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察隊是撤還是不撤,上頭又開始爭吵了。
郝句幾乎每天都要拉著陶處長去軍務部匯報,有時候是專門給某位頭兒作檢討。陶處長是個能忍得住的人,他給上頭裝孫子,不光為了自己,他要給糾察隊把那個二等功穩下來,二等功穩了,至少還能再拿三個三等功。葉紹洪隻要再拿一個三等功,提幹是穩當穩,糾察隊還有都季誠,再加上陸超看好的曹文先,都等著三等功提幹,不管上頭怎麽擺弄,一定得把最重要的搞下來。
當個處長不容易,頭三腳還沒踢完,就遇上了大陣仗。
葉紹洪陪著四班長去戰區總醫院複查。四班長的傷口處理得不是很理想,胸口老是有茬氣的感覺,身體明顯不如以前了。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四班長還等著退伍迴老家找個漂亮姑娘結婚呢,這要是身體出了大『毛』病,硬條件就沒了。
葉紹洪一直堅持把二等功讓給四班長,就是怕萬一四班長身體恢複不好,有個二等功頂著,也會有好姑娘另眼相看。
總醫院的複查還算順利,大問題沒有,有些小問題,都是醫學上的名詞,葉紹洪聽得一頭蒙,那位跟劉軍醫關係相當不錯的主治醫師給開了個中『藥』處方,還教了葉紹洪怎麽熬『藥』。
這搞的有些複雜了,中西醫大結合這是。
葉紹洪從呂隊長那兒拿了點兒錢,買好了處方裏的草『藥』,每天給四班長熬中『藥』喝。
反正這段時間,糾察隊也不外出執勤了,都季誠和曹文先沒事兒就在練功房練拳踢腿打熬筋骨,他們倆最羨慕葉紹洪身上的純力量型肌肉,每天練到筋疲力盡,躺在練功毯上喘大氣。
也是很能忍的人,有氣沒地兒出,就靠消耗體力,把心裏的鬱悶排出去。
最清閑的人是羽參謀,竟然找了個漂亮的大學講師,談開了戀愛,天天出去約會,葉紹洪除了給四班長熬中『藥』,每天還要去羽參謀的屋子看家打掃衛生。
曲班長和鄧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去軍事監獄看望那位鍾首長,軍事法院宣判沒下來,那位鍾首長指不定就有機會東山再起。
一直拖到年底,軍事法院正式宣判那位鍾首長無期徒刑,地方法院宣判了五個重犯的死刑。
上頭對糾察隊是留是撤,還沒定論,陶處長能得到的迴話,就是兩個字:待定。
陶毅知道了糾察隊要撤銷的消息,請假都懶得請了,跟隊長說,有天大的事兒要去找我哥,必須迴警備區,郝句接了陶毅的電話,唿唿地開著警備車去陸軍學院拉著陶毅,直接去找那位推演命格的大師。
大兇,前途未卜。
陶毅傻眼了,問大師可有什麽解法,大師說:富貴險中求。
說了等於沒說,看來,洪哥的前途要過一道大坎兒了。
陶毅迴了糾察隊,看到葉紹洪正穩穩當當地熬『藥』,腦袋又不會轉圈兒了,糾察隊發生了這麽大的事兒,洪哥怎麽還穩坐釣魚船,沒事人一樣。
“洪哥,你怎麽迴事兒,天都塌下來了,這日子沒法過了,你這熬的哪門子『藥』啊。”陶毅還不知道四班長為救葉紹洪一命胸口挨了一槍的事兒,還以為洪哥肯定是憋在家裏眉頭緊鎖悶頭想轍呢。
“你怎麽跑迴來了?軍校的日子沒法過了?”葉紹洪接過陶毅的幾次電話,陶毅每次跟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他的軍校口頭禪——這日子沒法過了。
“洪哥,不開玩笑,咱們得趕緊想辦法趨吉避兇,糾察隊馬上要完蛋了,這也太媽匹地扯吊蛋了,你跟我說說,最近都有什麽人接近你,男的,女的,要一個不漏,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陶毅對自己的事兒馬馬虎虎,對葉紹洪的事兒,那是十倍百倍的上心。
在陶毅的眼裏,上頭就是在扯吊蛋,糾察隊這立了多少功勞,這麽拉風的單位,誰吃錯『藥』,拿糾察隊開刀,什麽智商這是!
