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忠得知了孫堅去世的消息,歎息道:“孫將軍,猛則猛矣,但是每戰必先卻是個很大的隱患。雖然主將率軍衝鋒,肯定會鼓舞士氣。但若是被敵軍針對,在戰鬥中殺死主將,則是軍隊的一大禍患。孫堅去世,孫堅的兒子尚幼,孫堅的勢力怕是要解散了!”
張飛知道戲忠這也是在皆孫堅的事情敲打自己,自己也是喜歡率軍衝鋒陷陣,所以才屢屢以少勝多。張飛知道戲忠是好心,於是說道:“誌才所言極是,他人之敗,我必引以為戒。隻是可惜了文台,英勇蓋世,卻英年早逝。”戲忠見張飛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頓時放下心來。
張飛又說道:“不過,我推斷孫堅的勢力絕不會解散。孫堅有兩子,長子孫策,此子孫權。孫策雖然年幼,但勇武不亞於孫堅,手持一杆霸王槍,更是在戰場上刺傷了黃祖,而且膽識過人,頗有孫堅當年的風範。此子孫權,雖然才十歲,但是聰明伶俐,好讀兵書。當初在洛陽之時就告誡孫堅,玉璽落在他們手中,乃是不祥之物,必會帶來災禍。孫堅不聽,所以才結怨袁紹,袁紹又命劉表阻擊孫堅,所以才有今日孫堅攻江夏,反被劉表所殺一事。若是當初孫堅不取玉璽,劉表必不會阻擊他,又哪有今日之禍?孫權年紀輕輕,就能將目光看的如此長遠,也不可小覷啊!孫氏兄弟二人,若是同心協力,威脅必然遠勝孫堅!”
戲忠聽了張飛的分析,也是連連點頭。說道:“孫堅後繼有人,我若是劉表定然會斬草除根,不留隱患。”
張飛哈哈大笑道:“誌才以為,劉表會怎麽做?”
戲忠思考了一下,說道:“劉表此人,胸無大誌,又好以仁義著稱,我猜他絕不會為難孫堅的家眷,相信雙方現在已經罷兵休戰。但若孫氏有做大的跡象,劉表必然會發兵剿滅。”
張飛說:“誌才所說與我想的一致。今日叫誌才前來,主要是想商討一下,我欲親自前往長沙,祭拜文台。文台在討伐董卓的時候,就與我交好,我想前去悼念孫堅,看看能不能幫助一二。”
戲忠說道:“孫氏一族現在正是孤苦飄零的時候,縱然孫策、孫權能力出眾,但畢竟年紀太小,恐怕不能服眾。主公前去,最好將孫氏一族收入麾下,也免得孫堅後人遭劉表追殺。隻是,主公走了以後,青州這邊怎麽處置?”
張飛說道:“我帶‘幽影’軍前往,誌才留在此地主持大局。不必著急進攻,隻需守住現在的成果就可以了。我盡量快去快迴。”戲忠領命,張飛又說道:“我即可出發,青州這邊就交給誌才了。”說完就去召集隊伍,帶了些幹糧和金銀細軟就出發了。
張飛也沒有隱藏自己的行蹤,一路風馳電掣的前往荊州,張飛本來想直接前往長沙,突然想到孫堅的屍首尚在襄陽,自己既然經過荊州,順便就去討要孫堅的屍首。
很快,張飛親自前去悼念孫堅的消息就傳遍了大江南北。劉表驚恐不安,不知道孫堅和張飛的關係如何,竟然能勞動張飛不顧青州的戰局,千裏迢迢南下悼念孫堅。於是喚來了自己的幕僚商議,唯恐張飛替孫堅報仇,與荊州為敵。很快蒯良、蒯越、韓嵩、蔡瑁等人來到了州牧府。劉表說出了自己的擔憂,詢問諸位的意見。
蔡瑁本就不爽到手的戰功歸了蒯良,正心情鬱悶無處發泄,於是就說道:“張飛不過隻是率領兩千名騎兵前來,更何況他遼州距離荊州十分遙遠,如何攻打我荊州?就算他不自量力前來攻打,我也定要讓其有來無迴!”
