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和第二天一到學校,還沒有到上課的時候,李老師就急忙找到關和,問:“我叫你迴去幫我問朱巧玲的事,她怎麽說?”
關和也不敢隱瞞,就照直說:“我昨兒放學迴家,沒等吃飯就到朱巧玲家裏找她了。我把您說要她上學的話說了,她說不願意上學了。”
“她以前上學好好的,為什麽一下子突然就不願意上學了呢?”李老師很急切地追問。
“她說她在女生中年紀偏大,個兒又高,在開門辦學的田地裏,就像一個老師帶著學生一樣,她覺得特別的難看,就不願意來讀書了。”關和還是把話說得很容易入耳。
李老師聽了也是唉聲歎氣,估計像巧玲的這種理由不上學的學生很多,因為李老師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關和看到李老師這樣的情形,就安慰說:“李老師,朱巧玲她一個人不來就不來吧,也不影響我們學校吧,再說其他同學不是也有很多還在上學嗎?我還有一個小學的同學,因為沒有被貧下中農推薦上學,一直都在心裏渴望著呐。如果是缺少學生的話,我可以通知他來上學。”
李老師說:“朱關和,多少學生來上課,誰被推薦來讀書,不是我所能決定的。但是朱巧玲不來就會影響我們學校的辦學成果。”
關和聽了就張著嘴不敢說話,他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朱巧玲比其他學生都很重要的,但是也不敢再追問為什麽?
李老師見關和一臉不解的僵在那裏,就知道他剛才話讓朱關和產生了誤會,以為這個學校隻有朱巧玲一個學生最重要。就解釋說:“我剛才說的話,可能讓你產生誤解了。因為我們學校馬上要迎接辦學以來上麵的第一次檢查,學校貧管會準備要搞一個‘五七指示開新花’的專題匯報會,有學工、學農、學軍,開門辦學、革命文藝等幾個方麵的成果展示匯報,你想,朱巧玲是和你們幾個一起唱樣板戲的,如果她不來了,那個專題匯報不就缺少了一個方麵的內容了嗎?”
關和總算聽明白了,就說:“這麽多學生,不一定就隻有朱巧玲能唱啊,可以請音樂老師再從學生中選拔訓練嘛。”
李老師沒有迴話,因為上課的鈴聲敲響了,他便立馬離開了教室。整個上午上課,關和心中都在想:朱巧玲就因為喜歡唱樣板戲,結果她現在成了一塊誰都先抓到碗裏的糖粑粑,在李老師眼裏,在學校貧管會的眼裏,一個朱巧玲就能代表一個方麵的辦學成果,真是想不通!
後來在音樂課上,音樂老師果然說明了要重新選擇演唱樣板戲的演員。可是大家聽了都沒有多少興趣,有幾個會唱的男生和女生都躲躲閃閃的,不願意參加到演唱中。最後音樂老師就向學校貧管會說:“要想短時間訓練出幾個樣板戲選段來,對於沒有表演基礎的學生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貧管會領導就說:“我們是學校,而且是中學,應該比一般大隊要有優勢啊,不排演樣板戲,總得要搞個革命歌曲的表演唱吧。時間就隻有半個月了,你們要抓緊訓練!”
音樂老師就說:“以前學校的學生中是有幾個學生會唱的,可是,可是現在卻不來了。”
貧管會領導說:“怎麽迴事,學生怎麽就不來了呢?”
音樂老師說:“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因為我不是管班級的老師。”
還真讓李老師說中了,因為朱巧玲不來上學,讓學校引起不小的震動。最後貧管會召開老師會議,決定:一是老師上門去做學生的工作,二是如果學生真的找不迴來了,就要搞一個學生、老師綜合組織的革命歌曲表演節目,好向驗收組的領導匯報表演。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誰都不知道朱巧玲的哥哥就是朱長學,朱長學就是學校的老師,要想找迴朱巧玲最好是找朱長學。到放學的時候,李老師就要準備和朱關和一起去到朱巧玲家,朱關和說:“李老師,這個時候您要去可能找不到她,也不一定能見到她的爹爹和姆媽,因為他們都在隊裏出工,還沒有收工呐,要想找到她最好是天黑以後,要不然我迴去想跟他們家裏說一下,您明天再去,好嗎?”
