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早吃了飯,關興就約周副主任上路了。他要從平山大隊出發,沿著高山大隊再到北山大隊看一遍。


    到高山大隊的時候,社員家裏才吃早飯。關興就走進一戶家裏問:“你們家裏現在糧食還夠吃嗎?是不是全吃洋芋和紅苕?”


    家裏的男人看到是朱主任和周副主任,就趕忙站起來迴答說:“早就不吃洋芋了,因為今年婆娘在棉紡廠做事,我又在采石場砸石頭,有錢買口糧了。”


    “糧食是國家統購統銷的,你們到哪裏去買呢?”周副主任問。


    “我們趕早到街河市那邊就能買到,因為現在他們那邊糧食產量提高了,也有多餘的,就挑到黑市場上賣了換錢用。”男人迴答說。


    關興說:“隻要不違反國家政策,能夠買到糧食是好事。我們發展集體經濟首先就是要吃飽飯呐。”


    家裏的老人又是搬椅子,還端來了茶,拿來了毛壩煙。關興說:“不要麻煩您了,我是從這裏走過,專門進來看看您們的生活有沒有變化的。”


    老人說:“這都是托公社的福哦,今年比以往強多了,聽說要建工廠我的兒子他媳婦,每天趕早就去上工了。”


    關興就說:“您說的沒有錯,我們都是托的社會主義、人民公社的福,以後的好日子還多的是呐!”


    說完他就同周副主任一起出來往大隊部去,到了大隊部看到羅支書剛好開了門。周副主任就同他打招唿,問:“你們今年在我們大岩咀開了幾家店鋪?”


    “可能有十多家吧,反正我們要求隊裏把手藝人都組織起來,以隊為單位都開店鋪的。”羅支書說。


    關興就問:“那個效果怎麽樣?是不是有事做有錢賺?”


    “那是肯定的,因為我們原來社員都是在自家隊裏做事,現在多數都到廠子裏去做事了,剃頭、縫補都在鎮子上解決了。”羅支書很高興地說。


    “聽說你們的石灰窯開了幾個都還供不應求?”周副主任問。


    “是呐,以前一個石灰窯還賣不完,現在外地來買石灰的都買不到。還要挖沙子、采石頭,我們就是缺人手。”羅支書迴答說。


    關興說:“慢慢來吧,但是我要提醒你們一句:棉紡廠的建設馬上就要結束了,你們以後光靠賣石灰,賣砂子是不會長久的,現在集體有點錢,要想想別的路子。”


    羅支書聽了就說:“這個我們還沒有想呐,您幫我們出個主意,看我們搞什麽事為好?”


    周副主任說:“你們可以召開大小隊的幹部會,把剛才朱主任說的意思傳達給大家,讓大家來討論,七嘴八舌不就有了主意嗎?”


    關興說:“我今兒就是下來轉轉,如果你們有了什麽新的想法,就向公社的主任們匯報,讓我們大家來幫你們參謀參謀。”說完出來往高山大隊去。


    還隻剛進入高山大隊,關興就看到原來的荒山上長出了一排排綠色樹苗。周副主任就告訴關興:“這是今年春天裏,農技站指導栽下的柑橘苗。”


    關興就和周副主任放下自行車往山上爬去,隻見前山後山都開成了梯田一樣的田壟,圍繞著山腰一圈一圈的,像給大山穿上了一件綠色禮服。從半山腰一直往下,妝扮是那樣的漂亮。


    下了山關興就問:“他們以前的果樹都還在吧?今年的收成怎麽樣?”


    周副主任說:“都還在,具體效益怎麽樣這個我還不清楚。”說著就來到了大隊部。


    周支書看到了兩個主任來了,笑的合不攏嘴。周副主任說:“老周啊,有什麽高興事嗎?怎麽這麽高興呢?”


    我看到朱主任來了,我就知道我們的救星迴來了。關興說:“您是指我們來幫您解決問題嗎?”


    周支書說:“是啊,先前是您幫我們找來農技站的人,帶來了柑橘樹苗。前幾天農技站的人來電話,要我們趕緊買化肥給果樹下肥,我們還不知道到哪裏去買呐,你看,正在發愁,這不您們就來了。”


    關興說:“這個您還是要找農技站問問,他們最熟悉這個方麵的路子,如果需要公社出麵的話,您就向公社反映好了。”


    接著,關興他們坐下來,就仔細了解了高山大隊今年賣水果的情況。周支書說:“現在我們春上的水果就賣到了街河市、西齋去了,明年我估計就在我們大岩咀鎮子上就能賣完了,因為聽說棉紡廠馬上就要投產了。”


    關興問:“您們的學校辦起來沒有?”


    “這個感謝您朱主任的關照,秋天就開學了。”周支書迴答說。


    看到聽到高山大隊都發展起來了,關興就心裏更加放心了。周支書要安排中飯,關興推辭說:“還是到北山去吃飯吧,他們那裏有魚吃呐。”大家都笑起來。


    到北山的時候,正是吃飯的時候。楊支書就吩咐婆娘說:“朱主任難得來一趟,今兒的中飯要多做幾個菜,把那剛打起來的翹嘴魚煮一個吧。”


    關興就坐下來詳細地問楊支書:“今年的煙葉總共買了多少?明年是不是要擴大種植?新的烤煙種搞到沒有?”


    楊支書說:“今年的煙葉產量不錯,而且卷煙廠給的是最好的價錢,我們每個隊的腰包子鼓都起來了。還不是感謝您朱主任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明年各隊都說還要大量開荒多種煙葉呐。”


    周副主任說:“還有哪個打魚的事也說說吧。”


    楊支書說:“生產隊造船、織網投了一些錢,今年能搞個平手就不錯了。反正煙葉賺了錢,我們就不愁發展了。”


    關興就又提醒楊支書說:“你們一方麵要圍繞種煙葉做文章,另一方麵還要把打魚、賣魚和用魚做生意的路子想好。我看你們在集鎮上新開的小館子很紅火呐。”


    楊支書就說:“那麽幾個小館子能賺多錢呢?還不如種煙葉來錢。”


    周副主任說:“要搞好多種經營嘛,光搞一個方麵是不行的,要多條腿走路。”


    吃飯的時候,楊支書就提出來說:“還是想帶貸了款買車搞運輸,您們看,我們今年請物資局的車隊就是例子。”


    關興說:“您們可以先買台車試試,不能一口吃個胖子的。用幾年的時間,一年添一點,就會形成車隊的。”


    吃完飯楊支書就帶著關興他倆到山上轉了轉,關興覺得很滿意,趁天還早就往迴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