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陸續續的,又有不少人跟著老者站起,“酒是苦酒”,類似的話語愈說愈響。
鄭儼冷笑道:“不過是想諸位品評酒味而已,何必這般群情激憤?”
鄭儼身旁一人也幫腔道:“劉老先生年事已高,還是坐下來比較好。”
初新後來才知道,幫腔的人正是胡太後的另一個麵首,叫李神軌,同樣是武將出身,常常和鄭儼成雙入對地出現在太後寢宮,隻因姿容沒有鄭儼的好,稍受冷落,權勢不如鄭儼。
老人沒有理睬鄭、李二人,而是朝向天子,大喊道:“陛下,如今各地叛亂四起,百姓皆成流民,朝中官職變作買賣撈錢的資本,腐敗之風橫行,自是有宵小之徒從中作祟。”
天子木立,沒有應聲。
老人的身板看起來似已彎曲,他沒有敢再說下去,他的骨頭已算硬,可一旦得不到天子的支持,他接下來所有的說辭不過是徒費口舌而已。
站起的人又坐下了,鄭儼和李神軌隻說了寥寥幾句而已,甚至都不需要胡太後開口。
胡太後在天子身邊喝著茶,嘴角似笑非笑地盯著這群無奈的人。
當惡人掌權時,是否正義就成了錯誤?
扮作彭祖的人端著一大鍋奇怪的湯走至殿前。鍋比剛剛的酒壇子還要大得多,他的力氣竟似能比肩扛鼎的西楚霸王。
“幾千年前,帝堯患病,彭祖製雞湯,堯疾一日痊愈,近來我找到了彭祖雞湯的配方,命人製此湯,獻予諸君。”鄭儼說完,左手一揮,扮彭祖的人就捧著大鍋一個接一個地盛起湯來。
“為什麽不讓侍女盛湯呢?一個個轉悠過來豈不是自找麻煩?”疑怪的同時,初新發現那人每挪步到一個地方,就要用下巴處奇形怪狀的花白胡子輕點一下碗沿。
蹊蹺。
難不成他在用胡子下毒?
初新聽說楚地有一種放蠱術,放蠱者隻要一彈指,或是一吐氣,蠱毒就能送進被放蠱者的體內。
他越想越心慌,索性走過去,一把扯下了“彭祖”的胡子。“彭祖”愣住了,初新又掃了一眼鄭儼,發現鄭儼也正盯著自己,於是他順勢把“彭祖”的花白胡子捏在手裏搖晃,嘴裏念念有詞,學起求雨的道士轉起圈來。
奇裝異服的赤鬆子跳著怪譎的舞蹈,不少人笑出聲來,初新用眼角餘光瞟到,鄭儼示意“彭祖”繼續分發雞湯。初新聞到手中白須散發著一股淡淡的奇特味道,像是甜味和酸味的混合,洛陽城裏認得出這種味道的人不超過七個,鄭儼沒想到,初新是第八個人。
風中鈴,江南最鮮豔最動人的一種花,隻在春天開放,花分七朵——很少有分成七朵的花,這或許也昭示著風中鈴的與眾不同——曬幹研磨之後,就能製成一種奇特的毒藥。這種毒藥平常並不具毒性,可一旦與橘子一同服用,就能在三天內讓一個人全身麻痹而死,死相很難看。下毒行家並不愛用風中鈴,風中鈴起效要搭配橘子,而且要解風中鈴的毒也很簡單,隻須食用一些紫雲英的花瓣即可。
紫雲英是江南遍地可見的一種野花,隻要是溫暖濕潤的時節就能綻放色彩,矮矮的,看著很柔弱,可偏偏是這樣不起眼的白紫相間的小東西,恰恰是風中鈴的克星。
甜味和酸味正是紫雲英和橘子的混合味道。
風中鈴的毒要麽下在苦酒中,要麽下在雞湯裏。
一條靈敏的舌頭正好用來區分白須上沾著的是什麽粉末。
那剩下的三樣東西又是用來幹嘛的?為什麽還需要酒量、劍技和賭術?
最令初新困惑的問題是,上次在鄭府時,秦五和李梧桐就立在鄭儼身側,鄭儼應該同殘狼是一夥兒的,為何“公子”要讓初新以揭露鄭儼陰謀的方式獲取天子的信任?
是因為鄭儼已全然不懼天子,還是另有緣由?
