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天,縣革委會召開擴大會議,把所屬局委辦的一把手都找來參加,會議的主題就是一個:大家獻計獻策,如何擴大生產、發展經濟。


    關興自從被陳光明同誌叫去問過擴大生產、解決人浮於事的問題後,他也一直在想這個事情,當時說了這麽一個思路,但是真正做起來還是有很多困難的。


    比如要擴大生產就得要有場地、設備,還得要有相應的技術指導,如果沒有錢那就什麽事情都是空談了。


    到了開會的時候,他雖然坐在會場上,但是他的思緒卻又迴到了給漢陽縣寫整改方案、在學校寫文章的情景,他這幾天就天天拿著這些材料和文章在看,在思考。


    會上大家都各抒己見,說了各自的看法。有的認為可以加班加點,把職工分為輪換的班次,這樣既可以讓每個員工輪換工作,也可以提高單位時間的生產效率。有的認為可以讓年齡較大的員工提前休息,隻是在崗位上做些指導,就像師傅帶徒弟一樣,這就是崗位培訓。還有的認為可以讓街道搞一個民兵巡邏的形式,組織一些小組搞街道安全。


    雷副主任聽了覺得大家說的都是比較好的辦法,希望大家聽了迴去做一些試驗性的工作,總結出經驗我們再大範圍推廣。


    就在雷副主任征求各位革委會主任意見的時候,陳光明同誌說:“大家剛才講的都是切實可行的好辦法,那就按照雷副主任的安排,各自迴去做些試驗,再總結經驗推廣實行。但是我想最後讓朱關興同誌,結合他在政法學院和他在漢陽縣實習時的思考,說說他的想法。”


    大家在年初縣裏的擴幹會上,聽過朱關興的講話,知道縣革委會對他是很器重的,就想看看朱關興對這樣的事情有什麽新的見解。


    關興放下手中的材料,就對與會者笑了笑說:“剛才各位領導說的都是身處一線最能解問題的良方,我也沒有什麽更好的良藥,隻是說一點自己這幾個月的幾點思考,如果不對的話,請大家當麵批評。”


    首先關興就說:“我在漢陽縣實習的時候,首先遇到的一個棘手的事,就是漢陽縣的沌口公社的輪窯廠,他們因為製磚的泥土出了問題,製出來的磚坯損毀率在百分之五十。窯廠反映到公社,公社反映到縣裏。”


    “我和主管工業的副主任去公社,公社也沒有辦法,最後我說,我要到實地現場去看看。經我了解,製磚的泥土是一個問題,但是製磚的工人和管理窯廠的幹部也是很大的問題。”


    “後來,我找華中農學院的老師幫我們解決了泥土的問題,公社和縣裏的人就問我,還有什麽隱藏的問題呢?我就把輪窯廠的各層次的幹部搞形式、當老板的現象說了些。我當時就發現,經過這幾年的政治運動,很多幹事的人不願意幹實事了,隻願意動動嘴皮子,說說政治上的道理,就完事了。”


    很多人聽了關興的話,好像覺得有些離題了,因為今天是要解決縣裏人多生產效率低的問題。


    陳同誌就說:“朱關興同誌講的這個例子,我覺得也是影響我們現在人浮於事、生產效率低的一個看不見的現象。請他接著把話講完吧。”


    關興又接著說:“後來,我們又到漢陽縣的各個工廠、企業和公社轉了一圈,結果發現每個地方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這些問題。最嚴重的是奓山的煤礦,含硫較輕的煤供不應求,而含硫重的煤堆積如山,煤礦簡直是寸步難行。還有張灣種蔬菜的生產隊,豐收的時候,供銷社隻要他們訂購的部分,多餘的蔬菜生產隊沒有辦法解決,歉收的時候,黑市菜場的蔬菜價錢很高,但是供銷社收購他們的蔬菜卻既不漲價還要保證訂購的任務。”


    大家聽了就有些摸不著頭腦,雖然這些情況在各個單位身邊都有,那又怎麽與現在這個擴大生產聯係起來呢?


    關興說:“我認為要想解決我們縣裏眼前的問題,大家剛才說的是救急的辦法,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要首先解決單位幹部的思想問題,不能像前幾年那樣搞空頭說教,抓生產不落到實處的方法了;其次是要搞農工商、工工商、工副商經濟聯合體,打破我們現有的生產、銷售的圈子,把生產的範圍擴大,把銷售的方式變換一下;再就是由集體組織一些合作社,把我們城區的服務行業搞得豐富多樣一些。這樣,我們鬆河縣就可能在原來的基礎上,生產規模翻幾番。”


    這次大家聽明白了,朱關興這是站在全縣戰略發展的高度,說明擴大生產、發展經濟的出路。


    陳同誌說:“我曾經單獨和朱關興同誌討論過,他在學校寫的論文我也看過,他剛才說的思路可能就是解決我們現實問題的一個長遠思考,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要放在心裏想想。”頓了頓又說,“聽說他的這篇論文,《湖北日報》作為內參發到省裏的內部刊物上了。我們也想把它印出來,讓大家看看再討論。”


    大家聽了陳主任的話,再迴想關興講的幾條,覺得是應該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才能使局部、行業有個正確的指導方針。


    會後,革委會辦公室又把這次會議的紀要整理成了一個文件,下發到各局委辦和公社一級,題目就是《縣革委會關於擴大生產、發展經濟的意見》,要求各地、各係統、各單位要多想辦法,加強試驗,總結經驗,解決人浮於事的問題,把生產搞上去。


    關興迴到知青安置辦公室,就和餘副主任在一起研究今冬明春,如何把剩下的知青招迴來的事。餘副主任提醒說:“每年春季都有一批國家招生的指標,我看是不是要讓還在知青點上的人多加強學習,準備迎接選拔考試?”


    關興說:“這是下一步我們的工作重點,可以在城區運用文化宮,搞一些短期的文化知識補習班。”


    餘副主任同意這個意見,兩人就把這個想法寫出來上交給了雷副主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