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聽說過黑袍的事情嗎?”
臨別時,初新忽然問達摩這個問題。在很多人看來,那不過是一群趁火打劫的竊賊而已,不足為慮,可初新的直覺告訴他,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
他相信達摩所掌握的情況並不比他少,整個洛陽城裏如果有一個人是三頭六臂、無所不能的,那個人一定就是初新麵前的這位僧人。
關於達摩的故事,很久以前,他就在酒館裏聽了個遍,他本人也曾兩次得到過達摩的幫助,所以他並沒有將達摩當作外人。
達摩沒有迴答他的問題,而是溫和地反問道:“你可聽說過紅袍的事情?”
初新皺著眉,瞧了瞧達摩的猩紅色長袍,問:“這種紅袍?”
達摩淡淡道:“差不多。”
初新搖搖頭,說:“我隻聽說過大師的故事。”
達摩道:“我披著的確實是紅袍,可披著紅袍的人卻不一定是我。”
初新明白,和尚又開始打起了機鋒。
話裏為什麽要有這麽多玄機?他有些頭暈。
可聽完達摩的講述之後,他的頭立馬不暈了。
他打了個長長的寒噤。
黃昏,黃昏前。
晚風像情人的擁吻,輕悄悄溜進窗來。
初新和敏相對而坐,良久無言。
“你的意思是,達摩大師瞧見有人披著紅袍殺人?”敏終於說了句話。
初新點頭。
這是達摩的原話。
“紅袍人不僅殺人,殺的還全是江湖中成名已久、頗有勢力的高手?”敏的訝異更甚。
初新仍是點頭。
這也是達摩的原話。
“他為什麽要告訴你這些?”敏問道。
“因為他認為,黑袍會的偷竊行動都隻是幌子,真正在暗中采取的舉措是殺人。”初新說道。
“這隻是他的臆測,再說了,你吃過的虧還不夠多嗎?”敏提醒著。
在初新來到洛陽的這些日子裏,他已經稀裏糊塗地當了許多迴別人的手中刀,犯下了不少追悔莫及的錯誤。
敏不想見他再被人利用。
“我覺得他說得在理。”初新隻簡單地迴答了一句。
敏不再出言懷疑初新的判斷,轉而分析道:“能殺掉這些高手的人並不多。”
“的確不多。”
死去的人裏有“斷尾神龍”龍九,“小溫侯”呂狄,“精鋼手”熊哭等,這些人的功夫早已步入爐火純青的境地,熊哭、呂狄開宗立派,龍九則已遠遁江湖久矣。
“老師講過,龍九的劍術相當高,與他切磋往往也隻輸半招,”敏的眉頭輕鎖,說道,“而且......”
“而且龍九用的是一柄斷劍。”初新插話道。
這正是龍九“斷尾神龍”名號的由來。
至於他為什麽用斷劍,那柄劍和他究竟有怎樣的淵源,並沒有太多人知曉。
一寸短,一寸險,更何況斷劍無刃,龍九能於江湖中縱橫一時是有原因的,他的劍法不僅怪異,而且實用。
他常常能憑靠斷刃刺入對手的心肺,對手的劍卻還離他三寸四分。
這在一名普通劍客看來是玄之又玄的怪談。
“他為什麽總是用一把斷劍?”敏問。
“老師說,他那把劍是在和摯友決鬥時斷裂的。他的友人也在那一戰裏死去,所以他才一直用那把斷劍。”
敏歎了口氣道:“為什麽這些學劍的男人總會為了勝負傷到身邊的人?”
初新道:“因為他們以劍相識,以劍相知,不全力較量的話,便是不尊重彼此。”
敏反問:“非要弄出人命來才好?”
初新說不出駁詰的話語。他想起了向陽子和魯勝班,兩人同樣為了輸贏,一個失掉了複見光明的機會,一個失掉了堂堂正正做人的權利。
寸心之爭,生死忘矣,這樣的答案算不算好?
敏見他詞窮,不再追逼,而是隨口問道:“如果龍九使的是一把長劍,而非斷劍,他的劍法會不會更上層樓?”
