新登大寶,自此肯定會一飛衝天,難免誌得意滿。
隻是如此囂張,不知會不會長久呢?
唐晏成恨恨的站到一旁等待,周忠則是一臉委屈無處安放。
這隻是一個小插曲,很快就過去。
等各路勳貴和官員到位後,安陽也來到了頤和宮。
所有的流程跟宣仁帝之時幾乎一樣,在場的大部分官員都經曆了上一場大葬,所以也算輕車熟路。
由於李鴻登基時間太短,加上年幼,所以他的陵寢根本就還沒有開始修建。
現在隻能暫時將棺槨停放到龍華寺,待陵寢完工後再行下葬。
就算如此,所有的流程一樣不少,足足耗時一個月的時間。
期間發生了幾件事,與唐晏成多少有關。
其一,安陽正式登基稱帝,並昭告天下,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女帝。
其二,考慮唐晏成為男子,不方便住在後宮。安陽於是下旨,將之前的公主府,賜給唐晏成,改為鎮遠侯府。
其三,安陽以周忠在大行皇帝駕崩後舉止失當為由,罷免了他的奉天殿掌印太監之職。但念其忠心用事,所以仍讓他掌管拱衛司。
從明麵上,算是給了唐晏成一個交代。
安陽隨即安排馮太皇太後身邊的老太監石範接任掌印太監。這個石範也是宮裏的老人,在安陽小時候還經常帶著她玩耍。
為人平和,老成持重,安陽對他很是信任。
同時,安陽將小狗子調入禦書房行走,並給他改名池祥。
其四就是在李鴻駕崩的三天之後,政事堂突然派人請唐晏成前去議事。
唐晏成對此心知肚明,但卻以思念先帝,悲痛不已為由拒絕前去。
結果政事堂連派三撥人,最後竟讓佟貴、司默和薑世階聯袂前來,才將唐晏成請到政事堂。
唐晏成到了政事堂後,故作不知,詢問何事。
還是由佟貴負責解釋,說有靜安軍四千軍士突然出現在京城之東,不知所為何故。
唐晏成恍然大悟,連連告罪。說當時殲滅柔然人之後,自己曾經承諾對參戰的靜安軍進行獎賞。
隻是後來他快速返迴京城,然後把這件事給忘記了。
傅遠和兩個大學士聽唐晏成如此解釋,也不好說什麽。
但是誰會信呢?
返迴汾州之後就不能獎賞了嗎,非要陳兵城外?這哪是要獎賞,分明就是給唐晏成撐腰來的!
幾人也有些後怕,尤其是傅遠。如果前日抵死不同意安陽登基,不知道靜安軍是不是真敢打進京城?
斜眼看看一臉無辜模樣的唐晏成,暗歎一聲,果真後生可畏。
經過討論後,確定了靜安軍包括其他參戰之人的各種封賞,並即刻下發。
因段仁傑等人尚在嚴州,也馬上派人召迴。
這時大學士陸潤不知想到什麽,特意問了一句,“唐將軍對這個封賞標準可有什麽意見麽?”
唐晏成微微一笑,“在下從未來過政事堂,對這些事的具體標準並不了解,不敢胡亂提意見,你們認為合適就行。”
陸潤尷尬一笑,不知該如何迴答。
傅遠瞅了一眼陸潤,開口道:“既然晏成今日來了,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他的分工吧。”
唐晏成連道不敢,“晚輩就是來學習的,哪能有分工呢,不妥不妥。”
大家都是聰明人,司默道:“國公所言有理,先帝既然讓鎮遠侯參知政事,自然要有分工才好。”
佟貴和薑世階等人也都微微點頭,表示附和。
結果,經過“激烈”的討論後,確定由唐晏成分管兵部,並報安陽批準。
按理說,唐晏成在政事堂中年紀最小,資曆最淺,甚至都沒有地方行政經驗的曆練。
就算讓他分管工部都有些勉強,更遑論兵部?
