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院層林盡染,萬草千木無不盡情渲染著濃濃的秋意。早上方打掃幹淨的甬道上,又被點點黃葉沾染。
主房窗口風吹簾動,那抹色彩迷迷蒙蒙的,恍如夢境······
望著身邊款款而行的秦夫人,卓軒覺得自己似乎並無太多理由因發餅大嬸的不幸罹難而遷怒於眼前這個美人,一場鐵蹄下的劫難,葬送了無數生靈,死的遠不止曾與他一同逃難的那數十位難民,而秦夫人他們能活到最後,堪稱人間奇跡,值得他送上祝福。
初見她時的觀感雖已褪色,但那分美好依然留存於心,所以,他的語氣冷意不再。
“秦夫人,世間能有幸一睹長公主真容的男子共有幾人?”
秦夫人微微側頭,似在凝思,“嗯······先帝與如今的皇上、上皇,再加上駙馬都尉,應該不會超過四人。”
“不,夫人大概記錯了,紫禁城裏有無數男子見過常德公主。”
秦夫人眉毛一挑,“那些人是宮中宦官,不算男子!”
“是啊,外男要想一睹長公主真容,還是做宦官比較方便。”卓軒揉揉被秋風吹拂略顯幹澀的眼睛,“那麽,常德公主見我,是真見麽?”
“真見?”秦夫人愣神半晌,終於想明白了卓軒的語意,“閣下務必小心行事,萬不可失禮,除皇室成員之外,無人膽敢奢望能見到長公主真容。當年常德公主還在宮中時,有一次去白雲觀祈福禳災,某個勳貴子弟得知此消息,逾牆偷窺,事後挨了好一頓杖責,差點沒被打死。”
“不,夫人又記錯了,還有一個駙馬都尉,並非皇室成員,他見長公主就比較方便,不用偷窺,自然了,他也犯不著去做不算男人的宦官。”
迎著秦夫人詫異的目光,卓軒淡然一笑,轉身離開甬道,朝室內走去。
身後傳來秦夫人恍恍惚惚的低語:“駙馬都尉見長公主也沒那麽方便啊?”
“你來啦。”
一道珠簾懸在那裏,裏麵微亮的光線映出一道朦朧的人影,不消說,簾內人必是常德公主無疑。
珠簾不似雲端那般遙遠,卻依然把傳說中儀態萬千的禦姐隔在另一個世界,隻聞其聲,不見其人。
“草民卓軒參見長公主殿下。”
“草民?不久前別人都稱你為將軍,而今常德府又有人稱你為先生,你的身份好像與草民相距甚遠。”
“將軍之名是往昔的榮耀,眼下北境狼煙不再,一名早已解甲的募兵,本是庶民,如何堪受將軍的虛名?至於先生的稱唿嘛,待在下再癡長十餘年,看能否承受得起這聲尊稱。”
“噢,你倒是能夠看淡浮名!不過,你見過皇上、上皇,見過皇太子、皇後、杭妃,還見過滿朝文武大員,什麽場麵都見過了,為何還要如此自甘平庸?”
“過眼雲煙而已!長公主自然明白,朝廷文武百官要麽來自科舉,要麽來自世襲,像在下這樣的募兵,戰績再輝煌,也注定會是深宮大殿邊的一名匆匆過客,而今能拜皇上、皇後所賜,於京城落籍,已經要跪謝皇恩浩蕩了。做個平凡的庶民,這是在下的宿命。”
“你的內心果真如你嘴上這般坦然?你自己信嗎?”簾內朦朧的人影徐徐晃動,很顯然,常德公主早已離座,正在踱步,“有些事,既然發生了,便能徹底改變一個人!”
“長公主是指發生在海子邊的那件事吧?不錯,在下不得不承認,世道無常,芸芸眾生都在因時而變,或許,長公主也在變,在下大概非常幸運,是同一撥人改變著淡泊處世的長公主與甘於平凡的在下。”
“本宮在變?你為何這樣想?”
“還用問麽?長公主悄然收留在下,足以說明一切。”
沉默,長久的沉默,一陣輕細的腳步聲響過之後,常德公主迴到座上,室內愈發的死寂。
卓軒料定武清侯石亨屢次出言,力主易儲,此舉必將招致常德公主的暗中反彈,所以,常德公主大概會設法利用他這個石氏一黨的仇人。
因為心意篤定,他自有一分從容,從容打量室內陳設,但見滿室煙羅烘托出如夢如幻的意境,除卻這分人為的虛無縹緲,室內一梁一柱、一案一椅都無比真實。
皇太子的嫡親姑母沒理由永遠沉浸在夢境中!
