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居然還記得朕!”
朱祁鎮終於親口承認他弟弟是皇帝了,而且說這番話時,麵上似乎看不見一絲怨懟之意。
卓軒有些恍惚,總覺得眼前的朱祁鎮根本就不像上皇,而更像一名幽居禁室的庶民。
與庶民不同的是,一大群妃嬪守在南宮,可謂是美女如雲,尋常庶民哪有此等豔遇?幾乎與世隔絕的朱祁鎮平時隻有一件事可做,那就是開足馬力,充當播種機。
此後朱祁鎮幽居南宮數年,弄大了許多妃嬪的肚子,生下一大堆兒女,這讓子嗣凋零的景泰帝情何以堪?
卓軒發覺上皇在遠離權柄,心無雜念的時候,腦子往往會變得非常好用,料此刻的上皇頭腦大概比較清醒,交談片刻,說不定能聽見上皇的又一番驚人之語,沒想到朱祁鎮接下來的一番話完全出乎意料,全盤推翻了卓軒此前的判斷。
“正旦方過,上元節即將來臨,適逢節慶,朝中百官想必都在替朕說話,勸諫皇帝禮敬其兄,若非如此,你也不會奉旨來到南宮。”
進南宮前,卓軒並未麵聖,故而無從知曉景泰帝的心意,也不知朝中文武百官的真實心態,但卓軒想得很深,許多事不用耳聞目睹,用心都能感受到。
“陛下能否這樣想:有人勸諫皇帝陛下禮敬其兄,其真實用意並非關心上皇的禮遇,而是藉由此借口,拿捏皇上,逼皇上做出妥協?”
朱祁鎮一震,驚道:“皇帝想做什麽?”
“皇上誌向遠大,八個字:富國強兵,報仇雪恥。”
“富國強兵?報仇雪恥?”朱祁鎮的目光倏然一亮,良久後若有所悟的道:“難怪朕返國那天,看見二十名瓦剌兵在場護駕,皇帝便氣得什麽禮儀也不顧了,原來他心中裝著仇恨!這又何必?化幹戈為玉帛,過安逸日子不好嗎?也怪伯顏帖木兒太謹慎,硬是塞給朕二十名瓦剌兵,朕沒多想,如此瑣事,他又何必小題大做!”
許是被財富夢磨平了棱角吧,卓軒不再有當初的銳氣,可以當麵直言指責上皇,當這並不妨礙他婉言提醒上皇看清某些人的真實用心。
“瓦剌人殺害無數大明軍民,致使上皇一度北狩,京城九門被圍,這在皇上看來,是大明的奇恥大辱,大仇不可不報,恥辱不可不雪,但朝中有人對如此顯而易見的國恥毫不在意,那麽,他們真正在意的又是什麽?”
“權與利!”朱祁鎮脫口道,隨即喃喃自語起來:“富國強兵?這就對了,皇帝聲稱要報仇雪恥,這也是借口,真實意圖其實在於革除時弊!你卓軒曾說,大明早已病入膏肓,皇帝肯定失去了耐心,急於治病,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革除積弊,會觸動許多人的利益,弄不好,朝中將翻起驚濤駭浪,他······又是何苦!”
“所以,有人拿陛下的禮遇說事,醉翁之意不在酒。”卓軒趕緊拉迴話題:“動人既得利益,別人就會拚命抗爭,可以說,當今天子的誌向有多大,某些重臣暗中施加的壓力就有多大,把他們逼急了,還真會把太上皇帝陛下的禮遇一事做實,從此,南宮大門敞開,朝中君臣每日先到南宮給陛下請安,然後移步至奉天門外早朝,若是如此,大明事實上就會形成兩個權力中心,兩個朝廷。”
“哈哈哈······”
朱祁鎮突然間大笑不止,好不容易止住笑,一揮衣袖,欣然入座,一副意氣風發的樣子。
“那樣······不是更好嗎?”
這都什麽人啊?朱祁鎮的表現再次刷新了卓軒關於奇葩的定義。
景泰帝若想讓大兄朱祁鎮死於非命,手段絕對不低於一萬種,可朱祁鎮至今仍活得好好的,還有機會瘋狂播種,人生如此,足矣,何必心存貪天之念?
景泰帝幽閉兄長,看似無情卻有情,假如把朱祁鎮、朱祁鈺兄弟倆的位置調換一下,朱祁鎮是否會給弟弟留下活命的機會?
肯定不會!
天家無親情,能容忍一名對他的誌向構成現實威脅的人物活在世上,這是景泰帝的仁慈。
卓軒對上皇頗感失望,想到自己隻是一介庶民,與銀子比較親,與朝政比較疏,犯不著為此浪費口水。
朱祁鎮卻來了興致,“卓軒,為何不見你穿朝服?而今你官居何職?”
