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時代,有些優良的品質是“迂腐”的代名詞。
在許許多多其他的時代裏也是這樣。
陳慶之不在乎別人怎麽看自己,他更在意自己怎麽看自己。
自己是什麽樣的,是好是壞,是君子還是小人,是英雄還是懦夫,何時又能瞞過自己呢?
高歡鐵青著臉對陳慶之道:“是什麽人對你說了這樣的話?”
陳慶之迴答:“一個年輕人。”
高歡不用猜也知道那是個年輕人,他笑了笑,因為他清楚自己的手腕比那個年輕人要強硬,他要得到的東西絕不是什麽年輕人能夠搶走的。
他會開出一個陳慶之無法拒絕的價碼。
高歡左手一揮,一名黑衣武士便用短刀抵住了他所挾持的那名陳慶之部下的咽喉。高歡對陳慶之說:“我雖然不便對你下手,你的部下們卻沒有你那麽好運了。”
“放了他們。”陳慶之一如既往冷靜,因為他知道,此刻,冷靜是他最大的克敵法寶。
“你是這樣和人談判的嗎?”高歡道。
陳慶之沒有迴答這句問話,而是手握劍柄,道:“你敢動他們,我就殺了你。”
高歡一聽,樂了。“你不敢。”他說。
陳慶之反問:“你覺得我不敢?”
高歡點了點頭:“我覺得你不敢冒險。我聽說你是個謹慎的人。”
陳慶之反詰道:“謹慎的人膽子往往最大,你沒聽說過這句話嗎?”
高歡笑道:“諸葛武侯一生謹慎,不曾弄險,我倒是聽說過的。魏延獻上子午穀良策,他竟斷然拒絕。”
三國時期,蜀相諸葛亮北伐曹魏,名將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穀奇謀:效仿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魏延親自率領五千精兵從子午穀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穀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諸葛亮一向用兵謹慎,認為此計過於兇險且難以成功,故棄而不用。
陳慶之搖了搖頭,說:“民間也有傳言,說武侯僅用一座空城和一張瑤琴就退去了司馬懿的雄兵。”
高歡道:“所以你要為了這幫人拚上你的性命?”
陳慶之道:“是的。”
“那好吧。”高歡頗無奈地說道,左手往下一擺,黑衣武士的短刀刺進了所挾持者的脖頸,那人就像一灘肉泥般滑落到了地上。
陳慶之麵無表情,可他的手已經緩緩地拔出了劍。
“我說過,你敢動他們,我就讓你死。”
他的威脅平靜得像無風的海麵,卻具有十足的威懾力。
襄陽,太嶽,山麓。
楊林孤立於山麓的陰暗森林邊緣。
他在等待他的朋友們到來,他們約好要做一件大事。
這個夜晚與往常沒有太大的區別:月亮明晃晃地懸於半空,星星稀疏地點綴於旁,風緩慢地推著天上閑散的雲,林海發出沙沙的聲響。
可對於楊林而言,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夜。
他要為自己心愛的獨子複仇。
為了登山,他特意換了一雙底很軟很韌的牛皮靴子,這雙靴子是楊淮在十八歲時為父親親手縫製的。
望著那雙靴子,楊林流下了淚水。
他很少流淚,雖然常年浪跡風月,他的思想卻還是極其正統,認為男兒流血不流淚。
吳大少第一個出現在他眼前。
“你來了。”楊林對吳大少說。
吳大少問他:“真的沒有更好的選擇了嗎?”
楊林哀傷地望著他的眼睛,道:“對於你們來說或許有,對於我而言卻......”
吳大少點了點頭,道:“我們很小的時候就認識,我們的孩子也一樣。”
楊林靜默地站立著,就像是一尊石像。他在聽吳大少說的話。
吳大少繼續道:“楊淮走了,我也很難過,但是走了的人終究是走了,絕不會有迴來的可能,我們還是得為活著的人考慮考慮。”
楊林道:“子先生在此居住的時間絕不會太久,錯失這樣一個機會,便要等到明年了。我等不及。”他的雙手握緊。
吳大少問:“楊家的人,你安頓好了?”
楊林道:“還沒有,事出倉促,又怕打草驚蛇,我打算今夜以後就帶我的家人們分批離開襄陽,因為子先生遇刺的消息一定會傳播得很快的。”
吳大少皺起了眉頭。他不喜歡自己的同伴在動手前就設想好了最優的結果。
唐哲是第三個到場的人,他拍了拍楊林的肩膀,以示對楊林的安慰。
“真不可思議,我們居然會跟著你做這樣的事情。”唐哲苦笑著說道。
楊林微笑著迴答道:“十幾年前,在我們的孩子都很小的時候,太嶽的山賊不正是我們蕩平的嘛。”
唐哲俯身拾起一塊石頭,遠遠地扔出,目送它消失於自己的視線,才轉過身對楊林說:“可我們今天要對付的絕不是普通山賊。”
楊林點了點頭:“我知道,所以我才拜托你們幾個跟我一塊兒來。”
吳大少摸著下巴,道:“我聽說他已經是個很老的人了,起碼有六十多歲。”
唐哲聽過關於子先生的不同版本的說法:“可有人和我提過,說他保養得很好,至今還像個四十歲的壯年男人。”
楊林肯定道:“不僅如此,他身邊還網羅了南疆武林各方頂尖的高手。”
唐哲再次苦笑道:“你可真是我們的好兄弟。”這話當然是對楊林說的。
楊林也隻能艱難地笑了笑。
吳大少說:“我們為何不多帶些人來?”
