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關興一到大隊部,就把昨天聽到宣傳隊反應的事情,都說給長鎖支書聽,長鎖聽了說:“你說的這些事都是很明顯存在的,也是我們沒有辦法解決的。”
關興就覺得長鎖好像有些不關心這事,就不好繼續往下講,因為他知道,一個大隊要比一個生產隊複雜得多。有的生產隊可能秋收一過就會出現糧食短缺的事,有的生產隊因為幹部鬧矛盾,冬播冬種的任務都還沒有完成,還有的家裏已經斷糧了。大隊支部不能等到有人找上門來才去處理,大隊幹部都被分配到了各個生產隊,這叫做分包蹲點。前進大隊共有11個生產隊,除了11隊在廟河邊蓮子湖連接的地方,其他都分列在蓮子湖周邊。按照平均分配蹲點的話,大隊幹部每人分不到兩個生產隊,但是一般黨支部書記是不能分包的,因為他要經常在外開會,具體到生產隊裏去的時間不多,而且還要輪流到各小隊去看看,再就是團支書剛剛去當兵了,以前分配給他的生產隊就分給其他幹部了,現在大致是每人有兩個生產隊。
自從關興被選拔上來後,長鎖就對關興說:“大隊長把以前團支書分包的生產隊帶上了,那你就跟著大隊長先實習一段時間,到了比較熟悉的時候,你再單獨去分包蹲點。”
關興聽了就一直跟著大隊長,大隊長分包有兩個,加上原來團支書的一個,就是三個生產隊。為了到分包的生產隊去方便,一般劃分的時候,都把一個人分包的點劃在一起,大隊長分包的三個生產隊就是9隊到11隊,也就是挨著蓮子湖與大河、廟河相接的三個隊。
這時,長鎖就對關興說:“昨天大隊長向他反映,他分包的第9隊有幾個家庭好像已經舀米不上灶了,但是今天大隊長要去參加公社組織的冬播冬種現場會,就隻得你去看看了。”
關興聽了不但不能再提宣傳隊的事,還得要馬上去9隊看看。關興心想:既然是9隊出現的事,他就還得要等大隊長來大隊部後,問問清楚是什麽原因,再聽聽大隊長的主意,出發去生產隊看看。
過了一會兒,大隊長來了,關興馬上就走近他身邊,把長鎖分配的事告訴了大隊長。大隊長說:“那幾個家庭的基本情況我已經聽說了,可能有幾個方麵的原因。一個是這個家庭是外來戶,平時出工好像與本隊的社員來往不多,二個是隊裏分配糧食把比例搞成人三工七,結果娃兒多、勞力少的家庭顯然每月分得的糧食就很少,三個是娃兒們多的家庭,都是吃長飯的時候,一個個都不是正式勞動力,可是都是每餐都要吃幾大碗的貨,你說,遇到這種情況怎麽辦?古來有句話:娃兒褲帶一放,不管哪個吃死爹娘。”想了想接著說,“你先去找王隊長商量商量,是不是先給這個家庭挪一挪,救個急,我迴來了再想辦法。”
關興就答應了準備出去,大隊長就囑咐關興說:“你還是要多看幾家,多聽聽社員的意見。不要一去隊裏就像宣布聖旨一樣,說了就算了。”
關興當然以前跟陳光明同誌做過這方麵的事,基本的工作方法他還是知道的,就點頭說:“感謝您提醒我,我就按照您說的辦法去做。”這就是關興與別的年青人不同的地方,雖然心裏早就有了想法,但是嘴上還是像聽從年長的人、領導的辦法的表現。
關興到9隊來過幾次了,以前是跟著大隊長來的,而且有兩次是直接到生產隊會議室去參加隊委會,還有一次是去找王隊長聯係事情,對王隊長家住的地方也是知道的。
但是這次是來專門了解缺糧的困難戶的問題,所以關興就沒有直接去找王隊長。
這時,社員都上工去冬播冬種的地裏了,隻有幾個年紀大的在倉庫曬場上翻曬糧食種子,還有幾個女的在鋪打僵死的棉花瓣,因為這些僵死的棉花瓣扔了可惜,但又不能直接賣給棉花采購站,隻能用連枷鋪在地上反複地拍打,才能把它打開裂,打鬆軟,才能把它的纖維打出來。
關興走過去就和她們打招唿,有個麵相和善的大媽就迴答著關興的問候。
關興就直接說:“我是和大隊長一起分包你們隊的大隊幹部,今天大隊長出去公社開會了,要我來問問各位大嬸,今年秋收了是不是每戶都能吃喝不愁了?”