初新搖頭道:“不會,相反,他如果使的是長劍,可能並不能活那麽久。”
“為什麽?”
“習慣成自然,劍客和劍本就是一體的,他的身體在用斷劍時才能達到巔峰,”初新道,“除非,他的劍術已臻至境,到那時,無論是斷劍還是長劍,他都不必在乎。”
敏沉吟片刻,又問起了第二個人:“呂狄是個怎樣的人?”
初新笑了笑:“一個人品不太好的人。”
敏疑怪道:“身為一派宗師,人品卻不好?”
初新淡淡道:“這有什麽稀奇的?誰規定開派收徒者必須德高望重。”
“起碼德高望重者教出來的學生總要正經些。”敏說。
“言傳身教固然重要,可學生什麽樣子和老師什麽樣子恐怕並無必然的聯係,”初新笑道,“孔夫子門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各人有各人的性格脾氣,各人有各人的好壞。”
敏並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費口舌:“就算他的人品不怎麽樣,他的武功總該不錯。”
“相當不錯,他的溫侯畫戟耍得或許並不比戰神呂布差多少。”初新收起了笑容,嚴肅地說道。
“他也死在了穿紅袍的人手中?”
“達摩大師是這麽說的。”
這句解釋並不夠好,連初新自己都這麽認為。既然達摩見到呂狄遇險,為何來不及出手相援?難道他真的可以在眼睜睜看著別人死難之後,若無其事地道出死訊?
敏瞧出了初新的疑惑,繼續問道:“熊哭也被殺了?”
“熊哭依仗一雙鐵手,已擊敗了北境中半數知名的內家拳高人,他確實不那麽容易被殺死。”言外之意是,熊哭的確死了,是被人殺死的。
“熊哭是楚人,為什麽會來洛陽?”敏有些奇怪。
“誰知道呢,或許他和南梁的官吏結下過仇怨,或許他和千麵人一樣,在故鄉混得並不好。”
背井離鄉者,往往有自己難言的辛酸與不甘。
“為什麽殺人者要穿紅袍?”這是敏始終想不通的一點,紅色畢竟太過顯眼招搖,就算是在夜間行動,也遠不如黑色隱蔽安全。
紅袍的優點恐怕隻有一個:當血濺在上麵時,能與袍子本身的顏色融為一體。
“不知道。”
“殺人又圖什麽呢?求名?報仇?”敏設想了好幾種情形,卻又覺得差點兒意思。
“我不知道。”初新苦笑。
“會不會殺人的人就是達摩?”敏的聲音突然放得很低,“他又想利用你幫他去做些事情。”
“你怎麽總把人想得那麽不堪?”初新長歎道。
“因為人本就是那麽不堪。”敏冷冷地迴答。
她很少信任別人。她覺得世上最可靠的東西就是自己。
初新並不想和她爭論關於人性的問題,隻好轉移話題道:“死的人中還有一個是我們打過交道的。”
“誰?”
“你還記得之前來酒館裏的那三個商代遺民嗎?”
“一個叫盤庚,一個叫商湯,還有一個鼻梁很塌。”敏的記性向來不錯。
“塌鼻梁死了。”初新冷靜地講道。
“哦。”敏冷靜地應了一句。
他們都覺得這件事情挺奇怪的,卻又說不出哪裏奇怪,隻能用一種近乎冰點的語調談論。
“他明明是三個人中武功最好的。”初新說。
“淹死的人往往都是比較會泅水的。”敏答道。
也許洛陽的居民並不愛管江湖中的閑事,也許穿紅袍者殺人的方式極其隱秘,這些人的死訊竟絲毫沒有傳開的跡象。
“奇怪。”這是初新對此的看法。
“最奇怪的是,達摩大師卻偏偏知道,偏偏又告訴了你。”敏又仿佛陰陽怪氣地提醒了一句。
“他也披著紅袍。”初新低聲喃喃道。
敏用並不優美的姿勢打了個優美的嗬欠,隨口道:“你自己好好斟酌吧,我坐下就要犯困。”
她很快又站迴到櫃台邊上,開始盯著那本看不完的賬簿。
初新瞥了她一眼,自言自語道:“恐怕世上再沒有比這女人更奇怪的事情了。”
臨別時,初新忽然問達摩這個問題。在很多人看來,那不過是一群趁火打劫的竊賊而已,不足為慮,可初新的直覺告訴他,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
他相信達摩所掌握的情況並不比他少,整個洛陽城裏如果有一個人是三頭六臂、無所不能的,那個人一定就是初新麵前的這位僧人。
關於達摩的故事,很久以前,他就在酒館裏聽了個遍,他本人也曾兩次得到過達摩的幫助,所以他並沒有將達摩當作外人。
達摩沒有迴答他的問題,而是溫和地反問道:“你可聽說過紅袍的事情?”