天子仍靜坐著,什麽表情也沒有,像個木偶——操縱於胡太後手中的木偶,這讓初新慢慢退迴了太廟邊沿,放棄了揭穿鄭儼陰謀的念頭。
胡太後忽然起身,高聲道:“本宮今日特地尋得一異士來為我們助興,此人喝酒如品茶,日飲百斤白墮卻無醉態,諸公若有酒量勝過他的,賞絹百匹,黃金百兩。”
白墮酒,相傳是河東徙民劉白墮所創製,釀製過程獨特。普通的酒都是貯藏在陰涼處發酵,白墮酒卻一定要挑季夏六月、天氣最炎熱的時節,用瓦罐貯存,在烈日下暴曬十天方可釀成。白墮酒香醇而美味,傳說喝醉的人會酣眠十日不醒,雖然初新明白這說辭過於誇張,但白墮酒酒勁極大卻是不容置疑的。
胡太後口中扮成杜康的異士已灌下三杯酒,聊作表率。殿下眾人,溜須拍馬者也好,鬱鬱寡歡者也罷,都開始與自己的杯中酒打起交道來,前者欲以酒量取悅胡太後與鄭儼,後者則借酒帶來的昏沉感受排憂消愁。
可無論誰都不能喝得比“杜康”更多更快。
白墮酒酒勁開始發作,眾臣醉的醉,倒的倒,有一二人還打起了鼾,“杜康”依舊麵不改色。
初新像是想起了什麽,喃喃道:“最好的酒量,最快的劍……”
他的確看到了一柄很快的劍,那柄劍正在人群中飛速穿梭,劍光閃動處,有幾個人的喉管已被輕鬆割開。初新認得,大半都是剛剛說酒是“苦酒”的大臣。
而執劍者正是那冷如冰山的少年。
巍峨莊嚴的太廟終究成了行兇之地。
劉大人年事已高,飲酒輒醉,醉眼朦朧時,他看見一名白衣仙君持劍而來,欲攜他赴天庭避禍。劉大人明白,洛陽看似盛極繁華,實則已腐朽不堪,仙君的到來就是一個預兆。老人癡癡地伸出手,企盼仙君能夠拽他一把,脫離凡塵。
忽然,一個渾身著火的怪物擋在兩者中間,仙君猛刺數劍,劍紮入怪物周身的火焰中,怪物卻像毫發無損。
傳說赤鬆子可以浴火而焚,“苦酒化醴”計劃在許多參加宴會的大臣的迴憶裏,就是自焚的雨神赤鬆子與持劍的雲神雲中君的決戰。
天子、胡太後、鄭儼、李神軌,還有很多人,都靜默地看著這場決戰,一位純白的仙與一隻燃燒的鬼的廝殺。
少年的劍比初見時更快,少年的決心也比初見時更強烈。
少年問道:“你的劍呢?”
初新的麵容依舊掩在帽兜下,冷冷道:“你不配。”
少年反問:“是嗎?”
初新避過一劍,譏諷道:“合格的劍客絕不會挺劍向無辜的弱者。”
少年出手更兇悍,他已被徹底激怒,他看不見初新的眼睛,可初新卻像感受得到少年的怒意。
初新居然笑了。
這笑容讓少年怔住了,這笑容似乎在說:放馬過來,無論你刺多少劍,結果都不會改變。
隻是短暫的一怔而已,少年的劍已經被初新奪在手中。
無論多麽華麗的辭藻都無法形容這一奪的精妙。
在少年的精神最空虛最恍惚的時候,他的手鬆了。他曾發誓手中劍絕不會再被人拿走,可世情總是難料,越擔心會發生的事反倒越容易發生。
“你是個劍客,而不是別人的手中劍。”初新平舉著少年的劍,帽兜下仍是陰影,全身是火焰似的散亂布條。
忽然,他對著天子大聲喊道:“你才是執劍人,你才是執劍人!”
天子的眼神還是那麽平靜,整個人似發呆,就好像初新全不存在一樣。
“明白了,你需要一些幫助。”初新腳步輕錯,衝向了天子身邊的胡太後,不知從何處冒出了一大群軍士,將初新團團圍困。這時,他才明白自己的愚蠢:胡太後與鄭儼這樣權傾天下的人怎麽會給一個孤膽刺客機會?
天子畏懼的不是胡太後和鄭儼,而是握在他們手中盤根錯節的權力,那可以動搖北魏命脈的權力。
初新扔下了劍,從容地說道:“劉大人老邁,尚且有硬挺的脊梁,我這樣的年輕後生更應該站得筆直一些。”
言罷,他擴了擴胸膛,伸了個懶腰,一副束手就擒的樣子。周圍的軍士有些遲疑,他們以為還會有變數。
隻有初新自己清楚,他沒有準備任何後招。
一個賭徒不需要後招,需要的僅僅是運氣。
他不知道鄭儼想利用他的賭術做什麽,他打算在那之前先賭票大的。
太廟彌漫著酒味,夾帶一絲絲血腥氣,所有人都像喝醉了,有的活著,有的死了,有的死不如生,有的生不如死。
初新被加了鐐銬,看押他的士兵聽到他在自言自語,聲音很輕,可語氣卻很堅定,他們認為這種堅定的語氣絕不會持續太久。
“最好的賭徒,最大的賭。”
鄭儼冷笑道:“不過是想諸位品評酒味而已,何必這般群情激憤?”
