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商業局就通知下麵的公司經理來局裏開會,主要就是事先匯報一下各公司的現狀和發展的設想,胡理芬的目的就是要作為下次縣裏會議的預演。
這些公司的經理一般都是以前部門的小頭目,或是在外麵搞采買銷售的業務員,根本就沒有做部門領導的基本素質。聽到商業局要開會,一個個頭都大了,腦子靈活的就帶個有文化、能說的人,那也就是相當於後來的秘書吧。
胡理芬和商業局的另外兩個副局長坐在主席台上,下麵的經理和帶來的人坐在下麵,胡理芬說了開會的意圖:“因為下周縣裏要召開縣直各公司的負責人會議,有的人到我這裏來問辦法,我今天找大家來就是要先聽聽你們的匯報,看看你們究竟是怎樣在組織公司的經營。”
副局長在旁邊說:“那就按照現在坐的位子順序從左往右說吧。”
第一個就是生資公司的經理,首先做了自我介紹:“我姓羅,名叫誌新,是生資公司的經理。”
有人聽了就暗地裏笑話,因為鬆河本地貶損人不中用就說“騾子形”,一想到這個諧音,當然就笑起來了。但是因為局領導在上麵坐著,誰也不敢笑出聲來。胡理芬她們也看見了,都沒有出聲,在心裏就知道了這些負責人的素質不怎樣。
羅經理說他們辦公司這幾年來的情況,做法是能說出來,就是沒有數據。另一個副局長就插話說:“你們在匯報的時候,第一是要把數據弄清楚、說明白,你們如果是像上級領導作報告一樣,隻說些抽象的條條、套話,那人家聽了還是不知道你們公司的經營效果怎麽樣。”
聽副局長這麽一說,大家就有些緊張了,那個正在說話的羅經理頭上已經有了細密的汗水。
他就解釋說:“我把我們公司的主管帶來了,我講完了他幫我補充吧。”胡理芬她們也沒有表示可否。
他說完後,他帶來的主管就接著說了他們公司的經營效益,大家聽了覺得生資公司確實是不得了,難怪他們在街麵上蓋這麽大的樓呢!
有了生資公司的教訓,下一個匯報的就是金屬公司。大家都知道金屬公司就是以前物資局的一個科室,他們主要是經營鋼材。金屬公司發言很有條理性,首先說他們在原來物資局科室的基礎上,怎樣設置公司內的采購、運輸、倉儲、銷售和記賬等部門的結構。讓大家一聽就知道,他們是把物資局的那一套繼承下來了。不同的是,他們現在不僅僅是駐漢辦,還有輻射到省內外一些有鋼材生產的城市,這樣就能積少成多,源源不斷把能購買到的金屬材料弄迴來,滿足本縣工農業生產的需要。接著他就具體地列出了一大串數據,來說明他們是怎樣為建築行業購迴來建築用材,為燈泡廠購迴製作燈泡用的鎢絲,還為白雲邊酒廠擴建買迴來工字鋼和板材的。
胡理芬她們聽了就一一記下了他們的這些做法和數據,金屬公司說完以後,經理就要迴收公司接著說,當然就打亂了這個從左到右的順序。金屬公司的經理就解釋說:“因為迴收公司是我們下麵新設的一個公司,所以他們的公司大家都還不很熟悉,隻有接在我們後麵說,才不用怎麽解釋。”
胡理芬她們局領導就點頭同意了,迴收公司的經理是金屬公司的一個辦事員,派去任公司經理的。
他說:“我們公司是剛剛成立的,本來原來是在金屬公司裏麵,因為在外麵采辦業務的人迴來反映說,現在外麵有很多鋼鐵廠原料不足,希望搞鋼材采辦的人幫他們弄些廢舊鋼材來抵換,這樣我們金屬公司才開始注重收集廢舊鋼鐵的。”
胡理芬追問說:“那你們現在為什麽要把這個迴收的事情分出來呢?”
