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朱榮擊敗胡太後絕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人們後知後覺,解讀著“把粟與雞唿朱朱”這句讖語,紛紛感歎寶公沙門預言之準確,卻絕不會知曉個中內情。
生活並沒有變得糟糕,相反,由於戒嚴令取消,人們反倒像鬆了一口氣。
城門被不知名的守將打開,胡太後率領宮中妃嬪共赴永寧寺出家為尼。
她本人對這個結局似乎並無太大的不滿,反而產生了一種殘酷的痛快,就像小時候的玩伴在她後背塞的那團雪已化成水,刺骨的冰冷已被捂熱。
她爭取了很久,得到了什麽,她自己也說不清楚。
她現在想的最多的卻是自己失去了什麽。
她好像從未獲得真正的愛情,有的似乎都隻是魚水之歡。她對兒子元詡近乎變態的愛和管束,終究讓母子反目,雖然最後的結果並不像傳聞中那麽糟糕,可說到底,他們還是連再見一麵的可能都沒有了。
她忽然很向往青燈古佛的生活,很向往平靜。
達摩大師仍在永寧寺講經。
他好像永遠沒有疲倦的時候,那身猩紅長袍雖然總是披在他身上,卻總清洗得發亮,嶄新一樣。
他是個很老的人,眼睛卻還散發著年輕的魅力和光芒。
“太後,近來可好?”他問。
胡太後點了點頭。
她明明過得很不好,圍城半月以來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可此刻她卻感受著前所未有的輕鬆。
一個人放下了手中緊抓著不放的東西,也許真的不是一件壞事。
“太後來寺中,是來解經的?”達摩又問。
他的聲音與臉龐的輪廓都隱沒在紅色帽兜之下,讓人捉摸不透。
“不,是來出家的。”胡太後淡淡道。
達摩用一種奇怪的口吻問道:“塵世間的種種,您都不再留戀了?”
“是。”胡太後說道。
她說得很小心,也很誠懇,可達摩還是拒絕了她的請求:“那不好。”
“不好?”
“是,如果一個人不再留戀世間種種,他便不適合來寺廟修行,”達摩冷靜地說道,“因為他已絕望,已沒有生趣。”
胡太後聽懂了,好像又沒聽懂。
“留在寺中並不能帶給您真正的平靜,可如果您執意留下,我們當然歡迎。”他用一種極度蒼涼的語調說道。
他知道,很多人成為比丘的動機是饑餓和絕望,而非對佛法和生命的熱愛。
“謝謝大師。”胡太後深鞠一躬。
她金黃色的裙擺微蕩,順著她彎腰的弧度悄悄仰起。
這一躬是否能褪盡她身上所有鉛華,換得她想要的平靜?
初新和宋雲已從高陽王府中走了出來。
初新伸了個懶腰,道:“我實在想不到你能擊敗他。”
宋雲笑了笑:“我也想不到。”
沒人知道他們在王府中經曆了生死,也沒人見到那兩場精彩的戰鬥。
初新伸出三根手指道:“在我碰見的三十歲上下的劍客裏,小高的劍術絕對能排進前三。”
宋雲承認:“他的劍的確很快,他的臨場反應和應敵策略也相當出色。他用那枚暗器攻擊你,其實就是想利用你的失敗讓我心亂。事實上,那枚暗器擊出時,如果他趁我分心偷襲,我未必擋得住他。”
初新唏噓道:“他並沒有突施冷箭,不過是因為他拘泥於對劍的誠。”
宋雲道:“這也是我擊敗他的秘訣。當我將他的劍從他手中擊落時,他就已經輸了。他太依賴他的劍。”
“確實,小高對於劍的理解世所罕見,他好像已將用劍殺人當成了一種神聖的事業,”初新講著講著,自己也好像入神了,“和我們之前碰到的秦五、李梧桐完全不同。”
“秦五沒有正常人該有的情感,李梧桐則是沒有痛覺,他們都是殺手,是元歡用以殺人的傀儡,一個人日複一日地做一件事,難免心生厭倦的。”宋雲忽然停住腳步,這樣說道。
“我不理解這樣的感覺。”初新望著宋雲,隻能說出這句話。
宋雲臉上沒有表情,隻是迴答:“有時候我也挺羨慕你的,因為你不理解這種感覺。”他的腔調變得說不出的蕭索:“和李梧桐一戰後,我總覺得有些壞人身上也有可愛的地方,有些所謂的好人則比壞人還討厭。”
初新問道:“比如那些要將你和李梧桐一並殺死邀功的人?”
“是。”
初新歎了口氣,他發現自己的這位朋友好像變了,而且是朝令他欣喜的方向在變化。
他歎氣則是因為擔心。
如果沒有殺伐之心,宋雲的劍還會像以往那般快嗎?