李老師一聽確實很有道理,那就聽從朱關和的說定了明天去。
關和放學就沒有直接迴家,而是按照他哥哥的要求,直接往大隊部走去。
走進大隊部院子,隻聽到有唱歌的、有敲碗筷的、有說笑的各種聲音,關和心想:還真是,哪裏有巧玲哪裏就有活躍的氣氛呢!
當關和走進大隊部院子才看到,有十多個年青人正圍著一長條桌子吃飯。有人看到關和走進來,就急忙招手,要他直接到飯桌邊去吃飯。因為他們聽關興說他弟弟放學了就會直接來的,這不,果然就來了!
關和放下書包準備吃飯,忽然想到了李老師要他給巧玲帶話的事,就一邊拿碗筷一邊小聲對巧玲說:“巧玲,今天李老師又專門問了你,說你是我們學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還說要明天要專門到你家裏來找你。”
巧玲聽了鼻子一哼:“他找我,難不成要我當老師!我們家裏已經有了一個朱老師,還要出一個小朱老師?哈哈哈——,真是好笑!”
關和知道在巧玲心中,學校已經成了她最不願意想到的地方了,就提醒她說:“你也得要想想:你哥哥還在學校教書,你爹爹又是生產隊的隊長,還是好好地跟老師說才好,不然就會影響到他們呢!”
巧玲聽了一點也不著急,就說:“那老師就去找他們說吧,還找我幹嘛?”
關和聽了就不再說什麽,趕忙吃飯。在吃飯的時候,有人向他介紹說:“團委朱支書已經任命朱巧玲為宣傳隊的隊長,又從各生產隊新選了四個隊員,現在包括你關和在內,總共是15個人。”
關和就感覺他哥哥的辦事能力確實特別強,昨天還在商量的事,今天就變成了現實。
關和也不敢隱瞞,就照直說:“我昨兒放學迴家,沒等吃飯就到朱巧玲家裏找她了。我把您說要她上學的話說了,她說不願意上學了。”
“她以前上學好好的,為什麽一下子突然就不願意上學了呢?”李老師很急切地追問。
“她說她在女生中年紀偏大,個兒又高,在開門辦學的田地裏,就像一個老師帶著學生一樣,她覺得特別的難看,就不願意來讀書了。”關和還是把話說得很容易入耳。
李老師聽了也是唉聲歎氣,估計像巧玲的這種理由不上學的學生很多,因為李老師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關和看到李老師這樣的情形,就安慰說:“李老師,朱巧玲她一個人不來就不來吧,也不影響我們學校吧,再說其他同學不是也有很多還在上學嗎?我還有一個小學的同學,因為沒有被貧下中農推薦上學,一直都在心裏渴望著呐。如果是缺少學生的話,我可以通知他來上學。”
李老師說:“朱關和,多少學生來上課,誰被推薦來讀書,不是我所能決定的。但是朱巧玲不來就會影響我們學校的辦學成果。”
關和聽了就張著嘴不敢說話,他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朱巧玲比其他學生都很重要的,但是也不敢再追問為什麽?
李老師見關和一臉不解的僵在那裏,就知道他剛才話讓朱關和產生了誤會,以為這個學校隻有朱巧玲一個學生最重要。就解釋說:“我剛才說的話,可能讓你產生誤解了。因為我們學校馬上要迎接辦學以來上麵的第一次檢查,學校貧管會準備要搞一個‘五七指示開新花’的專題匯報會,有學工、學農、學軍,開門辦學、革命文藝等幾個方麵的成果展示匯報,你想,朱巧玲是和你們幾個一起唱樣板戲的,如果她不來了,那個專題匯報不就缺少了一個方麵的內容了嗎?”
