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嵐的傷,怎麽樣了?”司馬笙忽然問初新。
“早已好得差不多了,”初新說,“聽說你和他自小便是親密的朋友。”
司馬笙笑了笑,隻是笑了笑。
他們靜默地立在黑暗的禪房附近。
“許多的親密,不過是別人強加的,”司馬笙道,“我和他是不同的人,我們的性格不同,理念不同,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不同,注定做不了朋友。”
初新默認。高嵐和司馬笙的確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
“可你畢竟還是關心著他的傷勢的。”他還是替司馬笙說了句話。
司馬笙冷笑:“關心是其一,我還在試探你。如果你說他的傷還未痊愈,或是仍有血要流滲,那我就可以斷定高嵐根本沒給你寫過什麽信。”他好像怕初新聽不懂似的,補充道:“我同他一塊長大,我知道他的傷口無論是身的還是心的素來愈合得很快。”
初新轉過頭望著司馬笙,內心湧過許多疑問。
他覺得司馬笙是個很奇怪的人。拿最簡單的事情舉個例子,既然司馬笙在試探自己,為什麽還要將意圖告知自己?
他問司馬笙,得到了這樣的迴答:“我相信你是個聰明人,不多時就會瞧出來,所以我不如直接告訴你。”
也許司馬笙說得是對的。他很少說邏輯鬆垮錯誤的話。
“我並不是個很聰明的人。”初新自謙道。
“不,從你斷定司馬家不會是五大家族的叛徒這點,我就有理由相信你是個聰明人,”司馬笙說,“我的家族曾經是離權力最近的家族,可後來的下場世人皆知。”
司馬家曾在三分的局麵中篡權奪位,成為了天下的主人,可曆史也開了個前所未有的玩笑,八王之殤,五胡亂華,都是神州大地前所未有的浩劫。權力是漩渦,離漩渦越近,就越容易被漩渦吞噬。
司馬氏自此以後大舉南遷,曆經改朝換代的波折後,族人皆已淪為一窮二白的平頭百姓。
“我聽說你的家族再度崛起,已經過了四代人的努力?”初新道。
“其實是六代,沒有前兩代人的奮鬥,司馬家不可能有發家的基礎,”司馬笙苦笑,他的笑容裏包含著一個懂事孝順的兒孫該有的情感,“隻不過前兩代人積累的財富和田產實在太微薄,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們,一個窮苦的人要活著尚且不易,又怎麽能苛求他成為富翁呢?”
“怪不得你總是將家族放在第一位,甚至不惜毀容,加入千金會。”初新望著司馬笙的臉說道,除卻顴骨那個恐怖的黑洞,這張臉依然很英俊,比自己的臉要英俊得多。
“子先生、千金會,都是在幕後操縱絲線的手,”司馬笙頗無奈地說道,“而我們則是台前的傀儡。他們掌握著我們的過往和秘密,還擁有足以摧毀我們的力量,隻要落在他們的網兜裏,除了聽命,別無他法。”
他不介意向他人展示真實的自我,但他也沒有公然為自己而活。他直視你的雙眼,稱唿你名字的時候不在乎你是否看透了他的外表,可他表現出來的永遠是那副完美的樣子。
“你覺得叛徒會是哪個家族?”初新調轉話鋒,問道。
司馬笙說:“哪一個都有可能,倘若供出五大家族的秘密能夠保全族人,我相信他們都會前赴後繼的。”
他對人性並無太多信心。他很小時就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和立場看待問題,這使得他的頭腦總保持著高度的清醒。
“唐觴的父親,別看荊襄民眾都誇他心善,我可以告訴你,他早年的經曆相當黑暗,”他對初新說道,“他曾經打斷過三位財主的脊梁骨,霸占了他們的財富和女人,還秘密開掘了他們的祖墳,挖出了裏頭值錢的財寶以供己用。”
初新皺了皺眉,他沒想到襄陽唐家那位德高望重的當家人竟有這麽樣一段殘忍的過往。
“當時,子先生雖和三位財主都有交集,卻對此睜一隻眼,我早年不懂,現在才明白這步棋的厲害之處,”司馬笙繼續道,“這意味著唐家永遠有把柄落在子先生手中,要聽子先生的話。”
初新問:“那麽吳家、高家,還有楊家呢?”他特意跳過了司馬家,因為他清楚司馬笙絕不會向外人透露自己家族幹過的醜事。
司馬笙並不排斥談論另外三家的秘辛,言語間甚至有股難得的興奮勁:“楊淮的家族早年間很有名氣,他是東漢太尉楊震的十三世孫,楊震是個廉吏,所以楊家家風素來簡樸,就算富有,也很少誇耀。”
初新道:“楊淮為人處世也確實低調,頗有楊震之風。”初新兒時聽過楊震的故事,楊震的門生曾在半夜送過他金子,楊震不收,門生勸說“無人知曉”,楊震卻告以“天知地知子知我知”,傳為佳話。全網 .
