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準備得十分倉促,李長青也沒有進行戰前宣講,他來定安縣主抓得還是民生,對於軍事基本上都交給劉有恆去了,他自己也就提一些建議,所以這些府兵和弓兵基本都不認識他,而他本人也沒多少概念。


    換作平常,李長青肯定會來一場慷慨激昂得宣講然後再讓他們上城樓的,隻是現在不同於以前,就連突闕人什麽時候攻過來都不知道,李長青隻能讓所有的府兵以及弓兵直接上城樓做好防禦。


    現在城中府兵以及弓兵加起來不過兩千人,而且這些將士中近八成都是新兵,老兵在突厥打進來那一場戰鬥中直接損失了七成,要想真的抵禦突闕人的進攻,這些兵力著實困難了些。


    “徐縣丞,你趕緊派一支小隊往府城去,一來請求增援,二來通知整個大唐,突闕人打進來了。”


    坐鎮在城樓上的李長青對著徐楓樹說道,後者拱了拱手便去安排了。


    “王主薄,城中的一切事務都安排好了把吧?”徐楓樹走後,李長青又問王源正。


    “迴縣令,城中的百姓已經安頓,有城防大隊巡邏著,不過有一些青年想要上來一同抵抗,都被攔下來了。另外定安城的其他城門處的物資也都安置妥善了,還請縣令放心。”


    王源正雖然說了讓李長青放心,其實他自己心裏也沒底。


    雖然這些少數民族打野戰都強的一批,但是隨著大唐和少數民族多次交火,他們也照貓畫虎的學會了如何攻城,再加上這些從小就長在馬背上以及從小就摸著弓箭長大的少數民族,不僅馬術高超,那箭術也不是一般的唐軍能夠比得上的。


    而且,雙方的飲食文化的差異也導致雙方的實力差距,中原人從小吃著米長大,很少吃肉的,而這些少數民族從小是吃著肉長大的,這身體素質自然是唐軍不能比的。


    所幸的是大唐的科技比這些少數民族高,這樣也就縮短了雙方的差距。


    “這幫突闕人真是可恨,居然趁著我們過節來,本來還想明早兒給老大人拜拜年的,現在看來隻怕是沒機會了。”


    ”誰說不是呢?你說他白天來不好,非要晚上來,凍死人了真的是,還是被窩裏暖和。“


    ”你是不是傻?你以為突厥人跟你鬧著玩的?白天這兒警備正式最嚴厲的時候,要我是突闕人肯定也會選擇晚上警備薄弱的時候打啊!“


    ”也對,唉,看樣子明天一早有苦頭咯。“


    .....


    寒夜裏,士兵們開始了閑談,似乎沒有把這次突襲當迴事。


    李長青皺了皺眉頭,果然以後這軍事還是得抓一抓,大戰在即居然還有功夫閑聊,這個時候閑聊往往最會降低人的心理防備的,要這時候突闕人再打過來,恐怕這些士兵會很難反應過來並進入作戰狀態的。


    士兵們的閑聊劉有恆自然也是聽見了的,他迴頭看了看李長青,果然李長青臉色不好,於是他立即下令下去讓士兵們不得喧嘩。


    好在,天亮之前突闕人沒再進攻。


    這個時候居然有的士兵開始抱怨了。


    ”這突厥人是不是不來了?”


    “我覺得有可能,畢竟一個晚上了都還沒動靜,應該不來了吧?”


    “是啊,那為啥不讓我們迴去啊?都吹了一晚上的冷風了都,你看那邊那哥們兒都快頂不住了。”


    “就是就是,也不知道縣令是怎麽想的,人家既然來了一趟,咱們肯定就會有所防備啊,人家肯定就不會再來了啊。”


    “唉,你少說些吧,縣令都沒發話,你急什麽?”


    “安靜安靜,縣蔚過來了。”


    .....


    李長青臉色差到極點,沉著聲問道,“這次招募的府兵是從哪兒找來的?”


    王源正思索片刻後迴答,“應該是一部分山民,一部分農戶吧,都懶散慣了,冬天也沒有獵物,種地也長不出作物,就想著來參軍了,畢竟縣令您給的條件是真的高。”


    李長青一聽就明白了,這次大征兵的時候來了很多渾水摸魚的人,由於他這幾個月幾乎都在抓民生,軍事就晾在一旁了,按照目前的練兵效果來看,即使李長青給了劉有恆一本操練步兵的小冊子,但這練出來的兵恐怕也沒多少戰鬥力。


