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榜近來的變動真快。”高歡拈著手中薄薄的紙,對宇文泰說。


    宇文泰道:“這麽點時間裏,又有飛馬來報?”


    高歡點了點頭。


    “哪個人死了,哪個人又上榜了?”宇文泰不解於高歡怪異的神色,不由問道。


    “沒有人死。”高歡若有所思道。


    “沒有人死?”宇文泰奪過了那張紙端詳起來。


    他隻看了第一眼,就知道為什麽高歡會說“沒有人死”。


    因為從榜上消失的人,是初新。


    “那家夥絕不會死,說誰死我都信,獨獨他,我絕不相信。”高歡笑道。


    他同初新雖沒有交手過,卻始終將之視為勁敵。


    他對於任何敵人,都有種惺惺相惜的情感,包括宇文泰。


    宇文泰道:“凡事總無絕對。”


    他雖然也不相信初新會輕易地死掉,但他更願意相信“凡事無絕對”這句話。


    他本就是個什麽都敢想,什麽都能做出來的年輕人。


    高歡沒有再和他討論這個問題,而是問他:“你看到新上榜的第一名人了嗎?”


    宇文泰點了點頭:“實在很難想到,會是他。”


    “為什麽?”高歡問。


    宇文泰答道:“因為本該是個死人的,是他才對。”


    宇內清歌伴瓊漿,八方劍客泱泱,太白攜歡花滿堂,一眾醉看秋裳。


    酒樓本就是醉生夢死的地方。


    人縱使不醉生,也難免夢死。


    初新沒有醉生,也未夢死。


    他很清醒,他的手一直緊緊地握著他的劍。


    他甚至忘記,自己的劍已經斷了。


    他的劍沒有什麽魔力,不過是柄很普通的青銅劍罷了,他一直清楚這一點。


    “荊襄六君子”年少成名,靠的絕不僅僅是家族的護蔭,他也明白。


    現在他正麵對著其中五位,還包括素來為江湖人所忌憚的六君子之首,司馬笙。據說司馬笙能夠使用任何兵刃,會武林中失傳已久的許多絕學,可偏偏他最愛用的不是刀劍,而是折扇,最擅長的功夫亦非奇招怪式,而是最尋常的打穴手。


    有人曾問司馬笙,問他為什麽喜歡用折扇。他的迴答很簡單:因為折扇最不具備攻擊性。


    折扇甚至不如一雙肉手來得可怕。


    寶公沙門曾以兩個字總結司馬笙最強的特點,那便是:輕敵。


    他往往能讓敵人輕視他,像他這樣頗負盛名的人,能做到這點,並不容易。


    初新知道,如果司馬笙說的是實話,自己確實已不在名人榜上,他們要殺自己便不必擔很大的風險了。


    一旦真的發生了這種事情,他第一個要製住的就是司馬笙,而且要利落幹脆,絕不能拖泥帶水。


    司馬笙好像早已料算到了初新的想法,他的座位特意安排在離初新較遠的地方,初新要碰到司馬笙,就必須繞過至少兩個人,走過兩三丈的距離,並且還是彎路。


    這已足夠司馬笙作出反應了。


    初新笑了笑,抬起了他的手。


    他沒有舉起他的劍,而是舉起了他的筷子。


    “我餓了,先讓我吃點。”他慢慢地說著,爭取每個字都能讓司馬笙他們聽清。


    沒有人動,所有人都在靜靜地看著他吃東西。他先喝了一口湯,又咬了一口鹿尾,津津有味地咀嚼著,好像全然不把司馬笙等人放在眼裏。


    許伯純知道眼前情形的微妙,所以他也開始埋頭吃起來。


    “諸位怎麽不動筷子?”吃到一半,初新假意熱情地招唿著,仿佛他才是今天請客的倒黴蛋。


    沒有人動筷子。沒有人敢。


    君子們好像都知道初新的怪脾氣。


    大多數人會動手的時候,他往往不會挑;大多數人都不會動手的時候,他往往要開始找麻煩。


    而且大多數君子又有個壞毛病:他們太謙讓。


    收財謙讓,分梨謙讓,吃飯謙讓,連殺人也要謙讓。


    他們都謙讓著率先出手的機會。


    初新笑得更加放肆:“這麽好的全鹿宴,隻有兩個人吃,未免太鋪張了。”


    唐觴冷冷道:“你還是多吃點吧,畢竟你已經是個快死的人了,很少有人能在我們的圍攻下生還。”


    初新沒有質疑唐觴的威脅,而是歎道:“閣下的脾氣何時能改改?我想你若是少動些怒,武功定然能更上層樓。”


