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韓所遺留的人員基本隻剩下一些婦女和老幼,成年男子隻剩餘五百餘人。在押往襄平的路上,又有數十人因為嘴賤被殺。不過三韓遺留的女性確實有很多個頭高挑,貌美膚白的美人。於是張飛挑選一千名年輕的、膚白貌美的三韓女子,包括那兩位女王,交給專人調教,準備若有需要,就挑選幾個送給靈帝。平時就在一個單獨的院子裏,做些養蠶、織些絲綢之類的工作。三韓的女子擅長養蠶和織布,而且不像三韓的男子那麽嘴賤,有點類似高句麗的女子,非常懂禮貌。不過因為張飛被三韓的男子惡心到了,所以下令三韓人成為遼州刺史府的奴仆期限為十年。十年後在酌情考慮,是否還給自由。期間若是有嘴賤不改者,第一次鞭笞十下,第二次二十,第三次四十,以此類推。


    蔡琰覺得張飛對三韓遺民要求太殘酷了,張飛徑直叫來參與三韓戰爭的將士,當著蔡琰的麵,一個個的問過去,眾人皆說沒意見。蔡琰好奇,問是何故?張飛將自己被惡心的事情又說了一遍,蔡琰驚的合不攏小嘴,想不到世上竟有如此奇葩之人。


    張飛在刺史府的奴仆裏,挑選出擅長製弓箭之人,編入弓箭官署,命其為遼州軍隊製造弓箭;又將擅長養蠶、織布之人編入紡織官署;擅長打漁的人,編入漁業官署;擅長養豬的編入家畜官署;擅長采礦的編入礦業官署,等等。但是以奴仆身份進入官署的一律沒有俸祿。而且張飛發現這些人雖然缺少教化,但對某些技術方麵的見解,頗有獨到的見解。


    戰事已了,在張飛的授意下,遼州進入了緊鑼密鼓的大建設階段。畢竟冬季將至,張飛要保證這些俘虜或者奴仆不能凍死或者餓死。襄平城的建設基本可以告一段落了,剩下的就是老城區的改造了。張飛計劃將老城區建成一座龐大的書院,陳群和戲忠等人堅持將刺史府也建到老城區,畢竟老城區也算是新襄平城的中心。於是刺史府就坐落到老城區(也就是以後的內城。)的最北邊,坐北朝南,占據了老城區的東北部分,通過一座架設在城牆之上的石拱橋於大遼河北岸的新城區相連。還有一條專供府內人員行走的天橋。刺史府旁邊又設立招賢館,以用於廣納賢才。


    內城其餘的地方,被張飛設計成一座宏偉、大氣的書院。書院內類目頗多,藏書雖然現在不多,但各門各類的都有。書院內的老師也多了起來,有些是蔡邕請來的,有些是慕名而來,經過蔡邕的考驗,在書院內擔任老師。書院內的學生也多了起來,已經有將近一萬人。張飛要求蔡邕對新入學的學生,先教導做人的道理,學成後,方可傳授學識。每間學堂或藏書閣裏麵,都懸掛著張飛所言的“育人先育德”的牌匾,顯得與其他書院與眾不同。


    張飛又頒布了‘八禁止、八鼓勵’。書院之內禁止打架鬥毆、禁止見利忘義、禁止意誌不堅、禁止仗勢欺人、禁止驕奢攀比、禁止好逸惡勞、禁止宣傳惡俗、禁止無德學識;鼓勵相互幫助、鼓勵學以致用、鼓勵平等待人、鼓勵艱苦樸素、鼓勵勤奮好學、鼓勵發展創新、鼓勵厚德載物、鼓勵誠實守信。


    張飛又嚴肅的對書院的學子說道:“大家進到書院學習,切莫以為就高人一等。我設立書院,是讓所有人都能進來學習,大家不過是先行者。將來,我治下的所有人都能夠讀書識字、學習道理。將來,能識字、明道理隻是做人的最基本的條件,非是讓大家賣弄炫耀的資本。所有進書院學習者,必須先修習做人應遵守的道德,無德之人,縱然才富五車,也隻能是一個更大的敗類。”張飛說的這些話也變成了進書院學習之前,必背的話語。