司馬笙冷哼一聲,道:“道貌岸然罷了,楊震在南北皆有後人,而且混得都不差,楊家長盛不衰有其緣由,那便是他們最擅長見風使舵。楊家秘密背叛過的人早已不計其數,殺人滅口也是常有的事情。”
初新沒有開口。沒有開口有時意味著默認。
他表達的正是默認的意思。
能夠長久生存的家族,基本都保留著很強的適應力和極敏感的嗅覺,能嗅到危險,及時規避,甚至助紂為虐。
用四個字概括起來便是“見風使舵”。
“征伐洛陽的軍隊裏也有楊震的後人,叫楊忠,”司馬笙隨口補了一句,“而那個楊忠原本是從魏國叛逃出走的。”
有些特質,本就是刻在血脈裏的。
楊忠後來官至柱國大將軍,而他的兒子,統一了分裂多時的南北。
“唐觴的祖父,是唐豐。”簡單的一句話,卻讓初新的神經顫動了片刻。
“唐豐?”他問,“是那個擅長暗器和毒藥,曾殺死過八百三十一名武林高手的唐豐嗎?”
“除了那個唐豐,還會有誰?”司馬笙笑道。
“我原以為他早就死了。”初新道。
江湖中皆知,唐豐因結下太多梁子,殺了太多人,被當時的十大正道絕頂高手圍剿於淮水之北。
“據說他通曉二百七十三種刺殺手法,下毒的手段更是連楊二娘都比不。他要殺一個人,動動念頭,那個人便可算已死了。”初新當然聽說過唐豐的故事,他的老師曾無數次提到過這個人。
他隱約覺得,當年圍剿唐豐的十大高手中,似乎就有他的老師。
“可他並沒有死,”司馬笙道,“吳惆吳悵的祖父精通易容術,改換了唐豐和一個替死鬼的臉,讓唐豐能夠以另一個身份活在世。而那個替死鬼,是楊淮的祖父找來的。”
“這個秘密當然隻有你們五大家族的人才知道?”
“我原本也是這麽以為的,”司馬笙苦笑道,“可千金會和子先生竟然都對此了如指掌,江湖中絕沒有密不透風的牆。”
初新這才明白為何千金會能夠輕易驅策唐觴和楊淮,這些的確都是要命的秘密,一旦公開,唐家和楊家便完了。
“唐觴好像隻喜歡用刀。”初新說。
“他當然不能學唐豐的暗器本領,因為唐豐的出手實在太詭異,太好辨認了,”司馬笙道,“唐觴生性魯莽好動,最喜歡的兵器就是刀,所以習練的便一直是刀法。”
如果說劍是春水,刀就是秋日枯草中生育的火,燥熱、衝動,燃點後就隻有死路。
初新饒有興趣地問道:“吳惆吳悵呢?”
司馬笙道:“他們的財富來得倒是很幹淨,可吳家過門的女人都有個怪毛病。”
“什麽怪毛病?”
司馬笙笑了笑:“她們生下的男孩往往活不久就得夭折。”
初新想起了外貌陰柔的吳惆吳悵兩兄弟,他們的膚色白皙得很不自然,就好像髒器天生就虛弱一般。
司馬笙繼續說:“母親有這種怪毛病,吳家的男人長大以後難免精氣不足,可為了生更多的男孩子,他們隻能娶更多妻妾,頻繁地行房。”
“本已體虛,這麽一折騰就更加。”初新歎道。
“所以吳家的當家人從來都是吳惆吳悵的祖母,”司馬笙冷笑,“而且他們家族定期會扮作山匪掃蕩某些村寨,劫走村寨中年輕貌美的女人,強迫成為吳家的媳婦。”
“有這種事?”初新輕唿道。
司馬笙用手指做了個“噓”的手勢:“為了防止這些女人逃跑,吳家人還用鐵鏈將她們栓起,直到她們產下孩子才解開。據說吳惆吳悵的祖母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到吳家的。”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可初新還是被自己聽到的東西震驚了。
“等到她老去以後,她還讚同這種行為?”初新口中的“她”,自然是吳家的老祖母。
“居其位,謀其政,”司馬笙平靜地說道,“以她的身份,要考慮的事情當然是為吳家傳宗接代,而不是可憐那些無辜的小姑娘。”
禪房附近已有了輕微的腳步聲。
初新和司馬笙立刻閉了嘴。
他們知道,自己要等的人來了。
“早已好得差不多了,”初新說,“聽說你和他自小便是親密的朋友。”
司馬笙笑了笑,隻是笑了笑。
他們靜默地立在黑暗的禪房附近。
“許多的親密,不過是別人強加的,”司馬笙道,“我和他是不同的人,我們的性格不同,理念不同,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不同,注定做不了朋友。”
初新默認。高嵐和司馬笙的確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
“可你畢竟還是關心著他的傷勢的。”他還是替司馬笙說了句話。
司馬笙冷笑:“關心是其一,我還在試探你。如果你說他的傷還未痊愈,或是仍有血要流滲,那我就可以斷定高嵐根本沒給你寫過什麽信。”他好像怕初新聽不懂似的,補充道:“我同他一塊長大,我知道他的傷口無論是身的還是心的素來愈合得很快。”
初新轉過頭望著司馬笙,內心湧過許多疑問。
他覺得司馬笙是個很奇怪的人。拿最簡單的事情舉個例子,既然司馬笙在試探自己,為什麽還要將意圖告知自己?
