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是著名的送別詩《別董大》的前幾句。程凱上小學時背到這兩句詩還不甚理解,得到了中學才明白其中的深意。


    虞仲翔,盡管你是被孫權一怒之下流放到了交州,但是你就放心的去吧,天下有識之士都是理解你的理念的,都是你的知己。


    此之一去,天下還有哪個人不知道你的大名?


    虞翻還沒有走上船,便聽到了身後程凱吟誦的聲音,腳步不由一頓。靜靜地聽完整首,虞翻揚天長笑幾聲,也不迴應,慢慢地登上小船,進入了船艙。


    但是船夫卻分明看到了那精神矍鑠的老者,臉龐流下了兩行略顯晶瑩的淚珠。


    ……


    迴去的路上,程凱想了很多,關於這個風雲際會的220年。


    曆史上的220年,發生了很多事情,也造成了很大很大的印象。


    首先,年初,也就是不久前,關羽敗走麥城,兵敗被擒,最終戰死。當然,這個世界因為程凱的出現發生了改變。


    緊接著,一手策劃了荊州之戰,幫助江東搶奪荊州大地的白衣渡江的呂蒙,在得到孫權誇讚之後不久病危。


    之後,便是3月(陰曆正月)曹操病逝。曹操的頭風病始終沒有得到緩解,終於同樣病死在床榻之上。


    再之後,12月份,繼任曹操魏王之位不久的曹丕在鎮壓了自己的幾個兄弟,穩定了王位之後終於按捺不住,廢了漢帝,自認正統。


    最後就是劉備勢力內部,因為關羽陣亡導致了一係列動蕩,劉封死、孟達降魏,上庸地區被魏國占有。


    220-223年,一大批三國時期的頂級文臣武將病死床榻,讓後人不勝唏噓。


    不過,如今既然是靈氣複蘇的時代,所有文武的身體素質都得到了加強,應該不會像曆史上那樣因為多年征戰導致的身體暗傷爆發,病死床鋪了。


    而且,關羽也在自己的努力之下,應該是安然迴到了益州,這同樣也是一大變數。


    但是,還有很多事在曆史的滾滾車輪之下,很難發生變化。首先便是荊州,還是如同曆史上那樣唄曹操和孫權瓜分,而且同樣還是孫權占據了絕對的大頭,曹操隻是跟著喝了點湯而已。


    而劉封和孟達,也隻能在死亡和背叛之間二選一,沒有其他的可能。因為就關羽的性格而言,根本不可能原諒這兩個見死不救的小人。


    或許他們有這樣那樣的考慮,關羽一直都知道,但是一直不以為意。可是這一次,他們為了自己的一點想法,對於自軍的求救置若罔聞,使得關羽不禁麵臨生死危機,更被迫放棄了在荊州的最後一座城池,徹底斷掉了反攻的希望。


    那關羽就完全不能忍了。所以,劉封和孟達,不是死,就隻能選擇背叛。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漢室的存亡。這一點就連程凱,也無法預料。曹操若是不死,並且又有了漫長的生命,是不是還不想背負罵名,是不是還能遏製住欲望,這是誰都想不到的事情。


    當然了,那些跟程凱也沒有多少關係。程凱現在也隻是孫權帳下的小將,孟達好歹也是上庸大郡的郡守,遠遠不是自己可比的。


    自己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招兵買馬。畢竟孫權隻是給了自己一個空頭支票,空有頭銜,手底下卻沒有兵馬,自然不行。


    沒有兵馬,不用說以後有了戰事,自己基本得不到立功的機會;甚至一旦有事,自己都無法保證自己的安全。


    盡管說三五千兵馬的作用可能也未必就能有多少,但是手下有人,心中不慌。實在自己應付不了的時候,有三五千人,起碼能給自己打個掩護不是。


    雖然這樣好像有點無恥,但是在這個時代,卻是理所當然的。與士兵同生共死,那是將軍的職責。但是在敗局已定之時,大難臨頭各自飛也沒有人能指責你的選擇。


    尤其,當你丟失的是你自己的本部部曲,而不是大戰時主公臨時調給你的士兵時,那就更加沒有壓力了。


    隻不過,練兵難,養兵也難,在帶兵與自己強大之間尋找到一個完美的均衡點,同樣很難。


    單獨的武者,在沒有強大到一定境界之前,或許比單獨的士兵戰鬥能力更強。但是如果是十人、百人、千人乃至更多武者與士兵發生碰撞,那士兵組成的大小軍陣隻需要付出很小的代價就能將個體戰力更強大的武者鎮壓。


    這就是軍陣的能力,也是靈氣複蘇之前的強者們不敢肆意妄為的關鍵原因。盡管進入靈氣複蘇時代之後,強者的湧現會超越那個界限,不再是數量的優勢就能壓過的。


    但不管怎樣,最近幾年肯定仍然是中低品武者的主角,即便再過一段時間,中低品的武者始終會是多數,真正的超級強者,隻可能會是少數。


    那時候,軍陣的作用在戰場之上仍然不容小覷。所以,軍陣的演練便是練兵的重要一步,也是練兵成功與否的標誌。


    至於養兵,那更需要海量的資源。單純地維持士兵的生命,自然不會耗費太多,一天一碗粟米便能夠讓士兵生存下去。但是如果想要維持高強度的操練,那就必須準備好足夠的資源供給消耗。


    而如果想讓士兵們的實力得到突破,增強軍隊的實力,那就更需要龐大的資源了。


    這些資源,毫無疑問,程凱是沒有的。作為一個小將,一個外來戶,程凱根本沒有半點資源,隻能從孫權那裏領取。但是孫權肯定不會是無限製地供應,或許也僅僅是足夠支持操練而已。


    再多,那就動了某些人的利益了。


    至於統率和個人實力,那更是非常重要。沒有足夠強橫的實力,那麽軍隊的指揮官就是這個軍隊最大的弱點,一旦敵人死突這一點,那全軍都要拚死保護,大大影響軍陣的效率。


    但是如果將軍隻有實力,而沒有掌控全局的統率力,那或許將軍能夠斬殺大量敵人,但是軍隊或許會大敗虧輸,甚至全軍覆沒。


    在這幾個問題沒有解決之前,程凱是不會開始征兵、練兵的。反正現在還正是春寒料峭之時,按照常例也不是領兵的時節。


    當然了,準備工作時一定要開始的。比如練兵方略,比如軍陣,再比如資源的獲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靈氣複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天兩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天兩歲並收藏三國之靈氣複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