那個經理迴答說:“因為我們原有的場地不夠用,人員也混在金屬公司裏不專業,所以總經理就要我們分出來單幹了。”
副局長示意迴收公司的經理繼續匯報,他就接著把他們的想法和做法詳細地介紹了一下。原來他們有個公司的牌子、場地和專用的資金。人員就是幾個主管業務的專業人員,其他就是全城區各個廢舊物資迴收點,現在準備延伸到各個鄉政府的集鎮,也就是把全縣各地的廢舊物品迴收點全部組織起來。
迴收公司的經理也說了一些數據:迴收廢舊鋼鐵多少噸,金屬公司運出去換迴鋼材多少噸;廢舊棉絮、紙張以及其他廢品迴收多少噸,利潤分別是多少萬元等等。
胡理芬聽了這兩個公司的介紹後,覺得很受啟發,就說:“金屬公司雖然是在物資局的基礎上建立的,但是他們能夠根據市場的需要和變化,思考擴大他們的經營範圍,這是值得我們大家借鑒和學習的。”
後麵其他剩下的一些公司都作了匯報,總的來說,商業局成立以來成績是很明顯的。胡理芬先要主管商業經營的副局長做總結,再由主管組織的副局長說內部管理要求。
最後胡理芬對於今天經理們的迴報做了一個大致的評價,並且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
胡理芬說:“我們現在是在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要求下,做商業經營的工作,所以我們就要大張旗鼓地幹出各自公司的特點來,不要隻把想法局限在以前國家計劃經濟的時代,而應該要把眼光盯在市場上,像金屬公司就做得很好。”
“再就是要抓好公司內部的管理,堅決不準搞幾本賬,不準搞吃裏扒外。比如搞以業務員為中心的自我運轉,這是我們從物資局那個時候就堅決反對的,一旦發現就嚴懲不貸。”
“大家一定要銘記,我們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搞社會主義,所以不能以公司的名義搞損公肥私的勾當!”
散會前主管組織的副局長強調說:“你們迴去以後,要把今天的匯報整理好,到了縣裏會上匯報,每個人不要超過十五分鍾,長了就沒有人聽了,隻說緊要的,不說沒用的話。”
會議開了一整天,大家都好像上了一年學一樣,很累很疲倦但是也很有收獲。
這些公司的經理一般都是以前部門的小頭目,或是在外麵搞采買銷售的業務員,根本就沒有做部門領導的基本素質。聽到商業局要開會,一個個頭都大了,腦子靈活的就帶個有文化、能說的人,那也就是相當於後來的秘書吧。
胡理芬和商業局的另外兩個副局長坐在主席台上,下麵的經理和帶來的人坐在下麵,胡理芬說了開會的意圖:“因為下周縣裏要召開縣直各公司的負責人會議,有的人到我這裏來問辦法,我今天找大家來就是要先聽聽你們的匯報,看看你們究竟是怎樣在組織公司的經營。”
副局長在旁邊說:“那就按照現在坐的位子順序從左往右說吧。”
第一個就是生資公司的經理,首先做了自我介紹:“我姓羅,名叫誌新,是生資公司的經理。”
有人聽了就暗地裏笑話,因為鬆河本地貶損人不中用就說“騾子形”,一想到這個諧音,當然就笑起來了。但是因為局領導在上麵坐著,誰也不敢笑出聲來。胡理芬她們也看見了,都沒有出聲,在心裏就知道了這些負責人的素質不怎樣。
羅經理說他們辦公司這幾年來的情況,做法是能說出來,就是沒有數據。另一個副局長就插話說:“你們在匯報的時候,第一是要把數據弄清楚、說明白,你們如果是像上級領導作報告一樣,隻說些抽象的條條、套話,那人家聽了還是不知道你們公司的經營效果怎麽樣。”
聽副局長這麽一說,大家就有些緊張了,那個正在說話的羅經理頭上已經有了細密的汗水。
他就解釋說:“我把我們公司的主管帶來了,我講完了他幫我補充吧。”胡理芬她們也沒有表示可否。
他說完後,他帶來的主管就接著說了他們公司的經營效益,大家聽了覺得生資公司確實是不得了,難怪他們在街麵上蓋這麽大的樓呢!