    唐觴道:“我還有機會,而你卻沒了。”言下之意是,初新已非死不可。


    初新搖了搖頭,他很早以前就懂得,不要用言語,而要用行動去達成自己的目的。


    世上有太多年輕人從不敬畏“道理”二字。


    他又動起了筷子。在他看來,動筷子比動刀劍要令他愉悅得多。


    “幾位近來,可打聽過家裏的消息?”他忽然不動聲色地問了句。


    沒有人應承,因為沒有人打聽過,他們疲於執行子先生的命令,洗刷千金會帶給他們的人生汙點,卻無人想過問問家裏發生了什麽。


    司馬笙的大姐要生產了,而他卻並不知道生下的男孩還是女孩;唐觴的姨母病得很重,他尚未知曉她的生死;吳惆吳悵養了一窩兔子,大概已生了幾百幾千隻後代了。


    “前幾日,高嵐托人帶了封信給一家酒館的主人,訴說了自己的近況,”初新慢悠悠地說著,說一句便要咀嚼一口,“信裏也拜托我尋找他的幾位好朋友,讓我轉告他們五大家族正處在岌岌可危的時段。”


    初新特意環視著五人,望向了每一個人的眼睛。


    唐觴先開口問道:“他說了什麽?”


    初新笑了:“你們的家族滿是金銀財寶,天下人皆有心攫取,奈何家族中的高手太多,高、唐、吳、楊、司馬聯手,任何人都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輕重。”


    吳惆問:“所以我們又有什麽危險?”


    初新道:“要知道,覬覦你們家族財富的可並不止那些江湖中的閑散人士,富可敵國的神話寫就之後,你們難免招惹一個人的注意。”


    吳悵問:“是誰?”


    初新望著吳悵,一字字道:“那位先生。”


    他們都知道那位先生的另一個身份,很多話不必多言。


    於是他們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自古伴君如伴虎,伴虎生者常有,伴君死者無數。


    “權力雖是很好很有效的東西,握住權力的人卻都深諳一個道理,”初新繼續說,“不到萬不得已,權力皆不可濫用,隻有名正言順,權力才能發揮其最恐怖的力量。”


    “你的意思是?”


    “他要找到借口端掉五大家族,再將你們家族中的財寶據為己有,”初新淡淡道,“於他而言,這本就不難。”


    “可是,借口呢?”吳悵問。


    “他用怎樣的借口威脅你們來這裏殺我,就能用怎樣的借口對付你們,”初新道,“叛國通敵,密謀策反,怎樣都可以。”隨後,他又漫不經心地補了一句:“畢竟規矩是他定的。”


    眾人麵麵相覷,欲言又止。


    司馬笙在沉思,吳惆吳悵交換了眼神,素來多話的唐觴也安靜了許多。


    “真是很不錯的飯菜,不吃就浪費了。”初新說道。


    他忽然掀翻了整張桌子,走到司馬笙麵前,用劍抵住了他的咽喉。


    所有動作連貫而迅速,讓人根本無法提防。


    他特意用高嵐的來信分散了諸人的注意,又掀翻桌子,拉近了和司馬笙的距離。


    司馬笙來不及展動折扇,青銅製的劍鞘便讓他感受到了冬夜的溫度。


    “你的出手還是很快。”司馬笙說。


    初新道:“對此我一向很有信心。”


    “可你還不夠狠。”司馬笙說。


    初新道:“我也可以狠下心來給你看看。”


    司馬笙笑。


    “你根本狠不下來,因為你劍鞘裏的,是柄斷劍。”


    初新的眼瞼輕微跳動了一下。


    他的神經素來很堅硬,堅硬得像塊石頭。他隻是有些驚訝。


    司馬笙僅從劍鞘觸碰時的感覺和初新出手的分寸便判斷出了“七月”已斷,初新的脊背不由升起一股寒意。


    “斷劍也可以殺人。”初新稍稍調整了自己的表情。


    司馬笙道:“或許我們還可以再談談。我相信你是絕不願意動手的。”


    酒樓內的其他酒客退散於旁,許伯純也悄悄溜進了人群之中。


    地上是散落的全鹿宴,還殘留著熱氣。


    “難道你能一個人對付我們五個?”司馬笙又笑了。


    “我不能,對付兩個恐怕就很吃力了。”初新苦笑。


    “所以你何時變得如唐觴般衝動了?”司馬笙輕聲道,“我們最好還是坐下來和和氣氣地談談。”他的風度依然完美,絲毫不像是受到了死亡威脅般淩亂慌張。


    “我也很想這樣,可是同你們這樣的人打交道,變數實在太多了。”初新道。他加重了手上的力道,司馬笙英俊的臉上閃過一絲不適。


    “你想怎麽樣?”唐觴質問道。


    “我的話已說得夠多,現在,你們該讓一條路給我,好讓我帶著他離開,”初新指了指人群中的許伯純,道,“我有個病人要求他醫治。”


    許伯純正抱著一名看客的腿偷偷注視著眼前發生的事情,突然就被提溜到了初新跟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洛陽春風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小小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小小少並收藏洛陽春風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