    張飛忙碌之時,卻又接到劉虞的書信。原來劉虞被張飛怒罵,心有不甘,仍然堅持自己的政策。正要上書陛下,將張飛撤職拿下。卻又得知張飛升為遼州刺史,和自己平起平坐,還將原屬於幽州的遼東劃了出去。劉虞氣的臥床不起,現在身體才有好轉,匆忙寫了封萬字信,欲與張飛隔空辯論。張飛笑了笑將信放在一邊,就說自己太忙了,打法使者迴去了。張飛對這個固執的老人實在無話可說,他的固執已經深入骨髓,無可更改。張飛對他談不上厭惡,也說不上尊敬。上次喝罵也是一時氣憤。現在張飛不想跟他又任何瓜葛。


    在緊張的忙綠中,張飛得到張角馬上要不行的消息。連忙趕過去,張寧正守在張角旁邊,不停的低聲哭泣著,張角臉色蒼白,卻在微笑著對張寧說著什麽。張飛站在門口,唯恐打擾了他們父女倆的交談。二人交談了一會,張角無意中發現了站在門口的張飛,迴光返照似的掙紮著要做起來,張寧連忙扶他坐起來,然後找乎張飛進來。張飛進來後,眼色複雜的看著張角,沉默不語。張角豁然笑道:“翼德不必難過,我本該死於亂兵之中的人,如今又多活了許多日子,還能保持完整的屍身下葬,已經很滿足了。我的那些兄弟們你可安排好了?”


    張飛點點頭說:“我攻下了周邊七國,來年開春之後,就會在原七國的地盤建設城郭,跟隨你前來的那些人會散布在這些地方。”


    張角微笑道:“也好,我本擔心這麽多原黃巾士卒聚在一起在鬧出什麽亂子,既然你打下了這麽大的地盤分散安置。我就不擔心了。不過我們當初說好的要讓寧兒住進太守府,你準備的怎麽樣了?”


    張飛這才想起,自己還沒和蔡琰說過。隻好苦笑著說:“還要稍等一段時間,”又想起了太守府正在改建,說道:“太守府已經沒了,現在已經更名為刺史府。”


    張角這才知道張飛升遷的消息。張寧整日忙著照顧張角,對外界的事物充耳不聞,如今也是驚訝的看著張飛。於是張飛將自己建議靈帝新建遼州的消息告訴他們。


    張角讚歎道:“翼德年紀輕輕,就升為一州之長,實在難得。更難得的是在大漢官員,人人隻知斂財、搜刮民脂民膏的大環境下,翼德竟能保持一顆赤子之心。老夫一手創建的太平教卻在短時間內就被腐化,各方渠帥也逐漸隻知享樂,實在令老夫慚愧!”接著又灑脫的說道:“不過老夫將死,管不了這麽多了。寧兒嫁給你之後,你就是老夫的女婿,我犯下的錯就有你來彌補吧。”張寧紅著臉,低頭不語。


    張角又說道:“前些日子,老夫在這四周觀賞景色,沿著大遼河往東,有一座小山丘,覺得風景不錯,煩勞翼德將我埋在那裏吧。”張飛點點頭。


    張角又說道:“翼德公務繁忙,不必浪費時間在我身上。”張飛忙說在陪他一會,但是被張角堅持趕出去了。張飛出了張角所在的屋子,心裏很糾結,不知道該怎麽評價張角。張角發動黃巾起義的初衷,卻是是為了帶領百姓抵抗官府的壓迫,但對手下渠帥缺乏管理,致使各方壯大之後,渠帥內心膨脹,做出的事情反而比官府對百姓的傷害更大。不過他卻在得知張飛的為人之後,毅然決定投降,減少了很多殺戮,卻也算是有功。張飛搖搖頭,心想,此人也算是功過參半吧。


    張飛辭別了張角,正愁著怎麽向蔡琰提及張寧的事情。不知不覺的走到了工坊園。張飛才想起,上次水淹遂成,工坊園也受到水災,連忙進去查看。隻見工坊園內幹淨整潔、人人來來往往的忙碌著,絲毫沒有受到影響的樣子。張飛視察了幾個官署部門,在張飛的等級製度的激勵下,人人都忙著做自己的事情,希望能提升自己的技藝,再獲晉升!