但現實卻是沒有人覺得不妥,或者說是沒有人公開提出來不妥。
唐晏成在謙虛幾次後,也就“勉為其難”的應了下來,直說邊幹邊學。
之後,傅遠再次發問,靜安軍何時退走。
唐晏成皺眉想了想後,沉聲道:“本來此事應該在五軍都督府討論,不過既然國公動問,末將就提一下自己的看法。”
既然已經明確了他的分工,而且是兵部,唐晏成也就可以說幾句了。
“通過這次與柔然人的交戰,末將深深感到京城駐軍戰力之孱弱。尤其是騎兵更是不堪,甚至連騎馬趕路都會掉隊,簡直滑天下之大稽。靠這樣的軍隊如何拱衛京城,如何保衛陛下?”
唐晏成說到此,眼神忽然一凜,“各位大人可曾想過,如果那些柔然人當初直接進攻京城,會是什麽結果?”
麵對唐晏成的詰問,幾個文臣雖然麵露凝重,但卻並沒有太大的感同身受,同時也樂得看熱鬧。
傅遠就不一樣了,連彪的三千騎兵可是被柔然人全殲的。加上唐晏成說的直白,讓傅遠麵子上很是掛不住。
唐晏成對傅遠也是心裏有氣。
他已經悄悄問過佟貴,當初政事堂下令讓唐晏成去撫慰嚴州,就是傅遠的提議。
另外京城戒嚴,雖然是瑞親王李茂提議,但傅遠卻罕見的沒有反對,而是立即執行。
這就說明,傅遠近來一直在防範著唐晏成。
如果不是唐晏成得到消息後及時趕迴,李茂或許翻不起大浪,但最終很可能會便宜傅遠。
即便安陽能順利繼位,傅遠也必將權勢大增。
既然你已經出手,那我還不能做出迴應了嗎?
傅遠輕咳一聲道:“京城駐軍戰力之事由來已久,跟靜安軍又有什麽關係?”
事出反常必有妖。
唐晏成給他連使眼色,周忠就明白過來,這是要故意製造矛盾,借機拉開兩人的距離。
周忠立即說道:“侯爺錯怪咱家了,咱家一直都是守禮辦事的。”
這時小黑子連忙過來拉架,唐晏成冷哼一聲,“你最好小心辦差!”
這一幕被周邊許多內侍和官員看到,不少人以為唐晏成傷心先帝大行,所以苛責周忠。也有人認為唐晏成自恃功高,看不起太監。
更多人還是在旁看笑話,唐晏成本來就年少得誌。現在公主又新登大寶,自此肯定會一飛衝天,難免誌得意滿。
隻是如此囂張,不知會不會長久呢?
唐晏成恨恨的站到一旁等待,周忠則是一臉委屈無處安放。
這隻是一個小插曲,很快就過去。
等各路勳貴和官員到位後,安陽也來到了頤和宮。
所有的流程跟宣仁帝之時幾乎一樣,在場的大部分官員都經曆了上一場大葬,所以也算輕車熟路。
由於李鴻登基時間太短,加上年幼,所以他的陵寢根本就還沒有開始修建。
現在隻能暫時將棺槨停放到龍華寺,待陵寢完工後再行下葬。
就算如此,所有的流程一樣不少,足足耗時一個月的時間。
期間發生了幾件事,與唐晏成多少有關。
其一,安陽正式登基稱帝,並昭告天下,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女帝。
其二,考慮唐晏成為男子,不方便住在後宮。安陽於是下旨,將之前的公主府,賜給唐晏成,改為鎮遠侯府。
其三,安陽以周忠在大行皇帝駕崩後舉止失當為由,罷免了他的奉天殿掌印太監之職。但念其忠心用事,所以仍讓他掌管拱衛司。
從明麵上,算是給了唐晏成一個交代。
安陽隨即安排馮太皇太後身邊的老太監石範接任掌印太監。這個石範也是宮裏的老人,在安陽小時候還經常帶著她玩耍。
為人平和,老成持重,安陽對他很是信任。
同時,安陽將小狗子調入禦書房行走,並給他改名池祥。
其四就是在李鴻駕崩的三天之後,政事堂突然派人請唐晏成前去議事。
唐晏成對此心知肚明,但卻以思念先帝,悲痛不已為由拒絕前去。
結果政事堂連派三撥人,最後竟讓佟貴、司默和薑世階聯袂前來,才將唐晏成請到政事堂。
唐晏成到了政事堂後,故作不知,詢問何事。
還是由佟貴負責解釋,說有靜安軍四千軍士突然出現在京城之東,不知所為何故。
唐晏成恍然大悟,連連告罪。說當時殲滅柔然人之後,自己曾經承諾對參戰的靜安軍進行獎賞。
隻是後來他快速返迴京城,然後把這件事給忘記了。
傅遠和兩個大學士聽唐晏成如此解釋,也不好說什麽。
但是誰會信呢?
