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維和法正雖然直接先斬後奏,把這件事情確定了下來,但是他們明白,真正的實施還是要突破來自朝堂上的阻力的。
打個比方,張苞關興為什麽能年紀輕輕,坐上將軍的位置?還不是因為身上有祖輩們的功績。
這些還是有能力的,而那些依靠父母輩戰績才坐上當前位置的人,這些人中有能力的還不足五五之數。
而就是這些五五之數卻是最大的阻力,因為其父母都是對大蜀的有功之人,也不能使用那些過激手段,更不能讓有功之臣寒心。
所以今天過後,明天的朝會又是風起雲湧的時候了,就看看還有那些牛鬼蛇神跳出來吧。
薑維和法正和清派勢力早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就做出了抗壓的準備太傅能夠扛那麽大的壓力,而他們連這點壓力都扛不住嗎?
第二天薑維也很罕見的穿上了戎裝,劍履上朝,其實三公之上的武官都是可以劍履上朝的,隻不過是其腰間配掛的劍沒有開封罷了,而薑維手中的乃是當年劉備親賜諸葛亮的尚方寶劍,上斬昏君,下斬饞臣。
在大殿外和同樣是一臉嚴肅的法正一起走進了大殿。
自從李易離開了大蜀,出使秦唐二國,整個大蜀清派便占據了大蜀半邊天,要不是還有費禕,董永撐著,這朝堂恐怕就是清派的了。
但是今天的這件事卻不是清濁派係之爭,這一次還可能損害清派絕大部分人的利益,所以也不由薑維不慎重。
這件事情如果沒有處理好,恐怕還會導致很多清派勢力中的份子發生轉變,甚至變為濁派。
“眾愛卿可有要事要稟告?”劉禪也是感到氣氛有些凝重的不像話,率先打破了沉悶的氣氛。
薑維直接直奔主題:“大王,我和法尚書昨天說了,提議在民間成立大蜀帝國報,和集政堂,為我大蜀打開和民間溝通的渠道。”
“薑維大人給朕細說細說,什麽是大蜀帝國報,什麽是集政堂?”劉禪臉上顯得很驚奇,其實他早就明白這件事,不然沒有劉禪的允許,薑維和法正這樣嚴謹的人怎麽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一個帝國成立一個新的部門,沒有經過大王,怎麽可能成立的起來,更何況薑維和法正還在百姓麵前宣傳了起來。
其實薑維和法正也是打了個時間戰,他們是昨天夜幕時分給百姓們的交代,而且在事件發生的時候嚴格的把控了刺探這件事情的各大高官的眼目,所以朝堂上幾乎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情。
現在薑維提了出來,劉禪也是很適合的配合薑維演了一出雙簧。
“大蜀帝國報就是將我大蜀朝堂上和前線所做出的重大決策讓民間知曉,然後集政堂的意義就是收集民間百姓的意見,和建議,然後從中抽取有用的一部分,進行整改,這樣百姓也能做到真正的參與朝政之中。我相信如果倆者可以完美的結合,那麽對於我大蜀朝政的好處絕不是一星半點。”
劉禪也是眼前一亮:“薑維大人,此計是否可行?”
薑維點點頭:“完全可行,不僅僅通報了咱們大蜀帝國的政治和軍事,如果每份報紙賣一文錢,我大蜀上下五萬萬人,就算是賣五千萬份就是五千萬文,就是五萬兩,十天就是五十萬兩。”
薑維似乎也是感受到了以後大蜀帝國報火熱的場景,不僅有些嘴角微微上揚。
“大王,如此看來,是不是這大蜀帝國報和集政堂利國利民。”
劉禪還沒有說完,吏部侍郎周濟就大驚失『色』:“不可啊,大王,這件事萬萬不可,如果真當薑維大人所言,那我大蜀豈不是毫無秘密可言。”
周濟乃是周倉的兒子,周倉作為關羽最為信任的左右,其也陪關羽死在此次戰役之中,所以關羽一係的人還是視他為兄弟,也子憑父貴,小小年紀就坐上了吏部侍郎的位置。
可是周濟此人卻沒啥本事,在吏部主管官員的升降,這可是一個肥缺,平時也沒少撈油水,萬一這大蜀帝國報出來以後,所有的一切都透明化了,那他周濟也混不久了。
