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
兩個孩子。
他們還很小,卻已飽嚐人生百味。
他們是雙胞胎,也是孤兒。
戰爭和疾病奪走了他們雙親的性命,可他們卻像野草般,於春風夏雨中堅韌生長。
達摩第一次見到他們的時候,他們在一片樹林的邊沿,追捕一隻兔子。
人的動作有時並不比這些小動物敏捷多少,就算是練過武功的人,身法也未必及得上一隻被逼急的兔子。
灰色毛皮的兔子已躲過了三次雙胞胎的圍剿,它總能尋找到他們臂膀之間的缺漏,由那缺漏之中逃出生天。
捕獵仍在繼續。
兄弟倆若是得不到這隻兔子,就都將餓肚子,而兔子倘若被兄弟倆抓到,命運當然會更加悲慘。
達摩停下了腳步。
他走了太長太遠的路。他的腳底雖已長出厚厚一層肉用以抵抗礫石和荊刺,卻還是覺得疲憊。
他傳的道好像並沒有多少人感興趣,更沒有太多信徒能夠領會。
隻因微妙之處無法用文字形容,全在悟。
很多很多年以前,摩訶迦葉體察到了釋伽牟尼拈花的意義,不覺莞爾,這個故事在達摩看來已近乎神話。
世間根本沒有這般人,無這般事。
他已經幾乎忘記自己當年是如何領會個中妙處的,歲月催人,他快老了。
他要把法傳下去,要把“達摩”傳下去。
“達摩”的意義是覺法,是博通。
這是個沉重的稱號,很少有人能夠肩負。
第一任達摩是南天竺香至王的第三子,和釋伽牟尼一樣,這位王子也拋卻了榮華富貴,選擇了這條艱澀的道路,至今已曆五代,共一百二十年。
他作為第六代達摩,往往自稱一百二十歲。
他原本的名字是什麽,他早已忘卻,他隻記得自己也曾是孤兒。
沒有哪個孩子會成熟到選擇這條寂寞的道路,也沒有哪個成年人會幼稚到堅守這份淪陷苦海的聖職。
悟道傳道的過程總是痛苦,那意味著白眼、嘲諷、不理解。
人們開始失去信仰。
他曾問過一個九歲的孩子以後要成為什麽樣的人,孩子說想成為王子。
成為王子意味著高貴的血統,花不完的錢,光明的前途。
那不過是個九歲的孩子,卻已明白這世上什麽東西最實在。
可惜王子很少,普通人卻很多。
孩子可能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來接受這條規則:人生不是公平的。
暴力和貪婪是達摩一路以來見到的混亂因子,樂善好施的古風不再,鄉村的人閉塞、懶惰、胸無大誌,城鎮的人則自私、縱欲、揮霍浪費。
他很難受。
所以他寧願看著兩個孩子捉灰兔。
他並未打算對兔子施以援手,也絕不會幫助他們捉捕生靈。
他隻想做個旁觀者,靜靜地觀察事情的發展和變化。
旁觀也許無法免除殺孽,卻一定能夠大大降低一個人的負罪感。
雙胞兄弟真的長得很像,達摩一時也瞧不出二人外貌的區別。
若要吹毛求疵般尋得差異,隻能是眉毛。
他們的眉毛都很濃,很粗,似劍,入鬢,然而一人的眉毛平起平落,另一人的眉毛卻是朝兩邊上翹的,靠近山根處像是積了一層雨雲。
“兇相。”達摩兀自驚唿道。
兔子瘋狂地在地上起落,尋找著可以鑽的地洞,或者是可以躲藏的草叢,它也許不明白,從人的視角,哪怕是孩子的視角看去,它的行蹤都是一目了然的。
平眉毛張開雙臂,攔在兔子的必經之路上。他的動作很敏捷,反應很迅速,可達摩卻搖了搖頭。
平眉毛無法抓住這隻兔子,因為他不夠狠。
這是達摩的判斷。
想要抓住獵物,獵手必須有殺伐之心。
開弓沒有迴頭箭,出鞘必是沾血刀。
就好像兩人較量武藝一樣,隻要差距不是太大,贏的往往不是武功更高的,而是更敢拚,下手更狠的那個。
果然,平眉毛的手慢了。
他的手指沒能沾到半根兔毛。
達摩為兔子的走運鬆了口氣,也感動於平眉毛的仁慈。
可就在達摩打算離開時,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一顆石頭精準無誤地擊中了灰兔的後腿。
灰兔的動作終於遲緩了下來。
平眉毛怔了怔,他的兄弟卻已三步並做兩步衝上前,用手中的木刺紮入了灰兔的身體,就紮在灰兔腦後靠近頭顱的地方。
那種地方受到重擊,受擊者往往會瞬間癱瘓。
平眉毛驚愕地看著眼前的一切,久久沒有迴過神。他的兄弟舉起木刺,木刺尖端還掛著灰兔的軀體,流淌著鮮血。
“你出手若是總這麽慢,我們就會失去很多隻肥美的兔子。”平眉毛的兄弟提醒他。
平眉毛點了點頭,靜默了片刻,道:“我不忍心下手。”
他的兄弟將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如果你不忍心,你就會成為這隻兔子。”
平眉毛不答。
他的兄弟繼續問道:“你願意成為這隻兔子嗎?”
