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來檢查驗收就是臘月二十,這一天付隊長安排全隊的男勞力分為三個組:一組到旱地裏挖溝,抬高田壟,為來年種植棉花做準備;二組到低窪地挖排水溝,要求直通到大溝;三組就是下湖挖泥巴,把淺灘抬起來,搞成平灘,把深潭隔成幾個圍堰,做好深水養魚的準備。
關興一早吃了飯就到大隊部去了,因為他和王組長商量好了,要甘支書做好向檢查驗收的領導匯報,他們工作組的兩人隻是幫助準備迎接檢查驗收的細節。
來到大隊部,其他大隊幹部都來了,這是新民大隊自從建社以來第一次接待這樣的會議,以前公社根本就不會把這麽重要的會議安排在新民大隊開。
甘支書首先就是安排人把大隊部的會議室整理好,主席台要鋪上幹淨的桌布,會議室的座位要擺放好,擦幹淨。還有更重要的一條,就是在每個座位麵前放了一個統一買迴來的茶杯,以前的茶杯是搪瓷缸子,有的掉了磁,就像老人缺了牙一樣,很難看。現在擺上的就是那種沒有杯蓋的陶瓷杯子,因為甘支書在公社開會時,喝水用的就是這樣的杯子。
關興還幫助用多張紅紙裁成兩半,連起來寫了兩條大橫幅標語:一條是認真學習革命的理論,一條是徹底糾正侵害集體利益的行為。要大隊工作人員用漿糊貼在大隊部門前牆的兩邊,從老遠就可以看到。
大隊部的喇叭播放著革命歌曲,甘支書昨兒就把各生產隊的隊長找到大隊部開了會,要求各隊迴去要開好社員大隊,說明這次公社檢查驗收組來新民大隊的目的,就是看看我們大隊是不是真正執行了繼續革命的路線和政策,如果發現有弄虛作假的地方,我們新民大隊就會成為反麵典型。隻要社員群眾按照我們落實政策的實情說話,不說刁鑽古怪的話,對檢查驗收組笑臉相迎就行了,我們的工作是能經得起檢查和驗收的。
到了歇頭歇的時候,公社領導和工作組的同誌就來了,總共有十多人。接著就是紅旗公社的大隊支書們,也陸陸續續的來了。
大隊從附近生產隊找來了五個年青的女娃做接待,公社革委會主任一看到大隊部的裏裏外外的氣氛,就覺得新民大隊有了大變化。坐在大隊會議室等待的時候,就與甘支書開玩笑說:“甘支書啊,你這是從哪裏學來的啊,外麵是笑臉相迎,裏麵是煥然一新哦!”
甘支書說:“一是公社領導得好,二是工作組指導得力唄。”
鄧組長就大笑著說:“還是甘支書學習領會到位啊,不是所有的大隊都有這樣的變化呐!”
王組長就對鄧組長和公社革委會主任說:“您們看檢查驗收,是分幾個組看呢,還是先重點看,再分組?”
鄧組長就看向公社革委會的主任,主任說:“那就先重點看,再分頭看吧。”
過了一會兒,大隊會計就把到會的人數報告給了公社領導,說:“按照剛才我問的預計人數,也就差一兩個了,估計都在路上走呐。”
公社革委會主任就說:“那好吧,我們就按照先重點看,然後分頭看的安排,現在就去新民8隊看看吧。”
大隊甘支書和王組長就在頭裏,領著檢查驗收的人往8隊走去。沿途甘支書向檢查驗收組介紹了新民大隊生產隊分布的情況,並說明8個生產隊的之中我們去的8隊,以前是個比較落後的隊,現在通過學習革命理論,加強了集體經濟,社員群眾都齊心協力了。這次在落實的具體工作中,表現特別好,大隊推廣了他們的做法。
說著就進入到8隊的範圍,王組長就指著社員房前屋後的自留地說:“這是經過生產隊丈量以後,騰出來的多餘的自留地,在邊上都打了界樁的,現在全部都打上了新的園壁子,把兩者分開了。等到春上就由隊裏集中種植,再也不是個人所有了。”
這時,有公社領導就走進幾家去,詢問他們對這次工作組的看法。被問到的社員就說:“我們以前不明白道理,現在才知道隻有生產隊好了,強大了,我們才有飯吃呐。”
旁邊的人補充說:“我們多占一點自留地,也就是多栽幾兜菜,但是集體集中起來搞生產,就比我們強多呐。”
檢查組來到了喂養雞鴨的草棚子,看到了全隊集中起來的雞鴨鵝,都安安順順地在棚子裏吃食,就感到這是個很了不起的事情。因為大家都清楚,一個家裏的雞鴨鵝都可能瘋趕、啄鬧,怎麽這裏一個棚子裏喂養幾十隻,就一點兒也沒有麻煩呢?