周濟旁邊一長臉漢子也是站了出來:“此事確實不妥,就好比是我大秦有什麽軍情,剛剛調動軍隊,敵國就接收到了休息,這樣豈不是百戰百殆,還請陛下多加考慮。”
長臉漢子名叫馬奇,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中馬謖的兒子,因為諸葛亮十分賞識馬謖,所以馬謖的死諸葛亮也答應其要好好照顧他的兒子,導致馬奇在諸葛亮這一係之中也是頗有地位。
而嚴格的衝某種意義上來講,薑維是諸葛亮的徒弟,法正是諸葛亮賞識的人,都是諸葛一係的人,其和馬奇的關係不可謂不親。
緊接著又站出來七八位這大蜀帝國所謂的“官二代”,都是靠父輩的功績坐上現在的椅子的,誰也不願意法正薑維觸碰其利益。
劉禪也是點點頭:“各位愛卿說的也對,這樣我大蜀豈不是刀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薑維搖搖頭:“其實不然,我們雖說和民間共享渠道,但是有些緊急軍情,也不可能讓其知曉的,所以這也隻不過是讓其知道對我大蜀有用的信息罷了。”
現實永遠是這麽殘酷,無論當權者說的在好聽,也隻不過是為了維護其統治罷了,人民其實很容易滿足。
就好像現在,他們重來沒有接觸朝堂的機會,薑維隻不過是給其一個接觸朝堂的機會,哪怕這機會並不真實,甚至是虛假。
其實薑維和法正之前也覺得這樣做不好,但是李易卻說了一句話:其實,有的時候,不公平反而是最大的公平。”
這件事對於百姓來說,或許不是很公平,但是相比之前的毫無渠道了解朝堂和現在的至少有了一個了解朝政的渠道相比還是好了很多。
而且,這件事情上,不僅對於百姓有好處,對於大蜀帝國也是很有好處,所以可以說這種不公平也是一種公平。
你得到了好處,我也得到了好處,這有什麽不公平?更何況你有什麽資格和我談公平?封建的朝政重來如此。
李易或許在未來會改變這種狀況,但是目前他卻沒有能力去改變這種情況。說句難聽的,就是能改變,李易目前也不會去改變,因為他目前還是需要這種製度來維護一些東西。
劉禪也是點點頭:“薑維大人說的有道理,這樣看來確實是很不錯。”
周濟有點急了,他看劉禪也是有點意動,也是害怕劉禪一個腦袋發熱就確定了這件事情。
“大王,這大蜀帝國報就算了,可是集政堂讓這些百姓都參與到我大蜀的朝政之中,那不是『亂』了套嘛,還要我們這些人幹嘛?”
法正眼睛都眯了起來,這話一聽或許沒什麽問題,可是仔細想想卻變味了,這周濟自己真是挖了一手好坑,不僅挖好了坑自己還躺進去,蓋了倆把土。
“哼,如果真的如此,為了我大蜀的繁榮昌盛,那我法正情願不當這個尚書。”法正一聲冷哼,直接就開口厲聲嗬斥到。
周濟也感覺到了自己這話說的確實不妥,也是滿頭冷汗:“法正大人誤會了,下官的意思是怕這群愚民『亂』政,影響大王的決斷。”
法正幾乎都要笑出來了,這周濟簡直是太配合:“周濟,你這是什麽意思,是覺得大王年幼無知?容易遭受外界的影響,還是說我等大臣都是酒囊飯袋?當著我等的麵就能讓大王被蒙騙?”
周濟這下是真心嚇傻了,他根本就不是這個意思,完全是被法正給坑了。
一個大馬趴,就趴在了地上:“陛下饒命,微臣不是這個意思啊,微臣的意思是,微臣的意思是……”周濟支支吾吾半天也是說不出來話,隻得將求救的眼光看著關興。
關興做為關羽一係的當代家主,也是不得不站起來:“陛下,周濟他不是這個意思,他也隻不過是一時糊塗,還請大王開恩。”
劉禪小臉氣的通紅:“好一個周濟,朕確實年幼,但是卻不無知,這大蜀帝國報一開,你覺得還有誰能誆騙朕?朕今天給關將軍和周倉將軍一個麵子,你下次早朝就不用來了。”
周濟麵如死灰,整個人癱瘓在朝堂之上,哪怕是被侍衛抬下去也是毫無反應。
薑維抽出尚方寶劍:“此劍乃是先皇所賜,我師傅傳給我,上斬昏君,下斬饞臣。今日,有誰有意見?”
