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默默一數,來者一共十三人。
這夥人進得店來,往桌旁一坐,旁若無人,狂妄至極。
在店內吃飯的客人,見這陣勢都不敢多看,隻是埋頭吃喝,幾個膽小的匆匆結了帳,離店而去。
店裏的夥計手忙腳亂,忙不迭地送上吃的喝的,垂手立於桌旁,小心翼翼的伺候著。
他們都知道,對待這樣的江湖豪客,伺候得好,他們出手大方,賞賜豐厚,不亞於公子王孫之流。
但是倘若稍有不慎,非但包食酒帳一子不給,輕者拳腳相加,重則就連性命也不保。
片刻,店堂內的客人走了十之八九,剩下的除去李涵外,還有五個人。
一個年約六旬的老者,國字臉,長孝眉,三縷長髯,須眉皆白,紅光滿麵,虎目炯炯,腰粗體胖。
一身洗得發白的灰色長衫,腰懸一個能裝五斤酒的葫蘆,葫蘆漆得通紅,上麵描一條金燦燦的盤龍。
他旁若無人的自斟自飲,一杯接一杯,桌上已有兩個空酒壇,卻還看不出一絲醉意。
在這白發老人對麵的一張桌子上,兩名瀟灑風流的公子,也在開懷暢飲。
這兩人的年紀都在二十五歲上下,豐眉朗目,齒白唇紅,十指修長如玉,太陽穴高高鼓起,身穿潔白的長衫,腰間各是一口長劍。
顯然這二人是內外兼修的武林高手,長得一模一樣,穿得一模一樣,宛若一個模子裏澆鑄出來般。
他們邊喝酒,邊笑談,不外乎秦樓楚館,風花雪月,琴棋書畫之類的趣聞。
二人的談笑聲,清晰地傳入李涵的耳裏,時時引得他啞然失笑。
在李涵橫首的桌子旁,是兩名青衣人,都很清瘦,五官平平,但雙目炯炯,如兩顆寒星,讓人有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一人年約五旬,十指如鉤,幹枯無肉,頜下一撮山羊胡子,稀稀拉拉,半白半黑。他印堂中有一鴿蛋大的肉瘤,好似長了三隻眼。
另一人看上去三十六七歲,一副窮困潦倒的樣子,衣服上沾滿塵土油漬。
人雖瘦,卻長著滿下巴的絡腮胡,根根似鋼針,堅硬挺拔,滿嘴牙齒整齊潔白。
整個人看上去一副病容,可皮膚卻白皙得讓人羨慕。
三隻眼和絡腮胡,是前腳後腳進的店堂,各自要了酒菜,一聲不吭,隻管埋頭喝酒吃菜。
“弟兄們,少喝點酒。飯後還得趕路,不可貪杯誤了大事。”
為首的黑衣大漢,向其他黑衣人說完後,剔著牙,接過酒保遞上的麵巾,揩了揩臉。
他又接過酒保送來的茶碗,輕輕喝了一口,兩隻眼睛骨碌碌掃視著店堂內其他六人。
一名黑衣人打著飽嗝,站起身走到為首的黑衣人麵前,輕聲道:“大哥,咱們這樣風急火燎地趕到秭歸,恐怕點子早已無影無蹤,去向不明了。”
為首的黑衣人站起身來,活動一下身體,笑道:“放心吧,老弟,他跑不了。剛才在巴東縣,分舵還接到江對麵的飛鴿傳書。
點子兩日來都在秭歸,今晨離開秭歸向南而來。待會兒大家都把招子放亮點,凡是從對麵下船的人,都要他仔細留意。”
說完,他打了一個很響的飽嗝。
另一個黑衣人道:“說不定那小子早已過了江,與咱們背道而馳了。”
為首的黑衣人拍拍他的肩,笑道:“四弟,你就放心吧,那小子是個初出道的雛鳥,一路上遊山玩水,招搖過市,說不定這時候還在江對岸睡大覺呢。
不過咱們也得趕快,別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搶先將東西得了去,那你我這碗飯就吃不長了,說不準吃飯的家夥還得搬家。”
第一個說話的黑衣人,仍然不停的打著飽嗝,緩緩道:“大哥,你真的相信墨龍出世了?”