“你想多嘍。海子邊的事,已經發生過了,再無任何迴旋餘地,而易儲之事尚處於議論階段,未來未必真會發生,本宮還有耐心靜觀其變。”
常德公主說得非常直白,麵對諸多掣肘,景泰帝或將知難而退,易儲之事有可能議而不決,最終不了了之。
卓軒無法判斷常德公主手上是否有充足的籌碼,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她還沒到與武清侯徹底翻臉的地步。
那麽,常德公主心中的幻想既然尚未破滅,她為何還要草率收留一顆燙手的山芋?
卓軒不會愚蠢的拿話主動試探滴水不漏的常德公主,寄人籬下,他得萬分小心,豎高耳朵,從隻言片語中判斷出她的真實意圖。
“的確是在下想多了,請長公主恕在下唐突。”
“聽人說,你一向膽大,本宮頗為好奇,對發生在海子邊的那件事,皇上本該給你一個說法,你卻遲遲未能等來說法,是否會因此生出怨懟之心,一怒之下,有意將蒼天捅個窟窿?”
又是戒備心驅使下的公然試探!
卓軒有些厭煩,機械的道:“冤有頭債有主,天未負我,我何必捅天?想必長公主早聽說過,在下曾在天子麵前稱臣。”
“這又能說明什麽?滿朝文武官員誰不在天子麵前稱臣?有些人甚至極善於表忠心,可這些年來,貌忠實奸之徒頻出,某些人極力取悅天子,無非是想換來天子的寬容,容忍他們暗中漁利!上皇當初以幼衝之齡踐祚,身邊的重臣一個個都是口碑極好的大忠臣,但一旦國有大事,那些大忠臣誰也指望不上,更有甚者,正統皇帝北狩,一幫忠臣說拋棄舊主就拋棄舊主,何曾顧念半點君臣之義!”
“彼時國有危難,擁立新君,實屬情非得已,對此,想必長公主心中有數。更何況,在下與滿朝文武官員不同,在下隻是一介庶民,沒資格忝居廟堂之上,從中漁利,既然在天子麵前稱臣,那便是某種承諾,在下並非無信之人。”
室內又迎來一陣長久的沉默,卓軒大著膽子,隔簾看向那道朦朧的人影,心想試探至此,常德公主也該稍稍流露一絲真實意圖了吧?
主房窗口風吹簾動,那抹色彩迷迷蒙蒙的,恍如夢境······
望著身邊款款而行的秦夫人,卓軒覺得自己似乎並無太多理由因發餅大嬸的不幸罹難而遷怒於眼前這個美人,一場鐵蹄下的劫難,葬送了無數生靈,死的遠不止曾與他一同逃難的那數十位難民,而秦夫人他們能活到最後,堪稱人間奇跡,值得他送上祝福。
初見她時的觀感雖已褪色,但那分美好依然留存於心,所以,他的語氣冷意不再。
“秦夫人,世間能有幸一睹長公主真容的男子共有幾人?”
秦夫人微微側頭,似在凝思,“嗯······先帝與如今的皇上、上皇,再加上駙馬都尉,應該不會超過四人。”
“不,夫人大概記錯了,紫禁城裏有無數男子見過常德公主。”
秦夫人眉毛一挑,“那些人是宮中宦官,不算男子!”
“是啊,外男要想一睹長公主真容,還是做宦官比較方便。”卓軒揉揉被秋風吹拂略顯幹澀的眼睛,“那麽,常德公主見我,是真見麽?”
“真見?”秦夫人愣神半晌,終於想明白了卓軒的語意,“閣下務必小心行事,萬不可失禮,除皇室成員之外,無人膽敢奢望能見到長公主真容。當年常德公主還在宮中時,有一次去白雲觀祈福禳災,某個勳貴子弟得知此消息,逾牆偷窺,事後挨了好一頓杖責,差點沒被打死。”
“不,夫人又記錯了,還有一個駙馬都尉,並非皇室成員,他見長公主就比較方便,不用偷窺,自然了,他也犯不著去做不算男人的宦官。”
迎著秦夫人詫異的目光,卓軒淡然一笑,轉身離開甬道,朝室內走去。
身後傳來秦夫人恍恍惚惚的低語:“駙馬都尉見長公主也沒那麽方便啊?”