鄭儼身旁一人也幫腔道:“劉老先生年事已高,還是坐下來比較好。”
初新後來才知道,幫腔的人正是胡太後的另一個麵首,叫李神軌,同樣是武將出身,常常和鄭儼成雙入對地出現在太後寢宮,隻因姿容沒有鄭儼的好,稍受冷落,權勢不如鄭儼。
老人沒有理睬鄭、李二人,而是朝向天子,大喊道:“陛下,如今各地叛亂四起,百姓皆成流民,朝中官職變作買賣撈錢的資本,腐敗之風橫行,自是有宵小之徒從中作祟。”
天子木立,沒有應聲。
老人的身板看起來似已彎曲,他沒有敢再說下去,他的骨頭已算硬,可一旦得不到天子的支持,他接下來所有的說辭不過是徒費口舌而已。
站起的人又坐下了,鄭儼和李神軌隻說了寥寥幾句而已,甚至都不需要胡太後開口。
胡太後在天子身邊喝著茶,嘴角似笑非笑地盯著這群無奈的人。
當惡人掌權時,是否正義就成了錯誤?
扮作彭祖的人端著一大鍋奇怪的湯走至殿前。鍋比剛剛的酒壇子還要大得多,他的力氣竟似能比肩扛鼎的西楚霸王。
“幾千年前,帝堯患病,彭祖製雞湯,堯疾一日痊愈,近來我找到了彭祖雞湯的配方,命人製此湯,獻予諸君。”鄭儼說完,左手一揮,扮彭祖的人就捧著大鍋一個接一個地盛起湯來。
“為什麽不讓侍女盛湯呢?一個個轉悠過來豈不是自找麻煩?”疑怪的同時,初新發現那人每挪步到一個地方,就要用下巴處奇形怪狀的花白胡子輕點一下碗沿。
蹊蹺。
難不成他在用胡子下毒?
初新聽說楚地有一種放蠱術,放蠱者隻要一彈指,或是一吐氣,蠱毒就能送進被放蠱者的體內。
他越想越心慌,索性走過去,一把扯下了“彭祖”的胡子。“彭祖”愣住了,初新又掃了一眼鄭儼,發現鄭儼也正盯著自己,於是他順勢把“彭祖”的花白胡子捏在手裏搖晃,嘴裏念念有詞,學起求雨的道士轉起圈來。
奇裝異服的赤鬆子跳著怪譎的舞蹈,不少人笑出聲來,初新用眼角餘光瞟到,鄭儼示意“彭祖”繼續分發雞湯。初新聞到手中白須散發著一股淡淡的奇特味道,像是甜味和酸味的混合,洛陽城裏認得出這種味道的人不超過七個,鄭儼沒想到,初新是第八個人。
風中鈴,江南最鮮豔最動人的一種花,隻在春天開放,花分七朵——很少有分成七朵的花,這或許也昭示著風中鈴的與眾不同——曬幹研磨之後,就能製成一種奇特的毒藥。這種毒藥平常並不具毒性,可一旦與橘子一同服用,就能在三天內讓一個人全身麻痹而死,死相很難看。下毒行家並不愛用風中鈴,風中鈴起效要搭配橘子,而且要解風中鈴的毒也很簡單,隻須食用一些紫雲英的花瓣即可。
紫雲英是江南遍地可見的一種野花,隻要是溫暖濕潤的時節就能綻放色彩,矮矮的,看著很柔弱,可偏偏是這樣不起眼的白紫相間的小東西,恰恰是風中鈴的克星。
甜味和酸味正是紫雲英和橘子的混合味道。
風中鈴的毒要麽下在苦酒中,要麽下在雞湯裏。
一條靈敏的舌頭正好用來區分白須上沾著的是什麽粉末。
那剩下的三樣東西又是用來幹嘛的?為什麽還需要酒量、劍技和賭術?
最令初新困惑的問題是,上次在鄭府時,秦五和李梧桐就立在鄭儼身側,鄭儼應該同殘狼是一夥兒的,為何“公子”要讓初新以揭露鄭儼陰謀的方式獲取天子的信任?
是因為鄭儼已全然不懼天子,還是另有緣由?
