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情開展起來以後,就是一個監督落實的問題。關興估計從公社落實到大隊、到生產隊,再到社員肯定有一個思想轉彎的過程。因為一般社員他們是怕冒風險的,以前進入人民公社的時候,是怕入了社種不好田,沒飯吃;入了社呐,感覺有了依靠,隻要每天出工,隊裏就會分糧食,也不要自己操心了,所以現在可能聽說要和生產隊分離,又會有人可能怕以後沒有人管他們的生活,不願意參與種植果樹和養殖魚蝦的工作。


    於是,關興就和雷主任商量,由辦公室起草文件,要求農林水部門和相關公社要組織一些臨時工作組,到凡是涉及果樹種植和水產養殖的生產隊去,向社員群眾做宣傳,並且要按照實際情況,把政策落實到人、到田塊、山地,落實到每個社員家庭,再才是技術員進生產隊,直接指導生產的技術。


    臨時工作組就是不要長期住在那裏,隻是按照宣傳動員、落實啟動、監管指導的程序,按時派人去負責落實。並且對於分離出去的種植、養殖戶還要成立新的生產機構,比如第幾果樹種植隊、養殖隊,這樣上麵的縣直部門才能進行對口支持、管理和指導,這樣就解決了社員害怕沒人管的心理。


    這些事情做完了以後,關興就要馬副主任按照地區的分布把計委的人分派下去,了解各地落實行動的情況,每周一匯總。


    到了六月初,各地、各公社反映上來的情況都很好,生產隊比以前更有了積極性和活力,因為現在雖然勞動力相應的減少了,但是各生產隊的新生勞動力又補上了,而且各個生產隊基本都有了抽水機、脫粒機、拖拉機,很多以前靠人挑肩扛的事情,都不需要出死力了。


    再就是縣裏明確規定,隻要完成公糧水費,其他剩餘的農產品都由生產隊自己掌握分配,大隊和公社再不能無故調配生產隊的農副產品了,這樣就讓生產隊再也沒有怕戴上瞞產私分這樣的帽子了。


    現在縣裏基本不需要給落後的生產隊提供返銷糧,自由市場一年到頭都能自由買賣,所以除了縣裏城區、集鎮還有少數商品比如蜂窩煤實行票證外,其他鄉村集鎮完全不需要票證來保證供應了。


    關興就把從去年到現在的這一係列政策和工作的方式與進展寫成一篇大的文章,題目就是以前省裏的那個課題:《分包單幹中如何處理集體和個人的利益、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他從為什麽要分包單幹、就目前而言,有哪些行業、方麵需要分包單幹、分包單幹怎樣處理集體和個人利益的關係、分包單幹怎樣落實監督和管理等方麵,分別詳述了鬆河縣的研究試驗過程,首先在縣革委會主要領導中宣讀、講解,請大家圍繞這篇研究文章提意見,因為這是省委下達的研究試驗課題,也就是以關興為主、全體革委會成員必須要參與的。


    有的人就提出:“說分包可以,如果說單幹是不是有些不合適。因為早幾年就是因為包產到戶、分田單幹被批評的。”


    還有人說:“我們現在才開始把種植和養殖的社員從生產隊分離出來,究竟以後會發展成什麽樣子,誰也預料不到呐,是不是不慌拿出來說?如果到時候試驗失敗了,那誰來承擔這個責任呢?”


    關興邊聽邊做記錄,聽了大家的意見,關興就解釋說:“首先我們在製訂這一些政策的時候,是不是從我們縣裏的實際情況來的?第二,這一些政策和決議在我們自己看來是不是合理的?第三,現在我們向群眾做宣傳、指導他們實行的時候,他們有沒有抵觸、反感的情緒?第四,現在我們的社員群眾已經進入到了實際生產的階段,他們遇到什麽問題沒有?”


    關興把這幾個問題一提出來,大家思考了一下說:“好像這些都不存在,這次的研究試驗好像很順利。”


    關興就說:“我們去年是不是學習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那篇文章嗎?其實,我們現在通過調查實際情況,提出解決方案和政策,就是從理論上做研究,現在我們把這些解決方案和政策落實下去,就是讓實踐來檢驗我們的研究和試驗是不是合理的,如果是合理的它就能站得住腳,能站得住腳就說明它現在經過實踐檢驗是正確的。”


    大家聽了關興的這一段推理、闡述,覺得再也沒有什麽疑問提出來了。雷主任說:“剛才朱主任闡述我們這次的研究試驗過程,說明我們的研究試驗是合理的,也就是經過實踐檢驗是正確的。我完全讚成朱主任的評價,而且我也迴想了我自從參加工作以來的經曆,我感到:凡是符合社員群眾利益的事情就好實行,工作的效果也就很好,比如我們搞多種經營、搞鄉鎮企業等等,雖然上麵沒有明確的指示,可是我們搞成功了,我們縣裏的經濟發展了,現在社員群眾有飯吃、有錢用了,這能不能說是是經過實踐檢驗了的真理呢?”


    大家聽了紛紛點頭同意,關興就帶頭鼓起掌來。關興最後說:“我們今天這個會議開得很好,實際上就是我們全體革委會成員都在參與這篇文章的寫作,我想在文章的署名上用‘鬆河縣革委會’的名義行不行?”


    雷主任說:“這個文章是你寫的,怎麽能用集體的名義呢?再一個說用集體的名義又有什麽好處呢?”


    關興說:“首先我隻是做了一個牽頭、執筆的事,真正商討、研究、決策、試驗都是大家在做,所以完全應該用我們革委會集體的名義,再則用集體的名義署名會讓省裏覺得更加可信,因為隻有縣革委會集體參與,這樣大的課題實驗才有說服力。”


    大家雖然對寫文章不很明白,但是關興說的道理大家都能接受,究竟上麵對這篇文章怎麽看那是一迴事,但是研究試驗工作是大家做的,取得這一研究試驗的成果就是順理成章的。


    會議結束後,關興再次把文章修改定稿後,就交給辦公室謄寫打印出來,發給每個革委會成員一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