平眉毛仍舊一言不發。
他們開始烤這隻兔子。
兔子的灰毛溶於火焰之中,血液成為燃油,內髒散發出香味。
兄弟倆的爭論也開始了。
“如果我們殺了兔子,將它作為食物,我們和那些惡人有什麽不同呢?”
“人要活命,我們要活命,動物和人畢竟是不同的。”
“可人和人總是一樣的,為什麽我們在荒郊野外挨餓,婆羅門和刹帝利的僧侶貴族們卻能在他們溫暖的家中享受農人勞作的成果?”
“婆羅門和吠舍也是不同的,對於婆羅門來說,吠舍就是兔子,是任人宰割的動物。”
“我不讚同,”平眉毛放下了嘴邊一口也沒吃的兔子肉,“人和人應該是平等的,就像人和兔子一樣。”
他的兄弟冷笑著:“餓上一晚,也許你會收起這樣的想法。”言罷,他兄弟手中的那半隻兔子已成唇齒間的咀嚼和享受。
平眉毛咽了咽口水,可他隻是低頭看了看自己的那半隻兔子,什麽也沒做。
他的兄弟填飽了肚子,仍關切地提醒道:“如果涼了,肉就不怎麽好咬了。”
平眉毛呆滯地注視著手中的肉,他忘記自己以前是如何吃肉的,忘記了肉是什麽味道的,他想不起自己單靠果蔬是如何汲取力量的。
一切就像是幻覺。
隻有他對食肉這一行為的厭惡是真切的。
“小友不愛吃肉?”達摩忽然問道。
他站得很遠,聲音卻清晰可辨地送入了兄弟倆的耳朵裏。
平眉毛的兄弟護在平眉毛身前,像在害怕達摩搶走那半塊肉。
達摩笑了笑,停住了前行的腳步,示意自己並無惡念。
他在兄弟倆眼中看到了惶恐與世故,錘煉後的處變不驚。
那是屬於孤兒的目光,寂寞無援,因為他們明白,這世上唯一能夠依靠的隻有他們自己。
達摩站了很久,終於重新邁開了腳步。
那天的風是藍色的,太陽是白色的。
兩個孤兒有了新的依靠。
這是故事的一部分,講述者正披著紅袍。
初新盤腿坐在紅袍人跟前,右手托腮,入神地聽著。他忍不住問道:“您就是那個眉毛平起平落的孩子?”
紅袍人點點頭。
“在夜間行兇的則是你的雙胞胎兄長?”
紅袍人的反應仍是一樣的。
“深夜裏那個賣麵的老頭子就是第六代達摩?”
紅袍人道:“是的,而現在他已下落不明,我懷疑這件事和我的兄長有關。”
初新不解道:“他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紅袍人歎息道:“因為他總是對世界懷抱恨意。”
“確實,你們相貌雖像,氣質卻截然不同,”初新道,“看見他的出手,我背上就會生出寒意。”
“他出手從不給人留下後路,他的心狠到了極點,世上除了我這個弟弟,或許沒有能讓他心軟的東西。”紅袍人道。
“你們明明是雙生兄弟,經曆的事情也都相似,為何二人的脾性有天壤之別?這是什麽道理?”初新問道。
“世上有很多事情本就是不講道理的,他和我的區別,也許不過是他比我早來到人間片刻。”紅袍人頗無奈地說。
很多事的不同,好像就隻源自分毫。
“連老頭子這麽厲害的人物也無法教他向善嗎?”初新自言自語般說道。
“我的兄長也曾被師尊教訓,可後來他便學會了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我們行著同樣的事,出於不同的考量和目的。”紅袍人道。
“而此刻時機已成熟,所以他顯露出了原形?”
“現在看來,是的。”
初新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恐怕是洛陽城中除了三位當事人外第一個知道這秘密的人。
“您為什麽告訴我這些?”
“因為我在你身上看見了自己。”
這是句很簡單的話,也是句相當難解相當複雜的讖語。
“我能幫什麽忙嗎?”初新問道。
“我想過不了多久,我的哥哥就會找到我,以他的方式試圖說服我,”紅袍人說,“我需要你在那之前找到我的師尊,將他救出。”
比起救人,初新更關心紅袍人說的前半句話:“說服您?”