天子仍靜坐著,什麽表情也沒有,像個木偶——操縱於胡太後手中的木偶,這讓初新慢慢退迴了太廟邊沿,放棄了揭穿鄭儼陰謀的念頭。
胡太後忽然起身,高聲道:“本宮今日特地尋得一異士來為我們助興,此人喝酒如品茶,日飲百斤白墮卻無醉態,諸公若有酒量勝過他的,賞絹百匹,黃金百兩。”
白墮酒,相傳是河東徙民劉白墮所創製,釀製過程獨特。普通的酒都是貯藏在陰涼處發酵,白墮酒卻一定要挑季夏六月、天氣最炎熱的時節,用瓦罐貯存,在烈日下暴曬十天方可釀成。白墮酒香醇而美味,傳說喝醉的人會酣眠十日不醒,雖然初新明白這說辭過於誇張,但白墮酒酒勁極大卻是不容置疑的。
胡太後口中扮成杜康的異士已灌下三杯酒,聊作表率。殿下眾人,溜須拍馬者也好,鬱鬱寡歡者也罷,都開始與自己的杯中酒打起交道來,前者欲以酒量取悅胡太後與鄭儼,後者則借酒帶來的昏沉感受排憂消愁。
可無論誰都不能喝得比“杜康”更多更快。
白墮酒酒勁開始發作,眾臣醉的醉,倒的倒,有一二人還打起了鼾,“杜康”依舊麵不改色。
初新像是想起了什麽,喃喃道:“最好的酒量,最快的劍……”
他的確看到了一柄很快的劍,那柄劍正在人群中飛速穿梭,劍光閃動處,有幾個人的喉管已被輕鬆割開。初新認得,大半都是剛剛說酒是“苦酒”的大臣。
而執劍者正是那冷如冰山的少年。
巍峨莊嚴的太廟終究成了行兇之地。
劉大人年事已高,飲酒輒醉,醉眼朦朧時,他看見一名白衣仙君持劍而來,欲攜他赴天庭避禍。劉大人明白,洛陽看似盛極繁華,實則已腐朽不堪,仙君的到來就是一個預兆。老人癡癡地伸出手,企盼仙君能夠拽他一把,脫離凡塵。
忽然,一個渾身著火的怪物擋在兩者中間,仙君猛刺數劍,劍紮入怪物周身的火焰中,怪物卻像毫發無損。
傳說赤鬆子可以浴火而焚,“苦酒化醴”計劃在許多參加宴會的大臣的迴憶裏,就是自焚的雨神赤鬆子與持劍的雲神雲中君的決戰。
天子、胡太後、鄭儼、李神軌,還有很多人,都靜默地看著這場決戰,一位純白的仙與一隻燃燒的鬼的廝殺。
少年的劍比初見時更快,少年的決心也比初見時更強烈。
少年問道:“你的劍呢?”
初新的麵容依舊掩在帽兜下,冷冷道:“你不配。”
少年反問:“是嗎?”
初新避過一劍,譏諷道:“合格的劍客絕不會挺劍向無辜的弱者。”
少年出手更兇悍,他已被徹底激怒,他看不見初新的眼睛,可初新卻像感受得到少年的怒意。
初新居然笑了。
這笑容讓少年怔住了,這笑容似乎在說:放馬過來,無論你刺多少劍,結果都不會改變。
隻是短暫的一怔而已,少年的劍已經被初新奪在手中。
無論多麽華麗的辭藻都無法形容這一奪的精妙。
在少年的精神最空虛最恍惚的時候,他的手鬆了。他曾發誓手中劍絕不會再被人拿走,可世情總是難料,越擔心會發生的事反倒越容易發生。
“你是個劍客,而不是別人的手中劍。”初新平舉著少年的劍,帽兜下仍是陰影,全身是火焰似的散亂布條。
忽然,他對著天子大聲喊道:“你才是執劍人,你才是執劍人!”
天子的眼神還是那麽平靜,整個人似發呆,就好像初新全不存在一樣。
“明白了,你需要一些幫助。”初新腳步輕錯,衝向了天子身邊的胡太後,不知從何處冒出了一大群軍士,將初新團團圍困。這時,他才明白自己的愚蠢:胡太後與鄭儼這樣權傾天下的人怎麽會給一個孤膽刺客機會?
天子畏懼的不是胡太後和鄭儼,而是握在他們手中盤根錯節的權力,那可以動搖北魏命脈的權力。
初新扔下了劍,從容地說道:“劉大人老邁,尚且有硬挺的脊梁,我這樣的年輕後生更應該站得筆直一些。”
言罷,他擴了擴胸膛,伸了個懶腰,一副束手就擒的樣子。周圍的軍士有些遲疑,他們以為還會有變數。
隻有初新自己清楚,他沒有準備任何後招。
一個賭徒不需要後招,需要的僅僅是運氣。
他不知道鄭儼想利用他的賭術做什麽,他打算在那之前先賭票大的。
太廟彌漫著酒味,夾帶一絲絲血腥氣,所有人都像喝醉了,有的活著,有的死了,有的死不如生,有的生不如死。
初新被加了鐐銬,看押他的士兵聽到他在自言自語,聲音很輕,可語氣卻很堅定,他們認為這種堅定的語氣絕不會持續太久。
“最好的賭徒,最大的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