“庶民。”
“庶民?荒唐,朕若身居天位,必封你為侯!”
醒醒吧,上皇!
卓軒淡淡應道:“朝中大政事關國運,在它麵前,個人得失真的不算什麽,能活在世上,憑自己的能力謀生,並旁觀大明迎來巨變,可謂此生無憾。”
“他不會成功!”朱祁鎮咬牙道。
卓軒不想再說什麽,本打算告退,腦中忽然浮現出娜仁托雅的身影。
“太上皇帝陛下沒派人迎迴娜仁托雅?”
“娜仁托雅?”朱祁鎮怔怔的站起身來,“朕入住南宮的當天,便托中官給皇帝捎話,皇帝準了,派司禮監數名內侍與百名錦衣衛趕赴大同,在預定的邊境地帶找到了娜仁托雅,可在抵達雁門關時,娜仁托雅竟然不知所蹤,錦衣衛足足找了一個月,遍尋無果,隻得作罷。”
娜仁托雅憑空消失了?天啦!
卓軒覺得這個故事太離奇,心中有分隱隱的疑惑,還有一分遺憾,如門外那片零落的雪花,晃晃悠悠的映在那裏,很快就飄逝在未知的角落。
“卓軒告退。”
朱祁鎮靜靜的望了卓軒一會,黯然揮揮手,以示告別。
“請卓將軍留步!”周貴妃親手捧著一件衣物,匆匆入殿。
“數月不見,也不知深兒······皇太子長多高了,我女紅功夫粗陋,親手縫了一件鬥篷,請卓將軍帶給皇太子,但願他不要嫌棄。”
接過鬥篷時,卓軒瞥見周貴妃眼角噙著兩滴清淚,低頭看看鬥篷,見衣料竟是尋常絹布,而且做工的確不怎麽好看。
周貴妃的手藝與柳絮妹妹相比,顯然被甩了好幾條大街。
“敢不從命!”
看看淒然如許的南宮景象,卓軒於心不忍,從袖中掏出五千兩銀子的銀票,輕輕放在桌案上。
“一點心意,不成敬意。”
迴到南宮大門外,一群內侍忙不迭的重新上鎖,門邊一道窄狹、幽深的小洞,窄狹得容不下一個小孩的身子,幽深得直通南宮之內,這是外人隔牆往裏遞送物什的地方,也是南宮與外部世界的唯一聯係通道。
卓軒很想伏在洞口喊一嗓子,看裏麵的人能否聽見。
朱祁鎮終於親口承認他弟弟是皇帝了,而且說這番話時,麵上似乎看不見一絲怨懟之意。
卓軒有些恍惚,總覺得眼前的朱祁鎮根本就不像上皇,而更像一名幽居禁室的庶民。
與庶民不同的是,一大群妃嬪守在南宮,可謂是美女如雲,尋常庶民哪有此等豔遇?幾乎與世隔絕的朱祁鎮平時隻有一件事可做,那就是開足馬力,充當播種機。
此後朱祁鎮幽居南宮數年,弄大了許多妃嬪的肚子,生下一大堆兒女,這讓子嗣凋零的景泰帝情何以堪?
卓軒發覺上皇在遠離權柄,心無雜念的時候,腦子往往會變得非常好用,料此刻的上皇頭腦大概比較清醒,交談片刻,說不定能聽見上皇的又一番驚人之語,沒想到朱祁鎮接下來的一番話完全出乎意料,全盤推翻了卓軒此前的判斷。
“正旦方過,上元節即將來臨,適逢節慶,朝中百官想必都在替朕說話,勸諫皇帝禮敬其兄,若非如此,你也不會奉旨來到南宮。”
進南宮前,卓軒並未麵聖,故而無從知曉景泰帝的心意,也不知朝中文武百官的真實心態,但卓軒想得很深,許多事不用耳聞目睹,用心都能感受到。
“陛下能否這樣想:有人勸諫皇帝陛下禮敬其兄,其真實用意並非關心上皇的禮遇,而是藉由此借口,拿捏皇上,逼皇上做出妥協?”
朱祁鎮一震,驚道:“皇帝想做什麽?”
“皇上誌向遠大,八個字:富國強兵,報仇雪恥。”
“富國強兵?報仇雪恥?”朱祁鎮的目光倏然一亮,良久後若有所悟的道:“難怪朕返國那天,看見二十名瓦剌兵在場護駕,皇帝便氣得什麽禮儀也不顧了,原來他心中裝著仇恨!這又何必?化幹戈為玉帛,過安逸日子不好嗎?也怪伯顏帖木兒太謹慎,硬是塞給朕二十名瓦剌兵,朕沒多想,如此瑣事,他又何必小題大做!”