初新皺著眉,瞧了瞧達摩的猩紅色長袍,問:“這種紅袍?”
達摩淡淡道:“差不多。”
初新搖搖頭,說:“我隻聽說過大師的故事。”
達摩道:“我披著的確實是紅袍,可披著紅袍的人卻不一定是我。”
初新明白,和尚又開始打起了機鋒。
話裏為什麽要有這麽多玄機?他有些頭暈。
可聽完達摩的講述之後,他的頭立馬不暈了。
他打了個長長的寒噤。
黃昏,黃昏前。
晚風像情人的擁吻,輕悄悄溜進窗來。
初新和敏相對而坐,良久無言。
“你的意思是,達摩大師瞧見有人披著紅袍殺人?”敏終於說了句話。
初新點頭。
這是達摩的原話。
“紅袍人不僅殺人,殺的還全是江湖中成名已久、頗有勢力的高手?”敏的訝異更甚。
初新仍是點頭。
這也是達摩的原話。
“他為什麽要告訴你這些?”敏問道。
“因為他認為,黑袍會的偷竊行動都隻是幌子,真正在暗中采取的舉措是殺人。”初新說道。
“這隻是他的臆測,再說了,你吃過的虧還不夠多嗎?”敏提醒著。
在初新來到洛陽的這些日子裏,他已經稀裏糊塗地當了許多迴別人的手中刀,犯下了不少追悔莫及的錯誤。
敏不想見他再被人利用。
“我覺得他說得在理。”初新隻簡單地迴答了一句。
敏不再出言懷疑初新的判斷,轉而分析道:“能殺掉這些高手的人並不多。”
“的確不多。”
死去的人裏有“斷尾神龍”龍九,“小溫侯”呂狄,“精鋼手”熊哭等,這些人的功夫早已步入爐火純青的境地,熊哭、呂狄開宗立派,龍九則已遠遁江湖久矣。
“老師講過,龍九的劍術相當高,與他切磋往往也隻輸半招,”敏的眉頭輕鎖,說道,“而且......”
“而且龍九用的是一柄斷劍。”初新插話道。
這正是龍九“斷尾神龍”名號的由來。
至於他為什麽用斷劍,那柄劍和他究竟有怎樣的淵源,並沒有太多人知曉。
一寸短,一寸險,更何況斷劍無刃,龍九能於江湖中縱橫一時是有原因的,他的劍法不僅怪異,而且實用。
他常常能憑靠斷刃刺入對手的心肺,對手的劍卻還離他三寸四分。
這在一名普通劍客看來是玄之又玄的怪談。
“他為什麽總是用一把斷劍?”敏問。
“老師說,他那把劍是在和摯友決鬥時斷裂的。他的友人也在那一戰裏死去,所以他才一直用那把斷劍。”
敏歎了口氣道:“為什麽這些學劍的男人總會為了勝負傷到身邊的人?”
初新道:“因為他們以劍相識,以劍相知,不全力較量的話,便是不尊重彼此。”
敏反問:“非要弄出人命來才好?”
初新說不出駁詰的話語。他想起了向陽子和魯勝班,兩人同樣為了輸贏,一個失掉了複見光明的機會,一個失掉了堂堂正正做人的權利。
寸心之爭,生死忘矣,這樣的答案算不算好?
敏見他詞窮,不再追逼,而是隨口問道:“如果龍九使的是一把長劍,而非斷劍,他的劍法會不會更上層樓?”
初新搖頭道:“不會,相反,他如果使的是長劍,可能並不能活那麽久。”
“為什麽?”