眾人看了薑維是吃了鎊坨,鐵了心了,一個個也是噤聲,絲毫不敢出頭,有著周濟的下場和薑維的決斷,這件事情可以說就這樣被確定了下來,誰也無法反駁。
劉禪看著無人說話的朝堂,也是定下了這件事情:“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那麽朕決定建立大蜀帝國報,下屬戶部,由糜芳大人暫時管轄。成立集政堂,直屬於朕,由董永大人管轄。”
打個比方,張苞關興為什麽能年紀輕輕,坐上將軍的位置?還不是因為身上有祖輩們的功績。
這些還是有能力的,而那些依靠父母輩戰績才坐上當前位置的人,這些人中有能力的還不足五五之數。
而就是這些五五之數卻是最大的阻力,因為其父母都是對大蜀的有功之人,也不能使用那些過激手段,更不能讓有功之臣寒心。
所以今天過後,明天的朝會又是風起雲湧的時候了,就看看還有那些牛鬼蛇神跳出來吧。
薑維和法正和清派勢力早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就做出了抗壓的準備太傅能夠扛那麽大的壓力,而他們連這點壓力都扛不住嗎?
第二天薑維也很罕見的穿上了戎裝,劍履上朝,其實三公之上的武官都是可以劍履上朝的,隻不過是其腰間配掛的劍沒有開封罷了,而薑維手中的乃是當年劉備親賜諸葛亮的尚方寶劍,上斬昏君,下斬饞臣。
在大殿外和同樣是一臉嚴肅的法正一起走進了大殿。
自從李易離開了大蜀,出使秦唐二國,整個大蜀清派便占據了大蜀半邊天,要不是還有費禕,董永撐著,這朝堂恐怕就是清派的了。
但是今天的這件事卻不是清濁派係之爭,這一次還可能損害清派絕大部分人的利益,所以也不由薑維不慎重。
這件事情如果沒有處理好,恐怕還會導致很多清派勢力中的份子發生轉變,甚至變為濁派。
“眾愛卿可有要事要稟告?”劉禪也是感到氣氛有些凝重的不像話,率先打破了沉悶的氣氛。
薑維直接直奔主題:“大王,我和法尚書昨天說了,提議在民間成立大蜀帝國報,和集政堂,為我大蜀打開和民間溝通的渠道。”
“薑維大人給朕細說細說,什麽是大蜀帝國報,什麽是集政堂?”劉禪臉上顯得很驚奇,其實他早就明白這件事,不然沒有劉禪的允許,薑維和法正這樣嚴謹的人怎麽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一個帝國成立一個新的部門,沒有經過大王,怎麽可能成立的起來,更何況薑維和法正還在百姓麵前宣傳了起來。
其實薑維和法正也是打了個時間戰,他們是昨天夜幕時分給百姓們的交代,而且在事件發生的時候嚴格的把控了刺探這件事情的各大高官的眼目,所以朝堂上幾乎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情。
現在薑維提了出來,劉禪也是很適合的配合薑維演了一出雙簧。
“大蜀帝國報就是將我大蜀朝堂上和前線所做出的重大決策讓民間知曉,然後集政堂的意義就是收集民間百姓的意見,和建議,然後從中抽取有用的一部分,進行整改,這樣百姓也能做到真正的參與朝政之中。我相信如果倆者可以完美的結合,那麽對於我大蜀朝政的好處絕不是一星半點。”
劉禪也是眼前一亮:“薑維大人,此計是否可行?”
薑維點點頭:“完全可行,不僅僅通報了咱們大蜀帝國的政治和軍事,如果每份報紙賣一文錢,我大蜀上下五萬萬人,就算是賣五千萬份就是五千萬文,就是五萬兩,十天就是五十萬兩。”
薑維似乎也是感受到了以後大蜀帝國報火熱的場景,不僅有些嘴角微微上揚。
“大王,如此看來,是不是這大蜀帝國報和集政堂利國利民。”
劉禪還沒有說完,吏部侍郎周濟就大驚失『色』:“不可啊,大王,這件事萬萬不可,如果真當薑維大人所言,那我大蜀豈不是毫無秘密可言。”
周濟乃是周倉的兒子,周倉作為關羽最為信任的左右,其也陪關羽死在此次戰役之中,所以關羽一係的人還是視他為兄弟,也子憑父貴,小小年紀就坐上了吏部侍郎的位置。
可是周濟此人卻沒啥本事,在吏部主管官員的升降,這可是一個肥缺,平時也沒少撈油水,萬一這大蜀帝國報出來以後,所有的一切都透明化了,那他周濟也混不久了。
周濟旁邊一長臉漢子也是站了出來:“此事確實不妥,就好比是我大秦有什麽軍情,剛剛調動軍隊,敵國就接收到了休息,這樣豈不是百戰百殆,還請陛下多加考慮。”