話音剛落,為首的黑衣人,一隻大掌已重重地扇在他的臉上。
立時,他臉上現出五根紅紅的指印,嗝也立止不打了,哭喪著臉,低下了頭,小心翼翼地退到一邊。
為首的黑衣人怒斥道:“你再亂說話,小心我扭斷你的脖子。”
然後,他轉身向同伴喝道:“弟兄們,立即出發!今後,誰敢再亂說一句話,小心我六親不認,要了他的腦袋!”
“是,大哥!”
所有黑衣人丟下飯碗,蜂擁出了酒樓,上馬向江邊飛馳而去。
為首的黑衣人走在最後,從懷中掏出一片金葉,大概有二兩重,往櫃台上一扔,大步流星向店外走去。
到了門口,他又迴過頭來,飛快地掃了店內六人一眼,這才上馬飛馳而去。
頃刻間,急促的馬蹄聲漸漸消失。
由始至終,李涵將幾個黑衣人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不禁對他們口中的那個“墨龍”產生了興趣。
黑衣人剛走,李涵邊上的那個仿佛長著三隻眼的幹瘦老頭,也推杯起身。他有意無意地看了李涵一眼,放下一塊碎銀,頭也不迴地走出店門。
三隻眼剛走,那兩名身穿白衣,相貌酷似的年輕公子,也站起身來,放下酒菜錢,相隨而去,隻留下一串爽朗的笑聲,久久地迴蕩在店堂內。
李涵發現,這二人不但相貌衣著一樣,就連個子也是一樣高矮,猿臂蜂腰,雙腿修長,使人感到無比的瀟灑俊逸。
“都走了,我這醉鬼糟老頭子,也該上路了。”那白發白須的老人放下酒盅,伸了伸懶腰,自言自語的說著,緩緩站起身來。
李涵這才發現,這老頭除了腰上描著金龍的紅葫蘆外,手中還拿著一根磨得晶光錚亮的木棍,紫紅紫紅的,像竹子般一節一節的,共有九節。
自從李涵來到西遊世界之後,已經讀取過不少人的記憶,略一搜索,立即浮現跟這個老人有關的資料。
在凡俗界江湖中的主要人物和各大門派的資料中,就有這樣一個老頭。
他一身功夫高深莫測,令人驚心動魄,正道人士把他捧得如神仙般尊貴,邪魔外道卻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偏又無可奈何。
倒不是怕他那一身武功,畢竟雙拳難敵四手,武林中修為再高的高手,也怕群起而攻之。
要對付他倒也不難,可是要想對付他的手下,可就難了。
這個老頭的手下遍布各地,每個角落都有他的人,一旦招惹了他,祖宗八代都別想安寧。
此人便是天下第一大幫“丐幫”的總長老,“醉龍”上官野芒。
丐幫現存的五名長老中,有三名是他的徒弟,幫主是他的徒孫。
他在丐幫中的地位,可說是比太上皇還太上皇,誰敢去招惹他。
此人已有一百多歲,從十八歲出道起,腰間便終年掛著一個酒葫蘆,誰也沒見他真正醉過一次,可偏偏道中朋友給他取了一個響亮的外號:醉龍。
也許是因他離不開酒,並且一套“龍形掌”少有對手的緣故吧。
他手中的那根木棍,是用南海千年沉香的烏龍木所製,堅硬如鋼,尋常刀劍休想傷它絲毫。
而他腰間的酒葫蘆,是純鋼加了千年玄鐵打製的,既可裝酒,又可禦敵。
此時他似醉非醉,搖搖晃晃,邊走邊道:“哎!世道艱險,人心不古啊!墨龍劍出,宵小垂涎。身懷至寶,惹禍招災。前途多兇險,珍藏不露目……”
言罷,他走過李涵身邊,有意無意地撞了李涵一下,乜斜著醉眼,往李涵懷中瞥了一下。
這夥人進得店來,往桌旁一坐,旁若無人,狂妄至極。