“習慣成自然,劍客和劍本就是一體的,他的身體在用斷劍時才能達到巔峰,”初新道,“除非,他的劍術已臻至境,到那時,無論是斷劍還是長劍,他都不必在乎。”
敏沉吟片刻,又問起了第二個人:“呂狄是個怎樣的人?”
初新笑了笑:“一個人品不太好的人。”
敏疑怪道:“身為一派宗師,人品卻不好?”
初新淡淡道:“這有什麽稀奇的?誰規定開派收徒者必須德高望重。”
“起碼德高望重者教出來的學生總要正經些。”敏說。
“言傳身教固然重要,可學生什麽樣子和老師什麽樣子恐怕並無必然的聯係,”初新笑道,“孔夫子門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各人有各人的性格脾氣,各人有各人的好壞。”
敏並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費口舌:“就算他的人品不怎麽樣,他的武功總該不錯。”
“相當不錯,他的溫侯畫戟耍得或許並不比戰神呂布差多少。”初新收起了笑容,嚴肅地說道。
“他也死在了穿紅袍的人手中?”
“達摩大師是這麽說的。”
這句解釋並不夠好,連初新自己都這麽認為。既然達摩見到呂狄遇險,為何來不及出手相援?難道他真的可以在眼睜睜看著別人死難之後,若無其事地道出死訊?
敏瞧出了初新的疑惑,繼續問道:“熊哭也被殺了?”
“熊哭依仗一雙鐵手,已擊敗了北境中半數知名的內家拳高人,他確實不那麽容易被殺死。”言外之意是,熊哭的確死了,是被人殺死的。
“熊哭是楚人,為什麽會來洛陽?”敏有些奇怪。
“誰知道呢,或許他和南梁的官吏結下過仇怨,或許他和千麵人一樣,在故鄉混得並不好。”
背井離鄉者,往往有自己難言的辛酸與不甘。
“為什麽殺人者要穿紅袍?”這是敏始終想不通的一點,紅色畢竟太過顯眼招搖,就算是在夜間行動,也遠不如黑色隱蔽安全。
紅袍的優點恐怕隻有一個:當血濺在上麵時,能與袍子本身的顏色融為一體。
“不知道。”
“殺人又圖什麽呢?求名?報仇?”敏設想了好幾種情形,卻又覺得差點兒意思。
“我不知道。”初新苦笑。
“會不會殺人的人就是達摩?”敏的聲音突然放得很低,“他又想利用你幫他去做些事情。”
“你怎麽總把人想得那麽不堪?”初新長歎道。
“因為人本就是那麽不堪。”敏冷冷地迴答。
她很少信任別人。她覺得世上最可靠的東西就是自己。
初新並不想和她爭論關於人性的問題,隻好轉移話題道:“死的人中還有一個是我們打過交道的。”
“誰?”
“你還記得之前來酒館裏的那三個商代遺民嗎?”
“一個叫盤庚,一個叫商湯,還有一個鼻梁很塌。”敏的記性向來不錯。
“塌鼻梁死了。”初新冷靜地講道。
“哦。”敏冷靜地應了一句。
他們都覺得這件事情挺奇怪的,卻又說不出哪裏奇怪,隻能用一種近乎冰點的語調談論。
“他明明是三個人中武功最好的。”初新說。
“淹死的人往往都是比較會泅水的。”敏答道。
也許洛陽的居民並不愛管江湖中的閑事,也許穿紅袍者殺人的方式極其隱秘,這些人的死訊竟絲毫沒有傳開的跡象。
“奇怪。”這是初新對此的看法。
“最奇怪的是,達摩大師卻偏偏知道,偏偏又告訴了你。”敏又仿佛陰陽怪氣地提醒了一句。
“他也披著紅袍。”初新低聲喃喃道。
敏用並不優美的姿勢打了個優美的嗬欠,隨口道:“你自己好好斟酌吧,我坐下就要犯困。”
她很快又站迴到櫃台邊上,開始盯著那本看不完的賬簿。
初新瞥了她一眼,自言自語道:“恐怕世上再沒有比這女人更奇怪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