長臉漢子名叫馬奇,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中馬謖的兒子,因為諸葛亮十分賞識馬謖,所以馬謖的死諸葛亮也答應其要好好照顧他的兒子,導致馬奇在諸葛亮這一係之中也是頗有地位。
而嚴格的衝某種意義上來講,薑維是諸葛亮的徒弟,法正是諸葛亮賞識的人,都是諸葛一係的人,其和馬奇的關係不可謂不親。
緊接著又站出來七八位這大蜀帝國所謂的“官二代”,都是靠父輩的功績坐上現在的椅子的,誰也不願意法正薑維觸碰其利益。
劉禪也是點點頭:“各位愛卿說的也對,這樣我大蜀豈不是刀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薑維搖搖頭:“其實不然,我們雖說和民間共享渠道,但是有些緊急軍情,也不可能讓其知曉的,所以這也隻不過是讓其知道對我大蜀有用的信息罷了。”
現實永遠是這麽殘酷,無論當權者說的在好聽,也隻不過是為了維護其統治罷了,人民其實很容易滿足。
就好像現在,他們重來沒有接觸朝堂的機會,薑維隻不過是給其一個接觸朝堂的機會,哪怕這機會並不真實,甚至是虛假。
其實薑維和法正之前也覺得這樣做不好,但是李易卻說了一句話:其實,有的時候,不公平反而是最大的公平。”
這件事對於百姓來說,或許不是很公平,但是相比之前的毫無渠道了解朝堂和現在的至少有了一個了解朝政的渠道相比還是好了很多。
而且,這件事情上,不僅對於百姓有好處,對於大蜀帝國也是很有好處,所以可以說這種不公平也是一種公平。
你得到了好處,我也得到了好處,這有什麽不公平?更何況你有什麽資格和我談公平?封建的朝政重來如此。
李易或許在未來會改變這種狀況,但是目前他卻沒有能力去改變這種情況。說句難聽的,就是能改變,李易目前也不會去改變,因為他目前還是需要這種製度來維護一些東西。
劉禪也是點點頭:“薑維大人說的有道理,這樣看來確實是很不錯。”
周濟有點急了,他看劉禪也是有點意動,也是害怕劉禪一個腦袋發熱就確定了這件事情。
“大王,這大蜀帝國報就算了,可是集政堂讓這些百姓都參與到我大蜀的朝政之中,那不是『亂』了套嘛,還要我們這些人幹嘛?”
法正眼睛都眯了起來,這話一聽或許沒什麽問題,可是仔細想想卻變味了,這周濟自己真是挖了一手好坑,不僅挖好了坑自己還躺進去,蓋了倆把土。
“哼,如果真的如此,為了我大蜀的繁榮昌盛,那我法正情願不當這個尚書。”法正一聲冷哼,直接就開口厲聲嗬斥到。
周濟也感覺到了自己這話說的確實不妥,也是滿頭冷汗:“法正大人誤會了,下官的意思是怕這群愚民『亂』政,影響大王的決斷。”
法正幾乎都要笑出來了,這周濟簡直是太配合:“周濟,你這是什麽意思,是覺得大王年幼無知?容易遭受外界的影響,還是說我等大臣都是酒囊飯袋?當著我等的麵就能讓大王被蒙騙?”
周濟這下是真心嚇傻了,他根本就不是這個意思,完全是被法正給坑了。
一個大馬趴,就趴在了地上:“陛下饒命,微臣不是這個意思啊,微臣的意思是,微臣的意思是……”周濟支支吾吾半天也是說不出來話,隻得將求救的眼光看著關興。
關興做為關羽一係的當代家主,也是不得不站起來:“陛下,周濟他不是這個意思,他也隻不過是一時糊塗,還請大王開恩。”
劉禪小臉氣的通紅:“好一個周濟,朕確實年幼,但是卻不無知,這大蜀帝國報一開,你覺得還有誰能誆騙朕?朕今天給關將軍和周倉將軍一個麵子,你下次早朝就不用來了。”
周濟麵如死灰,整個人癱瘓在朝堂之上,哪怕是被侍衛抬下去也是毫無反應。
薑維抽出尚方寶劍:“此劍乃是先皇所賜,我師傅傳給我,上斬昏君,下斬饞臣。今日,有誰有意見?”
眾人看了薑維是吃了鎊坨,鐵了心了,一個個也是噤聲,絲毫不敢出頭,有著周濟的下場和薑維的決斷,這件事情可以說就這樣被確定了下來,誰也無法反駁。
劉禪看著無人說話的朝堂,也是定下了這件事情:“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那麽朕決定建立大蜀帝國報,下屬戶部,由糜芳大人暫時管轄。成立集政堂,直屬於朕,由董永大人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