在店內吃飯的客人,見這陣勢都不敢多看,隻是埋頭吃喝,幾個膽小的匆匆結了帳,離店而去。
店裏的夥計手忙腳亂,忙不迭地送上吃的喝的,垂手立於桌旁,小心翼翼的伺候著。
他們都知道,對待這樣的江湖豪客,伺候得好,他們出手大方,賞賜豐厚,不亞於公子王孫之流。
但是倘若稍有不慎,非但包食酒帳一子不給,輕者拳腳相加,重則就連性命也不保。
片刻,店堂內的客人走了十之八九,剩下的除去李涵外,還有五個人。
一個年約六旬的老者,國字臉,長孝眉,三縷長髯,須眉皆白,紅光滿麵,虎目炯炯,腰粗體胖。
一身洗得發白的灰色長衫,腰懸一個能裝五斤酒的葫蘆,葫蘆漆得通紅,上麵描一條金燦燦的盤龍。
他旁若無人的自斟自飲,一杯接一杯,桌上已有兩個空酒壇,卻還看不出一絲醉意。
在這白發老人對麵的一張桌子上,兩名瀟灑風流的公子,也在開懷暢飲。
這兩人的年紀都在二十五歲上下,豐眉朗目,齒白唇紅,十指修長如玉,太陽穴高高鼓起,身穿潔白的長衫,腰間各是一口長劍。
顯然這二人是內外兼修的武林高手,長得一模一樣,穿得一模一樣,宛若一個模子裏澆鑄出來般。
他們邊喝酒,邊笑談,不外乎秦樓楚館,風花雪月,琴棋書畫之類的趣聞。
二人的談笑聲,清晰地傳入李涵的耳裏,時時引得他啞然失笑。
在李涵橫首的桌子旁,是兩名青衣人,都很清瘦,五官平平,但雙目炯炯,如兩顆寒星,讓人有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一人年約五旬,十指如鉤,幹枯無肉,頜下一撮山羊胡子,稀稀拉拉,半白半黑。他印堂中有一鴿蛋大的肉瘤,好似長了三隻眼。
另一人看上去三十六七歲,一副窮困潦倒的樣子,衣服上沾滿塵土油漬。
人雖瘦,卻長著滿下巴的絡腮胡,根根似鋼針,堅硬挺拔,滿嘴牙齒整齊潔白。
整個人看上去一副病容,可皮膚卻白皙得讓人羨慕。
三隻眼和絡腮胡,是前腳後腳進的店堂,各自要了酒菜,一聲不吭,隻管埋頭喝酒吃菜。
“弟兄們,少喝點酒。飯後還得趕路,不可貪杯誤了大事。”
為首的黑衣大漢,向其他黑衣人說完後,剔著牙,接過酒保遞上的麵巾,揩了揩臉。
他又接過酒保送來的茶碗,輕輕喝了一口,兩隻眼睛骨碌碌掃視著店堂內其他六人。
一名黑衣人打著飽嗝,站起身走到為首的黑衣人麵前,輕聲道:“大哥,咱們這樣風急火燎地趕到秭歸,恐怕點子早已無影無蹤,去向不明了。”
為首的黑衣人站起身來,活動一下身體,笑道:“放心吧,老弟,他跑不了。剛才在巴東縣,分舵還接到江對麵的飛鴿傳書。
點子兩日來都在秭歸,今晨離開秭歸向南而來。待會兒大家都把招子放亮點,凡是從對麵下船的人,都要他仔細留意。”
說完,他打了一個很響的飽嗝。
另一個黑衣人道:“說不定那小子早已過了江,與咱們背道而馳了。”
為首的黑衣人拍拍他的肩,笑道:“四弟,你就放心吧,那小子是個初出道的雛鳥,一路上遊山玩水,招搖過市,說不定這時候還在江對岸睡大覺呢。
不過咱們也得趕快,別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搶先將東西得了去,那你我這碗飯就吃不長了,說不準吃飯的家夥還得搬家。”
第一個說話的黑衣人,仍然不停的打著飽嗝,緩緩道:“大哥,你真的相信墨龍出世了?”