蒯良淡淡的說道:“德珪勿要衝動,張飛此行隻說來悼念孫堅,並沒有說要與我荊州為敵。否則他就不是率兩千騎兵前來,而是應該率大軍前來,最起碼也要帶些步兵,否則如何攻城?所以依屬下之見,張飛隻是單純的悼念孫堅,並沒有與我荊州為敵的意思。”
蒯越接著說道:“我曾聽說,討伐董卓的時候,張飛就與孫堅、曹操、公孫瓚關係親密,而對其他諸侯都不屑一顧,想必是那個時候並肩作戰結下的感情。如今孫堅去世,張飛才來悼念,主公勿憂。”
劉表聽了蒯氏兄弟的話,才放下心來。又說道:“張飛必路過荊州,我想派遣一人交好張飛,不知諸位誰願前往?”
張允不滿道:“主公,張飛雖然戰功赫赫,但是主公乃漢室宗親,何必折節去討好張飛?屬下認為,若張飛果真在襄陽停留,主公隻需派人招待一下即可,無須可以交好。”
蒯良說道:“不然,張飛戰績是一方麵,踏在遼州大搞商業,影響甚遠,與荊州很多世家都有聯係,若主公與張飛交好,必然受到荊州世家的歡迎,對主公穩定荊州也有幫助。”
張允嘲諷道:“與遼州做生意的荊州世家,莫不是你蒯氏吧?”
蒯良麵不改色的說道:“不知有我蒯氏,還有蔡氏、黃氏等各大家族。”張允這才想到蔡瑁的蔡家也與遼州做生意,頓時不吭聲了。
劉表見蒯良說的有理,於是就派蒯良、蒯越兄弟兩人前去交好張飛,便讓眾人散去了。
張允和蔡瑁一向交好,便一同迴去。張允對蔡瑁說:“蒯良真是走了狗屎運,前一陣子斬殺了孫堅,現在又被主公委以重任。難道主公有意拉攏蒯氏?”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蔡瑁一邊隨意的說道:“莫要胡亂猜測主公的意圖,蒯氏兄弟擅長計謀和交往,主公將這件事交給蒯氏兄弟,正是穩妥之舉。”張允訕訕的不說話,他也隻是隨口說一句,並不是真的這麽想的。蔡瑁雖然反駁了張允的話,自己心裏卻惴惴不安,魂不守舍的迴到了家中。蔡瑁有個妹妹蔡氏,見蔡瑁魂不守舍,關心的問道:“哥哥,你今天是怎麽?莫非是州牧大人訓斥你了?”
蔡瑁漫不經心的說道:“拿到沒有,隻是前一段時間斬殺孫堅,卻被孫堅逃脫。又被蒯良撿了個便宜。主公對蒯良大加稱讚,現在很多事物都交給蒯良去辦。我擔心蒯氏若被主公重視,他們兄弟二人會借機打壓我們。”
蔡氏安慰道:“哥哥何必因此憂慮,哥哥雖然沒能斬殺孫堅,但主公仍然讓哥哥統領荊州大軍,就說明,主公還是相信哥哥的能力的。不過是讓蒯氏辦了一兩件小事,哥哥不必過於憂慮。”
蔡瑁點點頭,迴過神來,看著自己妹妹絕美的麵孔,打趣道:“說起來,妹妹你變得更漂亮了,不知那家的小夥子能有幸娶到我的妹妹。”蔡氏嬌羞不已,匆匆跑開了。
蒯良和蒯越接到劉表的任務,就派遣家族的護衛,前去打探張飛所在的位置,唯恐錯了過去。不一會就有一名護衛隊長前來稟報,說張飛的軍隊已經達到襄陽城外,現在張飛已經進城,準備前往州牧府。蒯良和蒯越麵麵相覷,一是沒想到張飛竟然來的這麽快,二是張飛說是去悼念孫堅,現在去前往荊州州牧府,有點來者不善的味道。
蒯越幾乎要推翻自己在劉表麵前所說的話,猶猶豫豫的說道:“子柔,莫不是張飛當真和孫堅有我們不知道的關係?”蒯良則冷靜的多,問道:“張飛現在何處?帶了多少兵馬進城?”
護衛首領說道:“張飛現在剛剛進城,屬下看到張飛進城以後,就匆忙跑來稟報家主。張飛隻帶了十名親衛進城。”蒯良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後拉著蒯越往外走。
蒯越問道:“子柔,我們現在去哪裏?”