    張飛心中好奇,心想這裏難道沒有遭受水災?於是來到建設官署,誰知建設官署裏空無一人。張飛這才想起,他們全被派出去在遼州各地指揮建設區了。張飛隻好在工坊園內閑逛,不知不覺來到了設計官署。現在設計官署隻有兩個人,馬鈞和馬雯兄妹倆。馬雯受馬鈞熏陶,對設計也是略懂一些,再加上馬鈞一個人在此確實不太方便,於是就向張飛申請,將馬雯派來幫忙,張飛同意了。張飛進入設計官署,第一眼就看到了放在院子中的一個平板車,車上放一圓盤,張飛見馬鈞有了新發明,忙走上前去觀看。隻見圓盤上還有一根指針,指針一端指向南方,一端指向北方。“指南車!”張飛驚唿道。


    馬鈞和馬雯這才注意到張飛的到來,忙出來拜見。張飛非常高興的對馬鈞說:“德衡,這可是指南車?”


    馬鈞詫異道:“正是指南車,屬下昨天剛剛為它起了名字,主公這麽快就知曉了?”


    張飛沒聽到馬鈞的疑問,興奮的說道:“德衡發明此物,為我軍立一大功!以後行軍不用擔心迷失方向;若放到船上,在茫茫大海上猶如一盞明燈!這樣我軍就可以出海遠行了。”


    馬鈞見張飛似乎對指南車很熟悉,自己還什麽都沒說,張飛就知曉了指南車的作用。不僅很驚奇。


    張飛又問道:“德衡造出了多少輛指南車?成本幾何?”


    馬鈞說道:“目前隻有這一輛,隻是作為試驗,不過有設計圖紙在,在造就會很容易。一輛車的成本大概在二十金左右。”


    張飛見成本比自己想想的要低,高興地說:“好!德衡先造出十輛指南車,分發到各軍。”為了鼓勵馬鈞又賞賜馬鈞五百金。馬鈞拜謝。張飛突然發現馬鈞不結巴了,驚奇的說道:“德衡,你的口吃治好了?”


    馬雯興奮的插嘴說:“哥哥小時候常被別人欺負,才患有口吃。來到大人這裏,哥哥備受重視,不知怎麽的口吃就好了。”張飛哈哈大笑,知道馬鈞是因為不自信才口吃,趨近恢複了自信,自然就好了。張飛詢問了馬鈞,工坊園遭遇洪水的情況。馬鈞告訴張飛,設計官署的人設計這工坊園的時候,出大力設計了排水係統,雖然遭受了洪水的衝擊,但等洪水退去了,工坊園很快就變的幹燥了。張飛對設計官署的作品非常滿意。於是又閑聊了一番,就準備迴襄平。


    半路上,士卒來報,說張寧請他去一趟。張飛連忙趕到,隻見張寧趴在張角身上,痛哭涕零。張飛心知不妙,忙走上前去,隻見張角安詳的躺在床上,依然已經仙去了。張寧見張飛前來,撲倒張飛懷裏,嚎啕大哭。張飛知道她在世上再無一個親人,心中悲痛,於是一邊拍著她的粉背,一邊輕聲的安慰她。


    二人按照張角的遺願,將張角埋在大遼河旁的小山丘上。張飛命工匠用石頭砌了一座簡單的墓穴,將張角葬在裏麵。又命工匠打造一座墓碑,思考了半天,卻不知該寫什麽,於是就將空白的墓碑豎立在張角墓前。張寧按照張角的吩咐,為其守孝七天。張飛命人在墓旁打造了一座結實的小木屋,又讓士兵送來一應生活用品,並在附近駐紮,以保護張寧。這才返迴襄平城。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廓清環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縹緲相思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縹緲相思淚並收藏三國之廓清環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