話音剛落,為首的黑衣人,一隻大掌已重重地扇在他的臉上。
立時,他臉上現出五根紅紅的指印,嗝也立止不打了,哭喪著臉,低下了頭,小心翼翼地退到一邊。
為首的黑衣人怒斥道:“你再亂說話,小心我扭斷你的脖子。”
然後,他轉身向同伴喝道:“弟兄們,立即出發!今後,誰敢再亂說一句話,小心我六親不認,要了他的腦袋!”
“是,大哥!”
所有黑衣人丟下飯碗,蜂擁出了酒樓,上馬向江邊飛馳而去。
為首的黑衣人走在最後,從懷中掏出一片金葉,大概有二兩重,往櫃台上一扔,大步流星向店外走去。
到了門口,他又迴過頭來,飛快地掃了店內六人一眼,這才上馬飛馳而去。
頃刻間,急促的馬蹄聲漸漸消失。
由始至終,李涵將幾個黑衣人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不禁對他們口中的那個“墨龍”產生了興趣。
黑衣人剛走,李涵邊上的那個仿佛長著三隻眼的幹瘦老頭,也推杯起身。他有意無意地看了李涵一眼,放下一塊碎銀,頭也不迴地走出店門。
三隻眼剛走,那兩名身穿白衣,相貌酷似的年輕公子,也站起身來,放下酒菜錢,相隨而去,隻留下一串爽朗的笑聲,久久地迴蕩在店堂內。
李涵發現,這二人不但相貌衣著一樣,就連個子也是一樣高矮,猿臂蜂腰,雙腿修長,使人感到無比的瀟灑俊逸。
“都走了,我這醉鬼糟老頭子,也該上路了。”那白發白須的老人放下酒盅,伸了伸懶腰,自言自語的說著,緩緩站起身來。
李涵這才發現,這老頭除了腰上描著金龍的紅葫蘆外,手中還拿著一根磨得晶光錚亮的木棍,紫紅紫紅的,像竹子般一節一節的,共有九節。
自從李涵來到西遊世界之後,已經讀取過不少人的記憶,略一搜索,立即浮現跟這個老人有關的資料。
在凡俗界江湖中的主要人物和各大門派的資料中,就有這樣一個老頭。
他一身功夫高深莫測,令人驚心動魄,正道人士把他捧得如神仙般尊貴,邪魔外道卻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偏又無可奈何。
倒不是怕他那一身武功,畢竟雙拳難敵四手,武林中修為再高的高手,也怕群起而攻之。
要對付他倒也不難,可是要想對付他的手下,可就難了。
這個老頭的手下遍布各地,每個角落都有他的人,一旦招惹了他,祖宗八代都別想安寧。
此人便是天下第一大幫“丐幫”的總長老,“醉龍”上官野芒。
丐幫現存的五名長老中,有三名是他的徒弟,幫主是他的徒孫。
他在丐幫中的地位,可說是比太上皇還太上皇,誰敢去招惹他。
此人已有一百多歲,從十八歲出道起,腰間便終年掛著一個酒葫蘆,誰也沒見他真正醉過一次,可偏偏道中朋友給他取了一個響亮的外號:醉龍。
也許是因他離不開酒,並且一套“龍形掌”少有對手的緣故吧。
他手中的那根木棍,是用南海千年沉香的烏龍木所製,堅硬如鋼,尋常刀劍休想傷它絲毫。
而他腰間的酒葫蘆,是純鋼加了千年玄鐵打製的,既可裝酒,又可禦敵。
此時他似醉非醉,搖搖晃晃,邊走邊道:“哎!世道艱險,人心不古啊!墨龍劍出,宵小垂涎。身懷至寶,惹禍招災。前途多兇險,珍藏不露目……”
言罷,他走過李涵身邊,有意無意地撞了李涵一下,乜斜著醉眼,往李涵懷中瞥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