陶毅心裏還有個打算,等葉紹洪這邊沒什麽風險了,就去京城找他老子,三戰區這邊怎麽淨是些二百五,半點兒戰略眼光都沒有。
陶毅在軍校裏上大課,除了那句口頭禪,還很有腦子地用上了“戰略眼光”這四個字,特別常用的詞匯,那些什麽戰術教案,幾乎是每篇必用。
長學問了。
葉紹洪的腦子裏多了“謀略”這兩個字,要想在部隊走得長遠,得講謀略,個人的匹夫之勇,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用兵之道,謀略為上,上兵伐謀。
眼下的糾察隊的困局,就是有些奕棋之人在講謀略,葉紹洪雖然看不出門道,卻知道這裏麵相當有道道。
蕭副司令這些天,有事沒事地就把謝參謀和陸超叫到辦公室,不知在謀劃什麽,衛營長和魏教導也隔三差五地帶著材料去蕭副司令那兒匯報。
魏教導還特意來了糾察隊幾趟,相當有興趣地跟葉紹洪一起熬『藥』。
熬『藥』也是很講究的學問。
魏教導不含糊,細節都不忽視,真的是跟葉紹洪學熬『藥』。
葉紹洪其實是照葫蘆畫瓢,有不懂的就去問劉軍醫。
挺有意思地,一向忙地一塌糊塗地糾察隊真的閑下來了,外出執勤也就應付差事一樣,出去轉一圈兒就迴來了,留置室一直空著,就算見到了軍容不整地,也都是當麵指出來,糾正一下,然後放行,不再大陣仗地往迴帶人。
晚上的時間,就不出去查夜了。
這也是陶處長的小計策,有意讓各部隊那些稀拉兵出來溜溜,看看戰區軍務部那邊會怎麽收拾。
別看這麽一個小謀劃,五槐市街麵上的稀拉兵多了,很快就有人把消息遞上去了。
“糾察隊幹什麽去了,滿街的稀拉兵沒人管,這成什麽樣子!”戰區軍務部每周周一的碰頭會上,第一個拿出來議的議題就是軍人作風問題。
軍人作風是大問題,當兵的沒個當兵的樣子,肯定不行,糾察隊不能撤,軍車的管理也不能鬆懈。
會上,意見差不多統一了,剩下的問題,就是具體怎麽『操』作了。
怎麽『操』作,又有人開始弄鬼,不能讓糾察隊的權限過大,經費也不要給的太多,立足於花小錢辦大事兒。
郝句幾乎每天都要拉著陶處長去軍務部匯報,有時候是專門給某位頭兒作檢討。陶處長是個能忍得住的人,他給上頭裝孫子,不光為了自己,他要給糾察隊把那個二等功穩下來,二等功穩了,至少還能再拿三個三等功。葉紹洪隻要再拿一個三等功,提幹是穩當穩,糾察隊還有都季誠,再加上陸超看好的曹文先,都等著三等功提幹,不管上頭怎麽擺弄,一定得把最重要的搞下來。
當個處長不容易,頭三腳還沒踢完,就遇上了大陣仗。
葉紹洪陪著四班長去戰區總醫院複查。四班長的傷口處理得不是很理想,胸口老是有茬氣的感覺,身體明顯不如以前了。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四班長還等著退伍迴老家找個漂亮姑娘結婚呢,這要是身體出了大『毛』病,硬條件就沒了。
葉紹洪一直堅持把二等功讓給四班長,就是怕萬一四班長身體恢複不好,有個二等功頂著,也會有好姑娘另眼相看。
總醫院的複查還算順利,大問題沒有,有些小問題,都是醫學上的名詞,葉紹洪聽得一頭蒙,那位跟劉軍醫關係相當不錯的主治醫師給開了個中『藥』處方,還教了葉紹洪怎麽熬『藥』。
這搞的有些複雜了,中西醫大結合這是。
葉紹洪從呂隊長那兒拿了點兒錢,買好了處方裏的草『藥』,每天給四班長熬中『藥』喝。
反正這段時間,糾察隊也不外出執勤了,都季誠和曹文先沒事兒就在練功房練拳踢腿打熬筋骨,他們倆最羨慕葉紹洪身上的純力量型肌肉,每天練到筋疲力盡,躺在練功毯上喘大氣。
也是很能忍的人,有氣沒地兒出,就靠消耗體力,把心裏的鬱悶排出去。
最清閑的人是羽參謀,竟然找了個漂亮的大學講師,談開了戀愛,天天出去約會,葉紹洪除了給四班長熬中『藥』,每天還要去羽參謀的屋子看家打掃衛生。
曲班長和鄧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去軍事監獄看望那位鍾首長,軍事法院宣判沒下來,那位鍾首長指不定就有機會東山再起。