蒯良淡淡的說道:“我們去攔住張飛,先問清楚他為何來到荊州。”
蒯越道:“你已經斷定張飛不是前來尋仇的?”
蒯良笑道:“尋仇哪有放著兩千名精騎不用,隻帶十名親衛前往對方守備森嚴的城池?就算是想尋仇,也隻能自投羅網。”蒯越聽了蒯良的分析,安下心來,和蒯良一起在張飛前往州牧府的必經之地等候。
張飛進了襄陽城,見到城內一片繁華的景象,和親衛交談道:“著劉景升也算有本事,在這天下大亂的世道,還能將城池治理的井井有條。”
苗青說:“這襄陽雖然繁華,但和我們襄平相比差遠了。”
張飛等人聽了哈哈大笑。張飛一行一邊觀看,一邊閑聊。突然張飛看到不遠處的道路中間有兩個人站在那裏,正微笑著看著自己。張飛心中一動,迎了上去。
蒯良和蒯越同時向張飛行禮道:“荊州蒯良、蒯越拜見冠軍侯。”張飛聽他們自報家門,知道是襄陽蒯氏的主事人,也是劉表的心腹謀士。於是問道:“二位在此可是在等我?”
蒯良說道:“正是,州牧大人聽聞冠軍侯將要經過荊州,特派我們二人前來迎接,不想冠軍侯來的這麽快,我們隻好在此等候。”
張飛示意蒯良、蒯越邊走邊說:“景升兄有心了。我這次是前往長沙悼念在虎牢關下並肩作戰的戰友,因此著急了一些。”
蒯越摸不透張飛說話的意思,小心翼翼的問道:“不知冠軍侯前來襄陽,可是有事要找我家主公?”
張飛點點頭,說道:“正是有一件事情要和景升兄商議。正好遇到了二位,就煩請二位為我通報一下吧。”
正說著已經走到了州牧府前麵,蒯越急忙進去通報,蒯良則引著張飛前往會客廳。張飛在會客廳內等了一會,仍然不見劉表或者蒯越出來。張飛皺著眉頭說道:“劉州牧可是不在府中?”
蒯良也是滿臉的尷尬,說道:“冠軍侯稍等,我去催一催。”
(本章完)
張飛知道戲忠這也是在皆孫堅的事情敲打自己,自己也是喜歡率軍衝鋒陷陣,所以才屢屢以少勝多。張飛知道戲忠是好心,於是說道:“誌才所言極是,他人之敗,我必引以為戒。隻是可惜了文台,英勇蓋世,卻英年早逝。”戲忠見張飛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頓時放下心來。
張飛又說道:“不過,我推斷孫堅的勢力絕不會解散。孫堅有兩子,長子孫策,此子孫權。孫策雖然年幼,但勇武不亞於孫堅,手持一杆霸王槍,更是在戰場上刺傷了黃祖,而且膽識過人,頗有孫堅當年的風範。此子孫權,雖然才十歲,但是聰明伶俐,好讀兵書。當初在洛陽之時就告誡孫堅,玉璽落在他們手中,乃是不祥之物,必會帶來災禍。孫堅不聽,所以才結怨袁紹,袁紹又命劉表阻擊孫堅,所以才有今日孫堅攻江夏,反被劉表所殺一事。若是當初孫堅不取玉璽,劉表必不會阻擊他,又哪有今日之禍?孫權年紀輕輕,就能將目光看的如此長遠,也不可小覷啊!孫氏兄弟二人,若是同心協力,威脅必然遠勝孫堅!”
戲忠聽了張飛的分析,也是連連點頭。說道:“孫堅後繼有人,我若是劉表定然會斬草除根,不留隱患。”
張飛哈哈大笑道:“誌才以為,劉表會怎麽做?”