大家聽關興這樣一說,就提起神來了,可是因為對關興不熟悉,而且小夥子又這麽年青,就不願意隨便搭腔。關興就看出了她們的顧慮,就說:“你們可能不認識我,我是朱家鋪羅翠英的老大,我叫朱關興。以前是在朱家鋪做事,這不,大隊團支書去當兵了,大隊就選我來擔任團支書,這不就和大隊長一起分包你們隊嘛。”
“哦,是你啊。羅翠英我們認識,朱家鋪好能幹的婦女隊長!”
“我是說聽你這口齒,真是像個大隊團支書呐。”
關興連忙謙虛地說:“您們不要誇我了,我看你們這光景,應該家家都還是很富足的吧。”
有個大嬸就哀歎了一聲說:“可能我們這些家裏都還馬馬虎虎過得去吧……”後麵就好像有些不好說出口的意思。
關興就接口說:“聽說隊裏有幾戶娃兒多的人家,已經舀米不上灶了?”
“是啊,我的隔壁就有一家,七個男娃一個女娃,大的才16歲,小的還在搖窩裏。”有個女人說。
“那她家裏就是因為缺少勞動力,所以糧食分得少是吧?”關興問。
“他的男人在供銷社殺豬,供銷社給他開工資,他還隔三差五給家裏拿迴來殺豬剩下的血頭腦(荊州指殺豬的雜碎稱‘血頭腦’),隊裏按人頭給她們家裏分糧,按道理也就很好過的。”另一個女人說。
“那您說這究竟是為什麽呢?不會算計著過日子,還是家裏沒有把娃兒們安排好,生活沒有頭緒?”關興這樣問,再就沒有哪個搭話了。
關興見大家都很忙,沒有人再理他,就說;“請問她們家住哪裏?”
有人用手指了指,打場斜對麵的路口旁那一家,關興就說了聲謝謝,往那邊走去。
關興就覺得長鎖好像有些不關心這事,就不好繼續往下講,因為他知道,一個大隊要比一個生產隊複雜得多。有的生產隊可能秋收一過就會出現糧食短缺的事,有的生產隊因為幹部鬧矛盾,冬播冬種的任務都還沒有完成,還有的家裏已經斷糧了。大隊支部不能等到有人找上門來才去處理,大隊幹部都被分配到了各個生產隊,這叫做分包蹲點。前進大隊共有11個生產隊,除了11隊在廟河邊蓮子湖連接的地方,其他都分列在蓮子湖周邊。按照平均分配蹲點的話,大隊幹部每人分不到兩個生產隊,但是一般黨支部書記是不能分包的,因為他要經常在外開會,具體到生產隊裏去的時間不多,而且還要輪流到各小隊去看看,再就是團支書剛剛去當兵了,以前分配給他的生產隊就分給其他幹部了,現在大致是每人有兩個生產隊。
自從關興被選拔上來後,長鎖就對關興說:“大隊長把以前團支書分包的生產隊帶上了,那你就跟著大隊長先實習一段時間,到了比較熟悉的時候,你再單獨去分包蹲點。”
關興聽了就一直跟著大隊長,大隊長分包有兩個,加上原來團支書的一個,就是三個生產隊。為了到分包的生產隊去方便,一般劃分的時候,都把一個人分包的點劃在一起,大隊長分包的三個生產隊就是9隊到11隊,也就是挨著蓮子湖與大河、廟河相接的三個隊。
這時,長鎖就對關興說:“昨天大隊長向他反映,他分包的第9隊有幾個家庭好像已經舀米不上灶了,但是今天大隊長要去參加公社組織的冬播冬種現場會,就隻得你去看看了。”
關興聽了不但不能再提宣傳隊的事,還得要馬上去9隊看看。關興心想:既然是9隊出現的事,他就還得要等大隊長來大隊部後,問問清楚是什麽原因,再聽聽大隊長的主意,出發去生產隊看看。
