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師聽關興一說,知道調去荊州教育局的事,不隻是隨便說說了,既然先前自己已經在局長麵前答應聽從安排的,那就隻能按照上麵的意圖行事了。
胡老師就對關興說:“那你就向革委會迴話,說我同意組織的安排。”
關興說:“李主任的意思是您如果答應調動,革委會想聽聽您的意見,您走後由誰來接替教育局長比較合適?”
胡老師說:“那就讓縣中學的校長來接替吧,他也是四十多的人,辦事還是比較穩妥的。”
關興繼續說:“您到荊州去工作,是不是有長期在那裏生活的想法呢?”
胡老師說:“這個我還沒有想好呐,因為你們都在這邊,我怕過早作出決定,以後來往不方便。”
“我認為,這個您就不要為我們想得太多,首先是把您倆老的事情安排好。至於我們以後的發展怎樣哪個也說不準的,胡理想他們在鬆河也會越來越好的。”關興說。
胡老師明白了關興的意思,就是說去了荊州最好是把居住問題解決好。而且還要把這個事情在家裏向家人說一聲,讓大家都有個思想準備。
關興迴到革委會把胡老師的意思,向主管教育的副主任和李主任說了,到了下一周荊州的調令就來了,胡局長就在單位與新安排的局長進行了交接,他在鬆河服務二十多年就算是結束了,心裏還有點不舍的感覺。
剛好胡老師去荊州上班不久,武漢關老師給關興打來電話,說要他做好準備,省委黨校已經安排他到北京學習了,一旦通知下來就得要往北京去。
關興就對關老師說:“您說我要做些什麽準備吧,我好提前準備。”
關老師說:“這是我上次講的、省委黨校請你做我們黨校的實踐課教師的事,你要事先向縣革委會領導匯報。再就是你們這次屬於省級黨校教師的理論班,時間大概要三個月。你得要縣革委會領導有個思想準備和工作安排,到時候我會用公函的形式通知你們鬆河縣的。”
關興就說:“好吧,我現在就按照您的吩咐,去向革委會李主任匯報去吧。”
李主任聽了關興的匯報,心裏就有些不情願,說:“他們省委黨校怎麽說調人走就行動呢?商量討論的餘地都沒有。”
關興說:“事情是這樣子的,去年關老師調迴省委黨校以後,就給我來了一個電話,說是請我當黨校的校外聘請的實踐課教師,也就是每年幹部短訓班期間,去武漢講幾節課,不會耽誤現有的工作,所以我也就沒有把這當迴事,也就沒有向您匯報。今年是因為中央黨校剛開班複課,上麵認為要事先培訓省一級的黨校教師,所以今年開學第一批就是培訓省級黨校教師的。”
李主任聽了關興的解釋,知道這事是沒有辦法緩解的。就說:“那就這樣吧,你去北京培訓期間,計委的工作就由馬副主任負責吧,反正你還是我們縣革委會的人嘛。”
關興就說:“就是我走了以後,您們幾位領導的擔子就更加重了。我去了一定會打電話迴來與您聯係的,上麵有什麽新情況我也會及時向您匯報的。”
李主任說:“也是哦,你去了北京,這不就像我們縣裏有個駐京辦事的人一樣嗎?如果我有空的話,還可以抽空去看你的。”
關興迴到家裏又把這事向胡理芬和姆媽說了,胡理芬說:“好啊,你們爺老子都一個個到外麵去了,就把我們幾個娘母子留下來吧。”
他的姆媽聽了胡理芬的話,意思是說,她的爹爹剛調到荊州去,接著你關興又要去北京培訓,那不就把家裏的事情全部丟給了我們娘母子嗎?
翠英就解和說:“關興剛才說,也就是兩三個月的時間,培訓完了還是要迴來的。”
關興聽胡理芬和姆媽這樣說,就不好怎麽參言了,好像一個犯了錯誤的學生坐在椅子上沒有動。
這時胡理芬的姆媽胡嬸來了,進家門看到家裏幾個人不說話的樣子,就問:“親家,怎麽好像有什麽事,見我來了不說話了?”