“你來啦。”
一道珠簾懸在那裏,裏麵微亮的光線映出一道朦朧的人影,不消說,簾內人必是常德公主無疑。
珠簾不似雲端那般遙遠,卻依然把傳說中儀態萬千的禦姐隔在另一個世界,隻聞其聲,不見其人。
“草民卓軒參見長公主殿下。”
“草民?不久前別人都稱你為將軍,而今常德府又有人稱你為先生,你的身份好像與草民相距甚遠。”
“將軍之名是往昔的榮耀,眼下北境狼煙不再,一名早已解甲的募兵,本是庶民,如何堪受將軍的虛名?至於先生的稱唿嘛,待在下再癡長十餘年,看能否承受得起這聲尊稱。”
“噢,你倒是能夠看淡浮名!不過,你見過皇上、上皇,見過皇太子、皇後、杭妃,還見過滿朝文武大員,什麽場麵都見過了,為何還要如此自甘平庸?”
“過眼雲煙而已!長公主自然明白,朝廷文武百官要麽來自科舉,要麽來自世襲,像在下這樣的募兵,戰績再輝煌,也注定會是深宮大殿邊的一名匆匆過客,而今能拜皇上、皇後所賜,於京城落籍,已經要跪謝皇恩浩蕩了。做個平凡的庶民,這是在下的宿命。”
“你的內心果真如你嘴上這般坦然?你自己信嗎?”簾內朦朧的人影徐徐晃動,很顯然,常德公主早已離座,正在踱步,“有些事,既然發生了,便能徹底改變一個人!”
“長公主是指發生在海子邊的那件事吧?不錯,在下不得不承認,世道無常,芸芸眾生都在因時而變,或許,長公主也在變,在下大概非常幸運,是同一撥人改變著淡泊處世的長公主與甘於平凡的在下。”
“本宮在變?你為何這樣想?”
“還用問麽?長公主悄然收留在下,足以說明一切。”
沉默,長久的沉默,一陣輕細的腳步聲響過之後,常德公主迴到座上,室內愈發的死寂。
卓軒料定武清侯石亨屢次出言,力主易儲,此舉必將招致常德公主的暗中反彈,所以,常德公主大概會設法利用他這個石氏一黨的仇人。
因為心意篤定,他自有一分從容,從容打量室內陳設,但見滿室煙羅烘托出如夢如幻的意境,除卻這分人為的虛無縹緲,室內一梁一柱、一案一椅都無比真實。
皇太子的嫡親姑母沒理由永遠沉浸在夢境中!
“你想多嘍。海子邊的事,已經發生過了,再無任何迴旋餘地,而易儲之事尚處於議論階段,未來未必真會發生,本宮還有耐心靜觀其變。”
常德公主說得非常直白,麵對諸多掣肘,景泰帝或將知難而退,易儲之事有可能議而不決,最終不了了之。
卓軒無法判斷常德公主手上是否有充足的籌碼,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她還沒到與武清侯徹底翻臉的地步。
那麽,常德公主心中的幻想既然尚未破滅,她為何還要草率收留一顆燙手的山芋?
卓軒不會愚蠢的拿話主動試探滴水不漏的常德公主,寄人籬下,他得萬分小心,豎高耳朵,從隻言片語中判斷出她的真實意圖。
“的確是在下想多了,請長公主恕在下唐突。”
“聽人說,你一向膽大,本宮頗為好奇,對發生在海子邊的那件事,皇上本該給你一個說法,你卻遲遲未能等來說法,是否會因此生出怨懟之心,一怒之下,有意將蒼天捅個窟窿?”
又是戒備心驅使下的公然試探!
卓軒有些厭煩,機械的道:“冤有頭債有主,天未負我,我何必捅天?想必長公主早聽說過,在下曾在天子麵前稱臣。”
“這又能說明什麽?滿朝文武官員誰不在天子麵前稱臣?有些人甚至極善於表忠心,可這些年來,貌忠實奸之徒頻出,某些人極力取悅天子,無非是想換來天子的寬容,容忍他們暗中漁利!上皇當初以幼衝之齡踐祚,身邊的重臣一個個都是口碑極好的大忠臣,但一旦國有大事,那些大忠臣誰也指望不上,更有甚者,正統皇帝北狩,一幫忠臣說拋棄舊主就拋棄舊主,何曾顧念半點君臣之義!”
“彼時國有危難,擁立新君,實屬情非得已,對此,想必長公主心中有數。更何況,在下與滿朝文武官員不同,在下隻是一介庶民,沒資格忝居廟堂之上,從中漁利,既然在天子麵前稱臣,那便是某種承諾,在下並非無信之人。”
室內又迎來一陣長久的沉默,卓軒大著膽子,隔簾看向那道朦朧的人影,心想試探至此,常德公主也該稍稍流露一絲真實意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