有了生資公司的教訓,下一個匯報的就是金屬公司。大家都知道金屬公司就是以前物資局的一個科室,他們主要是經營鋼材。金屬公司發言很有條理性,首先說他們在原來物資局科室的基礎上,怎樣設置公司內的采購、運輸、倉儲、銷售和記賬等部門的結構。讓大家一聽就知道,他們是把物資局的那一套繼承下來了。不同的是,他們現在不僅僅是駐漢辦,還有輻射到省內外一些有鋼材生產的城市,這樣就能積少成多,源源不斷把能購買到的金屬材料弄迴來,滿足本縣工農業生產的需要。接著他就具體地列出了一大串數據,來說明他們是怎樣為建築行業購迴來建築用材,為燈泡廠購迴製作燈泡用的鎢絲,還為白雲邊酒廠擴建買迴來工字鋼和板材的。
胡理芬她們聽了就一一記下了他們的這些做法和數據,金屬公司說完以後,經理就要迴收公司接著說,當然就打亂了這個從左到右的順序。金屬公司的經理就解釋說:“因為迴收公司是我們下麵新設的一個公司,所以他們的公司大家都還不很熟悉,隻有接在我們後麵說,才不用怎麽解釋。”
胡理芬她們局領導就點頭同意了,迴收公司的經理是金屬公司的一個辦事員,派去任公司經理的。
他說:“我們公司是剛剛成立的,本來原來是在金屬公司裏麵,因為在外麵采辦業務的人迴來反映說,現在外麵有很多鋼鐵廠原料不足,希望搞鋼材采辦的人幫他們弄些廢舊鋼材來抵換,這樣我們金屬公司才開始注重收集廢舊鋼鐵的。”
胡理芬追問說:“那你們現在為什麽要把這個迴收的事情分出來呢?”
那個經理迴答說:“因為我們原有的場地不夠用,人員也混在金屬公司裏不專業,所以總經理就要我們分出來單幹了。”
副局長示意迴收公司的經理繼續匯報,他就接著把他們的想法和做法詳細地介紹了一下。原來他們有個公司的牌子、場地和專用的資金。人員就是幾個主管業務的專業人員,其他就是全城區各個廢舊物資迴收點,現在準備延伸到各個鄉政府的集鎮,也就是把全縣各地的廢舊物品迴收點全部組織起來。
迴收公司的經理也說了一些數據:迴收廢舊鋼鐵多少噸,金屬公司運出去換迴鋼材多少噸;廢舊棉絮、紙張以及其他廢品迴收多少噸,利潤分別是多少萬元等等。
胡理芬聽了這兩個公司的介紹後,覺得很受啟發,就說:“金屬公司雖然是在物資局的基礎上建立的,但是他們能夠根據市場的需要和變化,思考擴大他們的經營範圍,這是值得我們大家借鑒和學習的。”
後麵其他剩下的一些公司都作了匯報,總的來說,商業局成立以來成績是很明顯的。胡理芬先要主管商業經營的副局長做總結,再由主管組織的副局長說內部管理要求。
最後胡理芬對於今天經理們的迴報做了一個大致的評價,並且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
胡理芬說:“我們現在是在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要求下,做商業經營的工作,所以我們就要大張旗鼓地幹出各自公司的特點來,不要隻把想法局限在以前國家計劃經濟的時代,而應該要把眼光盯在市場上,像金屬公司就做得很好。”
“再就是要抓好公司內部的管理,堅決不準搞幾本賬,不準搞吃裏扒外。比如搞以業務員為中心的自我運轉,這是我們從物資局那個時候就堅決反對的,一旦發現就嚴懲不貸。”
“大家一定要銘記,我們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搞社會主義,所以不能以公司的名義搞損公肥私的勾當!”
散會前主管組織的副局長強調說:“你們迴去以後,要把今天的匯報整理好,到了縣裏會上匯報,每個人不要超過十五分鍾,長了就沒有人聽了,隻說緊要的,不說沒用的話。”
會議開了一整天,大家都好像上了一年學一樣,很累很疲倦但是也很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