返迴汾州之後就不能獎賞了嗎,非要陳兵城外?這哪是要獎賞,分明就是給唐晏成撐腰來的!
幾人也有些後怕,尤其是傅遠。如果前日抵死不同意安陽登基,不知道靜安軍是不是真敢打進京城?
斜眼看看一臉無辜模樣的唐晏成,暗歎一聲,果真後生可畏。
經過討論後,確定了靜安軍包括其他參戰之人的各種封賞,並即刻下發。
因段仁傑等人尚在嚴州,也馬上派人召迴。
這時大學士陸潤不知想到什麽,特意問了一句,“唐將軍對這個封賞標準可有什麽意見麽?”
唐晏成微微一笑,“在下從未來過政事堂,對這些事的具體標準並不了解,不敢胡亂提意見,你們認為合適就行。”
陸潤尷尬一笑,不知該如何迴答。
傅遠瞅了一眼陸潤,開口道:“既然晏成今日來了,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他的分工吧。”
唐晏成連道不敢,“晚輩就是來學習的,哪能有分工呢,不妥不妥。”
大家都是聰明人,司默道:“國公所言有理,先帝既然讓鎮遠侯參知政事,自然要有分工才好。”
佟貴和薑世階等人也都微微點頭,表示附和。
結果,經過“激烈”的討論後,確定由唐晏成分管兵部,並報安陽批準。
按理說,唐晏成在政事堂中年紀最小,資曆最淺,甚至都沒有地方行政經驗的曆練。
就算讓他分管工部都有些勉強,更遑論兵部?
但現實卻是沒有人覺得不妥,或者說是沒有人公開提出來不妥。
唐晏成在謙虛幾次後,也就“勉為其難”的應了下來,直說邊幹邊學。
之後,傅遠再次發問,靜安軍何時退走。
唐晏成皺眉想了想後,沉聲道:“本來此事應該在五軍都督府討論,不過既然國公動問,末將就提一下自己的看法。”
既然已經明確了他的分工,而且是兵部,唐晏成也就可以說幾句了。
“通過這次與柔然人的交戰,末將深深感到京城駐軍戰力之孱弱。尤其是騎兵更是不堪,甚至連騎馬趕路都會掉隊,簡直滑天下之大稽。靠這樣的軍隊如何拱衛京城,如何保衛陛下?”
唐晏成說到此,眼神忽然一凜,“各位大人可曾想過,如果那些柔然人當初直接進攻京城,會是什麽結果?”
麵對唐晏成的詰問,幾個文臣雖然麵露凝重,但卻並沒有太大的感同身受,同時也樂得看熱鬧。
傅遠就不一樣了,連彪的三千騎兵可是被柔然人全殲的。加上唐晏成說的直白,讓傅遠麵子上很是掛不住。
唐晏成對傅遠也是心裏有氣。
他已經悄悄問過佟貴,當初政事堂下令讓唐晏成去撫慰嚴州,就是傅遠的提議。
另外京城戒嚴,雖然是瑞親王李茂提議,但傅遠卻罕見的沒有反對,而是立即執行。
這就說明,傅遠近來一直在防範著唐晏成。
如果不是唐晏成得到消息後及時趕迴,李茂或許翻不起大浪,但最終很可能會便宜傅遠。
即便安陽能順利繼位,傅遠也必將權勢大增。
既然你已經出手,那我還不能做出迴應了嗎?
傅遠輕咳一聲道:“京城駐軍戰力之事由來已久,跟靜安軍又有什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