或許對於一些人來說,寸心之爭,死生皆可忘。
兩個孩子。
他們還很小,卻已飽嚐人生百味。
他們是雙胞胎,也是孤兒。
戰爭和疾病奪走了他們雙親的性命,可他們卻像野草般,於春風夏雨中堅韌生長。
達摩第一次見到他們的時候,他們在一片樹林的邊沿,追捕一隻兔子。
人的動作有時並不比這些小動物敏捷多少,就算是練過武功的人,身法也未必及得上一隻被逼急的兔子。
灰色毛皮的兔子已躲過了三次雙胞胎的圍剿,它總能尋找到他們臂膀之間的缺漏,由那缺漏之中逃出生天。
捕獵仍在繼續。
兄弟倆若是得不到這隻兔子,就都將餓肚子,而兔子倘若被兄弟倆抓到,命運當然會更加悲慘。
達摩停下了腳步。
他走了太長太遠的路。他的腳底雖已長出厚厚一層肉用以抵抗礫石和荊刺,卻還是覺得疲憊。
他傳的道好像並沒有多少人感興趣,更沒有太多信徒能夠領會。
隻因微妙之處無法用文字形容,全在悟。
很多很多年以前,摩訶迦葉體察到了釋伽牟尼拈花的意義,不覺莞爾,這個故事在達摩看來已近乎神話。
世間根本沒有這般人,無這般事。
他已經幾乎忘記自己當年是如何領會個中妙處的,歲月催人,他快老了。
他要把法傳下去,要把“達摩”傳下去。
“達摩”的意義是覺法,是博通。
這是個沉重的稱號,很少有人能夠肩負。
第一任達摩是南天竺香至王的第三子,和釋伽牟尼一樣,這位王子也拋卻了榮華富貴,選擇了這條艱澀的道路,至今已曆五代,共一百二十年。
他作為第六代達摩,往往自稱一百二十歲。
他原本的名字是什麽,他早已忘卻,他隻記得自己也曾是孤兒。
沒有哪個孩子會成熟到選擇這條寂寞的道路,也沒有哪個成年人會幼稚到堅守這份淪陷苦海的聖職。
悟道傳道的過程總是痛苦,那意味著白眼、嘲諷、不理解。
人們開始失去信仰。
他曾問過一個九歲的孩子以後要成為什麽樣的人,孩子說想成為王子。
成為王子意味著高貴的血統,花不完的錢,光明的前途。
那不過是個九歲的孩子,卻已明白這世上什麽東西最實在。
可惜王子很少,普通人卻很多。
孩子可能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來接受這條規則:人生不是公平的。
暴力和貪婪是達摩一路以來見到的混亂因子,樂善好施的古風不再,鄉村的人閉塞、懶惰、胸無大誌,城鎮的人則自私、縱欲、揮霍浪費。
他很難受。
所以他寧願看著兩個孩子捉灰兔。
他並未打算對兔子施以援手,也絕不會幫助他們捉捕生靈。
他隻想做個旁觀者,靜靜地觀察事情的發展和變化。
旁觀也許無法免除殺孽,卻一定能夠大大降低一個人的負罪感。
雙胞兄弟真的長得很像,達摩一時也瞧不出二人外貌的區別。
若要吹毛求疵般尋得差異,隻能是眉毛。
他們的眉毛都很濃,很粗,似劍,入鬢,然而一人的眉毛平起平落,另一人的眉毛卻是朝兩邊上翹的,靠近山根處像是積了一層雨雲。
“兇相。”達摩兀自驚唿道。
兔子瘋狂地在地上起落,尋找著可以鑽的地洞,或者是可以躲藏的草叢,它也許不明白,從人的視角,哪怕是孩子的視角看去,它的行蹤都是一目了然的。
平眉毛張開雙臂,攔在兔子的必經之路上。他的動作很敏捷,反應很迅速,可達摩卻搖了搖頭。
平眉毛無法抓住這隻兔子,因為他不夠狠。
這是達摩的判斷。
想要抓住獵物,獵手必須有殺伐之心。
開弓沒有迴頭箭,出鞘必是沾血刀。
就好像兩人較量武藝一樣,隻要差距不是太大,贏的往往不是武功更高的,而是更敢拚,下手更狠的那個。
果然,平眉毛的手慢了。
他的手指沒能沾到半根兔毛。
達摩為兔子的走運鬆了口氣,也感動於平眉毛的仁慈。
可就在達摩打算離開時,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一顆石頭精準無誤地擊中了灰兔的後腿。
灰兔的動作終於遲緩了下來。
平眉毛怔了怔,他的兄弟卻已三步並做兩步衝上前,用手中的木刺紮入了灰兔的身體,就紮在灰兔腦後靠近頭顱的地方。
那種地方受到重擊,受擊者往往會瞬間癱瘓。
平眉毛驚愕地看著眼前的一切,久久沒有迴過神。他的兄弟舉起木刺,木刺尖端還掛著灰兔的軀體,流淌著鮮血。
“你出手若是總這麽慢,我們就會失去很多隻肥美的兔子。”平眉毛的兄弟提醒他。
平眉毛點了點頭,靜默了片刻,道:“我不忍心下手。”
他的兄弟將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如果你不忍心,你就會成為這隻兔子。”
平眉毛不答。
他的兄弟繼續問道:“你願意成為這隻兔子嗎?”