    本來還挺有信心的李長青此時也有些絕望了,真的打起來隻怕不到一個時辰,這些個兵死的死,跑的跑,似乎定安敗局已經定了。


    “這又能怪誰呢?隻能怪我啊!”李長青仰頭痛聲道了這麽一句。


    站在一旁的王源正聽過後也不知道怎麽迴複,隻好默默地站著。


    “老王,你覺得劉有恆怎麽樣?”李長青突然問王源正。


    “劉有恆麽?”王源正想了想道,“他沒多大的文化,聽說十六七歲就入了伍,一直待在軍營裏也有二三十年了,後來是在一次大戰中負了傷,再加上他有功在身,因此弄了個縣蔚一職。”


    “關於他本人來說,是個熱心腸,愛喝酒,能和下屬們打成一片,對於練兵也有經驗,以前的府兵都是他練的。隻可惜也是個直腸子,喜歡直言直語,得罪了上司也因此在縣蔚這個職位上一幹就是幹到現在。有時候也固執己見,聽不進別人的諫言。”


    李長青點了點頭,看來他寫給劉有恆的操練步兵的小冊子根本就沒有被好好的執行下去。


    光是這一點,劉有恆縣尉的位置就坐到頭了。


    “老王,你覺得我們能夠堅持到援軍的到來嗎?”


    王源正很吃驚,他沒想到李長青會這麽問,再看看李長青那黝黑中略帶一絲青澀的臉龐,他反應過來,李長青雖然是縣令,但畢竟還是個孩子,害怕是應該的。


    但王源正看了看李長青的眼神,他呆住了。


    這不該是一個年輕人應該有的眼神。


    這個眼神裏透露出絕望,憂傷,後悔,無助,連一絲絲的朝氣都沒有,就像是一個將死之人的眼神,絲毫生機也沒有。


    “縣...縣令,您這是..”


    王源正慌了,他徹底慌了,作為這個縣的最高行政長官都是這個樣子,那他們這些小官兒又能怎樣?


    “當初,我應該好好抓一抓軍事的,可是現在,我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了。”李長青望著劉有恆道。


    王源正順著李長青的眼神望過去,又轉過頭來,他明白了,原來是劉有恆的練兵沒有達到李長青預想的那樣,在麵對突厥人進攻時,他沒有信心認為這些是幫能夠抵抗突闕人的進攻。


    “我對不起這裏的百姓啊,對不起陛下對我的栽培,更對不起大唐,隻怕,隻怕這次...”


    李長青說著就要哭了,他萬萬沒想因為一個劉有恆的固執,就會毀掉他這幾個多月的成績。他本就是一個很看重成績的人,這個結果他實在是接受不了。


    “李縣令!”王源正突然大聲地說道,“您已經做得很好了!我敢說大唐能夠有您這樣的官兒那是大唐的榮幸!你沒有對不起這裏的百姓,因為你給他們帶來了一種東西,那就是夢想!以前的我們連萬畝良田都開墾不出來,連養上千隻羊都是在夢裏做的,而您來了之後這一切都變了!我們開始思考自己的價值,開始考慮今後的發展,就連最懶散的人都開始考慮今後該做些什麽!”


    “您在我們心裏已經不僅僅隻是縣令,而是一個向導,引領著我們,啟發著我們,讓我們看到了對生活的希望!要說您的功績,不僅僅隻是修了城,修了路,開了鋪子那麽簡單,是您讓我懂得了什麽叫有目的地活著啊!”


    “而現在,作為我們地向導地您卻在幹什麽?在自暴自棄,在悔恨之中,這還是以前那位縣令嗎?還是以前那位為了定安之事深思熟慮到深夜地縣令嗎?這還是為了解決問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地縣令嗎?”


    王源正深吸了一口氣,隨後又緩緩道,“在我眼前的卻是一個因為一個小小的過失而選擇逃避的可悲的人!”


    李長青很認真地聽完了王源正地話,他知道這個老頭子在開導他。


    是啊,不僅是沒有按照他的要求練兵嗎?不就是練出來地兵紀律性差了些嗎?又不是說明他們就不能打仗了。再說不已經去通知府城了嗎?修了一條通往府城的路,援軍最快明天下午就能到了啊!兩千個人守他個一天一夜好像也不是件難事吧?


    再說,作為三好青年地我怎麽能夠頹廢呢?怎麽能夠自暴自棄呢?這兒還有一大堆人在看著我呢!我還有一個縣城地人要守護呢!家中的人還等著我迴去啊!老爹,明蘭,那個老管事都在等著我迴去呢!張元芳,陳藎臣都還在等著我喝酒啊!


    李長青想通了,隨後站了起來,對著王源正重重地作了一揖,王源正也迴了一禮。


    就在這時,城外響起了號角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舌尖上的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苦心天不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苦心天不負並收藏舌尖上的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