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的西方出現了一位天才的哲學家,他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如果世上有上帝,我怎能忍受我不是那上帝。
他以此得出了世間沒有上帝的結論。
那麽究竟有沒有神這種超自然的事物呢?
我們不得而知。我們知道的隻是一些不同尋常的凡人,他們用超人的毅力和卓越的本領完成了恆久的功業,立下了不朽的聲名。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普通人對這句話的理解是,王圖霸業要依托百姓而實現,而那些不同尋常的人卻看出另外層麵的信息。
舟小時水可覆舟,舟大時水隻能載舟。人心的向背在實力前或許隻是一句空談,人作為個體是容易屈從,容易被煽動的。
初新在那一晚忽然明白,他原本信仰的一些東西,原來隻是聖賢憑空的設想,隻是傳說中的君王愚民的手段。
過分相信個體,過分給予個體尊重和權力,換來的便是小兒鬧劇般的審判和吃人不吐骨頭的狂熱。
狂熱還在繼續灼燒。
假爾朱榮瘋狂地叩頭求饒:“爺爺們饒命,小的不是他,小的不是他啊!”
“嘿,他在求饒。”有人在笑。
“像個男人那樣站起來!”有人提出要求,完全不管不顧假爾朱榮身上一捆捆的繩索。
“人都說爾朱榮英雄氣概,名冠一時,今天果然大開眼界。”有人在用難聽的話刺激假爾朱榮。
可他卻叩拜得更加勤懇,更加虔誠:“小子不想死,求各位爺爺們放過,我不是他,我真的不是他!”
“公子”如神明般的聲音又一次迴響在洞穴之中:“他並不是爾朱榮,他身邊半點梟雄的樣子也沒有。”
喧嘩平息,嘈雜墜落。
那神明般的聲音繼續說道:“他隻是個替身而已,真正的爾朱榮正在洛陽城中。”
假爾朱榮已經滿臉都是橫流的鼻涕與眼淚,和千麵人一樣,他的褲子也早早濕透。
小薑的宣判是:放了假爾朱榮,殺了千麵人。
誰殺?
觀者一致認為,誰審判了千麵人,便由誰來執行。於是殺人的任務便交給了一個十歲的孩童,有人還將一把鋒利的匕首遞給了小薑。
小薑偷盜了很多次,饑餓時甚至跟著流民吃過人肉,卻從沒有殺過人。
他的手在顫抖。
他畢竟是個孩子,別人叫他做什麽,他不會有更深層次的判斷,尤其當喊的人變多時,他更會不自覺地認為別人指示他做的事情是對的。
他無數次夢想著當自己有能力時,能夠為別人主持公道,所以他才想向“怪物”哥哥學習劍術。他認為隻要有強大的實力,就能成為英雄,就能受人矚目和尊敬。
此刻,那個戴麵具的人提前給了他機會,讓他好好表現。他自認為判決還算公正,可他沒想到自己真的要執行所謂的正義時,他竟有種想哭的衝動。
哭有時不是因為感動,不是因為難過,而是源於心底的抗拒。
小薑懷疑自己做的是否正確,懷疑千麵人是不是該死在他的手中。
他不禁想,如果“怪物”哥哥在這裏,他會怎麽做?他會不會仍然秉持不殺人的信條,放千麵人一條生路?