平眉毛仍舊一言不發。
他們開始烤這隻兔子。
兔子的灰毛溶於火焰之中,血液成為燃油,內髒散發出香味。
兄弟倆的爭論也開始了。
“如果我們殺了兔子,將它作為食物,我們和那些惡人有什麽不同呢?”
“人要活命,我們要活命,動物和人畢竟是不同的。”
“可人和人總是一樣的,為什麽我們在荒郊野外挨餓,婆羅門和刹帝利的僧侶貴族們卻能在他們溫暖的家中享受農人勞作的成果?”
“婆羅門和吠舍也是不同的,對於婆羅門來說,吠舍就是兔子,是任人宰割的動物。”
“我不讚同,”平眉毛放下了嘴邊一口也沒吃的兔子肉,“人和人應該是平等的,就像人和兔子一樣。”
他的兄弟冷笑著:“餓上一晚,也許你會收起這樣的想法。”言罷,他兄弟手中的那半隻兔子已成唇齒間的咀嚼和享受。
平眉毛咽了咽口水,可他隻是低頭看了看自己的那半隻兔子,什麽也沒做。
他的兄弟填飽了肚子,仍關切地提醒道:“如果涼了,肉就不怎麽好咬了。”
平眉毛呆滯地注視著手中的肉,他忘記自己以前是如何吃肉的,忘記了肉是什麽味道的,他想不起自己單靠果蔬是如何汲取力量的。
一切就像是幻覺。
隻有他對食肉這一行為的厭惡是真切的。
“小友不愛吃肉?”達摩忽然問道。
他站得很遠,聲音卻清晰可辨地送入了兄弟倆的耳朵裏。
平眉毛的兄弟護在平眉毛身前,像在害怕達摩搶走那半塊肉。
達摩笑了笑,停住了前行的腳步,示意自己並無惡念。
他在兄弟倆眼中看到了惶恐與世故,錘煉後的處變不驚。
那是屬於孤兒的目光,寂寞無援,因為他們明白,這世上唯一能夠依靠的隻有他們自己。
達摩站了很久,終於重新邁開了腳步。
那天的風是藍色的,太陽是白色的。
兩個孤兒有了新的依靠。
這是故事的一部分,講述者正披著紅袍。
初新盤腿坐在紅袍人跟前,右手托腮,入神地聽著。他忍不住問道:“您就是那個眉毛平起平落的孩子?”
紅袍人點點頭。
“在夜間行兇的則是你的雙胞胎兄長?”
紅袍人的反應仍是一樣的。
“深夜裏那個賣麵的老頭子就是第六代達摩?”
紅袍人道:“是的,而現在他已下落不明,我懷疑這件事和我的兄長有關。”
初新不解道:“他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紅袍人歎息道:“因為他總是對世界懷抱恨意。”
“確實,你們相貌雖像,氣質卻截然不同,”初新道,“看見他的出手,我背上就會生出寒意。”
“他出手從不給人留下後路,他的心狠到了極點,世上除了我這個弟弟,或許沒有能讓他心軟的東西。”紅袍人道。
“你們明明是雙生兄弟,經曆的事情也都相似,為何二人的脾性有天壤之別?這是什麽道理?”初新問道。
“世上有很多事情本就是不講道理的,他和我的區別,也許不過是他比我早來到人間片刻。”紅袍人頗無奈地說。
很多事的不同,好像就隻源自分毫。
“連老頭子這麽厲害的人物也無法教他向善嗎?”初新自言自語般說道。
“我的兄長也曾被師尊教訓,可後來他便學會了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我們行著同樣的事,出於不同的考量和目的。”紅袍人道。
“而此刻時機已成熟,所以他顯露出了原形?”
“現在看來,是的。”
初新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恐怕是洛陽城中除了三位當事人外第一個知道這秘密的人。
“您為什麽告訴我這些?”
“因為我在你身上看見了自己。”
這是句很簡單的話,也是句相當難解相當複雜的讖語。
“我能幫什麽忙嗎?”初新問道。
“我想過不了多久,我的哥哥就會找到我,以他的方式試圖說服我,”紅袍人說,“我需要你在那之前找到我的師尊,將他救出。”
比起救人,初新更關心紅袍人說的前半句話:“說服您?”
或許對於一些人來說,寸心之爭,死生皆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