午後的暖陽照在他們身上,臉上不由泛起一層光。
初新忍不住問:“所以你才放了小高一條生路?”
宋雲“嗯”的一聲,重又恢複沉默。
他雖然一言不發,腦海中卻仍迴憶著和小高交手的全過程。
令他感到窒息的是,小高的攻勢兇猛,且難以尋得破綻,明明有很多次殺死自己的機會,小高卻好像故意錯過了。
他總覺得自己的勝利像是一場欺詐。
他問初新:“你覺得我本該贏嗎?”
初新搖了搖頭道:“可你到底還是贏了。”
“不不不,我是問,你有沒有發現,小高有很多次擊敗我的機會,他卻都沒抓住?”宋雲焦急地問道。
“的確,的確是這樣。”初新突然間似乎也理解了宋雲的焦急。
“一個將劍視作生命的人,該是至死都不鬆開手中劍的,怎會輕易被我得逞?”宋雲幾乎跺起了腳。
“不好,這件事絕沒有那麽簡單。”初新驚唿道。
一家酒館。
今天一家酒館打烊得格外早,格外蹊蹺。
小薑和其他雜役正在談天,敏卻不見了。
除了敏之外,一家酒館裏還少了兩個人,兩個女人。
伊芬斯和穆越蘭。
二樓客房門窗緊閉,竟好像無人出入過。
“敏姐姐上樓之後就沒再下來過。”
這是初新得到的唯一線索。
他像灘爛泥一樣坐在酒桌邊的長椅上,嘴裏喃喃念著:“這是怎麽迴事……”
宋雲走到他身旁,把手搭在初新的肩膀上,沒有說話。
他不知該說什麽。
“阿新哥哥,是我不好。”小薑怯怯地走到初新跟前說。初新勉強笑了笑,道:“這不怪你。”
“元雍明明已經達成了自己的目的,為什麽還要對她們下手?”宋雲問。
“也許是怕我再去找他的麻煩,用她們相要挾。”初新深吸一口氣後,緩慢地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那小高為什麽要放水呢?在王府中除掉我們,不是更加方便嗎?”宋雲想不通。
“也許他沒有必勝的把握?”初新說完後,自己也覺得這個理由站不住腳,索性不說話了。
“無論如何,我們總該做點什麽。”宋雲道。
初新苦笑。他何嚐不想做些什麽,可他們除了無頭蒼蠅般亂撞,又能做什麽呢?
“我知道高陽王在哪裏!”小薑忽然插嘴。
“在哪兒?”
“河橋,所有朝臣貴族都聚在河橋附近,準備迎接爾朱榮入城。”
河橋。
人們屏息以待。
失敗者要有失敗者的謙卑姿態。
對於洛城中這些曾經風光無限的人而言,在河橋上站立的每分每秒必然都是折磨。
可能對有的人來說,真正的折磨還遠在後頭。
元雍並不擔心。他及時拋棄了和胡太後結成的脆弱聯盟,選擇了天命所歸的一方。
所謂天命,不過是眾多因素綜合而成的結果,隻要冷靜客觀地分析這些因素,一個人就能識天命,這是元雍的看法,是他對幾十年漫長人生的總結。
爾朱榮終將成為時代的驕子,很多事情反映了這一點。
元雍從不懷疑自己的判斷。
若非他最近越來越老了,他絕對還能再多娶兩房老婆。他特意將“河陰華佗”許伯純“安置”在他的住所裏,正是想讓那可憐的侏儒一生為他看病調理,好讓自己延年益壽。
他剛剛喝下許伯純熬製的一貼藥,現下神清氣爽,胸口真氣湧動,異常舒適。
他很久沒有這種愉快的體驗了,所以他難免感到得意。
爾朱榮來了。
騎著高頭大馬,相貌堂堂。
元雍收拾了一下臉上得意的神態,事實上,他很早以前就不再有明顯的表情,隻剩下一雙偶爾空洞偶爾發亮的眼睛。
群臣迎拜。
元雍同樣拜了下去,為了他的前途和權勢,一時折腰不算啥,討好新的天命之子,更不丟人。
他沒有去細看爾朱榮的樣子,仰麵直視畢竟不恭敬。爾朱榮也根本沒有注意到他,因為迎拜的人太多,就像向日葵上的葵花籽。
爾朱榮的馬經過元雍身側時,元雍微笑著抬了抬頭。
他看到一雙冷冽的眼睛。
背脊如寒冬般結冰。
那雙眼睛竟好像也在看著他。
這確實是難熬的一段時光,元雍心道。
這雙眼睛是被四個人抬著經過的。
元雍鬆了口氣。可當他再次抬頭的時候,他卻發出了驚唿。
隻要有他自己能聽見的驚唿。