敏曾向他闡述過“怪物”不殺人的準則,不是放過,不是姑息養奸,而是交由代表法律的人去執行應有的懲罰。
戴麵具的人對小薑說:“坐在虎皮石椅上時,你就是法律。”
他告訴自己:千麵人是個惡人,惡人活該受到責罰。在不斷的自我麻痹和狂亂的處刑請求聲中,他終於舉起了武器。
有隻穩定的大手按住了他的匕首。
小薑抬頭就見到了初新的眼睛,那是雙溫柔的眼睛,雖然疲憊,卻依舊明亮如星辰。
今夕何夕,月明如水。
敏從來不懂男人在爭搶什麽,為了虛名和所謂的忠義,他們會像野獸一般竭力廝殺,這是她討厭男人的第一處地方。她的酒館現在被一群男人砸得麵目全非,其中兩人還掛了彩,鮮血淋漓,他們打架不挑地方,不怕髒,這是她討厭男人的第二處地方。
元瑾在接住宇文泰一招後,居然恬不知恥地向她飛了下眼。而其他人比拚時也有意加入了一些花哨的招式,似求偶時特意開屏的孔雀。有異性在時,男人總是表現得格外幼稚,這是敏討厭男人的第三處地方。
此刻的她精疲力竭,完全沒有心思理會酒館內鬥得熱火朝天的雙方,自顧自找了個地方坐下,淡漠地觀賞著麵前生死倏忽的場景。
隻要不砸壞東西,她甚至還希望打鬥再激烈些。
你有時很難確定她究竟算刀子嘴豆腐心,還是算從裏到外都涼透了的冰山。
高歡的昏迷再次改變了局勢,宇文泰頃刻間連斷鄭義、荊守兩人的手臂,竟似砍瓜切菜般簡單。三叔再無人製約,掌中暗器朝正在啃羊骨頭的塌鼻梁打去,他的江湖經驗老道,早已看出塌鼻梁才是三人中武功地位最高者。
三叔的判斷很少出錯,因為他一旦出錯,就會招致嚴峻的後果。他年輕時犯的錯令他家財散盡、妻離子散,他最近犯的錯則差點要了他的命。
他預感到,下一次錯誤一定會將他引向死亡。
這一發梨花針直接打向了塌鼻梁的左眼,塌鼻梁反應奇快,迅速將自己所挾持的大胡子拉拽到身前,想藉此擋住三叔的襲擊。
誰知梨花針落在大胡子的身上就好像花瓣般輕輕飄落,毫無勁力可言。“你果然不傻。”三叔笑道,隨即打出了第二輪暗器,塌鼻梁卻因麵前的大胡子丟失了視野,四枚透骨釘結結實實地打入塌鼻梁的右臂,疼得塌鼻梁鬆開了架於大胡子脖頸處的手。大胡子以後腦勺猛撞塌鼻梁的麵門,塌鼻梁的鼻梁更癟了。
一副排列有序的骨牌,隻需要輕輕一推,就會接二連三地倒下。
轉眼間,“天經地義,守正不阿”和盤庚商湯等人反而陷入了被動,一副如臨大敵之態,唯獨元瑾仍氣定神閑地站在三叔和爾朱榮的對麵。
他對待危局的態度和他對待錢差不多,都是一種因底氣十足而造就的無所謂。
“我不明白,你難道也是‘公子’的手下?”三叔認得元瑾,他知道元瑾是洛陽遠近聞名的膏粱子弟。他覺得一個四肢健全又不愁吃喝的人沒理由也沒必要為“公子”賣命。
“你不明白的事情還有很多。”元瑾笑了,臉上的肉又堆到了一塊兒。敏此刻在想,何以三叔與元瑾的身材都很胖,給人的氣質卻千差萬別。她忽然又想起了“袖中刺”裴喜,他若是將臉上白粉洗淨又會是怎樣的,會不會也如元瑾般,肉都朝一個中心擠?
