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興來到縣裏,在招待所放下行李後,首先是到縣革委會去找陳光明同誌匯報。陳光明同誌看到關興又要迴學校去,真有點舍不得。因為在大岩咀公社正起步發展的時候,關興卻要離開。


    關興坐下來後,就把自己離開公社時的安排向陳同誌做了匯報,並且說:“自己雖然離開了公社,但是還是要經常打電話了解公社的情況的,而且還答應到武漢後,幫北山大隊聯係武漢卷煙廠,讓他們來收購煙葉的。”


    陳同誌聽了很欣慰,就說:“你這樣就很好,走到哪幹到哪,而且能把心思留在那裏。”接著就問了他迴學校後可能有哪些安排。


    關興說:“去年放假的時候,學校領導說了,我們再迴學校,用一個月寫理論結合實際的文章一篇,主要是結合這段時間在社會實踐中的事例和體會寫。第二個月就是到學校安排的附近單位去實習,要用學到的、自己總結的有用知識進行實際工作。第三個月就是聽老師分析對學生所寫的文章和實踐評語的點評。”


    陳同誌聽了就說:“如果你有機會分配到外地去工作的話,你會怎麽選擇呢?”


    關興聽了陳同誌的話,起先就有些想不過來,因為政策是哪裏來哪裏去,所以他根本上就沒有想到這個問題,他一門心思還在想學習結束以後,還迴大岩咀公社做事呐。現在陳同誌突然向他提出這樣的問題,那就是說陳同誌已經知道了新的政策,他們這些學員學習完成後可能安排新的工作。


    想到這裏,關興就說:“您放心,隻要縣裏需要我迴來,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迴縣裏來工作的。”


    陳同誌就說:“現在國家是百廢待興,正是缺人用人之際,所以我不得不事先提醒你想到這一點。因為你在你們學員之中應該是比較優秀的,而且你們以後實習的地方也很可能是武漢周邊的地區,如果人家看上了你,要你留下你就得要事先有個思想準備。”


    關興說:“我出生在農村,成長在農村,所以即使是要留我在城市工作的話,我可能也不適應城市的環境,更不要說在那裏工作了。”


    陳同誌說:“你能想到迴來為鬆河縣工作,我感到很欣慰,畢竟你是我看著成長起來的幹部,但是如果國家確實需要你留在城市,也沒有什麽緊張的。你想想,我們當時從部隊轉業到地方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怎麽來做公社領導,還不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啊。”


    說完這些,關興就要告辭陳同誌了。他看到陳同誌很鄭重地伸出手來要和他握手,他的眼淚立馬就湧出來了,因為這是自打他認識陳同誌以來,從來沒有過的禮節。在陳同誌眼裏,關興似乎就是他的娃兒、就是他的學生,像這樣鄭重地握手告別,真的好像他關興就要遠行出去做事,可能有幾年不得相見的情形。


    關興流著淚,握著陳同誌的手說:“你放心,我一定會迴來的!”


    說完他就告別陳同誌,往組織部那邊走去。


    來到組織部,彭部長正在接電話,好像是商量幹部的事情,關興就在進門的一張椅子上坐下了。


    等到彭部長忙完了,就走到關興身邊來,說:“剛才是陳光明同誌來的電話,他要我給你把你迴來參加社會實踐的活動寫個評語,代表我們縣革委會表示對你這段工作的肯定。我現在就給你寫,你等會兒。”


    關興聽了就更加感動,因為他隻是做了縣裏委托的事情,而且這些事是誰哪個在那裏都必須要這樣做的,陳同誌這樣的安排就是給與他最好的評價。


    彭部長寫了評語,蓋上了縣組織部的公章,用信封裝上了才遞給關興。關興拿著信封再次對彭部長說:“我一定要把後一段學習任務完成好,一旦學習結束了,我立馬就會迴來繼續我的工作的。”


    彭部長聽到關興這樣說,也很感動,就伸出手握住關興說:“我看到你的成長感到特別的高興,我們縣裏能夠培養出像你這樣優秀的年輕幹部,真是縣裏的驕傲,我們等著你學成歸來!”


    關興告別彭部長出來後,就直接到胡理芬家裏去了。因為平時雖然與胡理芬有電話聯係,但是胡理芬的爹媽就不一定知道關興的情況,所以在他去武漢以前,他必須要親自去向兩個老人辭行。


    到胡理芬家裏,隻有她的姆媽在家裏,關興突然來家裏,胡理芬的姆媽還不知道關興有什麽事呐。


    關興就說:“我今兒就要去武漢學校了,所以專門來告訴你們倆老,再就是讓您們知道我的行蹤呐。”


    胡理芬的姆媽就說:“你這次去學校,那得要什麽時候才迴來?”


    關興迴答說:“大概得要秋天的時候吧,因為學校安排了實習。”


    胡理芬的姆媽就說:“既然來了,我就去做飯吧,等會兒胡老師就會迴來吃飯的。”


    關興說:“我就不等他您了,我還是到招待所去吃,我的行李放在那裏呐。”


    關興迴到招待所剛好是吃中飯的時候,他趕忙吃了飯就拿著行李往客運站去,他要搭中午的車到荊州去,在那裏與胡理芬她們聚一下。


    晚上關興到荊州的時候,胡理芬已經聯係上了巧玲和她的哥哥胡理想,在他們上次吃飯的小館子聚會。


    巧玲見到關興像見到了自己的親哥哥一樣,眼睛一刻也不離開地和他說話。關興就把他所知道的朱家鋪的事情講給巧玲聽,當然胡理想也是知道朱家鋪的。


    當說到縣裏在大岩咀辦棉紡廠,朱家鋪的運輸車隊幫著9隊的輪窯廠運磚,巧玲就像是自己參與了一樣,激動的不得了。


    關興還說:“他已經向縣裏提出了建議,以後就把朱家鋪的軋花廠,當做縣裏在南邊采購棉花的一個分點,凡是供銷社、棉花公司在南邊幾個公社采購的棉花,就可以直接在朱家鋪軋花廠打包送到大岩咀棉紡廠去,這樣對於采購地和棉紡廠都很方便。”


    聽著關興的話,在巧玲和胡理芬眼裏,關興就像一個指揮若定的將軍,而胡理想現在也不得不承認關興的才幹和能力了。


    吃完飯,胡理想和巧玲就分開了,胡理芬就把關興送到他住的小賓館去,訴說著自從過年以後到現在的離情別緒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