宋允竟騎馬而來,盯住他,不停地冷笑。
生活並沒有變得糟糕,相反,由於戒嚴令取消,人們反倒像鬆了一口氣。
城門被不知名的守將打開,胡太後率領宮中妃嬪共赴永寧寺出家為尼。
她本人對這個結局似乎並無太大的不滿,反而產生了一種殘酷的痛快,就像小時候的玩伴在她後背塞的那團雪已化成水,刺骨的冰冷已被捂熱。
她爭取了很久,得到了什麽,她自己也說不清楚。
她現在想的最多的卻是自己失去了什麽。
她好像從未獲得真正的愛情,有的似乎都隻是魚水之歡。她對兒子元詡近乎變態的愛和管束,終究讓母子反目,雖然最後的結果並不像傳聞中那麽糟糕,可說到底,他們還是連再見一麵的可能都沒有了。
她忽然很向往青燈古佛的生活,很向往平靜。
達摩大師仍在永寧寺講經。
他好像永遠沒有疲倦的時候,那身猩紅長袍雖然總是披在他身上,卻總清洗得發亮,嶄新一樣。
他是個很老的人,眼睛卻還散發著年輕的魅力和光芒。
“太後,近來可好?”他問。
胡太後點了點頭。
她明明過得很不好,圍城半月以來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可此刻她卻感受著前所未有的輕鬆。
一個人放下了手中緊抓著不放的東西,也許真的不是一件壞事。
“太後來寺中,是來解經的?”達摩又問。
他的聲音與臉龐的輪廓都隱沒在紅色帽兜之下,讓人捉摸不透。
“不,是來出家的。”胡太後淡淡道。
達摩用一種奇怪的口吻問道:“塵世間的種種,您都不再留戀了?”
“是。”胡太後說道。
她說得很小心,也很誠懇,可達摩還是拒絕了她的請求:“那不好。”
“不好?”
“是,如果一個人不再留戀世間種種,他便不適合來寺廟修行,”達摩冷靜地說道,“因為他已絕望,已沒有生趣。”
胡太後聽懂了,好像又沒聽懂。
“留在寺中並不能帶給您真正的平靜,可如果您執意留下,我們當然歡迎。”他用一種極度蒼涼的語調說道。
他知道,很多人成為比丘的動機是饑餓和絕望,而非對佛法和生命的熱愛。
“謝謝大師。”胡太後深鞠一躬。
她金黃色的裙擺微蕩,順著她彎腰的弧度悄悄仰起。
這一躬是否能褪盡她身上所有鉛華,換得她想要的平靜?
初新和宋雲已從高陽王府中走了出來。
初新伸了個懶腰,道:“我實在想不到你能擊敗他。”
宋雲笑了笑:“我也想不到。”
沒人知道他們在王府中經曆了生死,也沒人見到那兩場精彩的戰鬥。
初新伸出三根手指道:“在我碰見的三十歲上下的劍客裏,小高的劍術絕對能排進前三。”
宋雲承認:“他的劍的確很快,他的臨場反應和應敵策略也相當出色。他用那枚暗器攻擊你,其實就是想利用你的失敗讓我心亂。事實上,那枚暗器擊出時,如果他趁我分心偷襲,我未必擋得住他。”
初新唏噓道:“他並沒有突施冷箭,不過是因為他拘泥於對劍的誠。”
宋雲道:“這也是我擊敗他的秘訣。當我將他的劍從他手中擊落時,他就已經輸了。他太依賴他的劍。”
“確實,小高對於劍的理解世所罕見,他好像已將用劍殺人當成了一種神聖的事業,”初新講著講著,自己也好像入神了,“和我們之前碰到的秦五、李梧桐完全不同。”
“秦五沒有正常人該有的情感,李梧桐則是沒有痛覺,他們都是殺手,是元歡用以殺人的傀儡,一個人日複一日地做一件事,難免心生厭倦的。”宋雲忽然停住腳步,這樣說道。
“我不理解這樣的感覺。”初新望著宋雲,隻能說出這句話。
宋雲臉上沒有表情,隻是迴答:“有時候我也挺羨慕你的,因為你不理解這種感覺。”他的腔調變得說不出的蕭索:“和李梧桐一戰後,我總覺得有些壞人身上也有可愛的地方,有些所謂的好人則比壞人還討厭。”
初新問道:“比如那些要將你和李梧桐一並殺死邀功的人?”
“是。”
初新歎了口氣,他發現自己的這位朋友好像變了,而且是朝令他欣喜的方向在變化。
他歎氣則是因為擔心。
如果沒有殺伐之心,宋雲的劍還會像以往那般快嗎?