血在滴。
荊守像匹惡狼般望著宇文泰。他自幼練習拳法,十年方有小成,年過而立才聲名顯露,雖然名氣主要是靠他們那幾張顛倒是非的嘴換來的,可拳術依舊是他的驕傲所在。
如今他的驕傲被人輕易摧毀,甚至成了一柄再也無法重鑄的斷劍,自那之後,他的目光就沒有離開過宇文泰。
他看到宇文泰動了。
宇文泰動是因為元瑾動了,元瑾的動作很快,可宇文泰動得更快,在元瑾衝向爾朱榮時擋在了爾朱榮身前。
誰知元瑾竟微笑著對他說了句:“你上當了。”
宇文泰的瞳孔收縮,他感覺到身側有虎虎拳風,甚至有血的腥味。
敏聽到酒館外有動靜,起身一看,才發現門口列著一隊齊整的虎賁軍,而此時的宇文泰已揮劍刺入荊守的心口,腰間也挨了荊守左拳的重擊。
“右手未能完成的,就由左手代勞。”這是荊守說的最後一句話。
元瑾並沒有急著對宇文泰下手,而是高唿道:“賀鬼頭,有殺人命案!”門口的虎賁軍蜂擁而入,為首的賀頭領是穆虎的繼任者,相貌醜陋,被戲稱為“鬼頭”。
這時,在場眾人才明白,元瑾之所以向爾朱榮出手,隻是為了引開宇文泰的注意,當宇文泰分心時,他再以“上當”之類的言語相激,莽撞之中,宇文泰下手難免失輕重,一旦有人死去,門口的虎賁軍便可以“殺人”為罪名,抓他們想抓的人。
“好一出借刀殺人,”三叔斥道,“世上居然有這等蠢人,犧牲性命由你們擺布。”
他罵的自然是荊守,他以為荊守這等為利益能夠信口開河、胡言亂語的人會將自己的命看得比任何東西都重要,事實上,他認為任何人都應如此。元瑾得意地走到他跟前俯身,壓低聲音道:“原因很簡單,‘天經地義,守正不阿’四人父母妻子的性命都握在我們手中,他們必然會前赴後繼地替我們賣命。”
三叔盯住元瑾臉上聚攏的肉,用一種奇怪的口吻問道:“尊駕的父母是如何生養尊駕的?”
元瑾反唇相譏道:“你可以去大牢裏好好思考這個問題,或許就同你對待家仆的方式差不多。”
突然,有隻手抓住了元瑾的腳,把元瑾嚇了一跳。
荊守躺在地上,掙紮著,凝視著元瑾,仿佛在懇求些什麽。
他的左手是幹淨的,上麵沒有血汙,他怕惹元瑾不悅,盡力保持左手抬高,不沾到地上的血跡。
元瑾一腳踢開了荊守,大搖大擺地走出了一家酒館。
“天經地義,守正不阿”的另外三人如釋重負,跟著元瑾離開。
除了敏和一名被命令查看屍體的虎賁軍士,沒有人多看他一眼。
他以此得出了世間沒有上帝的結論。
那麽究竟有沒有神這種超自然的事物呢?
我們不得而知。我們知道的隻是一些不同尋常的凡人,他們用超人的毅力和卓越的本領完成了恆久的功業,立下了不朽的聲名。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普通人對這句話的理解是,王圖霸業要依托百姓而實現,而那些不同尋常的人卻看出另外層麵的信息。
舟小時水可覆舟,舟大時水隻能載舟。人心的向背在實力前或許隻是一句空談,人作為個體是容易屈從,容易被煽動的。
初新在那一晚忽然明白,他原本信仰的一些東西,原來隻是聖賢憑空的設想,隻是傳說中的君王愚民的手段。
過分相信個體,過分給予個體尊重和權力,換來的便是小兒鬧劇般的審判和吃人不吐骨頭的狂熱。
狂熱還在繼續灼燒。
假爾朱榮瘋狂地叩頭求饒:“爺爺們饒命,小的不是他,小的不是他啊!”
“嘿,他在求饒。”有人在笑。
“像個男人那樣站起來!”有人提出要求,完全不管不顧假爾朱榮身上一捆捆的繩索。
“人都說爾朱榮英雄氣概,名冠一時,今天果然大開眼界。”有人在用難聽的話刺激假爾朱榮。
可他卻叩拜得更加勤懇,更加虔誠:“小子不想死,求各位爺爺們放過,我不是他,我真的不是他!”
“公子”如神明般的聲音又一次迴響在洞穴之中:“他並不是爾朱榮,他身邊半點梟雄的樣子也沒有。”
喧嘩平息,嘈雜墜落。
那神明般的聲音繼續說道:“他隻是個替身而已,真正的爾朱榮正在洛陽城中。”
假爾朱榮已經滿臉都是橫流的鼻涕與眼淚,和千麵人一樣,他的褲子也早早濕透。
小薑的宣判是:放了假爾朱榮,殺了千麵人。
誰殺?