而且飼養員還引著開會的人看了它們吃的飼料、下的蛋,都比在各家各戶喂養的時候還要好。
有人就問:“像你們這樣喂養,有什麽新法子嗎?”
飼養員說:“我們把它們收進來之前,先把草棚子裏殺了毒,雞鴨鵝進來的時候也都給它們噴了藥,再就是隔幾天就要把那些特別兇的雞鴨鵝請出來,把它們的嘴殼子、腳指甲剪一遍,這樣就沒有鬧毛的了。”
“你們是從哪裏學來的這些法子呢?”檢查組的人問。
“我們工作組的朱同誌,他從報紙上看來了,就告訴我們,現在我們也訂了一份《荊州植保》,上麵有這些法子的介紹。”飼養員迴答說。
後來,大家就來到新擴寬的排水溝邊上,看到這條排水溝從8隊的最東邊一直通到最西邊的江堤,有十多米寬,都能行船了。革委會主任就問甘支書:“這就是你們上次向公社申請,要擴寬的排水溝嗎?動用了多少勞動力?挖了多少土方?”
甘支書說:“我們動員了全大隊的勞動力,累計得有上萬人次吧,土方是六萬多方,現在還沒有完全完工,開春的時候還要修路、植草皮、栽樹呐。”
大隊長就在旁邊補充說:“以前這裏的排水溝的溝底高了,田裏的積水排出去慢,這樣就使莊稼受淹減產。工作組來了後,朱同誌訪問以前看閘的甘老爹,詢問到了治理陰雨積水的法子,又專門找來水利站的人來幫忙設計,我們才動手開工挖它呐。”
大家聽著,看著這條大溝,心裏都明白了:隻要有人引領,調動社員的積極性,就沒有辦不好的事情。
關興一早吃了飯就到大隊部去了,因為他和王組長商量好了,要甘支書做好向檢查驗收的領導匯報,他們工作組的兩人隻是幫助準備迎接檢查驗收的細節。
來到大隊部,其他大隊幹部都來了,這是新民大隊自從建社以來第一次接待這樣的會議,以前公社根本就不會把這麽重要的會議安排在新民大隊開。
甘支書首先就是安排人把大隊部的會議室整理好,主席台要鋪上幹淨的桌布,會議室的座位要擺放好,擦幹淨。還有更重要的一條,就是在每個座位麵前放了一個統一買迴來的茶杯,以前的茶杯是搪瓷缸子,有的掉了磁,就像老人缺了牙一樣,很難看。現在擺上的就是那種沒有杯蓋的陶瓷杯子,因為甘支書在公社開會時,喝水用的就是這樣的杯子。
關興還幫助用多張紅紙裁成兩半,連起來寫了兩條大橫幅標語:一條是認真學習革命的理論,一條是徹底糾正侵害集體利益的行為。要大隊工作人員用漿糊貼在大隊部門前牆的兩邊,從老遠就可以看到。
大隊部的喇叭播放著革命歌曲,甘支書昨兒就把各生產隊的隊長找到大隊部開了會,要求各隊迴去要開好社員大隊,說明這次公社檢查驗收組來新民大隊的目的,就是看看我們大隊是不是真正執行了繼續革命的路線和政策,如果發現有弄虛作假的地方,我們新民大隊就會成為反麵典型。隻要社員群眾按照我們落實政策的實情說話,不說刁鑽古怪的話,對檢查驗收組笑臉相迎就行了,我們的工作是能經得起檢查和驗收的。
到了歇頭歇的時候,公社領導和工作組的同誌就來了,總共有十多人。接著就是紅旗公社的大隊支書們,也陸陸續續的來了。
大隊從附近生產隊找來了五個年青的女娃做接待,公社革委會主任一看到大隊部的裏裏外外的氣氛,就覺得新民大隊有了大變化。坐在大隊會議室等待的時候,就與甘支書開玩笑說:“甘支書啊,你這是從哪裏學來的啊,外麵是笑臉相迎,裏麵是煥然一新哦!”