午後的暖陽照在他們身上,臉上不由泛起一層光。
初新忍不住問:“所以你才放了小高一條生路?”
宋雲“嗯”的一聲,重又恢複沉默。
他雖然一言不發,腦海中卻仍迴憶著和小高交手的全過程。
令他感到窒息的是,小高的攻勢兇猛,且難以尋得破綻,明明有很多次殺死自己的機會,小高卻好像故意錯過了。
他總覺得自己的勝利像是一場欺詐。
他問初新:“你覺得我本該贏嗎?”
初新搖了搖頭道:“可你到底還是贏了。”
“不不不,我是問,你有沒有發現,小高有很多次擊敗我的機會,他卻都沒抓住?”宋雲焦急地問道。
“的確,的確是這樣。”初新突然間似乎也理解了宋雲的焦急。
“一個將劍視作生命的人,該是至死都不鬆開手中劍的,怎會輕易被我得逞?”宋雲幾乎跺起了腳。
“不好,這件事絕沒有那麽簡單。”初新驚唿道。
一家酒館。
今天一家酒館打烊得格外早,格外蹊蹺。
小薑和其他雜役正在談天,敏卻不見了。
除了敏之外,一家酒館裏還少了兩個人,兩個女人。
伊芬斯和穆越蘭。
二樓客房門窗緊閉,竟好像無人出入過。
“敏姐姐上樓之後就沒再下來過。”
這是初新得到的唯一線索。
他像灘爛泥一樣坐在酒桌邊的長椅上,嘴裏喃喃念著:“這是怎麽迴事……”
宋雲走到他身旁,把手搭在初新的肩膀上,沒有說話。
他不知該說什麽。
“阿新哥哥,是我不好。”小薑怯怯地走到初新跟前說。初新勉強笑了笑,道:“這不怪你。”
“元雍明明已經達成了自己的目的,為什麽還要對她們下手?”宋雲問。
“也許是怕我再去找他的麻煩,用她們相要挾。”初新深吸一口氣後,緩慢地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那小高為什麽要放水呢?在王府中除掉我們,不是更加方便嗎?”宋雲想不通。
“也許他沒有必勝的把握?”初新說完後,自己也覺得這個理由站不住腳,索性不說話了。
“無論如何,我們總該做點什麽。”宋雲道。
初新苦笑。他何嚐不想做些什麽,可他們除了無頭蒼蠅般亂撞,又能做什麽呢?
“我知道高陽王在哪裏!”小薑忽然插嘴。
“在哪兒?”
“河橋,所有朝臣貴族都聚在河橋附近,準備迎接爾朱榮入城。”
河橋。
人們屏息以待。
失敗者要有失敗者的謙卑姿態。
對於洛城中這些曾經風光無限的人而言,在河橋上站立的每分每秒必然都是折磨。
可能對有的人來說,真正的折磨還遠在後頭。
元雍並不擔心。他及時拋棄了和胡太後結成的脆弱聯盟,選擇了天命所歸的一方。
所謂天命,不過是眾多因素綜合而成的結果,隻要冷靜客觀地分析這些因素,一個人就能識天命,這是元雍的看法,是他對幾十年漫長人生的總結。
爾朱榮終將成為時代的驕子,很多事情反映了這一點。
元雍從不懷疑自己的判斷。
若非他最近越來越老了,他絕對還能再多娶兩房老婆。他特意將“河陰華佗”許伯純“安置”在他的住所裏,正是想讓那可憐的侏儒一生為他看病調理,好讓自己延年益壽。
他剛剛喝下許伯純熬製的一貼藥,現下神清氣爽,胸口真氣湧動,異常舒適。
他很久沒有這種愉快的體驗了,所以他難免感到得意。
爾朱榮來了。
騎著高頭大馬,相貌堂堂。
元雍收拾了一下臉上得意的神態,事實上,他很早以前就不再有明顯的表情,隻剩下一雙偶爾空洞偶爾發亮的眼睛。
群臣迎拜。
元雍同樣拜了下去,為了他的前途和權勢,一時折腰不算啥,討好新的天命之子,更不丟人。
他沒有去細看爾朱榮的樣子,仰麵直視畢竟不恭敬。爾朱榮也根本沒有注意到他,因為迎拜的人太多,就像向日葵上的葵花籽。
爾朱榮的馬經過元雍身側時,元雍微笑著抬了抬頭。
他看到一雙冷冽的眼睛。
背脊如寒冬般結冰。
那雙眼睛竟好像也在看著他。
這確實是難熬的一段時光,元雍心道。
這雙眼睛是被四個人抬著經過的。
元雍鬆了口氣。可當他再次抬頭的時候,他卻發出了驚唿。
隻要有他自己能聽見的驚唿。
宋允竟騎馬而來,盯住他,不停地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