許是被財富夢磨平了棱角吧,卓軒不再有當初的銳氣,可以當麵直言指責上皇,當這並不妨礙他婉言提醒上皇看清某些人的真實用心。
“瓦剌人殺害無數大明軍民,致使上皇一度北狩,京城九門被圍,這在皇上看來,是大明的奇恥大辱,大仇不可不報,恥辱不可不雪,但朝中有人對如此顯而易見的國恥毫不在意,那麽,他們真正在意的又是什麽?”
“權與利!”朱祁鎮脫口道,隨即喃喃自語起來:“富國強兵?這就對了,皇帝聲稱要報仇雪恥,這也是借口,真實意圖其實在於革除時弊!你卓軒曾說,大明早已病入膏肓,皇帝肯定失去了耐心,急於治病,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革除積弊,會觸動許多人的利益,弄不好,朝中將翻起驚濤駭浪,他······又是何苦!”
“所以,有人拿陛下的禮遇說事,醉翁之意不在酒。”卓軒趕緊拉迴話題:“動人既得利益,別人就會拚命抗爭,可以說,當今天子的誌向有多大,某些重臣暗中施加的壓力就有多大,把他們逼急了,還真會把太上皇帝陛下的禮遇一事做實,從此,南宮大門敞開,朝中君臣每日先到南宮給陛下請安,然後移步至奉天門外早朝,若是如此,大明事實上就會形成兩個權力中心,兩個朝廷。”
“哈哈哈······”
朱祁鎮突然間大笑不止,好不容易止住笑,一揮衣袖,欣然入座,一副意氣風發的樣子。
“那樣······不是更好嗎?”
這都什麽人啊?朱祁鎮的表現再次刷新了卓軒關於奇葩的定義。
景泰帝若想讓大兄朱祁鎮死於非命,手段絕對不低於一萬種,可朱祁鎮至今仍活得好好的,還有機會瘋狂播種,人生如此,足矣,何必心存貪天之念?
景泰帝幽閉兄長,看似無情卻有情,假如把朱祁鎮、朱祁鈺兄弟倆的位置調換一下,朱祁鎮是否會給弟弟留下活命的機會?
肯定不會!
天家無親情,能容忍一名對他的誌向構成現實威脅的人物活在世上,這是景泰帝的仁慈。
卓軒對上皇頗感失望,想到自己隻是一介庶民,與銀子比較親,與朝政比較疏,犯不著為此浪費口水。
朱祁鎮卻來了興致,“卓軒,為何不見你穿朝服?而今你官居何職?”
“庶民。”
“庶民?荒唐,朕若身居天位,必封你為侯!”
醒醒吧,上皇!
卓軒淡淡應道:“朝中大政事關國運,在它麵前,個人得失真的不算什麽,能活在世上,憑自己的能力謀生,並旁觀大明迎來巨變,可謂此生無憾。”
“他不會成功!”朱祁鎮咬牙道。
卓軒不想再說什麽,本打算告退,腦中忽然浮現出娜仁托雅的身影。
“太上皇帝陛下沒派人迎迴娜仁托雅?”
“娜仁托雅?”朱祁鎮怔怔的站起身來,“朕入住南宮的當天,便托中官給皇帝捎話,皇帝準了,派司禮監數名內侍與百名錦衣衛趕赴大同,在預定的邊境地帶找到了娜仁托雅,可在抵達雁門關時,娜仁托雅竟然不知所蹤,錦衣衛足足找了一個月,遍尋無果,隻得作罷。”
娜仁托雅憑空消失了?天啦!
卓軒覺得這個故事太離奇,心中有分隱隱的疑惑,還有一分遺憾,如門外那片零落的雪花,晃晃悠悠的映在那裏,很快就飄逝在未知的角落。
“卓軒告退。”
朱祁鎮靜靜的望了卓軒一會,黯然揮揮手,以示告別。
“請卓將軍留步!”周貴妃親手捧著一件衣物,匆匆入殿。
“數月不見,也不知深兒······皇太子長多高了,我女紅功夫粗陋,親手縫了一件鬥篷,請卓將軍帶給皇太子,但願他不要嫌棄。”
接過鬥篷時,卓軒瞥見周貴妃眼角噙著兩滴清淚,低頭看看鬥篷,見衣料竟是尋常絹布,而且做工的確不怎麽好看。
周貴妃的手藝與柳絮妹妹相比,顯然被甩了好幾條大街。
“敢不從命!”
看看淒然如許的南宮景象,卓軒於心不忍,從袖中掏出五千兩銀子的銀票,輕輕放在桌案上。
“一點心意,不成敬意。”
迴到南宮大門外,一群內侍忙不迭的重新上鎖,門邊一道窄狹、幽深的小洞,窄狹得容不下一個小孩的身子,幽深得直通南宮之內,這是外人隔牆往裏遞送物什的地方,也是南宮與外部世界的唯一聯係通道。
卓軒很想伏在洞口喊一嗓子,看裏麵的人能否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