楊林解釋道:“兵貴精不貴多,人要是來得太多,山上的人容易察覺不說,行動起來還會有諸多變數。”楊林身後閃出一道身影,一個相貌醜陋的中年人徑直來到吳大少和唐哲跟前。
楊林介紹道:“這是隨我出生入死多年的家仆,我今天隻帶了他一人。”
吳大少和唐哲屏息望著那個醜八怪,他們都清楚醜八怪曾是江湖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因為受了楊家的恩惠,甘願隱姓埋名做個平平無奇的家奴。
吳大少歎了口氣,道:“我今天也隻帶了一名幫手。”
唐哲笑了:“我帶了兩人,這點上看來,你們已比不過唐家人了。”
誰知他們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
“司馬家不敢落後,帶了三名家仆。”
來者是司馬義。他身後跟著的三人,腳步輕快,氣息綿長,顯然都是內家功夫的好手。
楊林頗為感動,躬身謝過司馬義,喃喃道:“現在,隻差小高了。”
“小高不會來了,”司馬義說,“我讓他不要來,他年輕,舊傷又新愈,不適合來此冒險。”
楊林沉默了,旋即點點頭,道:“確實,他還年輕。這種事情,還是得交給有經驗的人來處理。”
說完,他轉身向山上走去。
司馬義抓住他的肩頭,楊林轉過臉,司馬義正望向他的眼睛,一字字道:“如今反悔,都來得及。”
司馬義的表情永遠是那麽溫和,他的言語之間總有種無法阻止的魔力。
那魔力沒有讓楊林退縮,反倒讓他更堅定地朝山頂走去。
山頂就是子先生臨時搭建的寢宮。
陳慶之的劍疾如閃電,高歡是先出手的。
可高歡攻出十招,不僅被陳慶之一一化解,還被反手還了七招。
陳慶之根本不願同高歡硬拚氣力,純靠快字取勝,招式的紛繁,多至高歡眼花繚亂。
黑衣武士們靜穆地站立著,認真地觀看這場比拚。
他們明顯能感覺到,高歡已落於下風,但他們沒有任何動作。
這是高歡的命令。
在許許多多其他的時代裏也是這樣。
陳慶之不在乎別人怎麽看自己,他更在意自己怎麽看自己。
自己是什麽樣的,是好是壞,是君子還是小人,是英雄還是懦夫,何時又能瞞過自己呢?
高歡鐵青著臉對陳慶之道:“是什麽人對你說了這樣的話?”
陳慶之迴答:“一個年輕人。”
高歡不用猜也知道那是個年輕人,他笑了笑,因為他清楚自己的手腕比那個年輕人要強硬,他要得到的東西絕不是什麽年輕人能夠搶走的。
他會開出一個陳慶之無法拒絕的價碼。
高歡左手一揮,一名黑衣武士便用短刀抵住了他所挾持的那名陳慶之部下的咽喉。高歡對陳慶之說:“我雖然不便對你下手,你的部下們卻沒有你那麽好運了。”
“放了他們。”陳慶之一如既往冷靜,因為他知道,此刻,冷靜是他最大的克敵法寶。
“你是這樣和人談判的嗎?”高歡道。
陳慶之沒有迴答這句問話,而是手握劍柄,道:“你敢動他們,我就殺了你。”
高歡一聽,樂了。“你不敢。”他說。
陳慶之反問:“你覺得我不敢?”
高歡點了點頭:“我覺得你不敢冒險。我聽說你是個謹慎的人。”
陳慶之反詰道:“謹慎的人膽子往往最大,你沒聽說過這句話嗎?”
高歡笑道:“諸葛武侯一生謹慎,不曾弄險,我倒是聽說過的。魏延獻上子午穀良策,他竟斷然拒絕。”
三國時期,蜀相諸葛亮北伐曹魏,名將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穀奇謀:效仿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魏延親自率領五千精兵從子午穀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穀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諸葛亮一向用兵謹慎,認為此計過於兇險且難以成功,故棄而不用。
陳慶之搖了搖頭,說:“民間也有傳言,說武侯僅用一座空城和一張瑤琴就退去了司馬懿的雄兵。”
高歡道:“所以你要為了這幫人拚上你的性命?”