過了一會兒,大隊長來了,關興馬上就走近他身邊,把長鎖分配的事告訴了大隊長。大隊長說:“那幾個家庭的基本情況我已經聽說了,可能有幾個方麵的原因。一個是這個家庭是外來戶,平時出工好像與本隊的社員來往不多,二個是隊裏分配糧食把比例搞成人三工七,結果娃兒多、勞力少的家庭顯然每月分得的糧食就很少,三個是娃兒們多的家庭,都是吃長飯的時候,一個個都不是正式勞動力,可是都是每餐都要吃幾大碗的貨,你說,遇到這種情況怎麽辦?古來有句話:娃兒褲帶一放,不管哪個吃死爹娘。”想了想接著說,“你先去找王隊長商量商量,是不是先給這個家庭挪一挪,救個急,我迴來了再想辦法。”
關興就答應了準備出去,大隊長就囑咐關興說:“你還是要多看幾家,多聽聽社員的意見。不要一去隊裏就像宣布聖旨一樣,說了就算了。”
關興當然以前跟陳光明同誌做過這方麵的事,基本的工作方法他還是知道的,就點頭說:“感謝您提醒我,我就按照您說的辦法去做。”這就是關興與別的年青人不同的地方,雖然心裏早就有了想法,但是嘴上還是像聽從年長的人、領導的辦法的表現。
關興到9隊來過幾次了,以前是跟著大隊長來的,而且有兩次是直接到生產隊會議室去參加隊委會,還有一次是去找王隊長聯係事情,對王隊長家住的地方也是知道的。
但是這次是來專門了解缺糧的困難戶的問題,所以關興就沒有直接去找王隊長。
這時,社員都上工去冬播冬種的地裏了,隻有幾個年紀大的在倉庫曬場上翻曬糧食種子,還有幾個女的在鋪打僵死的棉花瓣,因為這些僵死的棉花瓣扔了可惜,但又不能直接賣給棉花采購站,隻能用連枷鋪在地上反複地拍打,才能把它打開裂,打鬆軟,才能把它的纖維打出來。
關興走過去就和她們打招唿,有個麵相和善的大媽就迴答著關興的問候。
關興就直接說:“我是和大隊長一起分包你們隊的大隊幹部,今天大隊長出去公社開會了,要我來問問各位大嬸,今年秋收了是不是每戶都能吃喝不愁了?”
大家聽關興這樣一說,就提起神來了,可是因為對關興不熟悉,而且小夥子又這麽年青,就不願意隨便搭腔。關興就看出了她們的顧慮,就說:“你們可能不認識我,我是朱家鋪羅翠英的老大,我叫朱關興。以前是在朱家鋪做事,這不,大隊團支書去當兵了,大隊就選我來擔任團支書,這不就和大隊長一起分包你們隊嘛。”
“哦,是你啊。羅翠英我們認識,朱家鋪好能幹的婦女隊長!”
“我是說聽你這口齒,真是像個大隊團支書呐。”
關興連忙謙虛地說:“您們不要誇我了,我看你們這光景,應該家家都還是很富足的吧。”
有個大嬸就哀歎了一聲說:“可能我們這些家裏都還馬馬虎虎過得去吧……”後麵就好像有些不好說出口的意思。
關興就接口說:“聽說隊裏有幾戶娃兒多的人家,已經舀米不上灶了?”
“是啊,我的隔壁就有一家,七個男娃一個女娃,大的才16歲,小的還在搖窩裏。”有個女人說。
“那她家裏就是因為缺少勞動力,所以糧食分得少是吧?”關興問。
“他的男人在供銷社殺豬,供銷社給他開工資,他還隔三差五給家裏拿迴來殺豬剩下的血頭腦(荊州指殺豬的雜碎稱‘血頭腦’),隊裏按人頭給她們家裏分糧,按道理也就很好過的。”另一個女人說。
“那您說這究竟是為什麽呢?不會算計著過日子,還是家裏沒有把娃兒們安排好,生活沒有頭緒?”關興這樣問,再就沒有哪個搭話了。
關興見大家都很忙,沒有人再理他,就說;“請問她們家住哪裏?”
有人用手指了指,打場斜對麵的路口旁那一家,關興就說了聲謝謝,往那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