觀者一致認為,誰審判了千麵人,便由誰來執行。於是殺人的任務便交給了一個十歲的孩童,有人還將一把鋒利的匕首遞給了小薑。
小薑偷盜了很多次,饑餓時甚至跟著流民吃過人肉,卻從沒有殺過人。
他的手在顫抖。
他畢竟是個孩子,別人叫他做什麽,他不會有更深層次的判斷,尤其當喊的人變多時,他更會不自覺地認為別人指示他做的事情是對的。
他無數次夢想著當自己有能力時,能夠為別人主持公道,所以他才想向“怪物”哥哥學習劍術。他認為隻要有強大的實力,就能成為英雄,就能受人矚目和尊敬。
此刻,那個戴麵具的人提前給了他機會,讓他好好表現。他自認為判決還算公正,可他沒想到自己真的要執行所謂的正義時,他竟有種想哭的衝動。
哭有時不是因為感動,不是因為難過,而是源於心底的抗拒。
小薑懷疑自己做的是否正確,懷疑千麵人是不是該死在他的手中。
他不禁想,如果“怪物”哥哥在這裏,他會怎麽做?他會不會仍然秉持不殺人的信條,放千麵人一條生路?
敏曾向他闡述過“怪物”不殺人的準則,不是放過,不是姑息養奸,而是交由代表法律的人去執行應有的懲罰。
戴麵具的人對小薑說:“坐在虎皮石椅上時,你就是法律。”
他告訴自己:千麵人是個惡人,惡人活該受到責罰。在不斷的自我麻痹和狂亂的處刑請求聲中,他終於舉起了武器。
有隻穩定的大手按住了他的匕首。
小薑抬頭就見到了初新的眼睛,那是雙溫柔的眼睛,雖然疲憊,卻依舊明亮如星辰。
今夕何夕,月明如水。
敏從來不懂男人在爭搶什麽,為了虛名和所謂的忠義,他們會像野獸一般竭力廝殺,這是她討厭男人的第一處地方。她的酒館現在被一群男人砸得麵目全非,其中兩人還掛了彩,鮮血淋漓,他們打架不挑地方,不怕髒,這是她討厭男人的第二處地方。
元瑾在接住宇文泰一招後,居然恬不知恥地向她飛了下眼。而其他人比拚時也有意加入了一些花哨的招式,似求偶時特意開屏的孔雀。有異性在時,男人總是表現得格外幼稚,這是敏討厭男人的第三處地方。
此刻的她精疲力竭,完全沒有心思理會酒館內鬥得熱火朝天的雙方,自顧自找了個地方坐下,淡漠地觀賞著麵前生死倏忽的場景。
隻要不砸壞東西,她甚至還希望打鬥再激烈些。
你有時很難確定她究竟算刀子嘴豆腐心,還是算從裏到外都涼透了的冰山。
高歡的昏迷再次改變了局勢,宇文泰頃刻間連斷鄭義、荊守兩人的手臂,竟似砍瓜切菜般簡單。三叔再無人製約,掌中暗器朝正在啃羊骨頭的塌鼻梁打去,他的江湖經驗老道,早已看出塌鼻梁才是三人中武功地位最高者。
三叔的判斷很少出錯,因為他一旦出錯,就會招致嚴峻的後果。他年輕時犯的錯令他家財散盡、妻離子散,他最近犯的錯則差點要了他的命。
他預感到,下一次錯誤一定會將他引向死亡。
這一發梨花針直接打向了塌鼻梁的左眼,塌鼻梁反應奇快,迅速將自己所挾持的大胡子拉拽到身前,想藉此擋住三叔的襲擊。
誰知梨花針落在大胡子的身上就好像花瓣般輕輕飄落,毫無勁力可言。“你果然不傻。”三叔笑道,隨即打出了第二輪暗器,塌鼻梁卻因麵前的大胡子丟失了視野,四枚透骨釘結結實實地打入塌鼻梁的右臂,疼得塌鼻梁鬆開了架於大胡子脖頸處的手。大胡子以後腦勺猛撞塌鼻梁的麵門,塌鼻梁的鼻梁更癟了。
一副排列有序的骨牌,隻需要輕輕一推,就會接二連三地倒下。
轉眼間,“天經地義,守正不阿”和盤庚商湯等人反而陷入了被動,一副如臨大敵之態,唯獨元瑾仍氣定神閑地站在三叔和爾朱榮的對麵。
他對待危局的態度和他對待錢差不多,都是一種因底氣十足而造就的無所謂。
“我不明白,你難道也是‘公子’的手下?”三叔認得元瑾,他知道元瑾是洛陽遠近聞名的膏粱子弟。他覺得一個四肢健全又不愁吃喝的人沒理由也沒必要為“公子”賣命。
“你不明白的事情還有很多。”元瑾笑了,臉上的肉又堆到了一塊兒。敏此刻在想,何以三叔與元瑾的身材都很胖,給人的氣質卻千差萬別。她忽然又想起了“袖中刺”裴喜,他若是將臉上白粉洗淨又會是怎樣的,會不會也如元瑾般,肉都朝一個中心擠?