翠英迴答說:“是這樣子的,關興告訴我們,說過幾天就要到北京去參加一個培訓,時間有兩三個月。這不,我和小胡都在考慮家裏怎麽安排呐。”
胡嬸聽了再轉頭看胡理芬,就知道胡理芬有些不願意,可能是因為娃兒小,工作壓力又大,屋裏屋外一個人很難應付。胡嬸就說:“這是個好事啊,人家好多人想都想不到的事呐。一個男人不出去開會學習,那還有什麽出息呢?你看你們的爹爹說要調到荊州去,我‘嗯等’(荊州說“打嗯等”就是想都沒有想、直接同意的意思)都沒有打,他去了荊州我也不習慣哦,你們說我還不是要慢慢習慣呐。”
胡理芬就說:“我也不是不願意他去的,就是順口說個實情吧。”
翠英也就接著說:“是的,你不要看關興整天在外麵做事,不在家的,可是遇到什麽要緊的事,我們還得要指望他呐,他這一去不就沒個指望了嗎?關和去了武漢,親家去了荊州,現時更好了,關興要到北京去,更遠了,也不怪小胡想不通的!”
胡嬸說:“這個不打緊的,我們不是還有胡理想在嗎?他就不是男娃兒了!”
關興說:“是的,家裏有什麽事就找亮亮他舅舅吧,以前我們在身邊也就沒有麻煩胡理想的,真正他也是會辦事的,以前在前進大隊小學當校長,現在又在鎮裏初中當教導主任,大小也是一個管事的幹部嘛。”想了想又說,“我離開的時候,再向革委會辦公室的主任說一聲,家裏有什麽大事的話,就請他幫忙聯係一下。”
關興這樣一說,幾個女人也就覺得有了著落,翠英就去廚房做飯去了。
夜裏關興就對胡理芬說:“如果中途他要迴武漢講課的話,就事先打個電話給胡理芬,要她把亮亮帶著去武漢相見,那不是挺好的嗎?”
胡理芬聽了就點了點頭,兩人親了親睡下了。
胡老師就對關興說:“那你就向革委會迴話,說我同意組織的安排。”
關興說:“李主任的意思是您如果答應調動,革委會想聽聽您的意見,您走後由誰來接替教育局長比較合適?”
胡老師說:“那就讓縣中學的校長來接替吧,他也是四十多的人,辦事還是比較穩妥的。”
關興繼續說:“您到荊州去工作,是不是有長期在那裏生活的想法呢?”
胡老師說:“這個我還沒有想好呐,因為你們都在這邊,我怕過早作出決定,以後來往不方便。”
“我認為,這個您就不要為我們想得太多,首先是把您倆老的事情安排好。至於我們以後的發展怎樣哪個也說不準的,胡理想他們在鬆河也會越來越好的。”關興說。
胡老師明白了關興的意思,就是說去了荊州最好是把居住問題解決好。而且還要把這個事情在家裏向家人說一聲,讓大家都有個思想準備。
關興迴到革委會把胡老師的意思,向主管教育的副主任和李主任說了,到了下一周荊州的調令就來了,胡局長就在單位與新安排的局長進行了交接,他在鬆河服務二十多年就算是結束了,心裏還有點不舍的感覺。
剛好胡老師去荊州上班不久,武漢關老師給關興打來電話,說要他做好準備,省委黨校已經安排他到北京學習了,一旦通知下來就得要往北京去。
關興就對關老師說:“您說我要做些什麽準備吧,我好提前準備。”
關老師說:“這是我上次講的、省委黨校請你做我們黨校的實踐課教師的事,你要事先向縣革委會領導匯報。再就是你們這次屬於省級黨校教師的理論班,時間大概要三個月。你得要縣革委會領導有個思想準備和工作安排,到時候我會用公函的形式通知你們鬆河縣的。”
關興就說:“好吧,我現在就按照您的吩咐,去向革委會李主任匯報去吧。”