關和總算聽明白了,就說:“這麽多學生,不一定就隻有朱巧玲能唱啊,可以請音樂老師再從學生中選拔訓練嘛。”
李老師沒有迴話,因為上課的鈴聲敲響了,他便立馬離開了教室。整個上午上課,關和心中都在想:朱巧玲就因為喜歡唱樣板戲,結果她現在成了一塊誰都先抓到碗裏的糖粑粑,在李老師眼裏,在學校貧管會的眼裏,一個朱巧玲就能代表一個方麵的辦學成果,真是想不通!
後來在音樂課上,音樂老師果然說明了要重新選擇演唱樣板戲的演員。可是大家聽了都沒有多少興趣,有幾個會唱的男生和女生都躲躲閃閃的,不願意參加到演唱中。最後音樂老師就向學校貧管會說:“要想短時間訓練出幾個樣板戲選段來,對於沒有表演基礎的學生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貧管會領導就說:“我們是學校,而且是中學,應該比一般大隊要有優勢啊,不排演樣板戲,總得要搞個革命歌曲的表演唱吧。時間就隻有半個月了,你們要抓緊訓練!”
音樂老師就說:“以前學校的學生中是有幾個學生會唱的,可是,可是現在卻不來了。”
貧管會領導說:“怎麽迴事,學生怎麽就不來了呢?”
音樂老師說:“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因為我不是管班級的老師。”
還真讓李老師說中了,因為朱巧玲不來上學,讓學校引起不小的震動。最後貧管會召開老師會議,決定:一是老師上門去做學生的工作,二是如果學生真的找不迴來了,就要搞一個學生、老師綜合組織的革命歌曲表演節目,好向驗收組的領導匯報表演。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誰都不知道朱巧玲的哥哥就是朱長學,朱長學就是學校的老師,要想找迴朱巧玲最好是找朱長學。到放學的時候,李老師就要準備和朱關和一起去到朱巧玲家,朱關和說:“李老師,這個時候您要去可能找不到她,也不一定能見到她的爹爹和姆媽,因為他們都在隊裏出工,還沒有收工呐,要想找到她最好是天黑以後,要不然我迴去想跟他們家裏說一下,您明天再去,好嗎?”
李老師一聽確實很有道理,那就聽從朱關和的說定了明天去。
關和放學就沒有直接迴家,而是按照他哥哥的要求,直接往大隊部走去。
走進大隊部院子,隻聽到有唱歌的、有敲碗筷的、有說笑的各種聲音,關和心想:還真是,哪裏有巧玲哪裏就有活躍的氣氛呢!
當關和走進大隊部院子才看到,有十多個年青人正圍著一長條桌子吃飯。有人看到關和走進來,就急忙招手,要他直接到飯桌邊去吃飯。因為他們聽關興說他弟弟放學了就會直接來的,這不,果然就來了!
關和放下書包準備吃飯,忽然想到了李老師要他給巧玲帶話的事,就一邊拿碗筷一邊小聲對巧玲說:“巧玲,今天李老師又專門問了你,說你是我們學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還說要明天要專門到你家裏來找你。”
巧玲聽了鼻子一哼:“他找我,難不成要我當老師!我們家裏已經有了一個朱老師,還要出一個小朱老師?哈哈哈——,真是好笑!”
關和知道在巧玲心中,學校已經成了她最不願意想到的地方了,就提醒她說:“你也得要想想:你哥哥還在學校教書,你爹爹又是生產隊的隊長,還是好好地跟老師說才好,不然就會影響到他們呢!”
巧玲聽了一點也不著急,就說:“那老師就去找他們說吧,還找我幹嘛?”
關和聽了就不再說什麽,趕忙吃飯。在吃飯的時候,有人向他介紹說:“團委朱支書已經任命朱巧玲為宣傳隊的隊長,又從各生產隊新選了四個隊員,現在包括你關和在內,總共是15個人。”
關和就感覺他哥哥的辦事能力確實特別強,昨天還在商量的事,今天就變成了現實。