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到了北京站,下車後關興也不知道方向。就向出站口負責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詢問,去中央黨校的路徑。


    那個工作人員說:“我也不是很清楚,你到對麵的公交站去問公交售票員吧。”


    售票員告訴他:“現在沒有直接到中央黨校的公交車,你必須要先坐到頤和園,再換乘就可以到了。”


    關興按照售票員的指引,坐車到頤和園就用了快兩小時,他真正感到了北京城之大。到了頤和園站,他就看到公交站牌上寫的中央黨校站名了。


    等他到了黨校辦好手續,已經是下午兩點多鍾了,肚子有點餓,但是還得要到宿舍區把床鋪搞定才行。


    找到了分配的宿舍,進去一看是個四人間,裏麵已經有了一個學員入住了,一打聽才知道是湖南黨校派來的。


    關興就自報家門介紹了自己,那個湖南來的就很高興地說:“咧個好哇,我們就算是老鄉哇!我叫趙光明,你就叫我老趙吧。”關興聽他湖南口音很明顯,說明這個人是個很實在的。


    關興就又看了他一眼說:“你多大了,我怎麽好叫你老趙呢?”


    “我的年紀還不是很大,但是總比你大吧,我看你還不到三十歲吧,我馬上就要滿四十五了呐,是不是可以叫我老趙?”趙光明說。


    關興點頭同意了,就說:“你吃飯沒有?現在食堂不知道還有沒有飯吃?”


    老趙說:“我是昨兒來的,到食堂也才吃了一頓飯,你最好是自己去看看,我也不清楚。”


    關興聽了就連忙把行李放在老趙的對麵鋪上,說:“那我先去看看,你沒事的話,領我去好嗎?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就一起出去外麵找點吃的。”


    老趙聽了就答應著下了床,帶著關興往食堂去。進食堂一看人都沒有,因為人家做晚餐還沒有到時間。關興隻好與老趙出黨校大門,到外麵去找吃的。


    這裏屬於海澱區,但是走在街上給人的感覺不會比鬆河縣城強多少,離街道不遠就是農田,還能看到在田裏勞動的社員。


    來到一家小吃店,關興邊點吃的邊與店主人聊天:“你們這裏還是北京市嗎?怎麽好像到了鄉村了?”


    店主人說:“你說的沒有錯,北京城就是以前的城門內為界,我們這裏叫著海澱區四季青人民公社,雖然還是北京市管,但是一個是城裏一個是鄉下。”


    關興和老趙聽了都不敢再說話,先前來的時候覺得到北京來學習是很不得了的事情,現在才知道學習的地方還是在鄉村的人民公社裏。


    吃了東西關興就覺得有了精神,就和老趙商量在這周邊看看。老趙說:“這裏有什麽看的呢?這裏不會比我長沙強多少,那和你們武漢完全不能比呐。”


    關興就問:“那說明你到我們武漢去過是不是?”


    “是啊,我怎麽沒有去過呢?我就是在武漢上的大學呐。”老趙迴答說。


    關興一聽就來了興趣,問:“那你的母校是武漢的什麽學校?”


    “中南政法學院啊,你看我畢業以後就分迴到湖南省黨校,一直到現在。”老趙有些不想說的語氣。


    關興說:“哎呀,那我們倆還是校友呐。隻不過你是早先考試上的學,我是推薦上的學。”老趙和關興越說越親近了。


    到了第二天,宿舍又來了兩個學員,一個是江西的,一個是安徽的。可能學校就是有意思的把幾個南方來的學員分在一起住的,因為大家都有很濃重的方言口音,如果不是一個方言區的話,說話交流肯定是會有明顯障礙的。


    關興他們開班以後,學校把時間安排得很緊,因為都是各省黨校派來學習的,學校要求大家要多看書報,除了課堂上老師講授的內容外,自己還要選看一些書籍,老師都指定了書目的。


    班上有一個學員是北京市黨校的,他叫李誌剛,老師就要他擔任班長,因為他對北京的環境很熟悉。再就是其他班幹部就由學員自己申報,關興說:“我比大家都年輕,就給你們當跑腿的吧。”


    老師看了看關興就說:“那好吧,我們這些人首先就是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既然朱關興同學願意為大家服務的話,那就在班上管生活吧。”其他還有管學習的、管組織的、管宣傳的,和其他學校的班級一個樣子。


    快到周末的時候,有幾個人就私下裏商量,想到公園去玩玩,關興說:“我建議我們上午去天安門看看,下午迴來後再到公園去。”


    大家都同意關興的提議,李誌剛說:“要到天安門廣場去,那還得要早一點,不然的話,往返迴來就很遲了。”


    關興就說:“那你預計一下,我們什麽時候出發比較好呢?”


    李誌剛說:“最好是七點鍾吧,因為這麽多人坐公交的話,有時候就可能擠不上去呐。”


    這話說到了管班的老師那裏,老師就說:“我找學校後勤處問問,看他們能不能幫我們集中聯係一輛車,如果能聯係的話,你們去來就方便了。”


    晚上管班的老師就告訴關興說:“車已經聯係好了,就是附近的公交車抽一班專門到學校來拉你們,迴來的時候他會約定時間去拉你們的。”


    在那個時候,能夠有一趟公交專車把這些學員拉到天安門去,那就算是最好的待遇了。


    第二天關興他們很早就在食堂吃了早餐,有的還多買了幾個包子饅頭,預備就在天安門吃了迴來的。雖然大家都是從各省黨校來的,但是畢竟很多省會城市還不如荊州大呐,那到北京來學習,仍然像是鄉村的學生進縣城讀書一樣,不敢放開手腳去買東西的。


    正如老趙說的那樣,武漢三鎮要比北京大得多,所以關興和老趙就沒有一點不適應的感覺。


    再加上李誌剛作為班長,他對北京是很熟悉的,大家也就與一般剛來北京的人不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