戲忠思考了一下,說道:“劉表此人,胸無大誌,又好以仁義著稱,我猜他絕不會為難孫堅的家眷,相信雙方現在已經罷兵休戰。但若孫氏有做大的跡象,劉表必然會發兵剿滅。”
張飛說:“誌才所說與我想的一致。今日叫誌才前來,主要是想商討一下,我欲親自前往長沙,祭拜文台。文台在討伐董卓的時候,就與我交好,我想前去悼念孫堅,看看能不能幫助一二。”
戲忠說道:“孫氏一族現在正是孤苦飄零的時候,縱然孫策、孫權能力出眾,但畢竟年紀太小,恐怕不能服眾。主公前去,最好將孫氏一族收入麾下,也免得孫堅後人遭劉表追殺。隻是,主公走了以後,青州這邊怎麽處置?”
張飛說道:“我帶‘幽影’軍前往,誌才留在此地主持大局。不必著急進攻,隻需守住現在的成果就可以了。我盡量快去快迴。”戲忠領命,張飛又說道:“我即可出發,青州這邊就交給誌才了。”說完就去召集隊伍,帶了些幹糧和金銀細軟就出發了。
張飛也沒有隱藏自己的行蹤,一路風馳電掣的前往荊州,張飛本來想直接前往長沙,突然想到孫堅的屍首尚在襄陽,自己既然經過荊州,順便就去討要孫堅的屍首。
很快,張飛親自前去悼念孫堅的消息就傳遍了大江南北。劉表驚恐不安,不知道孫堅和張飛的關係如何,竟然能勞動張飛不顧青州的戰局,千裏迢迢南下悼念孫堅。於是喚來了自己的幕僚商議,唯恐張飛替孫堅報仇,與荊州為敵。很快蒯良、蒯越、韓嵩、蔡瑁等人來到了州牧府。劉表說出了自己的擔憂,詢問諸位的意見。
蔡瑁本就不爽到手的戰功歸了蒯良,正心情鬱悶無處發泄,於是就說道:“張飛不過隻是率領兩千名騎兵前來,更何況他遼州距離荊州十分遙遠,如何攻打我荊州?就算他不自量力前來攻打,我也定要讓其有來無迴!”
蒯良淡淡的說道:“德珪勿要衝動,張飛此行隻說來悼念孫堅,並沒有說要與我荊州為敵。否則他就不是率兩千騎兵前來,而是應該率大軍前來,最起碼也要帶些步兵,否則如何攻城?所以依屬下之見,張飛隻是單純的悼念孫堅,並沒有與我荊州為敵的意思。”
蒯越接著說道:“我曾聽說,討伐董卓的時候,張飛就與孫堅、曹操、公孫瓚關係親密,而對其他諸侯都不屑一顧,想必是那個時候並肩作戰結下的感情。如今孫堅去世,張飛才來悼念,主公勿憂。”
劉表聽了蒯氏兄弟的話,才放下心來。又說道:“張飛必路過荊州,我想派遣一人交好張飛,不知諸位誰願前往?”
張允不滿道:“主公,張飛雖然戰功赫赫,但是主公乃漢室宗親,何必折節去討好張飛?屬下認為,若張飛果真在襄陽停留,主公隻需派人招待一下即可,無須可以交好。”
蒯良說道:“不然,張飛戰績是一方麵,踏在遼州大搞商業,影響甚遠,與荊州很多世家都有聯係,若主公與張飛交好,必然受到荊州世家的歡迎,對主公穩定荊州也有幫助。”
張允嘲諷道:“與遼州做生意的荊州世家,莫不是你蒯氏吧?”
蒯良麵不改色的說道:“不知有我蒯氏,還有蔡氏、黃氏等各大家族。”張允這才想到蔡瑁的蔡家也與遼州做生意,頓時不吭聲了。
劉表見蒯良說的有理,於是就派蒯良、蒯越兄弟兩人前去交好張飛,便讓眾人散去了。
張允和蔡瑁一向交好,便一同迴去。張允對蔡瑁說:“蒯良真是走了狗屎運,前一陣子斬殺了孫堅,現在又被主公委以重任。難道主公有意拉攏蒯氏?”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蔡瑁一邊隨意的說道:“莫要胡亂猜測主公的意圖,蒯氏兄弟擅長計謀和交往,主公將這件事交給蒯氏兄弟,正是穩妥之舉。”張允訕訕的不說話,他也隻是隨口說一句,並不是真的這麽想的。蔡瑁雖然反駁了張允的話,自己心裏卻惴惴不安,魂不守舍的迴到了家中。蔡瑁有個妹妹蔡氏,見蔡瑁魂不守舍,關心的問道:“哥哥,你今天是怎麽?莫非是州牧大人訓斥你了?”