一直拖到年底,軍事法院正式宣判那位鍾首長無期徒刑,地方法院宣判了五個重犯的死刑。
上頭對糾察隊是留是撤,還沒定論,陶處長能得到的迴話,就是兩個字:待定。
陶毅知道了糾察隊要撤銷的消息,請假都懶得請了,跟隊長說,有天大的事兒要去找我哥,必須迴警備區,郝句接了陶毅的電話,唿唿地開著警備車去陸軍學院拉著陶毅,直接去找那位推演命格的大師。
大兇,前途未卜。
陶毅傻眼了,問大師可有什麽解法,大師說:富貴險中求。
說了等於沒說,看來,洪哥的前途要過一道大坎兒了。
陶毅迴了糾察隊,看到葉紹洪正穩穩當當地熬『藥』,腦袋又不會轉圈兒了,糾察隊發生了這麽大的事兒,洪哥怎麽還穩坐釣魚船,沒事人一樣。
“洪哥,你怎麽迴事兒,天都塌下來了,這日子沒法過了,你這熬的哪門子『藥』啊。”陶毅還不知道四班長為救葉紹洪一命胸口挨了一槍的事兒,還以為洪哥肯定是憋在家裏眉頭緊鎖悶頭想轍呢。
“你怎麽跑迴來了?軍校的日子沒法過了?”葉紹洪接過陶毅的幾次電話,陶毅每次跟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他的軍校口頭禪——這日子沒法過了。
“洪哥,不開玩笑,咱們得趕緊想辦法趨吉避兇,糾察隊馬上要完蛋了,這也太媽匹地扯吊蛋了,你跟我說說,最近都有什麽人接近你,男的,女的,要一個不漏,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陶毅對自己的事兒馬馬虎虎,對葉紹洪的事兒,那是十倍百倍的上心。
在陶毅的眼裏,上頭就是在扯吊蛋,糾察隊這立了多少功勞,這麽拉風的單位,誰吃錯『藥』,拿糾察隊開刀,什麽智商這是!
陶毅心裏還有個打算,等葉紹洪這邊沒什麽風險了,就去京城找他老子,三戰區這邊怎麽淨是些二百五,半點兒戰略眼光都沒有。
陶毅在軍校裏上大課,除了那句口頭禪,還很有腦子地用上了“戰略眼光”這四個字,特別常用的詞匯,那些什麽戰術教案,幾乎是每篇必用。
長學問了。
葉紹洪的腦子裏多了“謀略”這兩個字,要想在部隊走得長遠,得講謀略,個人的匹夫之勇,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用兵之道,謀略為上,上兵伐謀。
眼下的糾察隊的困局,就是有些奕棋之人在講謀略,葉紹洪雖然看不出門道,卻知道這裏麵相當有道道。
蕭副司令這些天,有事沒事地就把謝參謀和陸超叫到辦公室,不知在謀劃什麽,衛營長和魏教導也隔三差五地帶著材料去蕭副司令那兒匯報。
魏教導還特意來了糾察隊幾趟,相當有興趣地跟葉紹洪一起熬『藥』。
熬『藥』也是很講究的學問。
魏教導不含糊,細節都不忽視,真的是跟葉紹洪學熬『藥』。
葉紹洪其實是照葫蘆畫瓢,有不懂的就去問劉軍醫。
挺有意思地,一向忙地一塌糊塗地糾察隊真的閑下來了,外出執勤也就應付差事一樣,出去轉一圈兒就迴來了,留置室一直空著,就算見到了軍容不整地,也都是當麵指出來,糾正一下,然後放行,不再大陣仗地往迴帶人。
晚上的時間,就不出去查夜了。
這也是陶處長的小計策,有意讓各部隊那些稀拉兵出來溜溜,看看戰區軍務部那邊會怎麽收拾。
別看這麽一個小謀劃,五槐市街麵上的稀拉兵多了,很快就有人把消息遞上去了。
“糾察隊幹什麽去了,滿街的稀拉兵沒人管,這成什麽樣子!”戰區軍務部每周周一的碰頭會上,第一個拿出來議的議題就是軍人作風問題。
軍人作風是大問題,當兵的沒個當兵的樣子,肯定不行,糾察隊不能撤,軍車的管理也不能鬆懈。
會上,意見差不多統一了,剩下的問題,就是具體怎麽『操』作了。
怎麽『操』作,又有人開始弄鬼,不能讓糾察隊的權限過大,經費也不要給的太多,立足於花小錢辦大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