血在滴。
荊守像匹惡狼般望著宇文泰。他自幼練習拳法,十年方有小成,年過而立才聲名顯露,雖然名氣主要是靠他們那幾張顛倒是非的嘴換來的,可拳術依舊是他的驕傲所在。
如今他的驕傲被人輕易摧毀,甚至成了一柄再也無法重鑄的斷劍,自那之後,他的目光就沒有離開過宇文泰。
他看到宇文泰動了。
宇文泰動是因為元瑾動了,元瑾的動作很快,可宇文泰動得更快,在元瑾衝向爾朱榮時擋在了爾朱榮身前。
誰知元瑾竟微笑著對他說了句:“你上當了。”
宇文泰的瞳孔收縮,他感覺到身側有虎虎拳風,甚至有血的腥味。
敏聽到酒館外有動靜,起身一看,才發現門口列著一隊齊整的虎賁軍,而此時的宇文泰已揮劍刺入荊守的心口,腰間也挨了荊守左拳的重擊。
“右手未能完成的,就由左手代勞。”這是荊守說的最後一句話。
元瑾並沒有急著對宇文泰下手,而是高唿道:“賀鬼頭,有殺人命案!”門口的虎賁軍蜂擁而入,為首的賀頭領是穆虎的繼任者,相貌醜陋,被戲稱為“鬼頭”。
這時,在場眾人才明白,元瑾之所以向爾朱榮出手,隻是為了引開宇文泰的注意,當宇文泰分心時,他再以“上當”之類的言語相激,莽撞之中,宇文泰下手難免失輕重,一旦有人死去,門口的虎賁軍便可以“殺人”為罪名,抓他們想抓的人。
“好一出借刀殺人,”三叔斥道,“世上居然有這等蠢人,犧牲性命由你們擺布。”
他罵的自然是荊守,他以為荊守這等為利益能夠信口開河、胡言亂語的人會將自己的命看得比任何東西都重要,事實上,他認為任何人都應如此。元瑾得意地走到他跟前俯身,壓低聲音道:“原因很簡單,‘天經地義,守正不阿’四人父母妻子的性命都握在我們手中,他們必然會前赴後繼地替我們賣命。”
三叔盯住元瑾臉上聚攏的肉,用一種奇怪的口吻問道:“尊駕的父母是如何生養尊駕的?”
元瑾反唇相譏道:“你可以去大牢裏好好思考這個問題,或許就同你對待家仆的方式差不多。”
突然,有隻手抓住了元瑾的腳,把元瑾嚇了一跳。
荊守躺在地上,掙紮著,凝視著元瑾,仿佛在懇求些什麽。
他的左手是幹淨的,上麵沒有血汙,他怕惹元瑾不悅,盡力保持左手抬高,不沾到地上的血跡。
元瑾一腳踢開了荊守,大搖大擺地走出了一家酒館。
“天經地義,守正不阿”的另外三人如釋重負,跟著元瑾離開。
除了敏和一名被命令查看屍體的虎賁軍士,沒有人多看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