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剛剛離開大秦帝國,一條消息就像是長了翅膀一樣,飛迴了大蜀帝國。


    “據說李易這大『奸』賊又接受了大秦的淩雲侯,他這是將我大蜀至於何地?”


    “沒錯,這李易來我大蜀,寸功未建,卻身為太傅,如今更是身兼秦唐侯位,其心可誅啊。”


    “老夫今天必須要討要一個說法,罷免『奸』賊李易,讓他滾出我大蜀。”


    “對,這迴不給個說法我李老三就不走了,身為我大蜀太傅,食其祿,享其權,卻不負其責,這是何道理?”


    “李叔說的對,?這賣國『奸』賊說給秦唐的五千萬銀錢不還是從我們身上克扣下來的嗎?如今他為了討好倆國,不惜買國求榮,實屬『奸』賊。”


    這一次遊行示威比之前還要浩大,接近五千多百姓齊聚截圖,圍堵住了府衙,想討要個說法。


    “大膽,你們這群刁民簡直是無法無天,居然敢圍堵府衙,是想幹什麽!”當差的差役『色』厲聲刹,想要嚇退百姓,其身體也被洶湧的百姓『潮』水擠的不斷後退。


    五千多百姓中總有那麽幾個不怕事的,也有那些覺得法不責眾的人,所以也是紛紛叫嚷:“我們不想幹嘛,我們就想要一個說法,還請大人給我們一個說法。”


    領頭的差役也是知道,這要是一個處理不好引起了嘩變,他這半輩子算是到頭了,也是直接開口道:“我知道大家心裏有些不滿,想要個說法,但是大家這樣圍堵在我府衙麵前也不是事。”


    領頭的差役又開口道:“不若這樣,我去幫各位找一下薑維,法正大人,大家先稍安勿躁,大老爺們們也別急,先讓『婦』孺和小孩子走到左邊,不要把『婦』孺孩子擠受傷了,如何?”


    百姓們聽著差役頭目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倒也想那麽迴事,就也是很配合的按照差役頭目的做法做了起來。


    “薑維大人,法正大人,不知道百姓們從哪裏得到消息,說太傅接受了大秦的侯位,目前已經圍住了府衙,想要個說法。”


    差役跑的上氣不接下氣,氣喘籲籲,煙了口氣:“二位大人,你們快點過去吧。”


    薑維一派桌子:“什麽又鬧起來了?多少人?和差役之間可有發生衝突?”


    差役搖搖頭:“蘇大哥已經把百姓們安撫下來了,不過接下來還是需要倆位大人前去擺平。”


    薑維和法正對視一眼,點點頭對著差役說到:“你先下去吧,我和法正大人馬上就到。”


    薑維對著法正開口笑道:“太傅果然是猜對了,百姓們這一鬧,那我們推行這件事情就很容易了。”


    法正也是點點頭:“目前為止,如果太傅那邊沒有問題了,那麽涅盤計劃也差不多基本上無憂了。”


    涅盤計劃其實很簡單,就是拿李易當靶子,吸引著秦唐倆國的注意力,合理的運用秦唐倆國的力量,在國內推進一些新計劃,俗稱“變法”。


    曆史上的很多變法都是來自內部的壓力導致失敗的,所以李易要借助外部壓力,壓迫某些人不得不讓出一部分利益,從而達到變法的目的。


    就好比這次百姓的聚眾遊行,其實就是李易走之前所遺留的手筆,李易走之前就已經和薑維法正商量了,進行初步變革,如果很順利的推行下去,那麽接下來的一切就很好推行了。


    法正和薑維騎著快馬,感到府衙的時候也是有點懵。


    府衙前放著幾大桶茶水,幾個差役在給百姓分發茶水,百姓『婦』孺小孩盤膝坐在左邊的地上,聊著張家長,李家短。右邊坐著一群漢子,和一個穿著差役服的男子,在侃大山,時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


    要不得薑維法正看著場上的這麽多人,還真沒感覺這是聚眾遊行示威。


    “薑維大人和法正大人來了,薑維大人和法正大人來了。”隨著薑維法正的到來,人群又開始『騷』動起來。


    薑維拍拍手,示意百姓安靜下來:“大家想問的問題我大概也了解,不過大家也不用急,目前李太傅和趙雲將軍還沒有迴來,所以這件事情也不能下定結論。”


    “李易都接受大唐和大秦帝國的侯位了,為什麽還不能下結論?法正大人,你別一拖再拖,今天給我們大家一個交代啊。”一精瘦漢子站了起來,憤憤不平的開口道。


    “接受侯位並不能代表什麽,要知道當年懷公也是身兼多國侯位的,難道懷公就是叛國罪人嗎?所以大家不用急著下結論,安靜等消息可好?”