陳慶之道:“是的。”
“那好吧。”高歡頗無奈地說道,左手往下一擺,黑衣武士的短刀刺進了所挾持者的脖頸,那人就像一灘肉泥般滑落到了地上。
陳慶之麵無表情,可他的手已經緩緩地拔出了劍。
“我說過,你敢動他們,我就讓你死。”
他的威脅平靜得像無風的海麵,卻具有十足的威懾力。
襄陽,太嶽,山麓。
楊林孤立於山麓的陰暗森林邊緣。
他在等待他的朋友們到來,他們約好要做一件大事。
這個夜晚與往常沒有太大的區別:月亮明晃晃地懸於半空,星星稀疏地點綴於旁,風緩慢地推著天上閑散的雲,林海發出沙沙的聲響。
可對於楊林而言,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夜。
他要為自己心愛的獨子複仇。
為了登山,他特意換了一雙底很軟很韌的牛皮靴子,這雙靴子是楊淮在十八歲時為父親親手縫製的。
望著那雙靴子,楊林流下了淚水。
他很少流淚,雖然常年浪跡風月,他的思想卻還是極其正統,認為男兒流血不流淚。
吳大少第一個出現在他眼前。
“你來了。”楊林對吳大少說。
吳大少問他:“真的沒有更好的選擇了嗎?”
楊林哀傷地望著他的眼睛,道:“對於你們來說或許有,對於我而言卻......”
吳大少點了點頭,道:“我們很小的時候就認識,我們的孩子也一樣。”
楊林靜默地站立著,就像是一尊石像。他在聽吳大少說的話。
吳大少繼續道:“楊淮走了,我也很難過,但是走了的人終究是走了,絕不會有迴來的可能,我們還是得為活著的人考慮考慮。”
楊林道:“子先生在此居住的時間絕不會太久,錯失這樣一個機會,便要等到明年了。我等不及。”他的雙手握緊。
吳大少問:“楊家的人,你安頓好了?”
楊林道:“還沒有,事出倉促,又怕打草驚蛇,我打算今夜以後就帶我的家人們分批離開襄陽,因為子先生遇刺的消息一定會傳播得很快的。”
吳大少皺起了眉頭。他不喜歡自己的同伴在動手前就設想好了最優的結果。
唐哲是第三個到場的人,他拍了拍楊林的肩膀,以示對楊林的安慰。
“真不可思議,我們居然會跟著你做這樣的事情。”唐哲苦笑著說道。
楊林微笑著迴答道:“十幾年前,在我們的孩子都很小的時候,太嶽的山賊不正是我們蕩平的嘛。”
唐哲俯身拾起一塊石頭,遠遠地扔出,目送它消失於自己的視線,才轉過身對楊林說:“可我們今天要對付的絕不是普通山賊。”
楊林點了點頭:“我知道,所以我才拜托你們幾個跟我一塊兒來。”
吳大少摸著下巴,道:“我聽說他已經是個很老的人了,起碼有六十多歲。”
唐哲聽過關於子先生的不同版本的說法:“可有人和我提過,說他保養得很好,至今還像個四十歲的壯年男人。”
楊林肯定道:“不僅如此,他身邊還網羅了南疆武林各方頂尖的高手。”
唐哲再次苦笑道:“你可真是我們的好兄弟。”這話當然是對楊林說的。
楊林也隻能艱難地笑了笑。
吳大少說:“我們為何不多帶些人來?”
楊林解釋道:“兵貴精不貴多,人要是來得太多,山上的人容易察覺不說,行動起來還會有諸多變數。”楊林身後閃出一道身影,一個相貌醜陋的中年人徑直來到吳大少和唐哲跟前。
楊林介紹道:“這是隨我出生入死多年的家仆,我今天隻帶了他一人。”
吳大少和唐哲屏息望著那個醜八怪,他們都清楚醜八怪曾是江湖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因為受了楊家的恩惠,甘願隱姓埋名做個平平無奇的家奴。
吳大少歎了口氣,道:“我今天也隻帶了一名幫手。”
唐哲笑了:“我帶了兩人,這點上看來,你們已比不過唐家人了。”
誰知他們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
“司馬家不敢落後,帶了三名家仆。”
來者是司馬義。他身後跟著的三人,腳步輕快,氣息綿長,顯然都是內家功夫的好手。
楊林頗為感動,躬身謝過司馬義,喃喃道:“現在,隻差小高了。”
“小高不會來了,”司馬義說,“我讓他不要來,他年輕,舊傷又新愈,不適合來此冒險。”
楊林沉默了,旋即點點頭,道:“確實,他還年輕。這種事情,還是得交給有經驗的人來處理。”
說完,他轉身向山上走去。
司馬義抓住他的肩頭,楊林轉過臉,司馬義正望向他的眼睛,一字字道:“如今反悔,都來得及。”
司馬義的表情永遠是那麽溫和,他的言語之間總有種無法阻止的魔力。
那魔力沒有讓楊林退縮,反倒讓他更堅定地朝山頂走去。
山頂就是子先生臨時搭建的寢宮。
陳慶之的劍疾如閃電,高歡是先出手的。
可高歡攻出十招,不僅被陳慶之一一化解,還被反手還了七招。
陳慶之根本不願同高歡硬拚氣力,純靠快字取勝,招式的紛繁,多至高歡眼花繚亂。
黑衣武士們靜穆地站立著,認真地觀看這場比拚。
他們明顯能感覺到,高歡已落於下風,但他們沒有任何動作。
這是高歡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