李主任聽了關興的匯報,心裏就有些不情願,說:“他們省委黨校怎麽說調人走就行動呢?商量討論的餘地都沒有。”
關興說:“事情是這樣子的,去年關老師調迴省委黨校以後,就給我來了一個電話,說是請我當黨校的校外聘請的實踐課教師,也就是每年幹部短訓班期間,去武漢講幾節課,不會耽誤現有的工作,所以我也就沒有把這當迴事,也就沒有向您匯報。今年是因為中央黨校剛開班複課,上麵認為要事先培訓省一級的黨校教師,所以今年開學第一批就是培訓省級黨校教師的。”
李主任聽了關興的解釋,知道這事是沒有辦法緩解的。就說:“那就這樣吧,你去北京培訓期間,計委的工作就由馬副主任負責吧,反正你還是我們縣革委會的人嘛。”
關興就說:“就是我走了以後,您們幾位領導的擔子就更加重了。我去了一定會打電話迴來與您聯係的,上麵有什麽新情況我也會及時向您匯報的。”
李主任說:“也是哦,你去了北京,這不就像我們縣裏有個駐京辦事的人一樣嗎?如果我有空的話,還可以抽空去看你的。”
關興迴到家裏又把這事向胡理芬和姆媽說了,胡理芬說:“好啊,你們爺老子都一個個到外麵去了,就把我們幾個娘母子留下來吧。”
他的姆媽聽了胡理芬的話,意思是說,她的爹爹剛調到荊州去,接著你關興又要去北京培訓,那不就把家裏的事情全部丟給了我們娘母子嗎?
翠英就解和說:“關興剛才說,也就是兩三個月的時間,培訓完了還是要迴來的。”
關興聽胡理芬和姆媽這樣說,就不好怎麽參言了,好像一個犯了錯誤的學生坐在椅子上沒有動。
這時胡理芬的姆媽胡嬸來了,進家門看到家裏幾個人不說話的樣子,就問:“親家,怎麽好像有什麽事,見我來了不說話了?”
翠英迴答說:“是這樣子的,關興告訴我們,說過幾天就要到北京去參加一個培訓,時間有兩三個月。這不,我和小胡都在考慮家裏怎麽安排呐。”
胡嬸聽了再轉頭看胡理芬,就知道胡理芬有些不願意,可能是因為娃兒小,工作壓力又大,屋裏屋外一個人很難應付。胡嬸就說:“這是個好事啊,人家好多人想都想不到的事呐。一個男人不出去開會學習,那還有什麽出息呢?你看你們的爹爹說要調到荊州去,我‘嗯等’(荊州說“打嗯等”就是想都沒有想、直接同意的意思)都沒有打,他去了荊州我也不習慣哦,你們說我還不是要慢慢習慣呐。”
胡理芬就說:“我也不是不願意他去的,就是順口說個實情吧。”
翠英也就接著說:“是的,你不要看關興整天在外麵做事,不在家的,可是遇到什麽要緊的事,我們還得要指望他呐,他這一去不就沒個指望了嗎?關和去了武漢,親家去了荊州,現時更好了,關興要到北京去,更遠了,也不怪小胡想不通的!”
胡嬸說:“這個不打緊的,我們不是還有胡理想在嗎?他就不是男娃兒了!”
關興說:“是的,家裏有什麽事就找亮亮他舅舅吧,以前我們在身邊也就沒有麻煩胡理想的,真正他也是會辦事的,以前在前進大隊小學當校長,現在又在鎮裏初中當教導主任,大小也是一個管事的幹部嘛。”想了想又說,“我離開的時候,再向革委會辦公室的主任說一聲,家裏有什麽大事的話,就請他幫忙聯係一下。”
關興這樣一說,幾個女人也就覺得有了著落,翠英就去廚房做飯去了。
夜裏關興就對胡理芬說:“如果中途他要迴武漢講課的話,就事先打個電話給胡理芬,要她把亮亮帶著去武漢相見,那不是挺好的嗎?”
胡理芬聽了就點了點頭,兩人親了親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