他問司馬笙,得到了這樣的迴答:“我相信你是個聰明人,不多時就會瞧出來,所以我不如直接告訴你。”
也許司馬笙說得是對的。他很少說邏輯鬆垮錯誤的話。
“我並不是個很聰明的人。”初新自謙道。
“不,從你斷定司馬家不會是五大家族的叛徒這點,我就有理由相信你是個聰明人,”司馬笙說,“我的家族曾經是離權力最近的家族,可後來的下場世人皆知。”
司馬家曾在三分的局麵中篡權奪位,成為了天下的主人,可曆史也開了個前所未有的玩笑,八王之殤,五胡亂華,都是神州大地前所未有的浩劫。權力是漩渦,離漩渦越近,就越容易被漩渦吞噬。
司馬氏自此以後大舉南遷,曆經改朝換代的波折後,族人皆已淪為一窮二白的平頭百姓。
“我聽說你的家族再度崛起,已經過了四代人的努力?”初新道。
“其實是六代,沒有前兩代人的奮鬥,司馬家不可能有發家的基礎,”司馬笙苦笑,他的笑容裏包含著一個懂事孝順的兒孫該有的情感,“隻不過前兩代人積累的財富和田產實在太微薄,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們,一個窮苦的人要活著尚且不易,又怎麽能苛求他成為富翁呢?”
“怪不得你總是將家族放在第一位,甚至不惜毀容,加入千金會。”初新望著司馬笙的臉說道,除卻顴骨那個恐怖的黑洞,這張臉依然很英俊,比自己的臉要英俊得多。
“子先生、千金會,都是在幕後操縱絲線的手,”司馬笙頗無奈地說道,“而我們則是台前的傀儡。他們掌握著我們的過往和秘密,還擁有足以摧毀我們的力量,隻要落在他們的網兜裏,除了聽命,別無他法。”
他不介意向他人展示真實的自我,但他也沒有公然為自己而活。他直視你的雙眼,稱唿你名字的時候不在乎你是否看透了他的外表,可他表現出來的永遠是那副完美的樣子。
“你覺得叛徒會是哪個家族?”初新調轉話鋒,問道。
司馬笙說:“哪一個都有可能,倘若供出五大家族的秘密能夠保全族人,我相信他們都會前赴後繼的。”
他對人性並無太多信心。他很小時就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和立場看待問題,這使得他的頭腦總保持著高度的清醒。
“唐觴的父親,別看荊襄民眾都誇他心善,我可以告訴你,他早年的經曆相當黑暗,”他對初新說道,“他曾經打斷過三位財主的脊梁骨,霸占了他們的財富和女人,還秘密開掘了他們的祖墳,挖出了裏頭值錢的財寶以供己用。”
初新皺了皺眉,他沒想到襄陽唐家那位德高望重的當家人竟有這麽樣一段殘忍的過往。
“當時,子先生雖和三位財主都有交集,卻對此睜一隻眼,我早年不懂,現在才明白這步棋的厲害之處,”司馬笙繼續道,“這意味著唐家永遠有把柄落在子先生手中,要聽子先生的話。”
初新問:“那麽吳家、高家,還有楊家呢?”他特意跳過了司馬家,因為他清楚司馬笙絕不會向外人透露自己家族幹過的醜事。
司馬笙並不排斥談論另外三家的秘辛,言語間甚至有股難得的興奮勁:“楊淮的家族早年間很有名氣,他是東漢太尉楊震的十三世孫,楊震是個廉吏,所以楊家家風素來簡樸,就算富有,也很少誇耀。”
初新道:“楊淮為人處世也確實低調,頗有楊震之風。”初新兒時聽過楊震的故事,楊震的門生曾在半夜送過他金子,楊震不收,門生勸說“無人知曉”,楊震卻告以“天知地知子知我知”,傳為佳話。全網 .