甘支書說:“一是公社領導得好,二是工作組指導得力唄。”
鄧組長就大笑著說:“還是甘支書學習領會到位啊,不是所有的大隊都有這樣的變化呐!”
王組長就對鄧組長和公社革委會主任說:“您們看檢查驗收,是分幾個組看呢,還是先重點看,再分組?”
鄧組長就看向公社革委會的主任,主任說:“那就先重點看,再分頭看吧。”
過了一會兒,大隊會計就把到會的人數報告給了公社領導,說:“按照剛才我問的預計人數,也就差一兩個了,估計都在路上走呐。”
公社革委會主任就說:“那好吧,我們就按照先重點看,然後分頭看的安排,現在就去新民8隊看看吧。”
大隊甘支書和王組長就在頭裏,領著檢查驗收的人往8隊走去。沿途甘支書向檢查驗收組介紹了新民大隊生產隊分布的情況,並說明8個生產隊的之中我們去的8隊,以前是個比較落後的隊,現在通過學習革命理論,加強了集體經濟,社員群眾都齊心協力了。這次在落實的具體工作中,表現特別好,大隊推廣了他們的做法。
說著就進入到8隊的範圍,王組長就指著社員房前屋後的自留地說:“這是經過生產隊丈量以後,騰出來的多餘的自留地,在邊上都打了界樁的,現在全部都打上了新的園壁子,把兩者分開了。等到春上就由隊裏集中種植,再也不是個人所有了。”
這時,有公社領導就走進幾家去,詢問他們對這次工作組的看法。被問到的社員就說:“我們以前不明白道理,現在才知道隻有生產隊好了,強大了,我們才有飯吃呐。”
旁邊的人補充說:“我們多占一點自留地,也就是多栽幾兜菜,但是集體集中起來搞生產,就比我們強多呐。”
檢查組來到了喂養雞鴨的草棚子,看到了全隊集中起來的雞鴨鵝,都安安順順地在棚子裏吃食,就感到這是個很了不起的事情。因為大家都清楚,一個家裏的雞鴨鵝都可能瘋趕、啄鬧,怎麽這裏一個棚子裏喂養幾十隻,就一點兒也沒有麻煩呢?
而且飼養員還引著開會的人看了它們吃的飼料、下的蛋,都比在各家各戶喂養的時候還要好。
有人就問:“像你們這樣喂養,有什麽新法子嗎?”
飼養員說:“我們把它們收進來之前,先把草棚子裏殺了毒,雞鴨鵝進來的時候也都給它們噴了藥,再就是隔幾天就要把那些特別兇的雞鴨鵝請出來,把它們的嘴殼子、腳指甲剪一遍,這樣就沒有鬧毛的了。”
“你們是從哪裏學來的這些法子呢?”檢查組的人問。
“我們工作組的朱同誌,他從報紙上看來了,就告訴我們,現在我們也訂了一份《荊州植保》,上麵有這些法子的介紹。”飼養員迴答說。
後來,大家就來到新擴寬的排水溝邊上,看到這條排水溝從8隊的最東邊一直通到最西邊的江堤,有十多米寬,都能行船了。革委會主任就問甘支書:“這就是你們上次向公社申請,要擴寬的排水溝嗎?動用了多少勞動力?挖了多少土方?”
甘支書說:“我們動員了全大隊的勞動力,累計得有上萬人次吧,土方是六萬多方,現在還沒有完全完工,開春的時候還要修路、植草皮、栽樹呐。”
大隊長就在旁邊補充說:“以前這裏的排水溝的溝底高了,田裏的積水排出去慢,這樣就使莊稼受淹減產。工作組來了後,朱同誌訪問以前看閘的甘老爹,詢問到了治理陰雨積水的法子,又專門找來水利站的人來幫忙設計,我們才動手開工挖它呐。”
大家聽著,看著這條大溝,心裏都明白了:隻要有人引領,調動社員的積極性,就沒有辦不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