蔡瑁漫不經心的說道:“拿到沒有,隻是前一段時間斬殺孫堅,卻被孫堅逃脫。又被蒯良撿了個便宜。主公對蒯良大加稱讚,現在很多事物都交給蒯良去辦。我擔心蒯氏若被主公重視,他們兄弟二人會借機打壓我們。”
蔡氏安慰道:“哥哥何必因此憂慮,哥哥雖然沒能斬殺孫堅,但主公仍然讓哥哥統領荊州大軍,就說明,主公還是相信哥哥的能力的。不過是讓蒯氏辦了一兩件小事,哥哥不必過於憂慮。”
蔡瑁點點頭,迴過神來,看著自己妹妹絕美的麵孔,打趣道:“說起來,妹妹你變得更漂亮了,不知那家的小夥子能有幸娶到我的妹妹。”蔡氏嬌羞不已,匆匆跑開了。
蒯良和蒯越接到劉表的任務,就派遣家族的護衛,前去打探張飛所在的位置,唯恐錯了過去。不一會就有一名護衛隊長前來稟報,說張飛的軍隊已經達到襄陽城外,現在張飛已經進城,準備前往州牧府。蒯良和蒯越麵麵相覷,一是沒想到張飛竟然來的這麽快,二是張飛說是去悼念孫堅,現在去前往荊州州牧府,有點來者不善的味道。
蒯越幾乎要推翻自己在劉表麵前所說的話,猶猶豫豫的說道:“子柔,莫不是張飛當真和孫堅有我們不知道的關係?”蒯良則冷靜的多,問道:“張飛現在何處?帶了多少兵馬進城?”
護衛首領說道:“張飛現在剛剛進城,屬下看到張飛進城以後,就匆忙跑來稟報家主。張飛隻帶了十名親衛進城。”蒯良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後拉著蒯越往外走。
蒯越問道:“子柔,我們現在去哪裏?”
蒯良淡淡的說道:“我們去攔住張飛,先問清楚他為何來到荊州。”
蒯越道:“你已經斷定張飛不是前來尋仇的?”
蒯良笑道:“尋仇哪有放著兩千名精騎不用,隻帶十名親衛前往對方守備森嚴的城池?就算是想尋仇,也隻能自投羅網。”蒯越聽了蒯良的分析,安下心來,和蒯良一起在張飛前往州牧府的必經之地等候。
張飛進了襄陽城,見到城內一片繁華的景象,和親衛交談道:“著劉景升也算有本事,在這天下大亂的世道,還能將城池治理的井井有條。”
苗青說:“這襄陽雖然繁華,但和我們襄平相比差遠了。”
張飛等人聽了哈哈大笑。張飛一行一邊觀看,一邊閑聊。突然張飛看到不遠處的道路中間有兩個人站在那裏,正微笑著看著自己。張飛心中一動,迎了上去。
蒯良和蒯越同時向張飛行禮道:“荊州蒯良、蒯越拜見冠軍侯。”張飛聽他們自報家門,知道是襄陽蒯氏的主事人,也是劉表的心腹謀士。於是問道:“二位在此可是在等我?”
蒯良說道:“正是,州牧大人聽聞冠軍侯將要經過荊州,特派我們二人前來迎接,不想冠軍侯來的這麽快,我們隻好在此等候。”
張飛示意蒯良、蒯越邊走邊說:“景升兄有心了。我這次是前往長沙悼念在虎牢關下並肩作戰的戰友,因此著急了一些。”
蒯越摸不透張飛說話的意思,小心翼翼的問道:“不知冠軍侯前來襄陽,可是有事要找我家主公?”
張飛點點頭,說道:“正是有一件事情要和景升兄商議。正好遇到了二位,就煩請二位為我通報一下吧。”
正說著已經走到了州牧府前麵,蒯越急忙進去通報,蒯良則引著張飛前往會客廳。張飛在會客廳內等了一會,仍然不見劉表或者蒯越出來。張飛皺著眉頭說道:“劉州牧可是不在府中?”
蒯良也是滿臉的尷尬,說道:“冠軍侯稍等,我去催一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