司馬笙冷哼一聲,道:“道貌岸然罷了,楊震在南北皆有後人,而且混得都不差,楊家長盛不衰有其緣由,那便是他們最擅長見風使舵。楊家秘密背叛過的人早已不計其數,殺人滅口也是常有的事情。”
初新沒有開口。沒有開口有時意味著默認。
他表達的正是默認的意思。
能夠長久生存的家族,基本都保留著很強的適應力和極敏感的嗅覺,能嗅到危險,及時規避,甚至助紂為虐。
用四個字概括起來便是“見風使舵”。
“征伐洛陽的軍隊裏也有楊震的後人,叫楊忠,”司馬笙隨口補了一句,“而那個楊忠原本是從魏國叛逃出走的。”
有些特質,本就是刻在血脈裏的。
楊忠後來官至柱國大將軍,而他的兒子,統一了分裂多時的南北。
“唐觴的祖父,是唐豐。”簡單的一句話,卻讓初新的神經顫動了片刻。
“唐豐?”他問,“是那個擅長暗器和毒藥,曾殺死過八百三十一名武林高手的唐豐嗎?”
“除了那個唐豐,還會有誰?”司馬笙笑道。
“我原以為他早就死了。”初新道。
江湖中皆知,唐豐因結下太多梁子,殺了太多人,被當時的十大正道絕頂高手圍剿於淮水之北。
“據說他通曉二百七十三種刺殺手法,下毒的手段更是連楊二娘都比不。他要殺一個人,動動念頭,那個人便可算已死了。”初新當然聽說過唐豐的故事,他的老師曾無數次提到過這個人。
他隱約覺得,當年圍剿唐豐的十大高手中,似乎就有他的老師。
“可他並沒有死,”司馬笙道,“吳惆吳悵的祖父精通易容術,改換了唐豐和一個替死鬼的臉,讓唐豐能夠以另一個身份活在世。而那個替死鬼,是楊淮的祖父找來的。”
“這個秘密當然隻有你們五大家族的人才知道?”
“我原本也是這麽以為的,”司馬笙苦笑道,“可千金會和子先生竟然都對此了如指掌,江湖中絕沒有密不透風的牆。”
初新這才明白為何千金會能夠輕易驅策唐觴和楊淮,這些的確都是要命的秘密,一旦公開,唐家和楊家便完了。
“唐觴好像隻喜歡用刀。”初新說。
“他當然不能學唐豐的暗器本領,因為唐豐的出手實在太詭異,太好辨認了,”司馬笙道,“唐觴生性魯莽好動,最喜歡的兵器就是刀,所以習練的便一直是刀法。”
如果說劍是春水,刀就是秋日枯草中生育的火,燥熱、衝動,燃點後就隻有死路。
初新饒有興趣地問道:“吳惆吳悵呢?”
司馬笙道:“他們的財富來得倒是很幹淨,可吳家過門的女人都有個怪毛病。”
“什麽怪毛病?”
司馬笙笑了笑:“她們生下的男孩往往活不久就得夭折。”
初新想起了外貌陰柔的吳惆吳悵兩兄弟,他們的膚色白皙得很不自然,就好像髒器天生就虛弱一般。
司馬笙繼續說:“母親有這種怪毛病,吳家的男人長大以後難免精氣不足,可為了生更多的男孩子,他們隻能娶更多妻妾,頻繁地行房。”
“本已體虛,這麽一折騰就更加。”初新歎道。
“所以吳家的當家人從來都是吳惆吳悵的祖母,”司馬笙冷笑,“而且他們家族定期會扮作山匪掃蕩某些村寨,劫走村寨中年輕貌美的女人,強迫成為吳家的媳婦。”
“有這種事?”初新輕唿道。
司馬笙用手指做了個“噓”的手勢:“為了防止這些女人逃跑,吳家人還用鐵鏈將她們栓起,直到她們產下孩子才解開。據說吳惆吳悵的祖母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到吳家的。”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可初新還是被自己聽到的東西震驚了。
“等到她老去以後,她還讚同這種行為?”初新口中的“她”,自然是吳家的老祖母。
“居其位,謀其政,”司馬笙平靜地說道,“以她的身份,要考慮的事情當然是為吳家傳宗接代,而不是可憐那些無辜的小姑娘。”
禪房附近已有了輕微的腳步聲。
初新和司馬笙立刻閉了嘴。
他們知道,自己要等的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