    百姓們雖然感覺法正說的也有道理,但是還是有點不願意就這麽算了。


    精瘦男子很配合法正:“法正大人,你這樣說我們也明白,我們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隻不過是這朝堂上發生什麽,我們也不知道,等消息怕是不知道何年何月去了。”


    薑維疾步上前:“誰說的朝堂上發生什麽百姓也不知道。”


    精瘦漢子疑『惑』的看著薑維:“大人此言何意?”


    薑維也不看精瘦漢子,直接朗聲向百姓開口道:“經過我大蜀朝會的幾次商討,我大蜀決定建立大蜀帝國報,由我大蜀帝國商會和國內民間的各大商會來傳播朝堂上的消息,和前線的戰事,讓大家都了解我大蜀帝國目前的處境和情況。”


    百姓們瞬間就激動起來:“薑維大人此言當真?”


    薑維微笑道:“那是自然,大家自然可以放心。”


    一黑臉男子不屑道:“不還是當官的說了算,有什麽消息自然是當官的想說就說,不想說就不說。”


    薑維也不惱火:“不不不,除了大蜀帝國報,我們還鼓勵其他商會建立報社,同時一切消息都是大家資源共享,這樣大家總相信了吧?”


    一個穿金戴銀的富商臉上有點意動:“那薑維大人,是不是我也可以辦這個什麽報社的啊?”


    薑維搖搖頭:“比較這些報社和我們國家享用的是一個消息渠道,我們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國家消息不會泄『露』。就好像我們國家明天準備吧馬超將軍調迴來,你今天就報出去了,明天『亂』臣賊子路上埋伏馬超將軍,那豈不是危險了?所以我們必須要嚴格審查,如果能通過,當然是可以的。”


    薑維繼續開口道:“除了上麵的那個條件,其次還要有實力,必須要有實力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消息傳給百姓,不然你建立這個報社也是沒用的啊。”


    百姓們都顯得有些歡唿雀躍,以前都是朝臣參政,和百姓根本就無關,但是卻是人百姓也能了解政事了,這樣無疑是極大的調動了百姓的積極『性』。


    薑維看著歡唿雀躍的百姓,雙手上抬,微微一壓:“這些其實隻不過是其中一條罷了,我們還會成立意見收集的部門,俗稱集政堂。”


    “集政堂的意義就是收集民間百姓的意見,和建議,然後從中抽取有用的一部分,進行整改,這樣百姓也能做到真正的參與朝政之中。”


    百姓們聽到了,完全是沸騰了:“皇帝陛下萬歲,我大蜀永世長存。皇帝陛下萬歲,大蜀永世長存…………”


    薑維又抬抬手,這樣百姓更興奮了:“除此之外,能在大蜀官方的集政堂發表看法,如果其看法真確,對我大蜀有用,那麽我大蜀會在大蜀帝國報上報刊,還會署名三次以上在大蜀帝國報刊上留名的百姓可以直接參與朝政之中,一共是十八個名額,等於是百姓們的代表。”


    這一天整個大蜀帝國都沸騰了,所有百姓都興奮了起來,這大蜀帝國報,和大蜀集政堂的成立等於是幫助這些民間的有能力之人打開了一扇通往大蜀朝堂的大門,怎麽能讓其不興奮。


    待百姓全部都離開之後,薑維很有興趣的看了一眼那個差役頭目。


    “這件事情你處理的不錯,叫什麽名字?”


    差役頭目麵對薑維還是有點激動的:“薑維將軍好,我叫陳慶之。”


    薑維也是饒有興致:“哦,為什麽叫我薑維將軍,不是應該叫薑維大人嗎?”


    陳慶之搖搖頭:“不,在我看來,大人在統兵方麵的能力更強,包括諸葛大人,都是特別強大的統兵將領。”


    薑維也是點點頭,他的心其實更在疆場上麵,對於朝政,他雖然處理的也是遊刃有餘,但是還是誌不在此。


    “陳慶之,我看你似乎對統兵作戰極為有興趣,之前有了解過這些嗎?”


    陳慶之搖搖頭:“家中有倆卷太公的兵書,所以對於統兵打仗這一塊了解的也有一些。”


    薑維和其談了一下統兵這一塊的,發現其不僅僅是了解一點,是極為了解,也是“見才起意”:“慶之,我哪裏有幾卷先師的兵書,可有興趣前去一觀?”


    陳慶之也是十分心動,對於諸葛亮的兵書,可以整個大蜀都沒有幾位將領可以拒絕,所以也沒有推遲,直接很開心的點點頭。


    法正看了也是哈哈大笑:“恭喜薑維大人軍中在填大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漢權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揚的風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揚的風采並收藏蜀漢權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