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斌他們迴到縣裏,坐在辦公室專門總結幾個月來的做法和經驗,還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問題,完成後就把這個總結交給關興看。


    關興看了就說:“第一是要簡練,如果要你們麵對參觀的人做介紹的話,你們能不能不看稿子說出來;第二是要別人一看一聽就能記住,因為你們今天做的、說的,就是以後大家都要照著去做的;第三就是要像條款式,要學中央文件那樣搞成幾條。”


    劉文斌聽了關興的要求,迴去後又組織工作組的人在一起修改。長學說:“就憑我們幾個人還不行,還要請計委或是辦公室能寫東西的人幫忙,因為我們隻知道大致的做法,不知道怎樣把它弄成像十六字方針那樣子的東西。”


    長學的話一下子就提醒了劉文斌,因為他知道當時計委和縣委向荊州廖主任匯報的時候,也是不狠簡練,這十六字方針還是廖主任在總結會上直接說出來的。那就是說,領導想的就是一看就懂、一聽就會的那種東西。


    於是,劉文斌就讓大家逐條逐條的歸納、精簡,盡量把話說得明白、精確、好記。


    最後形成的文字就是十二條:


    一、注重發動群眾,全麵了解情況。


    二、整理群眾意見,鼓勵群眾建議。


    三、重選隊裏幹部,製訂規章製度。


    四、人勞比例分田,張榜公布方案。


    五、分包田地到戶,合理調整優劣。


    六、統籌安排農具, 耕牛到戶到組。


    七、國家計劃不變,按田分配物資。


    八、提倡互幫互助,解決生產困難。


    九、幹部分為主次,記工主次有別。


    十、上繳稅費到戶,不搞統購平調。


    十一、堅持集體所有,鼓勵自主流通。


    十二、幹部每年評選,要搞五雜八姓。


    劉文斌再把修改好了的稿子交給關興看,關興就說:“這個是很簡練了,但是你們先前的總結和這個配著就很好了。總結拿在你們的手上,可以作為向公社幹部和各級各部門介紹的一個講話稿,而現在這十二條就讓辦公室給你們打印出來,拿到別人來參觀的現場,作為宣傳單發給他們,因為大隊和生產隊的幹部一般文化水平不高,而且他們也不願意看那些長篇大論的文章,像你們歸納的條款就很明白,而且還容易做。”


    關興看到劉文斌他們已經準備就緒了,就要辦公室發文通知,要求在夏收結束以後,各公社與八寶公社聯係,分期分批組織大隊和生產隊的幹部,到龜嘴大隊去參觀學習。


    八寶公社接到通知後,立即就選派了更加強有力的幹部,到龜嘴大隊協助工作組和大隊做準備工作,因為一旦其他公社參觀的來了,大隊要怎麽接待,那是個更加具體的事情。


    就在各公社組織到龜嘴大隊參觀的時候,荊州地委也組織召開了一次計委工作委員會議,關興帶著劉文斌他們撰寫的總結去參加了會議。


    在會上,廖主任首先就把以前他受省委陳書記的委托,到鬆河縣去察看的情況說了一下,並且強調說:“鬆河縣的試驗是成功的,與全國各地報道的試驗是一致的、吻合的。”


    接著地委熊副書記說:“今天這個會議就是讓朱關興同誌,向大家詳細介紹這個試驗的全部情況的,他介紹完以後,其他縣區可以把你們的試驗交流一下。”


    關興就按照廖書記和熊副書記的要求,把鬆河縣這兩年來兩次試驗研究的情況做了介紹。並且說:“這兩年的試驗是不同的,第一年重在解決特殊地區的種植和養殖的問題,第二年主要是解決落後生產隊的困難。但是這兩次試驗都是圍繞廖書記總結的十六字方針進行的。”


    廖書記又進一步把他總結的十六字方針加以解釋,反複強調:“我們現在進行改革試點,不是搞小農經濟或者是小生產,而是在集體經濟的基礎上,堅持國家計劃為主的公有製生產。”


    接著要求其他縣區進行交流,各縣的計委主任都還有觀望的心理,怕與上麵的政策有不吻合的地方。


    熊副書記說:“你們要堅持多看報、多學習,現在全國都在進行試點,哪個不主動參與研究試驗,哪個的思想就要掉隊、行動就要落後。如果你們覺得不相信,可以派縣裏的領導幹部到鬆河去看看。我和廖書記是親眼目睹了,你們去看了就會改變你們的想法的。”


    會議結束後,首先是公安縣的計委主任,就與關興聯係說:“我們兩個縣是隔壁,我們的鄭河公社就是與你們的龜嘴大隊挨著,我迴去以後向書記匯報,馬上就帶人到你們那去參觀學習。”關興一邊答應著要他隨時聯係。


    迴到縣裏,關興就找劉文斌詢問:“這段時間你接待了各公社來參觀的人,他們看了以後有什麽反應?”


    劉文斌說:“看了的人都說很好,認為無論是落後的生產隊還是中等的生產隊,都隻有像這樣子才能調動社員群眾的積極性,生產隊的經濟發展才有出路。以前隻是做了山地和丘陵的試點,像這樣把大片的平原農田分包還不敢搞。”


    “他們的顧慮是什麽?不敢搞是怕把生產隊搞亂了,還是怕上麵找他們的麻煩呢?”關興問。


    劉文斌迴答說:“可能這兩者都有吧,如果是搞不好那就要涉及到社員群眾吃飯穿衣的大問題。”


    “通過你的了解,他們迴去以後會怎麽對待這事呢?”關興進一步詢問說。


    “他們覺得山地和丘陵改造是沒有什麽思想負擔,現在看了龜嘴大隊的改造很成功,就準備迴去後也對落後的生產隊進行試點,如果秋季分包以後沒有問題,那麽到冬季再分包一批生產隊。”劉文斌匯報說。


    關興覺得這樣分幾步走是個辦法,就想到:分包單幹就按照這種分步走的法子,要在幹部和社員自願地基礎上進行,不能搞強製性,不能搞一刀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